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辨性的作文汇编:识人先识己 识己先识心 致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议论文必须旗帜鲜明,是就是,非就非,不可含糊其辞。但是,事物是纷繁芜杂的, 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必须学会辩证法,不能简单化。如果说话主观臆断,不留余 地,以偏概全,用特殊性来否定一般性;或者只注意事物的一面,不注意事物的另一 面;或者重视了某一方面的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或者把事物间的必要条 件理解成充分条件,夸大某一方面的作用:那么势必造成观点的绝对化和片面性,影 响议论的逻辑力量。 【作文锦囊】作文锦囊】 一、在承认对立面观点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观点一、在承认对立面观点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观点 任何一种观点都会有反对的声
2、音,而这些声音往往也有一定的道理。写议论文, 在确立自己的观点时,先承认对立面观点的某些正确性,然后再用自己的观点加以补 充或更正,这是辩证分析常用的方法。江小雅的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批评国 人的暴戾之气,文章开篇写道:“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在一个法治轨道上的社会里, 人是有权利生气的。她的犀利发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曾经震动一代中国 人。”作者并不因为龙应台的观点和自己相佐而不敢接触,相反,作者摘引龙女士的 观点,并且给予充分的肯定,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胸怀和勇气,同时也是辩证思维的需 要。承认对立面观点的正确性,或某些正确性,再用自己的观点加以补充或更正,正 是思维缜密的表现。 二、在肯
3、定和强调某一种原因时不忽略其他原因。二、在肯定和强调某一种原因时不忽略其他原因。 因果分析是议论写作中经常运用的手法,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造成事物的原因也 是多样的,写作议论文,在肯定和强调某一种原因时不能忽略其他原因。我们来看下 面的议论:“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中原霸主;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刘 邦忍受项羽之威,终得汉家天下。他们的成功,是才志使然,是毅力使然,是客观环 境使然,也与他们适时而退密切相关,相信他们如果在人生的那一刻率性而为,不知 退却,定然不会有后来那样的成功。”成功需要多种条件,适时退却只是成功的条件 之一,先分析其他条件,在分析“退却”这一条件,在承认其他条件的
4、同时肯定和强 调“退却”这一条件,分析全面,说理辩证,很有说服力。 三、分析某种行为或现象时要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肯定。三、分析某种行为或现象时要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肯定。 任何行为或现象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或先进性,也会存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在论述某种行为或现象时,按照“先肯定,后否定”或“先否定,后肯定”的思路进 行分析,这也是辩证分析经常使用的手法。有这样一段议论:“个性是天才的最基本 的特征。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以个性为经,以勤奋为纬,编织起各自成功的花篮。 但是,个性不应当是天马行空的独来独往!希特勒是有个性的,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加害世界人民;贪官们是有个性的,无视党纪国
5、法,滥用权力,侵吞人们的财富。个 性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就会一钱不值。”为了阐述个性的消极作用,先肯定个性的积 极意义,然后再阐述不当个性的危害,先肯定,后否定,在辩证否定中全面地阐述自 己的观点。 四、通过限制和修饰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分寸感。四、通过限制和修饰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分寸感。 通过增加限制词和修饰语,做到说话分寸感,不说过头话,这也是辩证思维的具体体 现。请看下面几个议论句: 难道生气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常态选择吗? “一味生气并以暴力方式进行表达,并不是一个理性和成熟社会中应有的状态, 只能加剧社会矛盾。 社会得以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保障个体的安全,帮助公民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6、制度固然重要,但文化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最有效的因素. 在例句里,有了“常态”一词的限制,则表明作者反对的只是将“生气”常态化, 而不是一概地反对“生气”。在例句里,有了“一味”的限制,则表明过分的“生 气”才是有害的,并非所有的“生气”都会加剧社会矛盾。在例句和例句里的“之 一”“固然”“但是”以及“最有效”等词语都具有促使语言更辩证、表意更全面的 作用。 【高考佳作】 正视错位,调整方向 一考生 “我的地盘我做主!” “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我命由我不由人!”作为 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有个性的年轻人,我们常常被这样的话语激励着,热血沸腾, 义无反顾。 必须承认,给自己的人生定位的理所
