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含教案+音频+素材)-部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编号:21081).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docx--点击预览
    • 《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pptx--点击预览
    • 教学素材.png--点击预览
    • 教案21081.docx--点击预览
    • 配乐.mp3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 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在统编教材中,收有大 量的优秀古诗文,编者将古诗选入统编教材,重在引导学生在了解 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教学这首古诗, 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 之美;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 饮湖上初晴雨后 望洞庭都是千古美诗,它们把西湖和洞 庭湖美演绎得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并且富有灵气,让人留连忘返。 在教学时,我屏弃了传统的串讲把诗肢解掉,而是通过精美的课件, 优美的乐曲,动情的渲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受、触摸山水的 美,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学生在不断的品读中充分领略了 山水的美,也渐渐明白了诗的意思,进入了诗的意境。 “欲把西湖比 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欲把课堂比诗园,一声一叹总关情”,一句 对西湖的赞美,一声“哇”的感慨,一次次声情并茂的朗读,无不透 露出学生对诗的喜爱,对学诗的投入。 统编教材中对诗已作注释,因此在学完第一首诗以后,学生掌 握了一定的学习古诗方法,加上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此基 础上我用统整的方法将两首诗对比学习,对诗句不再作过多的讲解, 让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题目和诗句的意思。另外,借助图画引导学 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象进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发现其特点,同时 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朗读并背诵古诗,学生在实践中再 次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达到“语用”的目标。 我觉得本堂课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主体参与的质量较高。具体表现在以 下方面: (1)学生参与面广 如上课过程中,我板书生子,并让学生边看我板书边一起书空 生字的笔画,做到全员参与。又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国诗词 大会竞赛环节,也做到了人人参与。 (2)主体参与的形式多 如个别读、齐读全诗;读诗句想象画面;看图片欣赏西湖风光的 同时朗诵;给古诗配上熟悉的曲子唱一唱等等。 (3)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好。 如让学生读诗句想象画面并描述画面时学生纷纷举手,描述画面 时能运用课内外积累的好词、佳句,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再如让 学生竞答诗词大会比赛题目这个环节,学生做到了人人参与,并且 完成的质量整体水平较高,连平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上也主 动思考,勇于举手,让我深感欣慰。 2、课件的使用恰当、适时 本堂课使用的课件是我自己制作的几张投影片,有文字有画面 还配上中国诗词大会的经典开场动画。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使古诗教学的课堂氛围更加浓厚,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 一、板书设计很好,但出现得不适时。这说明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 因为临.上课前,我突然想到板书出现的时机如果调整一下,可能会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是临时的想法加上临场紧张,上课时 没能适时地调整好相关的教学环节。想法虽好却没有付诸实现。看 来,今后课前的准备还要再充分些。 二、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这也是教学 设计上的一个疏忽。其实,当时设计教案时,我曾想到要有指导这 一环节的,可由于当时没有及时将想法记录下来,后来几次修改教 学设计,竟然忘了补上这一环节。由此可见,在教学上有某种有价值 的想法或灵感时应及时记录下来。 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以后我再教这一课时,有了此次反思在 前,我会把这一课教得更好!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一一 读读准准字字音音 读读通通诗诗句句 二二 借借助助注注释释 理理解解诗诗意意 三想想象象画画面面 体体会会感感情情 望洞庭 饮 湖上初晴后雨 (宋) 饮饮 (唐)刘禹饮 水光饮饮 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饮饮 抹饮 相宜。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饮饮 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饮饮 里一青螺。 饮 湖上初晴后雨 tng 望洞庭 s sh y x(宋)饮饮 (唐)刘禹饮 lin yn 水光饮饮 晴方好, 湖光秋月两相和, ywi m 山色空蒙雨亦奇。 潭面无饮饮 未磨。 欲把西湖比西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 mPn 淡饮 饮 抹饮 相宜。 白饮饮 里一青螺。 饮 湖上初晴后雨 s sh (宋)饮饮 lin yn 水光饮饮 晴方好, y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m 淡饮 饮 抹饮 相宜。 tng 望洞庭 y x (唐)刘禹饮 湖光秋月两相和, wi m 潭面无饮饮 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Pn 白饮饮 里一青螺。 望洞庭 饮 湖上初晴后雨 (宋) 饮饮 (唐)刘禹饮 水光饮饮 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饮饮 抹饮 相宜。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饮饮 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饮饮 里一青螺。 望洞庭 饮 湖上初晴后雨 (宋) 饮饮 (唐)刘禹饮 水光饮饮 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饮饮 抹饮 相宜。