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0 页 统编版高统编版高中中历史历史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试卷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20 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 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 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B.行政制度比较系统 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D.法律制度非常严密 2.在清代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巡抚主民政事务,总督主军事。但实际上,二者的职权具 有相当的类似性,可以说
2、是相互交织、彼此渗透,且有的督抚其辖地也有局部重叠。这一做 法是为了() A.打破权力垄断以加强中央集权B.加强君主专制以维护皇权独尊 C.提高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效率D.军民分治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 3.13 世纪初,英国贵族、骑士和市民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约翰签署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 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 25 名贵族组成委员会,负责召开会议;国王不 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自由等。这些规定体现了() A.臣民参与监督王国的政务B.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 C.议会与国王实行集体统治D.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4.法国 1875 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和军队最高首脑,但总统签署的法
3、令必须有一名内阁 成员副署方能有效;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但是需要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但需要 对议会负责。这体现出当时() A.君主、共和两派的斗争与妥协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法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D.责任内阁制度初步确立 5.1998 年,在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 名初步候选人,其中梨树县还发展了“海选”方式,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即把原来用 “海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方式,发展成正式选举。以上尝试说明() A.中国开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B.直接民主选举得到全面贯彻 C.基层民主选举获得了新发展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完善 6.
4、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强调指出要根据“鸟”的需要,设计“笼”的大小,并不断调整“笼” 的尺寸,使“鸟”不被“笼”困死,而且能在“笼”中充分飞翔。“鸟笼经济”的提出意在 () A.在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B.摆脱计划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阐释计划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第 2 页 共 10 页 7.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 明清时期逐渐形成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 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 可见古代监 察体系的演变() A.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B.保障监察体系的高效运作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
5、致 8.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 年和 1870 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 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 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A.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削弱并杜绝了英国政府的腐败D.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 9.1883 年以后,美国逐渐推行“功绩制”,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来选拔管理文官。1933 年 2 月,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政治庇护制”,即直接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大量的各行各业 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材料可用来印证美国() A.危机期
6、间失业问题的严重B.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 C.行政权不受立法权的制约D.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 10.1928 年 3 月,国民党内政部要求部员一律穿棉布中山装;1929 年 4 月,国民政府明令公 布中山装成为法定制服;1936 年 2 月,蒋介石下令全体公务员穿统一制服,式样为中山装, 中山装正式成为全国公务员的统一制服。这一过程说明() A.革命观念风靡一时B.服饰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C.人身控制日益严重D.国家强化意识形态作用 11.“公推公选”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干部选拔方式。十七大后,通过 这一方式选拔的干部从数量、范围和职位重要性上都向更高层次迈进。以下表述
7、正确的是 () A.是中国传统的“举荐制”和“科举制”的复合体 B.在“民主”话语和“创新”追求下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回归 C.以笔试加面试的考试成绩排名作为录用的最重要标准 D.入围干部当任或淘汰时的票决制,带有“党内民主”色彩 12.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明朝后期修订的 问刑条例则规定,“其财买义男,如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照例同子孙论”。这一变 化可以说明当时() A.纲常伦理受到严重冲击B.宗法关系渐趋松弛 C.异姓继承取代嫡子继承D.社会风俗急剧转变 13.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 受益、处分各种权能
8、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 544 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 第 3 页 共 10 页 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这表明() A.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B.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 C.罗马法拥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D.法律制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性特征 14.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 典。 这些以普通法律、 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 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B.英国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 C.尊重传统是
