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知识归纳5-第五章植被和土壤-(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docx

上传人(卖家):alice 文档编号:1793646 上传时间:2021-10-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知识归纳5-第五章植被和土壤-(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期末复习知识归纳5-第五章植被和土壤-(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期末复习知识归纳5-第五章植被和土壤-(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期末复习知识归纳5-第五章植被和土壤-(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期末复习知识归纳5-第五章植被和土壤-(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 10 期末复习知识导引期末复习知识导引 5 5第五章植被和土壤第五章植被和土壤 第一节植被第一节植被 一一、植被与环境、植被与环境 1概念概念:在地球表面,除了极端 干旱 、 寒冷 等地方,几乎都有植物生长。数量不等的 不同种 的植物, 共同生长在一定的地方。我们把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 整体 ,称为植被。 2类型类型:天然形成的植被,如 森林 、 草原 、荒漠等,叫作天然植被天然植被; 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 、人工草场 等,叫作人工植被人工植被。 3植被植被垂直结构: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 垂直 空 间,从而形成分层明

2、显的 垂直结构 。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 多 的地方,植被高度越 大 ,植物种的数 量越 多 ,垂直结构越 丰富 。 4 4森林中的成层现象森林中的成层现象: 二、二、森林森林 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热带雨林 气候区和 热带季风 气候区。这里终年 高温、 降雨丰沛,植物全年旺 盛生长,森林呈 深 绿色,植物种类丰富、 垂直结构 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 常见 茎花 、 板根 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和 亚热带湿润 气候区。这里 夏季 炎热多雨,冬季 温和 且 无明显 干季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

3、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与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 简 单 ,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没有板根和茎花现象。 3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也称 夏绿林 ,主要分布在 温带季风 气候区和 温带海洋性 气候区的纬度较低 的地区。这里温暖生长季节达 46 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 34 个月,降水适宜、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 秋 冬 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亚欧 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亚寒带地区。这里夏季短促、 温和 ,冬季 漫长 、 寒冷,发育了以 松 、 杉 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细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三、三、知识点三:草原与荒漠知识点三:草原与荒漠 自森林顶端至地面

4、, 光照 越来越弱。 适应一定光照强度 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 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 层。 2 / 10 在热带和温带,当 水分 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 草本 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 干 旱 地区,则形成 荒漠 植被。可以通过观察植被特点,区分草原与荒漠,认识它们的环境特征。 1热带草原热带草原: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带的 南北 两侧。这里全年高温,分 干湿 两季。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 长旺盛,草原 葱绿 。干季为 46 个月,降水稀少,草类 枯黄 。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2温带草原温带草原:夏季 温暖 ,冬季 寒冷 而漫长,气候 干燥 。草原夏绿冬枯,植被

5、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 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 灌木 。 3荒漠植被荒漠植被:从热带至温带,气候 干旱 地区的植被可统称为荒漠植被。荒漠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 忍耐长期 干旱 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如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如智 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 四、四、归纳拓展:归纳拓展: 1环境对植物分布和个体形态的影响 光照 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林中上层或阳坡分布喜光植物;密林底层 或背阳坡分布喜阴植物。 热量从赤道到两极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植被。 水分 (1)从沿海向内陆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的分布状况 (2)影响植物形态 风迎风面树枝受损,背风面树枝生长,形成旗形树

6、冠 热量和水分从山麓到山顶形成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2植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 10 知识链接: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1)地带性因素 纬度位置:影响植物生产所需热量状况 海陆位置:影响植物生产所需水分状况、影响植被类型及长势情况 海拔及坡向:坡度位置、海拔高度影响水热组合、进而影响植被类型、数量及长势 (2)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洋流、水源、海陆分布等。 热量、水分对植被分布的影响总结如下: 【对点练习】世界的气候与植被的关系 探究活动: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植被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植被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 记忆。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植

7、被类型的名称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 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图中各植被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夏季盛行从印度洋 赤道附近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沛 。 沿海 4 / 10 (3)图示植被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植被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 数码是。 (4)没有画出的植被带是温带荒漠,没有详细画出的植被带分布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5)在影响植被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时没有考虑的因素是洋流、地形起伏、大气环流。 方法技巧:天然植被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土壤 一、

