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 结合注解和预习,联系上下文,推断、理解并识记相关重点字词等基础知识 2、 借助朗读和联想,品味醉翁笔下的山水情趣以及特殊写法 3、 借助讨论,通过具体词句评价太守与民同乐的政治基础 4、 借助背景,了解欧阳修复杂的人生感受和伟大的人生追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对标题的理解,在预习前后有何变化? 明确: “记”的文体和内容关系。 二、朗读一二段,赏析景物之美,品味醉翁之意 1、 “醉翁”对自己这个雅号中的“醉”如何诠释的? 外在酒醉自嘲内在陶醉自得 重点关注: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辄:就故:因此号:起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2、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意:情趣寓:寄托 2、第二段景物描写如何传达出醉翁之情趣呢 (1)反复朗读,运用联想,还原文字里的生活画面,谈谈这段话里的简笔式的景物描写, 美在哪里? 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化之美 引导学生关注简笔景物的场景还原,比如: “日出而林霏开”这句话让我想象到醉翁在日出之前就在山中漫步,等待那日出时灿烂 的朝霞铺满天空的悠闲形象。 这个 “而” 字描绘了日出之后, 满山的云雾在日光下云蒸霞蔚, 不久,云消雾散,显山露水。也会让我想象云雾消散后,原本因为光线昏暗隐藏着的山和水, 像个害羞的新娘,慢慢揭开面纱,一点一点地呈现出秀美的面容和婀娜的体态!。 (2)透过特殊的文字,
3、能否感受到景物之美背后的人生情趣?试着用朗读表现出来! 比如:而、者、也、之、短句、整句、长短结合、意象叠加 热爱自然山水生活悠闲充满生活情趣 3、同样都是介绍醉翁亭的地理位置,课文首段和百度相比,哪种更美,更有情趣? 百度介绍: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的风景秀美的琅琊山畔。 “皆”醉翁见到都是山时的喜爱 “尤”与众不同,引人注目 “蔚然”色彩之美 “潺潺”声音之美 “翼然”形态之美 “渐闻”幽静之美 “者也”节奏之美 系列动词(望、山行、渐闻等,也包括“峰回路转” )还能感受人在旅途的心情。 移步换景和类似排比句的写法让位置介绍更清晰,有利于背诵! 5、 总结:无论是雅号的形神兼备,还是写
4、景、融情、语言三者的完美统一,都需要借助朗 读去品读! 三、齐读第三段,借助对细节方面字词的运用,体会太守的与民同乐的思想 1、百姓百姓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满足 物质:物产丰富(学生容易忽视吃喝的主体不是百姓)精神:喜气洋溢 官员官员尽兴玩乐,融入到百姓生活之中 如:在众宾欢的画面里,我从“非丝非竹”联想到了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 ,猜到 丝竹应该是指官场里的音乐表演,泛指贵族式的正式娱乐,而“射” “弈”是指投壶下棋等 平民式娱乐活动。联想到周围百姓来来往往,他们却尽情吃喝玩乐,所以我猜到众多宾客在 这次游玩活动里,忘记了自己身份,完全放飞自我了。 太守太守“颓然”表现其与民同乐的高兴,看
5、似放浪形骸,实则欣然自喜 重点字:伛偻提携,杂然前陈,丝竹、觥筹交错、颓然 2、这段文字的关键在于,结合字词的理解,同时结合朗读,对四个场景加以巩固。难度较 大,有时需要示范和讨论! 四、快速阅读末段,借助相关链接,深度理解欧阳修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人生追求。 1、结合末段关于此次出游后的文字,体会作者“以民为乐”的思想。 对比写法(禽鸟、游人、太守) ,重点关注“从、乐其乐”的词语理解 2、如何理解“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的丰富情 感? 链接 1:文章太守是对地方贤官吏的赞美。文章太守当然要会写文章,而意义不仅在此,重 要的是要写好为政、治理、亲民、廉洁的大文章,才是名副其实的文章太守。 链接 2: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官至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副宰相) 。 庆历三年(1043 年) ,任右正言、知制诰等官职,位高权重。在国内推行“庆历新政” ,但 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失败,被贬为滁州太守。 明确:加强朗读,感受两个“能”字以及“者、也”等词语的语言表达效果。体会出“得意” 与“失意”的双重感受! 3、化用本文的经典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请用一句话,谈本文的写作 意图? 醉翁亭记之意不在,而在! 明确:不在写景,记游,乐事,而在记人生际遇,记人生追求与理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