人教版1-6年级数学全套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秋收DongCang 文档编号:1706397 上传时间:2021-09-07 格式:DOC 页数:1180 大小:3.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1-6年级数学全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80页
人教版1-6年级数学全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80页
人教版1-6年级数学全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80页
人教版1-6年级数学全套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80页
人教版1-6年级数学全套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册 目录 各单元的教材说明 一、 数一数 二、 比一比 三、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四、 认识物体和图形 五、 分类 六、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七、 1120 各数的认识 八、 认识钟表 九、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十、 总复习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设计思路 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有相应可操作性的新教材,新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是在全日制义 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 )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创新。下面我就谈一谈第一 册教材怎样体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与以往的教材有什么不同? (一) 编者的话 本册教材的开篇就是编者大朋友与小朋友的对话,改变了过去“编者的话”、“说明” 的版面。 为什么这样做

2、呢?首先体现了角度的转变, 由成人的角度转变为儿童的角度,这 本书是给小朋友读的,拉近了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学段 16 册通过儿童喜闻 乐见的卡通人物(智慧老人,淘气,笑笑,机灵狗)的对话,提出了各册的学习主题。 第一册的主题是“数学就在你的身边”。采用对话形式: “我认识 5 个小朋友”(数) 。“汽 车的轮子是圆的”(形) 。“嘻嘻,这就是数学”。这种类似于三句半的形式,使刚入学的儿 童对数学有亲切感,喜欢学数学。老师们可以利用这一情境,作为新学期师生谈话的内 容,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使数学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二) 目录 本册教材有九个单元。主要知识点有 10 以内数的认识,1

3、120 各数的认识,10 以 内加减法,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多少、高矮、轻重;按一 定的标准分类,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认 识整点钟,几点刚过,快到几点了,以及简单的象形统计图。与以往教材对比,知识面 扩展了。另外计算与其他内容穿插安排,主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学习内容多样化,并 体现计算教学的循序渐进。 每一单元的二级标题, 如第一单元的二级标题“可爱的校园”、 “快乐的家园”、 “玩具”、 “小猫钓鱼”等,是以活动方式和情境出现的。体现要通过组织数学活动来学习有关的知 识并获得情感的体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之成为组织者、引

4、导者、合作者。这就 对师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提高组织数学活动的能力(有效有序,让创新走进课堂, 把思考还给学生) ,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参加数学活动。教师要培养和帮 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这是我们教研、科研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这里,我想着重谈一个问题。 老师们都知道,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按照课标的精神。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新课程实验班的学生,应培养哪 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 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 倾听别人意见,勇于

5、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新课程的教学 形式,很多情况下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座位的排列可以因地制宜,但必须有相 对稳定的小组的组织。根据一些专家的实验,建议以异质分组为好(不同情况的学生分 在一起) ,要有组长,对组长要有指导,轮流担任,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教师布置小组 活动时,要求要明确,分工要合理,指导要具体,评价要及时。培养学生积累参加数学 活动的经验。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小组活动,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另外本册教材中还设计了很多小栏目,有:3 个实践活动;9 个数学游戏;4 个数学 故事;3 个小调查。数学游戏和数学故事,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

6、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情感来学好数学;小调查与实践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下面就各 部分内容进行具体介绍。 一、 数与计算部分 1生活中的数(10 以内数的认识) 为什么单元的标题为生活中的数,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 学习数学的愉悦。第 2、3 页“可爱的校园”,教材创设了一幅动物学校的情境,开学了, 小熊坐在大象的头上摇铃,很有童趣。从一般的角度来看这幅图,这幅图真美,色彩真 鲜艳。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幅图,观察到图中有数量,1 只大象、2 只白兔、3 个蘑菇, 这就是数感。通过这幅图可以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其中第 3 页一只小动物提出来“到校 园里走一走,说一说有什么、

