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谯城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八(上)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主备人:执教老师:日期:2017.12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言文。 2、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2、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 力。 教法选择教法选择:启发点拨、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 预习导航预习导航:1、诵读课文,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2、学习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这
2、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品质?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有哪些现实困难? 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概述第一课时内容,导 入新课。 读通课文读通课文 指导学生复述课文: (原因、经过、结果) 学生复述故事 读懂课文读懂课文 绘图说文绘图说文 1、教师朗读课文相关片 断; 2、引导学生绘制故事插 图及命名 1、根据故事相关片段, 结合自己的理解绘制故 事插图并用自己的语言 拟写画面标题。 2、学生会图展示:学生绘图展示 时, 首推自荐。 3、明确图画标题
3、如:二山雄立图 举家献策图 毕力平险图 公叟辩难图 神灵移山图 及时鼓励。 亦可在黑板上 专版展示 问题抢答问题抢答 PPT 展示: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2、移山有哪些现实困 难? 学生抢答: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PPT 展示: 1、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 些人物? 2、他们对移山各持怎样 的态度?品质?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分 享结果。 学 生 分 享 之 后,教师 PPT 明确。 研读文本研读文本 提炼主旨提炼主旨 PPT 展示: 1、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 “愚”呢?为什么? (要点是为了创造更 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 山的下定了决心 移山,就毫不动摇 “虽我之死子子孙 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 增,
4、何苦而不平”。 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 了天帝,将山搬走。移 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 “愚”) 2、智叟的话似乎也有 道理。他是不是很“聪 明”呢? (要点:从表面看,智 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 公毕竟“年且九十”了, 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 移走。但是,他却没有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分 享研讨结果。 学 生 分 享 之 后,教师 PPT 明确: (重点愚公精 神) 看到愚公“子子孙孙无 穷匮也”、 “山不加增” , 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 讥讽、阻拦愚公移山, 说明他不是“智”,而 是真正的“愚”) 3、叫愚公的做事并不 “愚”,叫 智叟的做事 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 人们什么道理呢? (示例:要克服困难
5、, 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 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 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 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 恒心和毅力。 4、愚公精神: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补充: 1、“愚公移愚公移 山改造中国山改造中国” 的好“案例” 厉家寨 2、 习近平解读新 时代主题:不忘不忘 初心,牢记使初心,牢记使 命命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1、PPT 展示: 我国新成就图片 2、文章在新时代的现实 意义。 学生欣赏并讨论强调:强调: 新时代仍然需 要愚公精神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业
6、设计作业设计: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反思设计反思: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个性化 的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独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学习 体验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为此,教师要善于寻求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各 抒己见,质疑问难,民主平等地进行讨论探究。 教后反思教后反思: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在本案中,“绘制插图”“研读讨论”等一系列精心预设的语文活动,把 课堂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 将质疑讨论, 交流评价的空间尽量归还学生。 课堂上,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动
7、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展现和 发展。 然而教学中也发现, 这种学习方式生成的有效性要求学习主体有一定的学习 基础和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自主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 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在课堂上得到良好发挥和发 展。而学困生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 往总是落后于优生半步,参与过程中,参与的机会常常被别人抢走,无形中失去 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学生的学习权利被变相剥夺。因 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认识、研究这一现象,格外关 注、呵护学困生,通过教学预设的调整和教学生成的调控,想法设法为其提供机 会,以使语文课堂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