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32 页 【新教材】统编版(【新教材】统编版(2019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第五五单元测单元测试卷试卷 1 1 (时间:时间:75 分钟分钟满分:满分:10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如果把“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 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解放战争的胜利 2某班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讨论结果如下,你认为最恰当
2、的是 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3天京事变后,心有余悸的洪秀全对异姓大臣猜忌甚深,倾向于重用自己的兄弟子侄。而洪氏亲属过于 平庸或少不更事,洪仁玕虽才堪大用但资历甚浅,故而引发功臣宿将的离心倾向和抵触情绪。洪秀全却日 益专注宗教,无心亲理政事。材料表明() A太平天国的选官制度公正透明 B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迅速衰落 C用人不当是洪秀全的最大失误 D民众的支持是革命成功的关键 4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说:“中国的战败暴露了满清王朝的腐化与无能,也招来了列强争相 在华修建铁路,设立工厂,
3、划分势力范围”最早在中国获得“设立工厂”特权的列强是() A日本B法国C英国D美国 5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 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废除八股裁汰旧军设立京师大学堂 AB CD 6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 17811790 年间是 9626 万元,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在 17811793 年间是 1687 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 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英国() A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 第 2 页 共 32 页 B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 C协定中国关税,控制中国海关 D推行鸦片贸易,改
4、变贸易格局 7洪秀全在天父诗幼学诗中说:“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 错无主错”“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这主要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继承了农民起义的全部传统 B按照拜上帝教创立人间天国 C旨在强化等级尊卑的传统观念 D并未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819 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边疆地区发生严重危机,下列选项中,为解决边疆危机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 物有() A李鸿章冯子材B曾国藩张之洞 C左宗棠冯子材D刘永福邓世昌 9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 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
5、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10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痛失宝岛。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依据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1100 多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 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 是() A变法裁撤冗官 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12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 关注点出发的
6、。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22.8%17.5%17.2%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 第 3 页 共 32 页 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1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 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 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肯定英国
7、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国家立场决定了战争的性质 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14鸦片战争之后产生的三部著述道光洋舰征抚记夷氛闻记中西纪事,皆谓林则徐在广东防 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于是北犯定海。“他们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他们将各 地战事的受挫,归结于当地没有林则徐。”对材料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人们已经开始接受平等的外交理念 B林则徐能够决定战争的最终胜负 C是基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的认识 D当时人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 15福建布政使徐继畬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他留心搜集外国事务和西人著述,撰成中国 近代第一部世界
8、地理著作() A四洲志B海国图志 C瀛寰志略D康輶纪行 16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为“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从根本上看是为了() 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B粉饰侵略战争性质 C强调战争爆发原因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在强敌压境的危急形势下,不少有识之士,正在逐步认识世界大势,提出种种资本主义 近代化的设想。洋务派创办的一批近代军民用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开端,带动了后期民族资本主
9、 义近代工业的发展。如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就是依靠张之洞创办湖北官纱局时廉价转让的纱锭打下 的基础;广州民族机器工业中享有“机器老人”称号的技术元老陈桃川,便是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的工人 出身。 摘编自姜铎谈谈洋务 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 第 4 页 共 32 页 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 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 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
10、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 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民用企业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鸿章等人的主要主张。他们“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 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 “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
11、 等 12 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 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 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第 5 页 共 32 页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 定的那种程度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
12、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 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 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市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 的各大城市 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 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三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
13、的特点。这反映了什么实质? (3)根据材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第 6 页 共 32 页 20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为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和龚自珍一样,主张变法革新,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 便民愈甚”。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富强,除因为拥有装备精良的军队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建 立了一套近代化的工业。中国要想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 业。他强调在发展近代工业时,应“尽得西洋之长技”,并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 富强兴盛的国家。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介绍