7、有多少。”说明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来学习数数。数学就在我 们身边,身上的数、教室内的数、校园里的数。第 4、5 页“快乐的家园”学习数数,认数。 “说一说”、“练一练”都是学生活动的指导性的语言。第一幅图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1 个 萝卜,1 筐萝卜,1 座山,1 棵草,它们的数量都是 1,用“1”表示,这就是从实际背景中 抽象出数学模型,使学生体会到“1”可以表示 1 个个体,还可以表示 1 个群体,1 可以表 示很大 1 座山,很小一棵草,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从 1 引伸到 2,3,4,让学生数运 动员的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 ,运动员衣服上的数是他的代号,“练一练”把实物的个数 与符号联系起来。

8、 在教材第 6、7 页中的“玩具”,认数 15,重点是练习写数,要求写字姿势端正,笔 顺正确,整齐,匀称。 第 8 页“小猫钓鱼”,认数 0,一条鱼也没有,可以用 0 表示,0 还可以表示今天最低 气温摄氏 0 度,0 还可以表示尺子的一端从 0 开始,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 用到 0,如:电话机上有 0,房间号 302 室有 0,车牌号有 0,第 9 页思考题,多样化的 数数,可以 2 个 2 个地数,3 个 3 个地数,4 个 4 个地数,5 个 5 个地数。 第 10、11 页“文具”,认数 610 主要练习写数,6、8、9 这些数都不容易写好,教 师要指导起笔,运笔,落笔的环

9、节,我们要求学生把字写好。 第 11 页第 3 题,根据发射火箭倒计时的情境,应当要求学生会把 10 以内的数倒着 数。 2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 加减法(一)是 10 以内加减法;加减法(二)是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这些都是以往教材有的内容,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课标中对此也作了明 确要求,达到“正确,熟练”,第一学段结束时每分钟独立完成 810 道计算题。在这部 分内容的编排上,教材有什么特点呢? (1)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第 22 页中的加法,有两幅图,图 1 中的儿童左手有 3 支铅笔,右手有 2 支铅笔;图 2 中她两手

10、合起来有 5 支铅笔。列式是: 2+3=5 第 26 页减法,通过连环画,树上有 5 个果子, 摘下 2 个,还剩几个?列式是: 5-2=3 并有相应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形象、具体的体验加减法含义,请注意!这里不要求学 生叙述一些程序化的语言。 (2) 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正确计算加减, 逐步达到熟练。例如教材的第 22 页“摆一摆”通过桃子的画面,学习加法。第 26 页“做一 做”, 通过划掉圆片, 学习减法。 过去是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来学习加减法, 例如: 3+2=5, 教师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 因为 3 和 2 组成 5, 所以 3 加 2 等于

11、 5。 认真想一下, 两者并不是因果关系。3 和 2 合起来是 5,更生活化。过去讲数的组成和分解也是通过摆 一摆得出来的。 过去要让学生熟练背诵,花费很长时间,实际上绕了一个弯子。加法就是合,减法 就是分开。新教材关于数的组成与分解不单设一项,作为加减法练习形式中的一部分, 例如:第 29 页,有 4 只鸡,有 2 个盘子中放鸡食,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实际上就是练习 4 的“分”和“合”。 第 33 页“数学游戏”通过出示卡片:6,画面上儿童的三组对话:“我出 1。”“我出 5。”“我出 2。”“我出 4。”“我出 3。”“我出 3。”都可以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 又如第 35 页第 3 题:

12、凑成 9。 第 40 页“练一练”中的第 1 题“哪两盘合起来是 10 个? 连 一连。”第 41 页“数学游戏” 通过两人出示手指的个数的游戏等,都是在练习数的分解与 组成。 10 以内加减法的熟练要有一个过程,不要一刀切,不要过早地提出统一要求,通过 形式多样的练习,使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逐步达到熟练,不要过早地搞 速算比赛,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排队,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3) 计算与应用结合起来 在过去的教材中,第一册有图画应用题表格应用题半图半文应用题文字应用 题。 根据课标的精神,应用题不在教材中独立设章节,那么是不是不重视知识的应 用呢?不是的。

