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哲学思辨式高考作文训练:认识自己.doc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750430 上传时间:2021-09-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哲学思辨式高考作文训练:认识自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哲学思辨式高考作文训练:认识自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哲学思辨式高考作文训练:认识自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哲学思辨式高考作文训练:认识自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哲学思辨式高考作文训练:认识自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哲学思辨式高考作文训练:认识自己 1、奥运冠军告诉我们,认识自己 【论题】 2018 年 10 月 14 日,就读于苏州大学的奥运冠军孙杨进行答辩,他的硕士论文题目 是第三十一届奥运会男子 200 米自由泳冠军比赛技术分析,即对去年里约奥运会 孙杨本人夺得 200 米自由泳冠军的分析。这件事在网上引起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 自己最了解自己,孙杨把自身世界泳坛顶级的经验,化为科学理论,是造福游泳事业 的事;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提高自我曝光率,消遣大众的行为。 【观点】 奥运冠军孙杨硕士毕业论文研究自己,你怎么看? (一) 网友姚广孝 wayne 说: 孙杨硕士论文的题目是第十一届奥运会男子

2、200 米自由泳冠军比赛技术分析。 换言之,孙杨的硕士论文研究的是自己在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孙杨本人,这没毛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无非是因为他是体育 明星,而且研究内容还是自己的游泳技术。有些人会觉得,研究自己,这都能行? 这当然行。 先说说以自己为研究对象为什么可行。我们知道,体育学属于教育学的下属学科, 而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的研究。对人类 自身进行学习和研究,探索人的生存价值与存在意义,探究的主体是人和人的精神、 文化、心理等。因此,很多学科都存在研究者以本人为研究对象的例子。常常有研究 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自身作为

3、研究对象,通过内省报告的形式来诠释理论方面的 研究。 但是,以自己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对象如果没有典 型性和显著性,那么论文成果的推广就会受到阻碍。而孙杨本身就是世界游泳业的顶 级运动员,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显著性。所以从学术角度看,孙杨把自己作为研究对 象,确实是没毛病的。 再看看孙杨这篇论文有没有价值。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论文组织的一般结构:论文具 体要解决什么问题,别人现在研究到什么程度了,我解决这些问题的完整过程是怎么 样的,我的工作是否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是说,它是紧紧围绕解决问题这个 现实角度开展的。 那么,孙杨的论文有没有解决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它会给

4、一些在世界其他角落 里被自由泳技术问题困扰的人以启发,缩短问题解决的时间,即使帮助到的人的数量 是个位数,这也是有价值的。至于这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孰轻孰重,这应该 交给学院派和实践派来讨论了。 孙杨把自身堪称全世界泳坛最顶级的体育竞技经验,精细化为科学可推广的理论, 是造福游泳事业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在当天的答辩中他也娴熟地使用了 SWOT 分析、 反木桶理论等分析法,也体现出了应有的学术研究水平。在保证论文原创性和创新性 的前提下,孙杨论文的价值值得被肯定。 (二) 网友老翟老翟老翟说: 我个人认为这篇论文的题目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只是为什么作者自己分析自己这 样的初衷就有待商榷

5、了。 一个普通的硕士毕业生毕业论文是研究自己,相信很多人听了会感到很惊奇,但是 作为公众人物的孙杨却可以这样做,因为本身具有的社会公众效应,加上自己对自己 的了解,表面上看这并没有什么逻辑上的不妥之处。但是我想说的是,我并不认同这 种做法。 原因有以下几点: 1:作为一名学生,是不是应该专心攻读本专业的一些研究性问题,也就是说是不 是应该探索一些新的问题,而不是利用自己的公众效应,在学习的论文中对自我的专 业程度及依靠相关的优势,以专家的角度完成毕业论文,并且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自己。 2:作为公众人物,受到社会的关注,应该是积极传播一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而 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有提高自我曝光率

6、,消遣大众的嫌疑。 3:从我的个人角度出发,学校是一个很严肃的地方。而我们的毕业论文的答辩, 是不是应该更加的严谨,如果是个人研究自己,也许不会有什么效应,或者说知道也 不会引起大众的谈论,但是孙杨不一样,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这样做确实其初衷就值 得商榷了。是不是我们也没有听过美国游泳天才菲尔普斯在毕业论文答辩时研究自己 的。 因此,我个人并不提倡这种行为, 我想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更应该关心得是社会 问题,是大众关心的问题。学术真正的是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是在毕业生心中树立 研究问题的思想,为进入社会学会思考问题服务,并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 【论据】 (一)理论论据 主体是能思考的存在 人类能够

