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2017 年新的部编版教材重视建设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 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阅读体系。其中的自读课文,强调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 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是 创新内容,由旁批和阅读提示组成,没有设置练习。旁批随文设置,主要是为了学生自主阅 读时提供思考或点拨重点、疑难、精妙之处。阅读提示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尽 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的兴趣。 本课是 2017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明文,在单元提示中,
2、 讲到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 还要体会说明文语 言的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本课是第 19 课,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节选了“蝉的地穴”“蝉的卵”两部分。本单 元选文都是说明文单元,本课之前有两篇经典说明文的教读学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 林,本课和第 20 课都是自读课文。紧接着单元后的名著阅读,推荐的就是法布尔的昆 虫记,主题是科普作品的阅读。本单元安排的写作训练也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定了教学目标,设计了一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了解蝉的特点、习性。 2. 了解文章特点,体会文章科学性、文学
3、性兼具的特点。 3. 本文对蝉的特点的介绍,不是结论性的,不是告知式的。而是作者的长期观 察、研究,本文是对研究过程的记录和总结,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科研工作的热爱。 核心问题:核心问题: 1.作者写“蝉的地穴”,其实写的是蝉的一段成长过程。这段过程,写了蝉从哪 个时期到哪个时期的成长过程?通过文中哪些语句知道的?通过预习解决。 2. 课文最后一段,总结了蝉一生的生活历程,这一段是如何与课文开头段呼应 的?你明白为什么蝉的“统治”那么喧闹了吗?课堂提问解决。 3.本文的写作手法非常独特,兼用说明性、文学性笔法,写得引人入胜。本文的说明 性、文艺性笔调分别体现在哪些地方?各有有什么好处?课堂
4、提问解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目标 2 和 3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一:自读课文,借助旁批和课后阅读提示理解课文。本课旁批共有 8 处,包含了有 3 个问题。课后的阅读提示包含 3 个方面的问题 1、 文章有情节,有描写,是带有文学性的说明文。 2、 要感受其中的趣味,关注作者如何在细致入微的基础上客观记录的,学习他说明事物的 独特方法,体会文中的科学精神。 2 3、 通过学习本文,也一定激起了同学的科学探究欲望。 学法指导二:用字斟句酌的方法来体会科学小品文的独特特点,体会法布尔的行文风格 课堂学习要求: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善于发现、有效合作、精准表达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
5、学过程: 一、听听 蝉的声音(幻灯 1) 各位同学,请听听自然界一种动物的声音,是什么动物呢?这就是蝉的叫声。 二、看看 蝉的样子(幻灯 2) 同学们,再来看看蝉的样子,这就是蝉。听了蝉的叫声,看了蝉的样子,今天我们来学 习法布尔的蝉。板书课题作者 三、读读 他和作品(幻灯 3) 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学生读,老师读。 作者简介:法布尔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 的巨著。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这 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 助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
6、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 昆虫研究这一行。 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的精细的持久的观察, 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生动有 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深刻的意义。 四、说说 蝉的故事(幻灯 4) 了解了作者,昨天布置了预习,大家读了文章,下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 讲了关于蝉的几个方面,回答学案中的问题:(幻灯 5)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 ,介绍了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了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整体感知文章后,让我们跟着法布尔走进昆虫记,进入蝉的世界。 五、走进法布尔的蝉的世界 1、跟着法布尔学观察 同学们,让我们
7、跟着法布尔学观察。这篇文章是说明文,说明文有三个要素,一是说明 的对象,大家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蝉,第二个是说明方法。在学案中已经提示了大家。 第三个是说明的顺序。我们重点来看说明顺序。 那么,课文两大部分是怎样安排顺序的? 明确:两个部分的说明顺序是按照蝉延续生命的几个过程安排的先由幼虫到成虫, 然后成虫产卵完成繁衍,孵化成幼虫结束,这就是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作者并没有按照昆 虫的一般成长过程卵, 幼虫, 成虫的顺序来介绍, 而是从幼虫时代入手, 介绍这一过程, 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第一,蝉的幼虫生涯占了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第二,这部分 的生活不为一般人了解,容易引起读者兴趣。体现了