13、教材是非常重视知识的应用的。首先教材的呈现形式:创设情境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应用,两头都是体现了知识的应用,这样,彻底打破了把应 用题分成类型和套用公式。 例如第 23 页第 4 题:说一说、算一算。题中的信息量是丰富的,答案是不唯一的。 小调查: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第 29 页“数学故事”:差几只杯子?画面中有 5 个人,4 只杯子,学生列出:5-4=1 就 可以了。差几只杯子 我们研究的是数量关系,不必强调相同名数才能相加减。 第 38 页第 4 题:一共有 6 人,船棚外有 2 人,船棚内有几人?列式是 6-2=4,如学 生列成:6-4=2 也可以,只要在答案 4 的

14、下面划一道线。 第 42 页“操场上”,按过去说法,就是求差应用题,老师们可能还记得,过去教材第 二册中曾有这样一道题:白兔有 12 只,黑兔有 8 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学生列式: 12 - 8 = 4(只) 教师要问各部分数表示什么?学生在回答“8”表示什么时,说:把白兔分成两部分, 式子中的 8 是和黑兔同样多的 8 只白兔。仔细想一下,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上学前, 比多少的问题,孩子们能解决的。小红有 5 块糖,小绿有 4 块糖,小红比小绿多 1 块。 新教材在情境图中呈现:老师有 2 人,学生有 8 人,学生比老师多几人。 (生活化的 语言) 三个综合性活动:大家来锻炼、快乐的星期

15、天、迎新年,都综合应用有关的数学知 识。 (4)提倡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的本质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因为我们提倡的教学模式是创设情境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应用。不像以前那样复习准备学习新课巩固练习。 学生在自己探索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个性有差异,所以会想出不同的 方法来解决新问题。有些方法我们成人看来好像是笨拙的,但是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创 新,应予以鼓励,通过交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不要忙于择优。 学习进位加法时,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所以凑 10 仍是一种基本方法, 我们强调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凑 10 法,不要求学生说程式化的语言。用自己鲜活的语言 叙述凑 1

16、0 的过程。 另外具体题目, 具体处理, 9+2=?数数也很方便, 6+5=?可以拆大数。 计算 8+6=?,可以用 9+6=15,类推出:8+6=14。 例如在退位减法中,究竟用破十法好,或用加算减法好,很难肯定,他喜欢用哪种, 就用哪种。有的一个一个地减,显然不是最高明的,在实践中当学生发现自己算得慢, 又不准确,他就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别人好的方法;另外有些题目:如 11-2,一个一个 地减,也能很快算出得数。在提倡算法多样化过程中还要注意不是方法越多越好,老师 要注意调控,不要求学生所有方法都掌握。 二、关于第二单元 比一比,第五单元 分类。 这两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体现了活动性

17、、过程性和体验性,不是一个单 纯的知识点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活动。在活动中领悟比较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位置的 相对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有效的合作交流。 第二单元比较多少、 高矮、 轻重。 “多少”是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的, 没有出现“同 样多”的术语,要求学生用自己理解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样多,一样多,一般多”,避免程 式化的语言。 第五单元,分类。 教材创设了两个活动,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一个 是整理房间,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分类的必要性和怎样进行分类,情境图中有 两句指导语,“哪些是学习用品?”指导学生把学习用品放在一起,从而类推出把玩具放在 一起,把生活用品放在一起;第

18、二句话“说一说,怎样整理房间。”通过自己的活动,体 验分类的过程。相应的实践活动,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 理的。渗透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整理书包比整理房间又进了一步,分类标准可以 多样化,整理书包可以按数学、语文不同的学科来分类,也可以按书和本来分类。 三、 关于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1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课标的要求,对形体的认识顺序是“立体平面立体。”因为学生从 生活中接触到的是体,因此,先认识体,教材通过给物体分类,介绍四类物体的数学名 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通过游戏活动,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特别是 “你 说我摆