14、和评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据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 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 化的道路。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作海国图志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并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A 第 7 页 共 32 页
15、【解析】由“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等结合所学可知,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 鸦片战争、入侵新疆、甲午中日战争等,对我国进行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 略的意志,故本单元主题是“侵略与反抗”。 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专制和帝国主 义侵略的革命斗争。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最早提出对内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外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所 以说其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故选 D项。 3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天京事变后,天国内部任人唯亲,天王腐化堕落不理朝政,说明的是天京事变使太 平天国迅速衰落,B
16、 项正确,排除 A 项。C、D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4A 5A 【解析】顽固势力的利益主要是政治权力,注意材料要求“直接”,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培养 新式人才,并没有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排除;都直接触犯了顽固势力利益,故选 A项。 6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英贸易中,英国商品销路不畅,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 向中国走私鸦片,故 D 项正确。 7C 【解析】A 项“全部传统”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伦理,B 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材料反 映的是三纲五常的观念,体现了其等级尊卑的观念,C 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基础,受 到西方思想影响,排除
17、 D项。 8C 【解析】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与“重要贡献”不符,排除 A 项;曾国藩并未为边疆事业作出贡献, 第 8 页 共 32 页 故排除 B 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二者都为边疆危机作出过重要贡献,故选 C 项; 刘永福、邓世昌都与甲午战争相关,发生于 19 世纪 90 年代,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9D 【解析】解答本题可从“光绪二十七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突破。根据所学可知,列强攻 占北京的侵华战争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 18561860 年,处 于咸丰帝时期,排除;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 19001901 年
18、,光绪二十七年是 1901 年,故 D 项正确。 10C 【解析】据所学知识,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 岛等给日本,直到 1945 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收回了台湾,日本侵占中国台湾长达 50 年。 11D 【解析】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国近代化 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 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思想。 12C 【解析】材料各类问题中西方“应用科学、各种技术
19、”占据多数,说明西学传播适应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 备、兴办实业的需求,故选 C 项。由材料可知西学得到了传播,说明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没有受到抑制, 排除 A 项;材料中互答问题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与维新思想无关,排除 B 项;材料反映出国人对西 方科学技术的关注,但没有体现出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 D 项。 13D 【解析】根据材料“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在中 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可知,中英双方都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英国为开 拓市场、掠夺原料而进行的资本主义侵略战争,故选 D 项。材料中英国人认为战争是正义的,但中国
20、人认 为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是不正义的,故 A 项错误;中国禁烟运动引发的中英之间鸦片贸易冲突是战争爆 第 9 页 共 32 页 发的直接原因,B 项错误;战争的性质应是客观的,不由国家立场决定,C 项错误。 14D 【解析】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统治,材料中“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 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的认识是错误的,说明当时人们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故选 D 项。材料没 有涉及平等外交,排除 A 项;B 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的认识不是基于中英两国实 力对比的认识,排除 C 项。 15C 16B 【解析】英国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把这场
21、战争限定为仅仅是围绕商业贸易而发动的战争,掩盖其走 私鸦片和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企图,是为了粉饰侵略战争性质,故选 B项。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1)时代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的推动。 特点:机器生产;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主张:师夷长技(学习和引进西方技术)。 积极影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引进技术, 培养人才;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
22、解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华民族在强敌压境的危急形势下,不少有识之士,正在逐步 认识世界大势,提出种种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设想”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2)问,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 合所学回答即可。 18(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 的重视和支持
23、,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第(2)问,根 据材料中“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 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等信息概括。 第 10 页 共 32 页 19(1)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加强经济侵略。 (2)特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已经扩大到整个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到长江沿岸和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 实质:列强获得更多侵略权益,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实质相同,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因
24、此,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 合作”等信息可知,是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因我对华通商的扩展有 限而感到许多失望”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争取 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和材料三图中内容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找出两次鸦片战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再得出结论。 20(1)主要主张:中国必须变法革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中国的近代工业;介绍和评说西方
25、的民主制度。 主要目的: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西方,挽救民族危亡。 (2)思想主张: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变法改革,为维新变 法提供理论基础;梁启超强调变法改革,实行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制。 意义: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了新思 想;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其他答案也可)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可知,魏源主张中国 必须变法革新;根据材料一“中国要想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 工业”可知,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中国