8、知识点一:观察土壤一、知识点一:观察土壤 1 1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 肥力 ,能够生长 植物 的疏松表层, 由矿物质、 有机质 、水分和 空气 四种物质组成。 2 2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 : (1)土壤矿物质:土壤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骨骼”; (2)土壤有机质:有机质的含量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3)空气: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和肥力因素,存于土壤空隙中。 (4)水分:土壤空隙中存在的各种空气混合物。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有很大的流动性。 3土壤的观察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 颜色 、土壤 质地 、土壤 剖面构造 等方面进行。 1土壤颜色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

9、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如 黑土 、 红壤 等。 黑土形成原因: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红土: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 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 2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 石砾 、 砂土 、粉粒、 黏粒 等。从土壤质地看,土壤 5 / 10 一般分为 砂土 、壤土和 黏土 。 1砂土:以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血管孔隙少。土壤性能: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且有 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

10、易耕作。 2壤土: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土壤性能: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 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 3黏土: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土壤性能: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 累,保肥性能好,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3土壤剖面构造土壤剖面构造 (1)自然土壤剖面主要土层及特点: (2)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层 特点: 耕作土壤: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 就变成耕作土壤。 二、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成土母质成土母质: 岩石 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 成 主要

11、土层土层特点 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 有机质 为主。 腐殖质层腐殖质 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 由于溶解于水的 矿物质 随水的下渗 向下运移 ,本层 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 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基岩层坚硬的岩石 主要土层特点 耕作层: 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 , 颜色较暗 。 犁底层: 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 浅 ,具有 保肥 保水 作用。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 熟化 ,不利于作物生长。 6 / 10 分 和 养分 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2生物生物: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

12、的最 基本 也是最 活跃 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 残体为土壤提供 有机质 。有机质在 微生物 作用下转化为 腐殖质 。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营 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 吸收 , 储存在 生物 体内, 并随生物残体的 分解释放 到土壤表层。 这种生物循环不断进行, 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 3 气候气候: 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 温度 、 降水量 呈正相关, 因此, 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 快 得多 。 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 化学风化 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 高 。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 有 机质 积累,而干旱、高温地区土壤 有机质 积累

13、少。总体而言,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 的分布规律。 4地貌地貌:地貌对 土壤发育 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例如,由于 水热 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 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 由粗到细 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 砂土 、 壤土 和黏土。 5时间时间:在上述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 厚 ,土层分化越 明显 。在自然状 态下,形成 20 厘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 1001000 年。 6人类活动人类活动:除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 了

14、有利于农业生产的 耕作土壤 。 思维拓展:1土壤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影响农业类型、耕作方式、生产效率等 (2)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产生影响 2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助于地表土壤的保持和土壤环境的改善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变薄,土地生产力下降。 三、三、知识点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知识点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 1土壤的功能土壤的功能 (1)土壤处于岩石圈、 水 圈、 大气 圈和 生物 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所 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 有机界 和 无机界 的关键环节。 (2)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

15、了 扎根立足 的条件,从而使地球表面因着生 绿色植物 而生机盎然,促使地理环 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3)土壤具有重要的 蓄水 、 保水 功能。 2 2土壤的养护土壤的养护 7 / 10 (1)土壤的 改良 有些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不能满足耕作的需要,人们就会设法对其进行改良 或改造,如亚马孙河流域人们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 (2)土壤 养护 即使是优良的土壤,人们也会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这方面常用的方法有 休 耕 、种植 绿肥 、 作物轮作 、广施农家肥等。 归纳拓展归纳拓展: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及

16、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 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1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的关系 2土壤形成过程 二、探究活动:土壤形成 读“生物对土壤形成作用(生物循环)”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 A、B、C、D 代表的含义是: A岩石风化;B腐殖质;C吸收;D淋失。 (3)写出图示循环的环节过程植物根系吸收岩石风化物中的矿物质、 8 / 10 合成有机物质 、微生物分解、转化成腐殖质、 释放养分供植物生长 。 (3)图示生物对母质改造作用表现为哪两个过程? 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4)B 代表的物质有哪些功能? 能释放土壤母质没有的氮素养分,