7、在他的表象中有“我”,这把他远远地提升到地球上其他一切生物之上。 由此,他成了“具有位格的人”,同时凭借在他可能遭遇的所有变化时的意识统一性, 他依旧是同样那个“具有位格的人”,也就是说,一个通过位阶和尊严而与其他事物 诸如能任由人类处置和支配的无理性动物截然有别的存有者。哪怕当他还无 法说出“我”,他在思维中就必须已经具备了这个“我”。一如所有语言,在使用第 一人称来表述的时候, 就算不以特定辞汇来表达这种 “我性” , 都必须已经思维到 “我” 。 因为这种能力(即思维能力)就是知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已经能够相当流利说话的小孩,却相当迟才开始用“我”说 话。在这期间,他都是以第三人称

8、来称呼自己(卡尔想吃,卡尔要走等等)。一旦他 开始用“我”来说话,这仿佛为他升起了一道光芒,从这一天起,他就不会再退回之 前的说话方式。之前他只是感觉到了自己,现在他是在思维自己。 (康德适用观点的人类学) 反抗以获得主体地位 尽管十分模糊,但反抗的行动还是催生了某种意识的觉醒:反抗者突然感觉到,尽 管只存在于某一段时间,在人身上,有某种让自己可以认同的东西。在这一刻之前, 他未曾真的感受到这种认同。在起义抗暴的行动之前,奴隶忍受着所有压榨。他甚至 经常接受比激起他反抗的命令更应该反抗的命令,却毫无行动。他忍耐着,或许自己 心里也排斥着这些命令,但是,他不发一言,因为更担心自己当前的利益,而不

9、是意 识到自己的权利。随着耐心消逝,随着不耐,他开始了另一种有别以往行动,并扩及 到过去他所接受的一切。这种行动的爆发几乎是溯及既往。奴隶在拒绝主人侮辱人的 命令那一刻起,也同时拒绝了自己的奴隶状态。反抗的行动不是简单的拒绝而已,还 把他带得更远。他赶走了自己向对手所定的界限,要求在此刻获得平等对待。人起初 一个不可遏抑地抵抗,变成人的全部,他认同抵抗,并用抵抗来代表自己。他希望让 人尊重他自己的这个部分,将这个部分置于一切之上,宣布这部比什么都更好,甚至 比生命更重要。这部分变成了他至高无上的善。 (加缪反抗者) 认识自己真的如此必要吗 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是个骗人的真理 让我们从

10、头回顾一下,“认识你自己”并不是出自苏格拉底,那是柏拉图在申辩 篇的误导。这句口号铭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 认为,这句箴言的价值,就相当街头发送小卡上的金句,例如“我将成为被爱的存在” , 甚至占星师自创的名言,如“进来了解你的未来”等。过去的希腊人较为迷信,神庙 因而吸引了大量的朝拜者和轻信的傻瓜,人们为了聆听神谕更是乐于解囊。认识自己 的许诺当初只是个有效的广告标语,如今,我们对于德尔斐神庙的智慧又自行添加了 许多崇高的理念。阿波罗的女祭司在通灵时对人们说一些晦涩难解的话语,换得以黄 金支付的报酬,因为人们认为她们的话中包含了未来讯息和密码。这就是希腊人著名

11、的“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作为心理主体是不可能的 想要认识自己,在我看来,是种无效的信念,也毫无吸引力。不管怎么说,这都是 建立在误解之上的追寻,因为这样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不可能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 第一个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进入到对自己的真正认识,或换句话说,不可能去认识我 们个人的同一性。我们掌握到的自己,如同是将无法协调的知觉拼凑起来的事物。我 可以知道自己感到热或是冷,愤怒或是愉悦,以及在我脑中所萦绕的这个想法或是那 个曲调。有一堆感受和想法在我之中移动着。然而,这就足以构成我可以理解的统一 体或者整体了吗?不,没有什么能向我担保我存在的连续性,如果我把自己的存在理 解为某种心理主体的

