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阔视野 立足脚下 2019级秋季教学建议,成都市教科院 程一凡 2019. 9. 5,Chengdu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说: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A、新教材看过来,必修教 材 上册,关于“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在教材中的体现
2、,入选部编语文教材的整本书情况: 必修教材上册:乡土中国 必修教材下册:红楼梦,新教材必修上册,新教材必修下册,B、新高考提前看,新高考思路 招分 招人 育分 育人 层次选择 个性选择 学生成绩 学生成长,没有考纲的情况下,有哪些新的变革?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要求: 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现三个转变: 从“应试”教育模式向“全面育人”教育方式转变; 从以“升学”为目标向
3、“升学与生涯辅导相结合”目标转变; 从高中教育“分层发展”向“分层与分类相结合”方向转变。,在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基础上,要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分为七个维度(不同的地区或学校结构略有差异:“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广义上学生在校阶段所获得的奖项、奖励如学科竞赛,都可以被看做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新教材核心变化: 强化了课程教材的育人功能 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考核评价,不仅仅是关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素养的养成,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在高校招生改革方面: 进一步健
4、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了三个挑战: 1.课时不足 2.教师能否适应(需二次成长) 3.人才供需双方的矛盾,C、教学建议 将新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一、文本解读的四个层次 (一)读准表层意思 准确地理解字面、文面意思及文本的基本结构和写法,弄清课本“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 (二)读懂深层意蕴 读懂文本深处的隐含义、象征义、隐喻义、言外义、语境义;把握文本的深层结构和深层内涵。,(三)读出“空白”意义 “空白”指文中存在的语言空缺、叙述的中断、叙述要素的缺席等断裂与不连贯
5、性。(比如省略号) (四)读透精妙之处 比如:词语运用、情节结构、形象刻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技巧、景物描写等。,现实之师生共同的困惑: 读了、讲了、练了、评了,没有多大效果。 怎么办?,玩味一句话: 成功者不是做与众不同的事,而是做事与众不同。,二、教学活动怎样推进 王荣生: 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不是设计“教的活动”,而是设计“学的活动”。 注意调动学生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一) 诵读及活动任务 现在的“病症”在哪里? 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阅读空间,缺少真正的环节任务的落实。 怎么办? 原汁原味阅读 注意自己的发现和摘取 吸收,读出“问题”来 课标: 激发学生主动意识 改为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6、,(二)玩味文本 教学中玩味过程的“病症”在哪里? 没有抓好“玩”的内容 没有恰当的“玩”的方法 没有用好、用活学生的思考资源。 怎么办? 1. 品读: 体会玩味,玩味词语: “那雪下的正紧”,案例雨巷: 作者在第一节中说“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在结尾却说“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正是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一种失落却又抱有希望的矛盾彷徨心理的反映),善于深度挖掘教学细节 在误点处深度挖掘 在亮点出深度挖掘 在疑点处深度挖掘 在异点处深度挖掘,傅庚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说: “创作者之深情,渗透于作品中,出其至诚,映现于文字。欣赏之者,亦宜细细咀嚼,然后乃可得之
7、。”,2. 替换式阅读: 比较优劣 案例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先生的开场白: “启超没有什么学问” “可是也有一点喽!” 如果替换成其他话语,效果会怎么样?,案例二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替换一: 将“走”替换成“跑”“跳”“奔”效果怎样? 去掉“蹒跚”“慢慢”这些修饰词语怎样? 体会如何准确使用动词,替换二: 将上面的语段替换为“父亲爬上月台
8、买橘子”怎样? 作者把这一过程分解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走到铁道边”;第二步是“过铁道,上月台”;第三步是“如何上月台”。(可以揣摩作者写作时是怎样的心境) 体会描写的效果,3. 想象: 调动生活体验,体会原文的妙处 玩味文本的过程 内化,(三)拓展 现实“病症”在哪里? 随意性大,缺乏思维的延伸 怎么办? 仿写、扩写、点评 外化,D、课例分析 一、长文短教 记念刘和珍君,抓好教学的突破点 文本的关键点,就是教学点,也是学生的生长点,二、递进式阅读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三、探究式学习 优美的汉字 汉字的演变,四、鉴赏式阅读 雨巷,几句祝语: 远离“消费型”教师 不做教参的搬运工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做一个语文教育旅行途中的探索者 做一个教育的智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