9、英美法系的突出特点D.英国人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 15.有学者指出,根据礼仪与礼义一体化的原则,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 义, 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 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 践性的领悟和启示。这表明()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较大B.传统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 C.传统文化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4 题,共 55 分 16.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有两次大变局,其一是封建改为郡县,其二是专制改为共和。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材料一 秦代以降,
10、皇权专制主义越来越走向强化,从汉到宋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的时代。 北宋时候,皇权已经高度专制,明代以后则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 是皇权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秦代以后的两千年, 中央集权程度也一步一步走向强化, 行政区划本来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区域,到了宋代以后,已转变为中央官员的施政分区,中央 集权制此时也达到巅峰状态,因此元代以后,分裂局面已不再出现。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材料二 “百代皆行秦政事”,秦始皇所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行政制度与当时世界上 最完备的官僚制度紧密结合, 三位一体, 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 制的基本模式。辛
11、亥革命一举推翻专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 有的伟大创举。但革命果实很快落入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手中。要完成民族独立、人 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代走出周制、确立秦制的主要制度措施,并分别指 出元代中央集权和明代皇权专制强化的主要标志。(5 分) (2)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走出秦制的历史贡献,并从“民族国家”和“人民权利”两 个层面归纳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任务。(5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百代皆行秦政事”谈谈你的认识。(
12、5 分) 第 4 页 共 10 页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 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 和留学毕业生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 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
13、值得总 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三材料三 以 1994 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 20 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 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 积极作用。(5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20 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5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
14、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5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一材料一 19541956 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 “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 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 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 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二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走上平稳化、正规化八二宪法 及其四个修正案是我国国家最高政治生活的主泉。 立足于改革开放, 创立了具有中国特 色的, 满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
15、济需要的民商经济法律制度, 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代表,在 30 年时间内,我国先后颁布了两部刑法典,同时又 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制定和修改。至 1990 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摘编自张晋藩法治的脚步:回顾新中国法制 60 年 材料三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 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2008 年 2 月 7 日德国新德 第 5 页 共 10 页 意志报 上的文章说: “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 这种民主将考
16、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 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 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共同原因。(3 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阶段特征 并谈谈你的认识。(3 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最突出成就。(4 分) 19.观看戏剧是雅典人城邦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流传至今的众多剧本也深刻地反映了古代 雅典城邦的人文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17、) 材料材料 戏剧最初可能起源于雅典以外的地区,后传入阿提卡。戏剧表演大多由富有的公民赞 助, 政府提供场地设备。 为了促进戏剧的发展, 雅典人每年还为戏剧颁奖。 评委并不是专家, 而是抽签选出的公民。 古代雅典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是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希腊神话,剧中的普罗米修 斯为人类立下大功,为人类盗得天火,使文明成为可能,却被宙斯惩罚。做好事的普罗米修 斯反被众神之神宙斯惩罚,反映了埃斯库罗斯对希腊某些宗教观念的批评。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是奥狄普斯王。在索福克勒斯的笔下,神对人物活动的控制 似乎更加遥远渺小,那些有行动的人
18、,根据自己的某些特定目的行事,与周围的世界对立。 宗教传统与城邦权威之间的冲突,在他的人物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欧里庇得斯比前两位更为自由。他的代表作美狄亚是一部伦理悲剧,讲述了美狄亚 的悲剧故事。这部剧完完全全是在描写人与人性,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悲剧。“神”的舞台 逐渐让位给了“人”,悲剧的关注焦点从形而上的神转向了形而下的人。 (1)编写一幕发生在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城市广场上观看戏剧时公民对话的场景。(要求: 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雅典当时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 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5 分) (2)结合雅典三位悲剧作家的代表作,说明雅典戏剧是如何体现人
19、文主义精神的。 (10 分) 第 6 页 共 10 页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 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可知,秦代的竹简包含了皇帝的政令、中央和地方的往来公 文、 司法文书和官吏的任免等详实的行政内容, 因此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行政制度比 较系统,故选 B 项。题干中竹简的内容与地方宗族势力无关,排除 A 项。秦代的竹简没有 反映郡县制的具体推行范围,排除 C 项。题干中竹简的内容主要与行政、财政相关,不能 佐证秦代法律制度是否非常严密,排除 D 项。 2.答案:A 解析:据材料“二者的