26、的近代工业;根据材料一“魏源还介绍和评说西方的 民主政治制度”可知,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民主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受鸦片战争战败的影响, 魏源作海国图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西方,挽救民族危亡。第(2)问,第一小问,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假借孔子名义托古改制,撰写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宣传 维新变法;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变法改革,实行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制。第二 小问,结合所学戊戌变法的知识回答即可。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2 第 11 页 共 32 页 (时间:时间:75 分钟分钟满分:满分:100
27、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 1900 年 6 月 2 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 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2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 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 此判断,该不平等“条
28、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独自创办了一个金陵机器局,与曾国藩合作创办了一个江南制造局,扩建了一个 天津机器局。当时,李鸿章参与军工企业建设的最初目的是() A自强B求富C海权D育人 4下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日、朝、俄四国关系的漫画。该漫画表明() A沙俄改变对华政策 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D清政府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 51740 年,中国 1 两银换 800 文铜钱,而到 1828 年时,1 两银在直隶值 2500 文铜钱,在山东值 2600 文 铜钱。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 A正常贸易持续入超B
29、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C鸦片走私无法禁绝D商品市场普遍萎缩 6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 第 12 页 共 32 页 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的市场和掠夺财富 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外国侵略者以武力的方式达到其目的 8“日本对辽东半岛永久占领,必将招致日本与各方冲突,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善体此意,保全名誉。”此处 “各方”指() A俄德法B英法美 C德美法D俄英德
30、 9明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有了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但是具有诱发作用的鸦片战争往往被确定为 中国进入近代的起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的规模大时间长 B中西方之间开始文化交流 C中国出现近代化生产方式 D中国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10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 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 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1“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个
31、条约签订之后中 国的状况()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12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 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13康輶纪行中,阐述了英法历史、英印关系、英俄关系,以及印度、尼泊尔、锡金入藏交通要道等, 第 13 页 共 32 页 并建议清政府提防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这部著述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相似的是() A推动清政府放弃闭关自守政策 B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
32、面对民族危亡,探索救国之路 D促使人们普遍面对现实 14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 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 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D官吏贪暴腐败 15义和团散布揭帖宣传,“(中国的)混乱扰攘均由洋鬼子招来,彼等在各地传邪教、立电杆、造铁路,不 信圣人之教,亵渎天神,其罪擢发难数”“今天不下雨,乃因洋鬼子捣乱所致”。这说明义和团() A盲目排外B斗争方式单一
33、C崇信儒学D缺乏科学革命理论 16下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 20 世 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慈禧)太后抓住美国公使夫人的手抽泣哽咽说进攻使馆是极大的错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 在德军驻守区域,商店重新更名为“德昌”“德兴”“德隆”的比比皆是。 1898 年,梁启超等上书请废八股,时人闻之,如丧考妣并拟殴上书人。条约规定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 停止文武各等考试 5 年,没有遭到任何反抗 A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B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非选择题二、非
34、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 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 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 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
35、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 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 第 14 页 共 32 页 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 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 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
36、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3)结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此前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控制了东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活动,当欧洲人进入这一片领 域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中国人也只是把欧洲人视为必须容忍的竞争对手,而不是一个入侵者, 这与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景象非常不同,这种均衡一直到 19 世纪中期才被彻底击破。 材料二2010 年 7 月 2628 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 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37、材料三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 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 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 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 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与全球 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均衡”被打破的标志,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的转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材料二
38、中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第 15 页 共 32 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人以为在华通商所遇着的困难都是广州地方官吏作出来的。倘若有法能使乾隆知道,他必愿 意改革。1792 年正是乾隆帝满 80 岁的一年,英国乃派马戛尔尼侯为全权特使来华。英政府给马戛尔尼的 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惟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在乾隆帝方面,他也十分高兴迎接英国的特使, 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跪拜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中国 不接受他的条件,也就拒绝行跪拜礼。乾隆帝很不快乐,接见