12、话。我能掌握的只有整体中各自分开的片断,但我依然无法认识 整体。蒙田也预想过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所提出的论证:“我们的实在,不过是 一些镶嵌上去的配件。”在我发表我远离自己这本评论时重提这个命题,时下的 评论者还以为我在说笑,以为我不怀好意地主张一个矛盾的命题。 (克莱蒙罗塞访谈哲学杂志35 期) 我们并不是自己的主人 让我们承认:我们并不完全是自己的主人,我们有些无法控制的欲望,我们都会经 历一些自己无意识的倾向,却对它们一无所知。对于一切我们可能会做但又不想担负 责任的事情,我们难道没有在此找到某种借口?事实上,每次我们做了错事,或许应 受惩罚时,我们都可以用心理无意识作为理由,借口宣称我们

13、并不想这么做,便却受 到无意识的强迫。此外,语言的表达也承认了自我控制的不足。当我们说某人“不再 是他自己”,或甚至“不由自主”的时候,这意指某人不晓得自己在做什么,他的举 动仿佛是服从于某个他所无法控制的更高的力量。 (法国高中生读本 3:我能够认识并主宰自己吗? 我们行动酝酿于无意识之中 为了回到我们要说的不安,亦即回到总是我们屏息凝神的、难以察觉的细微知觉, 这些都是复杂而含混的影响,以至于我们经常不知道自己缺少什么,而在爱好或是热 情中我们至少知道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尽管含混的感知同样会以其方式产生作用,而 这些相同的热情也会导致这样的不安或是渴望,。这种冲动就像许多小小的推动力, 力图

14、解开束缚,让我们这台机器开始运作。前面我已经指出,正是如此,在我们看来 最无感的时候,我们也绝不是全无所谓:出自于这些我们感觉不到的决定的因素,混 合了对象的行动与我们体内的活动, 让我们在动摇时感到以这种而那种方式更为自在。 我们在德文将钟表的钟摆称为燥动,意思是不安。我们可以主张,在我们体内也有一 样的钟摆,它永远不会彻底感到安舒:因为当它一静下来,客体产生的某种新的印象, 在我们器官、血管与脏器中的某个细微的变化,便将改变平衡,而作出微小的努力, 好让自己维持尽可能良好的状态。这就产生了某种持续的拉扯,造成了所谓我们自己 的钟表的不安,使得这个名称符合我的意思。 (莱布尼兹人类理解新论)

15、 “自我”并不具有稳定性 有些哲学家想像:我们无时无刻都内在地意识到我们所谓的“自我”,我们感受到 它存在且持续存在,而我们无需以推论为证明,便能肯定这个“自我”完美的同一性 与简单性。 对我来说,当我更内在地深入到这个我所称的“自己”时,我总是碰到这样或那样 特定的感知,像是热与冷、光或影、爱或恨、痛苦或欢愉。若是没有感知,我无论何 时都无法捕捉到自己,而除了感知之外,我永远无法观察到任何事物。一旦我失去了 感知,不论多久,例如我酣然入睡的期间,那在这段时间内我便对自己无知觉,因此 人们真的可以说我并不存在。要是我因死亡而失去了感知,在我的身体分解之后,我 便不以能思考、感觉、观看、爱,或恨

16、,那我便将完全消灭,而我也无法设想还需要 什么让我变成知彻底不存在的了。 (休谟人性论) (二)事实论据 1.苏格拉底的思辨:知道自己无知 古时候的雅典城邦外,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庙,叫德尔斐神庙,庙里有个神,叫战 神阿波罗。古希腊的人都说山上战神的神谕非常准,连战争的胜负都能预测,所以经 常有人来求签。 有一天,一个叫海勒丰的人过来求签,他问神:“谁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得到的神谕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海勒丰最崇拜的老师,于是他就兴高采烈地跑回去,告诉了苏格拉底: “老师,老师,神说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本来以为老师肯定很开心,肯定 狠狠地夸自己一把。没想到,苏格拉底竟然半

