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新版必修上册致云雀教学设计部编新版必修上册致云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诗歌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的特点,分析诗歌新奇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 理解浪漫主义诗作想像瑰丽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歌的内在线索,体会诗歌铿锵激昂、节奏鲜明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云雀的象征意义,理解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诗人情感, 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理想和幸福快乐的自由自在的追求。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云雀意象的含义;诵读、传情达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美。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1 课时。 教
2、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一、导入解题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出自哪里?意思是什么? 出自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表面上说,冬天来了,那春天马上就会到来,实质上指熬过了 痛苦与艰难,就将迎来美好的春天,光明的前途。这句话告诉了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向上, 永不放弃。 今天,我们共同领略诗人另一名篇致云雀。 2.作者简介:雪莱(17921822),19 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才华横溢,诗艺精湛,与拜伦、 济慈并称于世。在狂热的革命思潮中长大的雪莱深受自由与激进派思想的影响,信奉革命方式推翻腐朽的 政府,坚信只有不断进行社会改革,才能真正根除罪恶的社会根源,所以他把
3、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暴政 的憎恶都深深地融汇于诗作当中。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 致云雀 西风颂 自 由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暴政的假面游行等诗都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1822 年 7 月 8 日,诗人 出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 3.写作背景:据雪莱夫人回忆,致云雀是 1820 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 雀鸣叫有感而作。两年后,诗人便不幸辞世,这首诗被人们公认为雪莱的“好诗”。 二、诵读感知二、诵读感知 1.播放朗诵视频,感知内容。 2.你觉得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快、清丽、诚挚、热切。诗歌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
4、 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朝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全诗以一声喜悦的问候开篇,欢声 赞美云雀这快乐的精灵不事雕琢的天籁之音,为全诗定下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 3.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致云雀为人们刻画了一个浪漫主义时代的美好的理想形象:那冲霄而上的大自然的精灵,在天空 上向人间唱着优美的歌曲。诗歌歌咏了一种小鸟云雀,它构巢于地却狂喜,高飞,狂喜歌唱,直冲云 霄,摆脱所有的来自于大地的约束,人们只能听它的歌声。正是这种小鸟触动了诗人的诗情。开篇呼告: “你好啊!快乐的精灵!”将诗人的喜悦和激情尽情挥洒而出,奠定了诗歌明快的基调。此后,作者以优 美流畅的语言,新奇的
5、比喻来赞美心中可爱的精灵。最后,诗人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全 诗虽未曾直白或详尽地记述云雀的形态和行动,但句句紧扣云雀的特点,以美而不俗的文笔写尽云雀的神 韵和作者倾注它身上的感情。 4.诗歌分哪几个层次来写的?请画出全诗的结构图(思维导图)。 诗歌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2 节:以一声喜悦的问候开篇,欢声赞美云雀这快乐的精灵不事雕琢的天籁之音,为全诗定下诚挚 热切的抒情基调。 3-6 节:极力赞美云雀丰沛四溢的歌声。 7 节:过渡,以问句“什么和你最为相似”转换抒情语调。 8-12 节:揭示云雀的本质,字里行间寄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
6、艺术抱负。 1316 节::以设问、反问句式,强调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 雀的歌声,探讨云雀歌声美的根源。 17-19 节:将云雀与人类比较,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和人的不幸。 2021 节:对云雀歌声的美妙进一步概括,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渴望学会云雀的 欢欣,向全世界泼洒欢乐、希望与爱! 5.学生合作配乐朗诵,音乐背景清晨。 第 1-2 节 1 人,第 3-6 节 1 人,第 7-12 节 1 人,第 13-16 节 1 人,第 17-19 节 1 人,第 20-21 节 1 人。 三、合作探究三、合作探究 1.分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分为两个大组,每个
