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望洞庭-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编号:803fa).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望洞庭》拓展资料.doc--点击预览
    • 《望洞庭》的课件.ppt--点击预览
    • 教案803fa.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陋室铭 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观沧海观沧海 曹操(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刘禹锡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 附近,面积约附近,面积约27402740平方千米,是我平方千米,是我 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 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 名胜。著名诗人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范仲淹来到洞庭,来到洞庭, 留下了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的经典之作。 你知 道吗 洞庭湖风光洞庭湖风光 洞庭湖风光洞庭湖风光 洞庭湖风光洞庭湖风光 波光粼粼 银光闪闪 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 迷迷蒙蒙 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 月明星稀 风清月朗 风月无边 皓月当空 读一读 刘禹锡(刘禹锡(772772842842),),字字 梦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唐代诗人,被白居 易称作易称作“诗豪诗豪”。他的许他的许 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 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 一千三百多年前,一千三百多年前, 唐朝有位诗人来到唐朝有位诗人来到 了洞庭湖附近,眺了洞庭湖附近,眺 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望了月夜下的洞庭 湖美景,于是诗兴湖美景,于是诗兴 大发,写下了这首大发,写下了这首 千古传颂的佳作千古传颂的佳作 望洞庭望洞庭。 刘禹锡简介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刘禹锡:字梦得, 唐代文学家、哲学唐代文学家、哲学 家。与白居易并称家。与白居易并称 “刘白刘白”。代表作:。代表作: 乌衣巷乌衣巷、陋陋 室铭室铭。 刘禹锡简介刘禹锡简介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潭面无风镜未磨磨 。 望洞庭望洞庭山山水翠,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白银盘里一青螺螺 。 洞洞dng 庭庭tng 和和h 潭潭tn 磨磨m 螺螺lu ( (洞庭湖洞庭湖 ) ) (庭院(庭院 ) (和谐(和谐 ) (潭面(潭面 ) (磨石)(磨石) (青螺(青螺 读一读,写一写读一读,写一写 湖湖 光光 / 秋秋 月月 / 两两 相相 和和 , 潭潭 面面 / 无无 风风 / 镜镜 未未 磨磨 。 遥望遥望 / 洞庭洞庭 / 山山水翠水翠 , 白银白银 / 盘里盘里 / 一青螺一青螺 。 和:和: 秋月:秋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 没有磨过的镜子。没有磨过的镜子。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点明时间 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秋天洞庭湖水色和 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遥望:遥望:远远地看;远远地看; 翠:翠:苍翠;苍翠; 青螺: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山水苍翠,水苍翠, 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 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 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 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 山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 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 惹人喜爱。惹人喜爱。 “两相和两相和” 湖光与秋月之湖光与秋月之“和谐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这是水月澄洁的 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 “镜未磨镜未磨” 把把“潭面潭面”比作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有些 模糊,有些迷蒙。模糊,有些迷蒙。 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 歌颂者无数。回家后,请感兴趣歌颂者无数。回家后,请感兴趣 的同学收集一下描写洞庭湖的诗的同学收集一下描写洞庭湖的诗 歌和文章,我们找个机会再来交歌和文章,我们找个机会再来交 流。流。 这首诗的妙处,这首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 比喻。比喻。它们不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它们不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 人景色,而且人对面映衬出诗人自己人景色,而且人对面映衬出诗人自己 的形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的形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 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 而神秘的君而神秘的君山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 壳。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壳。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 没有宽广阔大的胸怀,要这样视大为没有宽广阔大的胸怀,要这样视大为 小,举重若轻,那是不可能的。小,举重若轻,那是不可能的。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收集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 章。章。 2、默写、默写望洞庭望洞庭,可配画。,可配画。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 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 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 “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 与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 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 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 板书望洞庭 。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 (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 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 (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 !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 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 “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 进一步品味“和” (1) 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 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 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 (3) 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 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 (1)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 黛镜中心”。 (2)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 (3)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 4、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 5、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 (八百里洞庭在诗人的眼中是 6、 背诵古诗。 五 、 欣赏名句 积累名句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 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出示 6 个名句,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4、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 2-3 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 六 总结 七、作业 背诵剩下的名句,默写望洞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望洞庭-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编号:803fa).zip)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三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