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饮饮 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饮饮 里一青螺。 饮 湖上 初晴后雨 (宋) 饮饮 水光饮饮 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饮饮 抹饮 相宜。 饮 湖上初晴后雨 (宋) 饮饮 水光饮饮 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饮饮 抹饮 相宜。 晴 方好 水光饮饮 山色空蒙 雨 亦奇 水光饮饮 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饮饮 抹饮 相宜。 西施 【西施】 中国古代四大美 女之一。她用自己的 美貌和才饮 ,拯救了 国家。后人尊称她饮 西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饮饮 抹饮 相宜。 孔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饮饮 抹饮 相宜。 望洞庭 (唐)刘禹饮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饮饮 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饮饮 里一青螺。 望洞庭 饮 湖上初晴后雨 (宋) 饮饮 (唐)刘禹饮 水光饮饮 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饮饮 抹饮 相宜。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饮饮 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饮饮 里一青螺。 个人追逐赛 “遥望洞庭山水翠”的前一句是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攻 擂 资 格 赛 (1)诗句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 西子”指的是? A.杨玉环 B.西施 C.貂蝉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 镜未磨”中的“镜”指的是? A.西湖 B.铜镜 C.洞庭湖 浓 西 子 相 山 妆 色 淡 总 水 抹 宜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雨后 擂 主 争 霸 赛 1717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教材解析 本课由 3 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 、宋 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旨在 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 博大精深。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描绘了西 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前两句诗写景,大意是:晴天 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 隐若现。这两句诗写出了不同天气下西湖的景色。 “潋滟” “空 蒙”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晴方好” “雨亦奇”写出了诗人对西湖不同美景的赞叹。后两句与前两 句照应,用绝色美人比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 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水。在作者的眼里,西湖就像西施一样, 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不管是晴是雨,都神韵独待。 “总相宜”既写出了西施不管怎么打扮都是美的,也写出了西 湖景色的美不胜收。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描写,把色调和谐、 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前两句诗的大意是秋月映照 下的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后两 句诗的大意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 样的君山。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饮湖上初晴雨后 望洞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用统整的方法学习饮湖上初睛后雨 望洞庭 ,发现其特 点。 2.想象诗境,会用自己的话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 未磨”的意思,感受湖光山色的壮美。 3.创设各种情景,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并背诵古诗。 难点:能说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承接前课,读通全诗 (1)回顾学法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二)读准字音 1.检验书上的生字新词。 2.讲解多音字“抹”和“磨” (三)解释课题 注意“饮”字位置。 (四)巩固生字 讲解“初”字 (五)读通诗句 二、理解诗句,感受其美 (一)依题猜诗,感受画面 题目上提到“先晴后雨” ,那西湖的晴天是什么样的?雨天 又是什么样的? (二)听句猜诗,聚焦比喻 1.根据老师说的话猜一猜是哪一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 2.把这首诗改成“欲把西湖比孔子”好不好,为什么? (三)看图猜诗,直译诗意 观察图片,对应的是哪首诗里的哪一句?同时想想这句诗 的诗意是什么?(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4)看画猜诗,体会情感 1.观察老师画画,仔细想一想,是哪一首诗的哪一句诗? 为什么?(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这样的联想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三、比较阅读,发现特点 1、山水之景 2、运用比喻 3、借景抒情 四、模拟情景,巩固所学 1. 个人追逐赛 (1)你说我猜: “遥望洞庭山水翠”的前一句? 2.攻擂资格赛 (1)诗句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西子”指? A.杨玉环 B.西施 C.貂蝉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镜”指 的是? A.西湖 B.铜镜 C.洞庭湖 3.擂主争霸赛 (1)请从以下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宋诗。 淡妆浓抹总相宜。 浓总子 山妆欲 西相淡 宜抹水 5、板书设计 晴方好 雨亦奇 景 比西子 情 总相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含教案+音频+素材)-部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编号:21081).zip)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三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