17、信半疑,自己就疑惑起来了:“不对啊, 我怎么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呢?可是神从来都没说过谎,也不可能会说谎,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苏格拉底开始了他对神谕的验证。他首先找到了传说中很聪明的一个政治家,跟他 聊了几句,然后发现对方就是个比自己还傻。然后又去问人,问到一个个号称很聪明 人,其中有智慧的诗人,还有一些手艺人,等等,都发现他们只是徒有虚名,只是自 我感觉良好而已,其实都是草包。 这时候,苏格拉底终于明白了,然后就跟学生们说:“跟别人比起来,我一样很草 包,一样很无知,不过没关系,我跟他们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知道自己很无 知,而他们不知道自己很不知,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才是最智慧

18、的,所以神觉得我是 最智慧的。” 2.坚持自己的钱钟书 1938 年,钱钟书已在欧洲汉学界崭露头角,留在欧洲不难找到工作,彼时中国正 处于抗战初期,很乱,很穷,但钱钟书与杨绛依然决定如期回国。钱钟书在给英国朋 友司徒亚的信中写道:“我们将于 9 月回家,而我们已经无家可归,我们各自的家虽 然没有遭到轰炸,但是已经被抢劫一空,我的妻子失去了她的母亲,而我也没有指望 可以在国难期间找到任何合心意的工作,但每个人在遭遇,终究是和自己的同胞联系 在一起的,我准备过些艰苦的日子。” 钱钟书和杨绛不愿离开故土,选择留在祖国等待解放。他们说:“我们是文化人, 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

19、,我们是倔強的中国老百姓, 不愿做外国人!” 抗日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某高官曾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钟书一 口拒绝不要。杨绛认为在联合国任职很理想,为什么一口拒绝呢 ?钟书对杨绛解释: “那是胡萝卜。”他不受“胡萝卜”的引诱,也不受“大棒”的驱使。 抗日胜利不久,解放战争又起。许多人惶惶然只想往国外逃跑。 杨绛说:“我们的思想并不进步 。我们读过许多反动的小说,都是形容苏联 “铁幕”后的生活情况,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处境,所以我们对共产党不免害怕。劝我 们离开祖国的,提供种种方便,并为我们两人都安排了很好的工作 。出国也不止一条 路 。劝我们留在解放区的,有郑振锋先生、吴晗夫妇等 。他

20、们说共产党重视知识分 子 。这话我们相信 。但我们自知不是有用的知识分子 。我们不是科学家,也不是能 以马列主义为准则的文人 。我们这种自由思想的文人是没用的。我们考虑再三,还是 舍不得离开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饭过日子,做事驯顺的良 民,终归是可以的。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是不得已。“ 1957 年 4 月,中央正式号召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文学所内立即组织号召鸣 放。大家意见纷纭,钱钟书夫妇却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听着。但在最后,钱钟书很坚 决地说:“根本就不要说。” 6 月,“反右”开始。钱钟书的众多师友和亲属纷纷落网。文学界的冯雪峰、周勃、 陈涌、何直等相继落马。家人

21、中钱孙卿、许景渊、钱锺汉、钱锺毅都被划为“右派”, 父亲钱基博受到批判。 但,钱钟书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1957 年,并没有被戴上右派的帽子。 【名言】 1.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苏格拉底 2.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蒙田 3.在认识一切事物之后,人才能认识自己,因为事物仅仅是人的界限。尼采 4.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歌德 5.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须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最重 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而加以发展。松下幸之助 6.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 所能享受的生活。梁

22、实秋 7.假如说,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 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杨绛 【示例】 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这话告诉我 们: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认识世界要比认识自己困难的多;在世界前,人非常无 知。 “自知者智,知人者明。”孙杨通过认识自己来研究游泳技术,是智慧的。 自古圣贤均强调认识自己的重要,古希腊德尔斐神殿就铭刻着这句箴言:“认识你 自己!”认识自己是人在智慧上的超越,当人明白“我”的存在,思考“我”时,就 懂得了区分,把自己从与外在世界混沌相处中分离出来。自此,人开始进入辨别与判 断