7、大组分为若干小组,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第一大组:云雀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第二大组:表现云雀形象采用的写作手法。 2.云雀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 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云雀又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云雀的振翅高 飞体现着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露,播洒歌声体现着诗人不求名利,只
8、为唤起 人间的爱与同情。云雀的歌声自然清新,雪莱的作品也是简单不做作,挣脱技巧的束缚,自然而然地放歌。 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 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 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雪莱表达了他对自由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强 烈追求,以及他为伟大理想牺牲的决心。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 3.表现云雀形象采用的写作手法。 比喻: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
9、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 前。 对比: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设问、反问:第 13-17 节强调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雀的歌声。 总结:致云雀以壮美的激情、辽阔的境界和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手法为诗人赢得极高声誉,诗中 的云雀倾注了诗人雪莱高贵的灵魂,人格化的云雀,成为诗人自我形象的化身。 四、总结延伸四、总结延伸 1.课文总结: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 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雪莱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根据正义和美的原则来促进 生活的
10、改造。诗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为了引起读者普遍的激动,抒写对于美德的渴望,是为了唤醒人们 对于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强烈感情。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 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全诗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 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2.延伸拓展:致云雀作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典范,称得上清新俊逸,不同凡响,以至比雪莱 年长 22 岁,同样写过云雀的前辈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读后也不能不自叹弗如。阅读华兹华斯致云雀 , 说说华兹华斯为什么自叹弗如。 致云雀(华兹华斯) 一 带我上,云雀!带我上云霄! 因为,你的歌声充满了力
11、量; 带我上,云雀!带我上云霄! 唱呀唱,唱呀唱, 唱得你周围的云天一片回响; 你呀,把我激励,把我引导, 帮我找到那你我神往的地方。 我曾走过一个个凄凉的荒原, 今天,我的心儿已感到疲倦; 要是我能有一副仙女的翅膀, 那我现在就要飞到你的身旁。 你周身都是如痴如狂的欢乐, 超凡的喜悦充满了你唱的歌; 请激励我,引导我上了再上, 带我到你天上设盛宴的地方! 你呀,欢乐得就象清晨, 笑个不停,嘲弄个不停; 你有个可供休息的情爱之窝, 所以,尽管你根本不算懒惰, 醉酒似的云雀,你也决不想 使自己像我这样地东游西荡。 快乐的生灵啊,快乐的生灵! 你的性灵象一股湍急的山泉 倾泻出对那至高主宰的颂赞,
12、但愿高兴和欢乐追随着我们! 啊,我的旅途,它畸岖不平, 穿过荆棘丛生的灰蒙蒙荒野, 但是听见你或你同类的声音 一派天上的无忧无虑和喜悦, 我就安天乐命地撑着往前走, 并把生命结束后的狂喜等候。 二 天上游客,云间歌手, 你因它充满忧愁而鄙弃人间? 抑或你奋翼凌云的时候, 地上露巢仍牵系你的心和眼? 你现在能自由进入的窝,安顿过 你励举的双翼,还孕育了你的歌! 让夜莺安于她的阴阴林木, 风日流丽之地才适于你飞举, 从那里你的音乐之涛泻向人间; 凭天乡灵浪,发智者心泉, 你清醒高翔,不是迷惘流浪, 忠于有缘之乡,不管人间天上。 提示:华兹华斯诗中的云雀在地面有个为爱和安憩筑下的巢,而雪莱的云雀鄙弃地面、向上复向上, 这正显示了两位诗人境界的不同。华兹华斯在法国大革命初期曾强烈同情革命,但后来变得极为保守,成 为领取英国宫廷津贴的桂冠诗人。雪莱曾致诗华兹华斯“但愿你改弦易辙”。 3.课堂结语:1822 年 7 月 8 日,雪莱航海罹难,年仅三十岁。他的墓碑上刻着诗人的名字:泼西毕 西雪莱,姓名下写着:众心之心。雪莱,这只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的云雀,以他火热跳动的心, 唱出了酣畅淋漓的乐音。凡俗我辈,做不了鄙弃尘土的云雀,但至少应静下心来,像莎士比亚那样 听,听,云雀在天堂的大门上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