20、职权具有相当的类似性,可以说是相互交织、彼此渗透,且有的督抚 其辖地也有局部重叠”可知,巡抚和总督在一定程度上彼此制约,因而这一做法是为了通过 地方分权以加强中央集权,故选 A 项。材料说的是地方制度,并不是君主专制,排除 B 项。 总督和巡抚职权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 C 项。军民分 治导致地方独立性削弱,排除 D 项。 3.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 25 名贵族组成委员会, 负责召开会议;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自由等”可知国王行使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 故选 A 项;材料强调贵族组成的议会而非选举产生的议会,排除
21、 B 项;“集体统治”不符 合史实,排除 C 项;资产阶级代议制下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排除 D 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法国总统、内阁和议会之间相互制约,体现了当时君主、共和两派 之间相互斗争妥协,故选 A 项。材料未反映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 B 项。材料只 涉及行政权和立法权,并未涉及司法权,无法看出是否三权分立,排除 C 项。材料主旨是 议会、总统和内阁三者之间相互制约,而非强调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排除 D 项。 5.答案:C 解析:1998 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
22、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 推进农村的民 主制度建设。各地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 选”制度,与材料中“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海选”相符,故选 C 项;A 项时间为 1949 年,与材料中“1998 年”不符,排除;“全面贯彻”与材料中“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 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不符,排除 B 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与材料中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不符,排除 D 项。 6.答案:A 解析: 陈云用鸟和笼之间的关系来比喻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问题, 主张在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 第 7 页 共 10 页 调节,故选 A 项。材料未彻底否定计
23、划经济体制,排除 B 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标的提出是在中共十四大上,排除 C 项。D 项表述只是表象,而非意图。 7.答案:D 解析:材料中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复合性体系到单一性体系,由监察政府、皇 帝到只监察政府,这体现的是皇帝权力的加强,与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相一致,故选 D 项; 材料与缓和官员内部的矛盾无关,排除 A 项;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与保障监 察体系的高效运作无关,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中央行政机构分工明确、简化流程等,与 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无关,排除 C 项。 8.答案:A 解析: 通过材料“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 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
24、利性经济活动”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政治改革后,文官的独立性增强,这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 稳定性,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无关,B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 排除;文官制度改革与政党制度完善无关,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实行“政治庇护制”是指不通过“功绩制”的文官 管理办法, 直接用政治手段来任命文官, 其目的是用行政领域的改革来保证新政措施得到高 效率的贯彻和执行,体现其迫切希望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故选 B 项。罗斯福实行“政治庇 护制”的目的是保证新政措施得到贯彻和实施,与危机期间失业问题无关,排除 A 项。C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
25、除。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排除 D 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国民党内政部要求部员一律穿棉布中山装” “国民政府明令公布中山装成为法 定制服”“全体公务员穿统一制服,式样为中山装”等信息可知,中山装成为全国公务员的 统一制服具有政治认同意义,说明国家强化意识形态作用,故选 D 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 观念风靡一时,而是强调国家强化意识形态作用,排除 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是社 会进步推动服饰变革,排除 B 项。把中山装作为全国公务员的统一制服,并不等同于人身 控制,排除 C 项。 11.答案:B 解析:“公推公选”在更大的范围内,体现了民主参与,落实了人民群众对干部
26、任用的知情 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当选干部不仅要对上负责,更重要的是对下负责,体现了干 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性,与古代传统政治文化具有相似性,故选 B 项。科举制需要参加考试, 而“公推公选”主要是民主选拔任用,排除 A 项。以笔试加面试的考试成绩排名作为录用 的最重要标准是指公务员考试,与题意不符,排除 C 项。入围干部当任或淘汰时的票决制, 不是都在党内投票,所以带有“党内民主”色彩的说法错误,排除 D 项。 12.答案:B 第 8 页 共 10 页 解析: 本题考查明代宗法观念的松弛。 明初 大明令 规定 “不许乞养异姓为嗣, 以乱宗族” , 到了明朝后期,“义男”可以“照例同子孙论”
27、,说明在明朝后期,宗法关系较前期有所松 弛,故选 B 项;“义男”可以“照例同子孙论”,说明“义男”没有冲击到纲常伦理,排 除 A 项;“义男”继承权是“嫡子”继承权的一种补充,不会取代嫡子继承,排除 C 项; “义男”的地位由不被国家承认到“照例同子孙论”,说明顺应了社会的需要,且材料看不 出社会风俗的急剧转变,排除 D 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直接被归纳到”“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可知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 承,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后世所采用,不能说明近现代法律 重视维护私有制度,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继承,并不代表罗 马法
28、都具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后世直 接采用,没有体现出发展性,故 D 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人重视习惯和政治传统,所以他们的宪政体系,是一系列历史法律的 总和,故选 C 项。英国的宪法不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它也有成文法律,排除 A 项。英国并 不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排除 B 项。材料体现不出英国人理解的差异,排除 D 项。 15.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 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 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 可知传统资 源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
