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青年有义,不负韶华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青年有义,不负韶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 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 矣。 ”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 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首先我们要
2、理解扬雄这句话的意思。其大意是:把修身比作 弓,端正思想比作箭,将“义”作为终极目标,一切都确定后再发射,就可一举而中。后 面对于这句话的引申意义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关键在于要以“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里的“义”不是“义气” ,是“道义”更是“大义” ,要理解为为国为民之大义。材料意 在引导当代青年将对理想的追求、自身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树立 正确的成才观,要有家国情怀。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代青年也应有 这样的觉悟和信念,既要进行自身修养,也要恪守道德准则,更要担当国家责任。可列举 历来那些为国为民,拥有“大义”之人的事例作为佐证,比如屈原、杜甫、
3、文天祥,还可 以联系当代,写那些在航天事业、脱贫事业等各个领域为国为民倾尽所有,无私奉献的人 的事迹,注意不可泛泛而谈,而要结合自身实际,思考自我发展方向,应站在“当代青年” 的角度,将自身的理想追求与个人实际、道义规范、时代精神、国家发展等结合起来。 参考立意: (1)青年有义,不负韶华; (2)不负韶华,做推动时代的“后浪” ; (3)融小我于时代,谱青春之华章; (4) “义”字当头,作有为青年。 范文展示范文展示 青年有义,不负韶华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青年人作为时代最灵动的力量,是时 代的潮头勇者,肩负家国振兴的重任。时代交托的重任鞭策我们不断成长,以青春之
4、理想 铸青春之中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充实自己,方能让生命进发光彩。今日用汗水 浇灌梦想,明天便会因之闪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敢于拼搏、勇于追梦的民族。两千多年来,一代又 一代仁人志士们担当起中华民族逐梦的大任,他们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 一腔情怀,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青云之志,以“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与豪迈;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们“为 天地立心, 为生命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 他们前赴后继, 他们愈挫愈奋 他们,是我辈学习之楷模。如何才能以他们为榜样,接续奋斗呢? 坚定思想,吹响
5、奋斗担当的铿锵号角。青年应当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把稳思想之舵,做好思想的必修功课、扎根理想的丰沃土壤。纵览百年风雨,从长征的洗 礼,到抗日的激流,再到改革的跋涉,青年总以思想为灯,燃起星星之火,照亮前行之路, 终于汇聚成闪耀神州的璀璨星河。当下,青年既要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也要不断学习党 的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做到思想端正、理想坚定,在新时代坚守初心信念、绽放爱国 爱民的青春之花。 勇往直前,书写矢志奋斗的昂扬篇章。长风破浪正其时,青年人是冉冉升起的朝 阳,在潮头搏浪,书写着“后浪的故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奋斗的“火把”由这一辈青年接过,站在“两个一
6、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继续前 行、步伐坚定,不畏荆棘、心怀家国。青年要做奋斗者、做实干家,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勤 勉克俭、矢志服务,做每个新高度的追逐者,做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的砥砺担当之人。 守正创新,开拓蓬勃发展的新局面。青年人要发挥创新精神,展现新时代中国青 年的新力量。以“新”字为内核,是对青年提出的要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提升本 领的必然方向。青年要有创新意识,积极面向新任务、新要求,积极实践新发展、新规划, 转换思维、灵活创新、推动改革、探索破冰,以“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探索精神,为乡村 振兴、科技创新等新征程中要完成的任务带来“新能量” ,做积极进取的“拓荒牛” 。 青年要以青
7、春砥砺新征程,以“强国一代有我在”的自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征程中书写人生的绚丽篇章。愿你我都心怀为国之大义,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勇 敢地走在追梦的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添砖加瓦。 点睛 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 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 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 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 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 尾无
8、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 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归纳法。主要 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 便有了立足之处。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 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撷取法。主要用于多 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 线索。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 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