8、本文别具匠心而井然有序的说明顺序。 课文第一部分又是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顺序? 明确:写地穴是按照考察的过程,从外到内的顺序写的,写内部构造的同时介绍了建造 地穴的方法。幼虫出穴以后,又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幼虫出穴以后怎样寻 求脱 3 皮的地方;怎样完成脱皮而变为成虫,飞离树枝;怎样产卵;怎样孵化成幼虫;幼虫落地以 后又怎样寻觅隐藏处所,然后挖土隐入地下。把一步一步发展生长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 小结:接下来,依据老师出示的词语,请按照作者的说明顺序,梳理一下蝉的一生。让 我们为蝉排列出(板书展示) 入土隐藏幼虫出穴脱皮成长成虫产卵孵化幼虫入土隐藏 2、跟着法布尔学写作 同学们:文章中许多
9、段落写得生动有趣,一起来学习借鉴一下。先看具体要求: 具体要求:(1)细读多思: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词、句写的最好? (2)反复琢磨:这些词句好在哪里?如果换一个词,和文章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哪一个表 达效果更好呢? (3)透彻理解:这些词句写出了蝉的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再看具体步骤: (一)反复熟读课文 (二)圈、画、找、标(幻灯 6) (1)圈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字词 (2)画出你认为表现力强的句子 (3)找出你认为用的最妙的修辞 (4)标出最恰当的描写以及最细致的观察 (三)结合旁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举例:第 810 段,写蝉出洞有脱皮的过程,十分细致。尤其是第 10 段写
10、蝉最后从壳中脱 出,先以拟人手法说“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然后用一连串的动词,如“腾跃” “翻转” “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地写了出来,既生 动,又准确。 举例:又如第 1820 段,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先是对刚孵化的幼虫作了具体的描写: “很像极小的鱼, 眼睛大而黑” , 接着又对出壳以后落地之前的幼虫的情态进行了描写: “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这好像不是在 写虫子,而是在写一个可爱的小孩儿了。 指导赏析学生自由读课文,从质感角度:颜色角度:表现生命力角度:动作角度分析: (1)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
11、点土都没有。 (2)它身体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可以用来做灰泥。 (3)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4)它选择最小的枝, 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 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5)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灭掉。 明确:准确性是贯穿于全文的,这五句只是从词语方面进行推敲,不能理解为仅仅这些句子 里的词语才准确。 3、跟着法布尔学探究 同学们:这篇写昆虫的文章写得如此生动有趣的原因是什么?(幻灯 7) 4 明确:有作者的热情,他热爱生命,能够仔细观察,并长期坚持,还运用了文学的笔法,这 是科学小品文的特点,也是法布尔对待昆虫世界的态度。 六、读读 蝉的故事
12、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放声,再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齐声读最后一段。(幻灯 8) 七、品品 有关评价 蝉这篇课文,没有引用什么材料,完全是靠文艺笔调对蝉的生长过程进行具体的、 甚至是相当细致的描写,来增强它的生动性。这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艺性说明文。法布尔 因为昆虫记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幻 灯 9)确实了不起。同学们今天也很了不起。跟着法布尔学了观察、学了写作、学了探究。 同学们: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 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 一环,昆虫的生命也
13、应当得到尊重。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 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 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 是我们一部永远解读不 尽的书。 布置作业:(幻灯 10) (1-2 必做,3-5 题选做完成,梯阶作业,面向不同程度学生接受情况设计) 1、补充预习学案中的空白和不足(完善预习,听讲过程中的疏漏) 2、利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再找出一处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分析(从课堂到课下的巩固) 3、带着感情再读课文,用心体会蝉“生命的歌唱”(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4、激起探究的欲望,课外搜集资料解决:蝉如何歌唱?蝉以何为食?蝉为何蜕皮?(科学 探究意识的培养) 5、课外阅读昆虫记,试着读完整本书。初中阶段可以再读两部科普作品:寂静的春 天蕾切尔卡森著,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卞毓麟著 (注重一种阅读方法和一类阅读策略 的指导,两部是与本单元阅读方法整合的作品,有更大的空间) 板书: 蝉 法布尔 幼虫出穴脱皮成长 入土隐藏 孵化幼虫成虫产卵 长期观察、 研究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科研工作的热爱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