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阅读-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10080).zip

相关 举报
  •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_七年级上册(2016年7月第1版)_初中语文_第一单元_阅读_4 古代诗歌四首_观沧海_ppt课件_(含教案)_市级优课_(编号:10080)
    • 《观沧海》PPT.ppt--点击预览
    • 教案10080.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观观沧沧海海 曹曹操操 观观沧沧海海 曹操曹操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理解诗、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理解诗 歌意思。歌意思。 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 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观沧海 东东临临碣碣石石,以以观观沧沧海海 。 水水何何澹澹澹澹,山山岛岛竦竦峙峙 。 树树木木丛丛生生,百百草草丰丰茂茂 。 秋秋风风萧萧瑟瑟,洪洪波波踊踊起起 。 日日月月之之行行,若若出出其其中中 ; 星星汉汉灿灿烂烂,若若出出其其里里 。 幸幸甚甚至至哉哉!歌歌以以咏咏志志 。 朗诵欣赏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 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 充军事力量。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挟天子而令诸侯 ”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 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 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 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他善诗歌,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步出厦门行、 蒿里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 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 凉凉 毛泽东评价曹操的诗文:毛泽东评价曹操的诗文: “曹操曹操的文的文 章诗章诗词,词, 极极为为本色本色,直抒胸臆直抒胸臆,豁豁 达通脱达通脱,应应当学习。当学习。 ”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公元公元2 20 07 7年,年, 曹操曹操 率率大大军北上,军北上, 追歼追歼 袁绍残袁绍残部,五部,五 月誓师月誓师 北北伐伐七七月月出出卢龙寨卢龙寨, 临碣石山临碣石山。他。他 跃马扬跃马扬 鞭鞭,登山观海登山观海,面,面 对对 洪波涌起洪波涌起的的大海大海,触触 景生景生情,情, 写写下下了了这这首首 千古千古传颂的壮传颂的壮 丽诗篇丽诗篇 1 1、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 2、沧:、沧:通通“苍苍”,青绿色,青绿色 3 3、澹澹:、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水波动荡的样子 4 4、竦峙:、竦峙:sngzh耸立耸立 5 5、萧瑟:、萧瑟:s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字词认知:字词认知: 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 洗练的笔法,神奇洗练的笔法,神奇 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 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 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 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 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 大抱负。大抱负。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诗意理解:诗意理解: 诗歌品析:诗歌品析: 内容内容诗句诗句 观海地点和目的观海地点和目的 总写大海景象总写大海景象 总写山岛景象总写山岛景象 特写山岛之景特写山岛之景 突出欣欣向荣景象突出欣欣向荣景象 特写海面之景特写海面之景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突出惊涛拍岸景象 开阔胸襟,一统开阔胸襟,一统 中国的抱负中国的抱负 想象之景想象之景 突出大海吞吐日突出大海吞吐日 月,包蕴万千的月,包蕴万千的 景象景象 兴味盎然,胜券在握兴味盎然,胜券在握 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 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 勃勃生机勃勃生机 乐观情怀乐观情怀 席卷宇内,荡平诸席卷宇内,荡平诸 侯,惊天动地侯,惊天动地 叙叙 事事 东临碣石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洪波涌起 百草丰茂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若出其里 虚虚写写实实写写 写写景景 情感情感 1、诗人观察景物时的立足点在哪里?、诗人观察景物时的立足点在哪里? 分析:分析:诗诗人人登登上上碣石山碣石山,面,面 对大海对大海,所所以以碣碣 石山即石山即是是诗诗人的人的 立足立足点。点。 2、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 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分析:分析:“观观”是是全诗全诗的的“诗眼诗眼”,以下十,以下十 句都句都是是 观海所见观海所见。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此句主要交代 什么情况?什么情况?“临临”字做何解释?字做何解释? 分析:分析:主要交主要交代作者代作者 所处所处的地点和的地点和 来来此目的此目的 。“临临”作作“登临、登登临、登上上”讲讲,“以以”表示表示目的目的 。 思考练习:思考练习: 4 4、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 容了?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容了?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分析:分析:写观海所见写观海所见的情的情 景景。到到“洪波涌起洪波涌起”为为止止。 5 5、题目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沧海”的的“沧沧”字怎么解释字怎么解释 ?题目能不能换成?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观大海”? 分析:分析:沧沧,是,是 暗绿色暗绿色。“沧海沧海”有色彩有色彩,比比“大海大海”形象形象 ,所所以不能以不能 换换。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 2、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曹操的其他诗作,加深认知 拓展阅读 龟虽寿 作者: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观沧海教教 学设计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理解诗句内容,能根据诗句中的词语,理解诗人的抱负。 2、 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全诗。 2、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诗人的抱负。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诵读的良好习惯。 2、 激发学生对古体诗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确教学目标) 1、作者曹操简介: 2、写作背景: 3. 板书课题。 二、朗读诗歌: 百度视频:然后自由诵读。 三、赏析诗歌 1. 学习第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 注释: “沧海”一词,可泛指大海,因为海水苍色,一望无际,故称。如葛 洪抱朴子穷达:“井蛙之不知苍海”。苍海:即沧海,大海。 “沧海”又作东海的别称。本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沧海”指东海。 初学记六解释道:“按东海之别有澥(xi),故东海共称渤海,又 通谓之沧海。这里说的东海泛指我国东部海域,与今天特指浙江以 东的海域“东海”不同。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 207 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百度图片搜索碣石山:上的情景。 2) 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3) 这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2. 学习第三至五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 注释: 何:多么 澹 澹(dn d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 峙(sng zh):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2) 译文: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海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3) 这几句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波涛汹涌,是动态;山岛耸立, 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写草木,仍然是静 态,再写“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宏伟气象。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这些是实景。 3. 学习第五、六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 注释: 日月:太阳和月亮 星汉:银河。 2) 译文: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3)写作手法:互文 4)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 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4. 学习第七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注释: 幸:庆幸。 至:极。 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2) 译文: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整体感知 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 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 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 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统一中国意欲建功立业 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 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 五.朗读诗歌 朗读提示:如果你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身边是秋风呼啸, 海面上是惊涛拍岸,你该如何朗诵这首诗。 六 质疑。 1、 按板书小结。 2、 质疑: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七板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借景抒情: 景: 实景:海水 树木 草 秋风 洪波 虚景:日月 星汉 情: 开阔胸襟 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一单元-阅读-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10080).zip)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