19、”,通过两人搭积木游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指令的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 摆的学生学会倾听,不仅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练习,并与上一单元位置与顺序进行综合 练习。同时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摸一摸、说一说,把操作活动与表达结合起 来。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认识钟表”。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小明的一天”、“小芳的上午”是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已有的 生活经验来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快到几时,同时,培养学生珍惜 时间的生活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通过一年级(1 班)要举行元旦晚会,要买一些水果,买什么水果比较好呢?就 要调查全班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使学生体会

20、到统计的必要性。然后组织统计活动,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通过象形统计图呈现出来,这就是经历统计的过程。根据统计 图表来回答一些问题,如第(3)题全班喜欢吃(香蕉)的同学最多。根据统计图帮助同 学学会决策,应当多买香蕉和桔子,因为喜欢吃的人多。 四、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学段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 与态度等方面进行回顾与反思,并进行自我的评价,从中看到自己成长足迹,起到激励 作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一年级上册教材考虑学生年龄小,没有完整地要求学生这样 做。但是改变了过去的作法。 以上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流,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打基础。

21、除此之外,本套教材还设立了“问题银行”。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当前所学 的知识不能解决时,就存入问题银行,当能够解决时,就把它取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 学习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数感。有的老师 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也是很好的方法。 总之,新课程,新教学,要我们做的事很多,要研讨的课题也很多,我们面临的是 机遇与挑战,老师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要为老师们搭好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老师不仅是红烛,也是明灯。祝老师们在课改中取到辉煌成果。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教材说明教材说明 一、数一数一、数一数 (第 25 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

22、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 教材说明 1 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 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 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 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 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 10 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 步感知 10 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使教师初步 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

23、教科书第 23 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 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 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图中每种数量 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 1 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 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 10 以内的数。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数量人和物数量人和物 1国旗,楼房,老师6 花坛里的花,校园周围的大 树 2 农舍,单杠,跳绳的学生,讨论 问题的学生向校园走来的学生 7鸽子,锻炼身体的学生 3石凳

24、,踢足球的学生8 校园外绿地上的树,戴红领巾的 学生 4垃圾筒, 小气象站里的学生9所有女同学 5 校园外的楼房,国旗上的五角 星 10所有男同学 教科书第 45 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 每个集 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 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 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 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

25、时,往往 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 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 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 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 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 进行。可以先让学生

26、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 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 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 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 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一个小小气象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 我们应该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热爱科学。 (三)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 1 课时进行教学。 2 开始教师可以用几分的时间, 仿照书前“编者的话”, 选择学生能

27、够听懂的事例, 言简意明地讲一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利用“美丽的校园”数数,提供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l)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 23 页的插图。也可将插图制成多媒体课件,课件中 先出示一位老师,再逐一出示一组一组的人和物。通过看图,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教 师可这样表述: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 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 (2)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再指名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 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 110 的人和数。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如 国旗、单扛、石凳等),再数

28、数目比较大的(如垃圾筒、楼房、花等)。学生每数完一 类物体,教师可以仿照教科书第 34 页,将这类物体加上集合圈,并写出相应的数。同 一数量的物体可以集中排列。如,学生说“1 面国旗、1 位老师”,教师可用投影片或多 媒体课件出示 1 面国旗、l 位老师的图,并告诉学生,1 面国旗、1 位老师,都可以用数 字“l”表示,周时在图的左面出示“1”。 10 个数都出示后,让学生读一读,了解有多 少学生认识这十个数。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学生,还可以一个人接一个人地说读。 如果读错了,可让学生数一数相应的集合圈里的物体。如果有时间还可以跳着读这 10 个 数。 4数过主题图中的人或物后,还可以数学生

29、身边的一些实物(如教室的门窗、铅笔 盒里的铅笔、一行课桌等)。引导学生数实物时,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上、下、左、右等 方位词。如,教室黑板的上面有什么?(1 面国旗)左面有什么?(4 扇窗户)等。逐步 使学生分清方位,这对于以后教学中布置学生看书、做作业,都有好处。 二、比一比二、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对应 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 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作