7、当然应该是我们自己,我们当然应该做自己命 运的主人。但这不等于我们可以闭目塞听,完全不顾父母和社会的期待。当我们对自 己的定位与他们的期待发生错位时,我认为应该审慎以对。 年轻人,往好的方面看,年轻气盛,朝气蓬勃,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冲幼。但“不 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古训也不是全无道理的。受人生阅历、经验、学识等因素 的限制,我们常常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只能看到当下,而看不到将来,只能能看到局 部利益,却没有全局观;只顾着自己的感受,却不懂得照顾他人的想法。比如项羽, 年少时学本领,不听项梁的教导,学读书、练剑都是浅尝辄止,不肯深入;鸿门宴上 不听亚父范增的建议,轻易放走了日后与他争夺天下的刘
8、邦,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结 局。父母长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他们看问题往往会更全而、深刻,目光 更加地深远。我们当然不能一切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但当我们的追求与他们的期待 发生错位时,我们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一个时代行一个时代的特征,这个 时代对青年自然也会有特的期待。比如革命战争年代,帝罔宅义列强欺侮我们,这个 时代的青年就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定位与时代的期望结合越来,就像陈独秀、李大钊、 周恩来等老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 “两耳不闻窗外事” 式的人生定位只强能被看作是懦弱和逃避。我想,这也是胡适先生那种描述风花霄月 的文字在当时不受肯定的原因。 个人的人生
9、定位与时代的期待本不应该发生矛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把个的 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才能成为有责任、 有担当的人。 少年强则国强,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阔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行高远, 就能激发奋进潜力, 青春岁月就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走自己的路,倾听他人的意见,响应时代的号召,在错位中修正人生的方向,相信你能 走得更远,拥有更美的远方! 【名师点评】 思维辩证。文章表述很有分寸,既肯定了年轻人追求独立、追求个性的做法,肯 定了我们应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又指出在特定的情况下应该将个人的追求与家庭、 社会的期待保持一致。 结构清晰。文章在肯定“要坚
10、持自己的追求”之后,用“但”字一转,主体分两个层次 论述兼顾“父母和社会的期待”的重要性。结尾发出号召,巧妙点题。整篇文章在论述 上层层推进,层次结构清晰。 富有文采。考生对网络流行语、俗语、 诗句等信手拈拳, 对比喻、 排比、 引用等修 辞手法运用自如,彰显了考生深厚的语言功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识人先识己识人先识己识己先识心识己先识心 致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考生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佛家有云:世事无相,相由心生。佛家认为,世事原本没有特殊含义,对这些事的 解读是从人心中生长而出的。问自己一句“我是谁”,往往会发现我们每次的回答都不太 一样。心境不同,世界则不同。认识自
11、己, 要从心出发,由内里知外物。苏格拉底以“认 识你自己”为座右铭,可见要认识世界,就必须对自我形成正确的认识;三字经 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把自我的本性判定是“善”的,这何尝不是在认识自 我呢?只不过这种自我认识是被动的,是被外界力量推动的。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外 界的一切事物都在改变着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所以认识自我最主要还是靠自己,我们 要有主动去发现和认识自如的意识,关注自己的内心,探寻自己的内心世界。 有人曾说,人有三相,即皮相、骨相和气相。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只是看人的皮 相,即只关注一个人的颜值,这样只能迷失于美丑的表象之间,会导致永远都不能了 解其本质和内涵,不能识得忠奸智愚
12、。实际上,皮相不过是一个人的外貌,父母赐之, 而骨相、气相就是人的内里,人的心里。要想真正地认识自己,只观皮相不过识得十 之一二,观骨相和气相才可识得十之八九,自古以来的成功之士肯定从内里、心里彻 腻认识了自我。 有人曾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我们带 着客观、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内心,这是成就自我之根本。“古之欲明明德语天下着,先治其 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其心之 本,在于人,做人先树已,正已之心,成人之本。 对镜自照,镜中人是已;对影自赏,影中人亦是己。几何图形有重心、外心、内心, 而人有一颗跳动
13、的火红的心,判人断事凭心而行,而此行谓之品格,谓之人心,谓之 自我。识人先识己,识己先识心,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心理位置,才能 渐渐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从而让自己的高中生活充实而绚烂。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学长: 2020 年 7 月 7 日 【名师点评】 哲理思辨,观点明确。考生围绕本题“识人先识己 识己先识心”有序展开,在向 学弟学妹们分享感悟的过程中,不是停留在分享“认识你自己”的意义上,而是深入 挖掘,在方法论上着力,具体地分享如何“认识你自己”,带有思辨色彩。 多方引用,表现力强。文章在行文时,既引用了“人之初,性本善”“古之欲明明 德语天下着,先治其国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等经典语句,又援引了诸如苏格 拉底等外国先贤的话语,还引用了佛家语、生物学说等,多方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表 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