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渔 家 傲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整首词的主要内容。 2、通过情景对话,切身体会词人内心情感。 3、品味语言,感悟词中的浪漫风格和豪迈气概。 4、聆听经典,传唱经典,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典诗词的韵味, 激发学生创造力。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意境,感悟词中的浪漫风格和豪迈气概。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对话,结合社会背景,深刻体悟词人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知识预热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在看的过程中发挥你们的想 象力, 试着想一想图片中的女主人公在想什么呢?对应你们熟悉 的古代女词人,猜猜她是谁?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 生
2、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但是今天,老师想要和大家 一起去挖掘这位看似柔弱的千古才女的另一面。 二、初步感知、掌握内容 (一)教师示读(一)教师示读(过程中注意句读、情感把握) (二(二)学生集体朗读学生集体朗读(提醒读的过程中揣摩词人情感变化和 节奏把握) (三(三) 提炼词眼提炼词眼 (用一个字来概括本首词的内容, 明确: 梦) 三、自主探究,品梦悟梦 (一)(一)熟读全词,快速抢答熟读全词,快速抢答 1. 词人在哪?词人在哪? 2. 词人打算去哪?词人打算去哪? (二)探究问题,答疑解惑(二)探究问题,答疑解惑 1. 词人在哪:词人在哪:首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1
3、1)提问提问: :在此句中,你看到了什么景物?试着用自己的语 言描绘一下整个画面。 参考参考: :天空、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波涛翻滚,晓雾弥 漫,海天合一,银河流转,像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接” “连”两字巧妙地将“天”“云涛”“晓雾”组合成了一幅波澜 壮阔的画面, 写出了其动感和气势动感和气势。 “星河” “转” “千帆” “舞” 写出了大气,写出了磅礴。这一句描绘出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 相接图。(反复诵读本句,读出其境界的开阔和大气。) 2.2. 词人要去哪里:词人要去哪里:要去三山。 引出“我”与“天帝”的对话描写 (1 1)学生模拟:)学生模拟:选一名学生模拟“我”与天帝的对话
4、,可 依据词的内容合理地加入自己的想象。 (2 2)教师示范:)教师示范:与一名学生完成对话。(教师饰天帝,学 生饰李清照) 参考示范:参考示范: -天帝(热情而又充满关心):这位女子,你看上去是那么 地憔悴,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吗? -李清照(叹气、满目愁容):我想要去那海上仙山,无奈 夜幕降临,前方的路还遥遥无期。 -天帝(好奇):既然路程如此遥远,你为何还要前去呢? -李清照(无奈摇头)纵然我饱读诗书,可在茫茫人世间却 无用武之地。(意志坚定)我愿像大鹏鸟一样乘风高飞,趁着这 无休止的风,驾着如飞蓬般轻快的船前去。 3.3.引导学生关注括号里的内容,有何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括号里的内容,
5、有何作用? (1)殷勤:有何深刻内涵? 参考参考: :以天帝的热情来突出现实生活的黑暗, 极具讽刺意味。 (2)嗟:学生尝试读出“嗟”的语气,赏析其效果。 参考参考:嗟,感叹,体现出词人内心的忧虑和彷徨. (3)谩:空有,学生结合实际谈你在什么是时候会感觉读 书无用? 参考:参考:有才不能用(怀才不遇) 有才无用(社会动荡) 4.4. 读原词中读原词中“我我”与天帝的对话,读出其情感。与天帝的对话,读出其情感。 5.5. 三山是什么地方?三山是什么地方? 参考:参考:海上仙山。 A.品味其意境,翻典故出新意,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 罕见。 B.反复朗读,读出其气势的磅礴和豪迈。 6.6.为何
6、要去为何要去 ? 参考参考: (结合原词内容以及词人南渡之后的背景)因现实生 活太黑暗,表达了词人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强烈愿望。(知人 论世,以意逆志) 四、重温词情,深化理解 再读词,体会词人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体会。 五、整体感知,提升认识 谈谈你对李清照的认识? 参考参考:这首词中的李清照,她借用丰富而又大胆的想象,描 绘出一个理想中的生活境界,她在词中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 “日暮”的困境,然后象大鹏鸟一样逍遥,驾一叶扁舟,乘风破 浪,驶向理想的仙境,这首词风格豪迈,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 色。 这里的李清照不再是那个悲悲戚戚地吟唱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的多愁善感、伤春悲秋的女子了,而多了一份洒 脱,多了一份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六、聆听经典,传唱经典 播放经典咏流传开场曲明日复明日,学生以小组为 单位仿照其形式为渔家傲配上现代音乐,唱出其旋律。 结束语结束语:诗言志,歌咏言,古人和诗以歌,造就了一首又一 首传唱至今的经典。 李清照这个弱女子在历史沉沦之中用她的豪 情和深情写出了她对那个时代的悲歌,惟愿乘风高飞去,寻的一 处报国门。同学们,我们身处新时代,正是你们奋发读书时,老 师也衷心希望你们,认真读书,有才情、有诗情,也有一腔投身 祖国建设的激情。谢谢大家,这节课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