30、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比多少”, 另一部分是“比长短、 比高矮”。 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 感知“多”、“少”、“长”、“短”、“高”、“矮”俏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 学的乐趣。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 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 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 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 的含义

31、,并通过合作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 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 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 知识。如,在比长短的活动中,可能有比跳远的,比高矮的甚至还会有比厚薄的,虽然 “远近”、“高矮”、“厚薄”都不是“长短”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本质 上都是比长度的,都有助于学生理解“长短”的含义。教师应给这些同学以鼓励,并让 他们说说是怎么比的。 2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探究学习需要充分全面的观察问题或事物,找出其 本质特征,摒弃其非本质特征。但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通过小组

32、合作,可以互 相启发,互相补充,使问题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本单元的内容都可让学生自己探 索。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比多少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67 页内容及第 8 页“做一做”,练习一中第 14 题。 课型: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 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 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3、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 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个。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 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 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 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 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 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

34、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 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 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 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 哦, 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 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 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 干得可欢呢! 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 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 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 招待小猪的。 1教学“同样多”。 教师: 同学们, 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 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三 个猪兄弟。 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35、。 )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 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 不要求学生和来势说得一模一样, 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 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2操作。(教科书第 8 页“做一做”第 1 题) (1)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

36、橡皮后, 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 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 1 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 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 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 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 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教师和学习有困难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 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3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 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

37、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 木头多、 小猪少, 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 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4操作。(“做一做”第 2 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 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 1 行摆 5 个,在下面摆,要比多 1 个。第 2 行摆几个 ? (2)第 1 行摆 4 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 1 朵,第 2 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教科书练习一第 14 题。 1第 1 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 2 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

38、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 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 3 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 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 4 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 5 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 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三、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 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比高矮比高矮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 10 页的内容、“做一做”及练习一第 7、 8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

39、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 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重点:教学难点、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教学用具:教学用具: 积木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互动意图 一一、 感知物体有高有感知物体有高有 矮矮 1引导比较 找两个身高相差较 大的学生比较 1判断高矮 2读题 比较大小、 胖瘦宜肯 定评价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确学习目标 2板题:高矮 二、探究方法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两个身高差不多的 同学到前面分开站 着,比较高

40、矮 2布置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比高 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 4总结方法; 直接比或作记号比 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谁 高谁矮 2小组合作 同桌比高矮 3以组为单位,汇 报不同方法 鼓励合作活动 组间互评 肯定方法 鼓励求异思维 1激疑启思 2培养参与意识与 合作能力 3培养思维创造性 和语言表达力及自 信力 三、排队游戏三、排队游戏 13 人一组说说谁 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 数,说说谁第二高 1判断并说明方法 2判断并说明方法 组间互评, 肯定鼓励 1培养运用不同方 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思维说理能 力 四、反馈练习四、反馈练习 1第 12 页第 7 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

41、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 反馈 同桌纠错汇报, 独立 判、并改正 鼓励互查 1培养审题的学习 习惯,能自查、互查 2激趣 物作比较 五、学生活动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 高(可站在地上摸, 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那积木或铅笔搭高 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 对一生说 悄悄话: 踮脚尖比高 矮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 儿? 1自由活动 反馈 2合作活动 观察 判断 反馈 鼓励别出心裁 鼓励别出心裁 生评 学生自由活动, 符合 儿童生理、心理特 点, 在游戏活动中激 趣启思, 激发挑战性 与创造性。 六、评价总结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 么 反

42、馈学会总结 教学注意事项:教学注意事项: 1学生对实物的比较有许多生活经验。当两名学生上台作比时,学生观 察比较的是两个人最明显的特征,高矮、胖瘦,提示又能区分大小、多少、长 短等,对这类比较学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 会探究比较的方法。 2指导学生探究时注意,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合作面先窄后 宽;学生对不同方法的总结。 三、三、1 15 5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 5 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 5 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 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 5 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