17、促使土壤颗粒发生团聚,改善母质性状,形成土壤肥力。 (5)由图示可以看出,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原因是生物促进了土壤的 肥力形成。 归纳: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表 植 被 类 型 分布位置气候特征植物生态特征及其与环境 的适应 土壤特征 9 / 10 热带 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区: 大致在南北纬 10 之间:典型分布地 区刚果盆地、亚马 孙平原、马来群岛 全年高温多雨 (年 降水量 2000mm 以 上) 生态特征:四季常绿,森 林呈深绿色、各月都有开 花。种类丰富,垂直结构 复杂。大量藤本植物、附 生植物、茎花现象、板根 现象。 这些生态特征是对全年高 温,降水

18、丰富的环境适应 的表现。 砖红壤,因生物、 化学风化作用强, 岩石风化强烈, 热 带雨林气候区土 壤层厚度最大。 因高温多雨, 有机 质分解快, 植物吸 收大量有机质, 土 壤有机质含量少, 贫瘠(肥力低)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区区: 大致在北纬 10至 北回归线之间的大 陆东岸:典型分布 地区中南半岛、印 度半岛 全年高温, 旱雨季 分明, (年降水量 大 (15002000mm) ) 常 绿 阔 叶林(亚 热 带 常 绿 阔 叶 林)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 性湿润气候性湿润气候区区 : 大 致 在 南 北 纬 2535之间的 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 冬 季温和少雨 (年降

19、 水量 8001500mm) 生态特征:森林常绿,乔 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花 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 结构简单. 与环境的适应,如革质叶 面:防止水分过度蒸腾 常 绿 硬 叶林(亚 热 带 常 绿 硬 叶 林)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区区:大 致在南北纬 30 40的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 季温和多雨 (年降 水量 3001000mm) 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 机械组织发达,常披茸毛或退 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 的气候。 温 带 落 叶 阔 叶 林 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大 致在北纬 35 50之间的亚欧 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 冬 季寒冷干燥 (年降 水量 500

20、800mm) 生态特征:乔木叶片宽阔, 春季发芽,秋冬季落叶 与环境的适应,如:叶片宽 而薄,有利于充分利用光 能。冬季光合作用效率低, 落叶可以减少呼吸作用损 失的能量而更好地越冬 温 带 海 洋 性 气 候温 带 海 洋 性 气 候 区:区:大致在南北纬 4060的大陆 西岸。 全年温和多雨 (年 降水量 7001000mm) 亚 寒 带亚寒带地区夏季短促、温和, 生态特征:松、杉植物为 10 / 10 针叶林冬季漫长、寒冷主,针状树叶以抗旱抗寒 与环境的适应,如:树叶呈 细长针状,减轻蒸腾作用, 避免热量和水分的散失 热 带 稀 树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 大致在南北纬 1

21、0 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雨林的南北 两侧) 全年高温, 干湿季 分明(年降水量 7501000mm) 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 旺盛;干季为 4-6 个月, 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 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 和灌木。 温 带 草 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典型地区:中亚, 我国内蒙古高原等 地区 夏季温暖,冬季寒 冷而漫长,气候干 燥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 分布少数矮小灌木 热 带 荒 漠 和 亚 热 带 荒 漠 热带沙漠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 至南北纬 30之间 大陆内部或西岸。 全年炎热少雨 (年 降 水 量 不 足 250mm) 热带荒漠:耐旱植物,叶面呈 鳞片状、刺状,以减少蒸发; 有的具肉质茎或叶,以贮存水 分;如仙人掌。 温 带 荒 漠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区:区: 典型地区:中亚, 我国新疆、内蒙古 等地区 夏季温暖,冬季寒 冷而漫长,气候干 燥 (年降水量小于 200mm) 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耐 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非 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第一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期末复习知识归纳5-第五章植被和土壤-(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docx)为本站会员(alice)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