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应该都知道,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 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 “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 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 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 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 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 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 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
2、。 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 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 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 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 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 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 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 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 难消灾;或 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 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 年,我国把每年农历 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 老年人的节日。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 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 思:尊敬、 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