43、生认识符号“”、“”、“一”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 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 5 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 5 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教材说明 1本单元教材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5 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 5 以内数 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 0 的认识和加减 法(如下图)。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 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月常生活中抽

44、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 5 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2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 (1)15 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 5 以内各数,在整数集合中是最为简单的几个。由于数小,抽象程度较低,儿童理 解也比较容易。大部分儿童在人学前对 5 以内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 15 各数的 特点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所以把 15 的认识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使 教学时间大大缩短。 (2)从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 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基本册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在本 单元已经明显体现。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

45、15 的认识l5 的加减法0 的认识 的加减法。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字的难点,使学生在认数字 的时候,有比较多的时间练习写数字,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写法。另外,把加、减计 算与认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既有利于加深对 5 以内数的认识,又有利于熟练掌握 5 以 内的加、减法。 (3)加强数概念的教学。 数概念教学的基本结构是: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 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教材以儿童的生活区域为背景递次展开,同时以醒目的标题摆 放在可爱的“毛毛虫”身上呈现给师生。 如第 15 页让学生经历数物体的过程抽象出 15 各数;第 16 页从教学 2 的认识起

46、,都强调在前一个数上添上 l,就得到下一个数:1 添 上 1 是 2, 2 添上 1 是 34 添上 1 是 5; 在第 17 页以“比大小”为标题、 第 18 页以“第 几”为标题、第 19 页以“几和几”为标题,将一个个知识点单列出来,以突出数的大小 比较方法、数的序数含义和数的组成的教学。 (4)适当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数数、比较数的大小都离不开集合、对应、 统计等理论,但这些内容又不宜对小学生诠释。因此,教材中采取适当渗透的办法,通 过图形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 理解,又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例如,在数数时,实质是先要对实物进行分类

47、,把每一 类看作一个集合,然后依次指着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分别同自然数中的一、二、三 一一对应(进行数数)指到最后一个元素,同它对应的自然数就是这个集合中元素的个 数,也就是物体的总数。又如,在第 17 页引入“比大小”时,通过将小猴与 3 种水果的 对应排列,似儿童能接受的图画象形图渗透统计初步知识。 (5)注意将数和图形适当联系。一方面,结合认数和加、减计算出现三角形、正方 形、长方形、圆等作为实物教具;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直观地反映出某些图形的特征。 例如,认 3 和 4 时,让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使学生初步看到三角形有三条边, 正方形有 4 条边。 (6)素材的选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

48、联系紧密。 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材每引入一个概念都精心设计了与之相适 应的儿童生活情境,便于儿童在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如学习 l5 各数的认识时, 教材呈现一幅野生动物园图, 让学生通过数喜爱的各种动物, 抽象出 15 各数。又如,通过让学生看第 18 页的排队购票图和“全家福”照片,理解 序数的意义。 (7)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 学生之间对数的大小的感知、数与数之间关系的发现,计算方法的选择等都存在着 差异。承认学生间的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体现算法多样化,是本册 教材编排的一个重要特点。本单元的加、减法教学中,就充分体

49、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特点。 例如,计算 41?时,教材呈现了三位小朋友的 3 种不同算法:有一位是用“点数” 的方法算出得数的(1,2,3,4,5);还有一位是从一个加数“4”开始数,添上 1 个 一得 5 的。另一位体现了较高一个层次的思维水平,根据数的组成(4 和 1 组成 5)算出 得数,三种算法体现了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也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都得到认 可。又如,计算 52?时,教材也呈现了三位小朋友的 3 种不同算法。不管哪种算法, 教师都给予肯定。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

50、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 搞错(如 3 写成)。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 5、2、0 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 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一些。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写好 05 各 数,教材中作了示范,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 不苟的良好习惯。 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 本教材从学习 15 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教学对,教师应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 15 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 同的方法来表示数。例如,教材在第 16 页设计的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人教版(2024) > 一年级上册(旧)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1-6年级数学全套教案.doc)为本站会员(秋收DongCa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