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6 课时 我们来做“热气球” 课型制作探究课课时 1 学情分析 热气球是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一个物件,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 经历,对“热气球需要靠热才能进行升空”这一前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热气球受热后 是怎样飞起来的?”这一问题不能给出具体的解释,这正是本节课的重冫占、 、 、0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变冷后又下降。 科学探究目标 *描述热气球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并对类似的现象进行解释。 *尝试运用画图、图文结合、写记录表等方式来记录空气的膨胀变轻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的。 *能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
2、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孔明灯的上升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危害性。 教学重难点 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又下降。 难点 用与空气有关的游戏和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以证实观察结 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一套、孔明灯、班级记录表、热气球升空视频、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塑料袋、硬纸板、纸筒、蜡烛、火柴、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 、聚焦 1.引人:播放一段关于热气球的视频。 2提问:仔细观察,人们做了什么使热气球升了上去?(预设:加 热里面的空气) 3谈话:其实,人们在加热过程中并没有加热热气球本身,而是加 热
3、了里面的空气。那么加热后空气发生了哪些变化?热气球又是怎 么升上去的?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来做一个“热气球”,通过制 作的“热气球”,来研究这个问题。 帮助学生将空气的冷热与热 气球的升降建立起直接的逻 辑关系。 、探索 活动:制作一个“热气球”。 1.材料准备:塑料袋、硬纸板、火柴、纸筒、蜡烛。 2 实验指导: (1)明确实验的任务和要求。 (2)观看演示视频,初步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 、探索 (3)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因为本次实验需要用到 火,所以必须强调用火安全以及必要的快速灭火的知识。 (4)出示一个大的塑料袋,提问: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它飞 起来呢?(
4、用蜡烛加热)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袋子被蜡烛烧掉? (适时出示纸筒,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形成“热气球”的设计图,然后依 据设计图来进行制作。 4依据本小组的设计图,合作完成“热气球”的制作。 5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的“热气球”上升得最高。 6放飞“热气球”的过程中,观察袋子内的变化。 7重复几次放飞过程,把观察结果以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通过制作、放飞“热气球” 的过程,让学生达成共识: 塑料袋中原来的冷空气通过 加热会变成热空气,热空气 上升使塑料袋上升到空中。 为后面学习“风的成因”作 铺垫。 、研讨 1.回顾活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成功让热气球升空的技巧,并 对升空
5、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2学生讨论:加热前袋子里的空气是冷的,而且袋子不能上升; 加热后,袋子里的空气是热的,膨胀后变大变轻,袋子容易升空 3追问:为什么有些袋子上升得高,有些上升得不高呢?学生 1:可能是袋子里的空气加热得不够。 学生 2:可能是袋子里面的空气不够多。 4教师解析: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确保袋子不漏气,加热的 时间足够长,纸筒留的小孔能有充足的空气流人,这样才能给实验 的成功提供足够的保障。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 一,分享自己成功的技巧 以及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 析,从而改进自己的设计 四、拓展 孔明灯的秘密:孔明灯为什么会升上高空呢? 解释:孔明灯下面悬挂着燃料,能不断给空气加
6、热,保证孔明灯内始 终有热空气。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 我们来做“热气球 加热空气,热气球体积膨胀,慢慢上升停 止加热,热气球体积缩小,慢慢下降注意 用火安全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们使用的材料是比较薄的塑料袋,很容易被火苗烧毁。考虑到这一点,我对材料稍微进行了处理, 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准备了已经剪好空气进出小洞口的硬纸筒,这样可以方便学生们进行实验操作,还能很好地达 到实验目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制作真正的热气球,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活 动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成功让塑料袋飞起来,但也有小部分学生的实验失败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 伟大的发明都是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才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有善于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