23、的理性阶段,就是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人具有“知性”能力:“人类能够在他的 表象中有我,这把他远远地提升到地球上其他一切生物之上。”“如所有语言, 在使用第一人称来表述的时候,就算不以特定辞汇来表达这种我性,都必须已经 思维到我。因为这种能力就是知性。”当一个能够流利说话的小孩开始用“我” 来说话时,他的人生就升起了一道光芒,从这一天起,他就不会再退回之前的说话方 式。之前他只是感觉到了自己,现在他是在思维自己。 认识自己要比认识他人容易得多,一个人能直接进入自我,从内部认识自己。而对 于他人,除了自愿向人表达的内容外,人们是一无所知。一个人因为有意识而存在, 也因为意识而独特。意识就是对自我与

24、世界的再现,意识即为认识,也即为世界。一 个人认识自我与世界时,可以直面自己的意识,而无法直面他人的意识。自我呈现的 是自己的行为与意识,而他人呈现出来的只是外在行为与自愿道出的思想。一个人认 识他人时,需要对此重新进行编码与理解。孙杨想研究游泳技术,分析自己,要比剖 析别人来得直接,来的容易。 对于本人来说,自己要比他人真实。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名言“我思故我在”的意思 就是“我”可以怀疑一切,但不能怀疑我在思考这件事,也就是说除了我在思考外, 其他一切都值得怀疑。外在的现象,他人的行为,他人展示的思想,都可能是虚假的。 孙杨研究自己的得失经验,对于他本人来说,完全是真实的。 但是自我真的十分真

25、实吗?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就怀疑笛卡尔的思想, 他认为既然人 在意识,方是存在。那么人的意识在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人的存在也在不断变化, 这样一个整体的人,在何处?今天的我,还是过去的我吗?照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 说自我这种持续存在的实体,根本不可能把握。对于每个存在的,只是各种特质而已。 根据尼采的看法,“我”就这个字,造成了“独特又与自身同一的主体”的幻觉,自 我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又相互矛盾的感受、憧憬、思想等等,一个人会在看书还是电电 视之间的意念之间摇摆不定。一个人也会随着时间改变自己,自我的存在就是一个假 设。 一个人就像一只金蝉不断地从自己的过去时光蜕变出来,这样就分裂出两个自我: 经验

26、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与经验的自我永远有着一种距离,这样一个在 检视自己的行为与感受时,与这些行为与感受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萨特说:“如果我 让自己悲伤,那是因为我并不悲伤;在借由并让自己感受到悲伤的行动中,悲伤的存 在从我身边溜走。”如果一个人定义自己,就像透过我的悲伤来定义自己,他就与他 试图定义的“自己”分开了。让自己悲伤时,他并不悲伤。 孙杨在研究自己时,实际上在面对别一个自己。某种情况下,就像别人面对一位世 界冠军一样。那个被分析的冠军,就是孙杨经验中的自己,也是一个陌生的他人。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孙杨在研究自己同时,在确立一个全新的自我。黑格 尔认为人达到自我存在的意

27、识,有两个过程:“理论性”自我确立和“实践性”自我 确立。“理论性”就是“在意识上认知自己,对心中所感受的,以及激发和驱使内心 的一切,要有观察及想像,去发现自己思想所关注的是什么,确定自己的思想,并且 经由内在召唤出来的思想,加上外在给予的感受,人必须从中认识自己。”而“实践 性”就是“人因此改变外在事物,他会在这些事物上刻下自己内在的印记。”“在创 造的事物形式中,只为获得自我的外在真实。” 孙杨已在实践上确立了自我的存在,他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世界游泳记录,在世界 体育史上留下艺术篇章。在理论上认知自己,他要继续追求更高的自我确立。反省自 己的行为过程,反省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以此探讨生

28、命与运动规律,形成自己的 思想。孙杨在两个层面认识自己,书写完美人生。 苏格拉底说:“当我们将目光转向灵魂中这个近乎神圣的地方,并认识了神圣、天 神与反思之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就更进一步了。”哲人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永远 在路上。 【论辩】 你赞成奥运冠军孙杨以自己为对象来完成研究论文吗?结合哲学家的思想以及相 关的素材,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写。 【同作】 每次考试考砸了,都发誓此后要集中精力学习;每次体检看到许多数据不正常, 就想要好好锻炼身体。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一股更强大的力量让我们回到了过 去的轨道上。我们就不能改善自己吗?我们真的能改善自己吗