39、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天津谈判中,中方谈判者桂良争辩说,外交使节驻京于天朝体制不合,对此额尔金的助手李泰国 直截了当地宣称:“你们将肯定会看到,这项条款既对我们有好处,也将对你们有好处。 良药固然苦口, 但后效极佳。我的态度越是严厉,我对你们的贡献就越大。”1858 年 6 月 11 日,李泰国警告说,除非即日 接受条款,否则将进军北京。桂良别无他法,只得同意让英国外交代表驻京。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中国驻外使馆设立后,又相继在一些国家的商埠设立领事馆,以保护中国侨民的利益。光绪三年 清廷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首先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清廷于光绪十九年
40、采纳薛福成的建议,为 照顾旅外侨商归国居住方便,废除了海禁旧例,颁布新章程,允许“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 一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谋生,置业与内地人民一律看待,并听其随时经商出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据材料一指出马戛尔尼特使来华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未能实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三表明清朝外交发生了很大变化。概括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述。 第 16 页 共 32 页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范书义等中国近代史新编 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
41、。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材料三义和团各坛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 材料四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 黄曾源义和团事实 (1)材料一、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四反映了义和团对待“洋人”和清政府的态度如何?说明理由? (3)义和团为什么要拆电线杆和铁路?你怎么看待此做法? (4)针对材料一中的状况,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运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C 第 17 页 共 32 页 【解析
42、】从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和地点,可知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 19 世纪末在 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 年 5 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凶八 国组织联军,在西摩尔的率领下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而发动侵华战争,因此,答案为 C项。 2B 【解析】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并不能“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故 A 项错误;拿破仑三世于 1870 年被俘并下台,据此可排除 C、D 两项;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而天津条约 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人可自由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故 B项正确。 3A 4D 【解析】漫画显示,西方人认为当时日本
43、和中国争夺朝鲜,而俄国则蠢蠢欲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 的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中国出兵朝鲜是宗主国的责任所在。从这一角度分析漫画可知,西方人眼中的东 亚是弱肉强食的局面,说明清政府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D 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沙俄的对华政策,排 除 A 项;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 B项;C 项通过漫画无法体现,排除。 5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与铜钱比,白银不断升值,结合所学可知,19 世纪时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以扭转贸 易逆差,从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故 C 项正确。 6A 7B 【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都是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的,这是表面现象,而不
44、是本质上的 相似之处,排除 A 项;两次鸦片战争从根本上都是因为工业革命,列强需要拓展中国市场,目的是完全相 同的,故选 B 项;战争涉及的地区,以及两次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以武力的方式达到其目的,这都是表面 上的相同点,而不是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排除 C、D 两项。 8A 第 18 页 共 32 页 9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沦落 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把鸦片战争确定为中国进入近代的起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丧失 独立自主的地位,故选择 D 项。 10A 【解析】鸦片战争后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上海成为通商
45、口岸。1843 年,上海正式开放,英 国驻上海首任领事巴富尔曲解虎门条约的有关条款向清政府讹诈,要求划定一块纯粹供外国人占用的 居留地。1854 年,英、美、法三国领事与苏松太道订立上海英美法租界租地章程,使居留地完全成为 “国中之国”,故选 A项。 11C 【解析】A 项“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描述的是清政府成为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南京条约是近代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干描述程度不符;B 项瑷珲条约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46、,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 加深,与题干描述程度不符;C 项 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保证严禁中 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这样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与题意相符;D 项 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 重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这与题干描述情景不符。 12B 【解析】由材料可知,相当多的举人反对梁启超等“废八股取士之制”的建议,这说明科举改制缺乏广泛的 社会基础,故选 B 项。“断送”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A 项;梁启超等上书举人也属于知识分子群体,其政治 行为并
47、非极为保守,排除 C 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排除 D项。 第 19 页 共 32 页 13C 【解析】“建议清政府提防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与海国图志的“师之夷长技以制夷”及瀛寰志略介 绍西方政治、军事、地理、风俗的目的基本一致,都是为探索救国之路,故 C 项正确。 14D 【解析】由材料“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等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鱼肉百姓,故选 D项。 15D 【解析】根据材料“混乱扰攘均由洋鬼子招来,彼等在各地传邪教、立电杆、造铁路”“今天不下雨,乃因洋 鬼子捣乱所致”并结合所学知识
48、可知,义和团运动把矛头指向了外国侵略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爱国主义, 但不能够提出符合自身的科学革命理论,故 D 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在“扶 清灭洋”口号下反对一切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但这不是材料内容体现的本质问题, 故 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斗争方式,故 B 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的义和团运动缺 乏科学革命理论,崇信儒学不是材料主旨,故 C项错误。 16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成为了 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进行民主革命推翻清政府,推翻洋人的朝廷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所以,他
49、要论 证 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局处海嵎)。 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 (2)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 国主义的扩张野心。 (3)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 近代化
50、(现代化)进程。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作战策略、军队斗志及指挥等 角度分析。第(2)问,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 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还要考虑到甲午战争对日本侵略野心的刺激作用。第(3)问,结合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深刻影响进行分析,注意角度要全面。 18(1)标志:鸦片战争。 第 20 页 共 32 页 影响: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历史上,黄海海域发生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威海卫之战。清政府战败后,被迫割地、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