29、价值观进行间接的理论途释, 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提供 借鉴,故 B 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的程度,故 A 项 错误;C 项“精髓”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并未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 故 D 项错误。 16.答案: (1)主要制度措施: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设立三公九卿制,文武分职;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主要标志: 元代中央集权强化的主要标志是行省制度的设立; 明代皇权专制强化的主要标志 是中书省被废置、丞相制度被废除。 (2)历史贡献: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不能答“资产阶级共和国”)。 历史任务:“民族国
30、家”层面的任务是“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权利”层面的任务 是“人民解放、自由幸福气”。 (3)认识:秦朝确立的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延续时间很长,对发展古代经济、维护国家 统一、防范分裂和积累中华文明成就具有正面意义;但秦制存在着不可解决的根本缺陷(专 制皇权难以制约;专制王朝循环更替;底层民众权利缺失、民生多艰等)。 第 9 页 共 10 页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第一小问“主要制度措施”,根据 “秦代以降, 皇权专制主义越来越走向强化”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秦朝的皇帝制度、 三公九 卿制、郡县制等。第二小问“主要标志”,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元代中央集权强化的主要
31、 标志是行省制度的设立;明代皇权专制强化的主要标志是中书省被废置、丞相制度被废除。 (2)第一小问“历史贡献”,根据所学,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因此辛亥革 命的贡献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不能答“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小 问“历史任务”,根据所学,可得出“民族国家”层面的任务是“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人民权利”层面的任务是“人民解放、自由幸福”。(3)可从秦朝建立的专制制度产生 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这两个角度概括。 17.答案: (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 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
32、;提高了政府行政效 率。 (2)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 潮的出现;民国政治的发展。 (3)意义: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 业化。 解析:(1)问第一小问趋势,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可以根据世官制、察举制和科 举制这些选官制度在选官范围、选拔方式、评选标准等方面的变化来回答。第二小问积极作 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问据材料二“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 取士; 废除八股后, 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毕业生录用等措施”并结合所学得出清政府 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
33、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据材料二 “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 度进一步趋于完善”得出民国政治的发展。(3)问意义可以从推动伟人事制度的改革,有 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等角度回答。 18.答案: (1)原因:政治运动干扰;不具备相应的经济社会条件。 (2)阶段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 制建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以来,民主法制建设逐渐健全和完善。 认识:依法治国;民主法治制度化,法律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民主 法制要与时俱进。 (3)特
34、点:既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 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 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重要基础。 第 10 页 共 10 页 解析:(1)依据材料一“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 断”“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以上只是表面原因, 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 济社会条件”可知, 这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共同原因是: 政治运动干扰和不具备相应 的经济社会条件。(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 来民主法制建设的阶段特征是: 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
35、 期间,民主法制建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以来民主法制建设逐渐健全和完善; 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进行概括可得: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律化;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民主法制要与时俱进。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 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既 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9.答案: (1)示例: 对话主题:伯利克里发放观剧津贴,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甲: “你知道吗?最近我们的首席将军伯利克里将给所有观赏戏
36、剧的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 呢!” 乙:“这么一来,将有更多公民参加观看戏剧这样的公共活动了!” 甲:“是的,他还规定向参加政治活动和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乙:“这些政令让我们伟大的雅典城邦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2)示例: 在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违反了众神之神宙斯的规定, 私自盗得天火,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反映了人的自我价值意识的觉醒,否定了神的意志 是衡量一切的尺度,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力量。在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作品中,神对人的控制 力量被进一步削弱,有行动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更加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在欧 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美狄亚中,作者
37、把描写重点放在人与人性上,关注焦点从神转向人体 现了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关注。总而言之,三位悲剧作家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 解析:第(1)问要求编写一幕对话场景。公元前 5 世纪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因此在编写 对话时应该结合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改革措施。第(2)问根据“做好事的普罗米修斯 对希腊某些宗教观念的批评” 可知, 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行为反映了人的自我价值意识的觉 醒,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力量;根据“神对人物活动的 控制似乎更加遥远渺小,那些有行动的人与周围的世界对立”可知,索福克勒斯的戏剧 作品更加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根据“美狄亚完完全全是在描写人与人性,是真正 意义上的人的悲剧”可知,欧里庇得斯的作品体现了对人和人性的关注。综上分析可知,三 位悲剧作家的作品都深刻地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