29、?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 不少于 800 字。(2021 届高三静安一模作文题) 改善自我,从“心”出发(62 分) 犹记得,列夫托尔斯泰是这么说的: “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可是, 每当我们想要改善自己时,似乎总是被一种“不可抗力”拉回至过去的轨道上而 变得停滞不前。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很常见:考试失利了,我们总是会发誓集中精力 学习;体检的数据不正常了,我们总是会想着要好好锻炼身体。可是当我们买好 计划本、辅导书,规划好手机上定时运动的闹钟时,过了不久,那些书不知淹没 在哪些杂刊下,那几个闹钟被一次又一次关闭。扪心自问,为

30、什么我们不能好好 改善自己呢? 当然,这其中值得我们肯定的是:人们有想要变好的意识。如果缺乏这类对外 部条件的警醒有所反映的意识形态,那改善的进程都不会有起始键。 当我思考为什么改善自己的进程会戛然而止时,脑海中出现了“拖延症”一词。 私以为,这是较为贴切的,而“拖延症”背后可以映射出许多问题。“拖延症” 包含一种“我可以明天再做”的坦然意识,这类缺乏斗志、决心而逐步惰化的表 现让社会中许多人以自嘲“拖延症”为借口安慰自己未能改善自己的结果。 深一步来看,纵然克服了懒惰,没有良好的规划与不懈的坚持,也是会弱化自 我改善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有序的计划中坚定执行,每日的努力 “点滴”才

31、会汇聚起来,奔向更好的自我努力。而 365 个 99%相乘与 365 个 100%相乘结果之悬殊,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 在明晰“不可抗力”实际上仅是凭意志与实践可以打败的“纸老虎”后,我还 想提出一个更为有效的做法。诚如周国平先生所言:“未经审察的人生是没有价 值的。”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个阶段在改善自己的道路上显得尤为 关键。只有通过不断客观评价自我,以清醒的头脑面对失败的、抑或是成功的改 善自我的经历,才能使往后的自我提升变得更加有效。 其实,一个社会、民族、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受到的冲击比个人大得多,但不断 开拓、进取的精神确然能够抵抗那股“更强大的力量”,逆风前行,实现如今的 辉

32、煌。人民把信念凝聚提升了国家地位,作为个人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善自 己,实现“真正的高贵”。 改善自己,重新出发。 改善自己,从“心”出发。 自我改善 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考试失利后的励志宣言和奋发图强,也不乏有人因体检 结果不尽人意而立志好好锻炼。可这一时“刺激”下的想法往往无法真正付诸行 动,最终,我们又回到了那令人失望的起点。 这样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人的惰性。一时的“刺激”无法转换为长久的动力,久 而久之,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消磨殆尽,而人的惰性却越发“繁复庞大”。最终, 想要付出的努力被“惰性”所掩盖,我们便也不再付诸行动。待下一次恶果而来 时,一切便好像回到了原点,陷入了“无法改善自己

33、”的桎梏和囹圄。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真的无法改善自己吗?生活中不乏有人在失败、 恶果的“刺激” 下发奋图强,最后取得了成功。相比他们,陷入囹圄的我们也许 也曾拥有相同的激情与热血,而我们所缺失的,只是方法而已。 在改善自己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突破认知的局限,明确意识到我们所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殆矣。”我们要明确意识到在改善自己的路途中会遇到许多能意料到及意料之外 的障碍,也要明白自己在追求改善时身上的缺陷,比如耐力不足,抵制外界诱惑 的能力不足,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能成功,唯有这样才能在遇到困难时拥有更沉稳、 平和的心态应对,而

34、盲目地想当然只会让人一无所获。 其次,不如把从后果中得到刺激转移为对目标追求的动力。在改善自己的过程 中,相比于不断反思自己上次所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如为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 标,并不断地用目标来提醒、激励自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为我们提供的动力 往往更长久,“威力”也更迅猛。正如孔子为了自己的大爱,为了世人在儒家思 想下的幸福,周游列国虽九死而不悔其志。又比如月亮与六便士中克兰德为 了追求自己的艺术梦,穷困潦倒而仍坚持不懈。他们都是从自己的目标出发,最 终实现了自我改善,而不是从自己上一次的失败中延续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我改善的道路无疑是漫长而艰难的,可 是当我们明确了目标并找到了方法之后,我们或许就能够真正做到自我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作文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哲学思辨式高考作文训练:认识自己.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