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阅读-13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编号:40496).docx

上传人(卖家):小黑 文档编号:1794514 上传时间:2021-10-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阅读-13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编号:4049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阅读-13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编号:4049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阅读-13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编号:4049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阅读-13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编号:4049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阅读-13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编号:4049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 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实 到诗词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能够引导 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 生对诗词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在课 堂学习中能真正的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或许 可以这样说,诗歌教学的课堂,重要的是诗意的回归。 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是历史上咏月的佳 篇。 在这首词

2、当中苏轼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 境;写尽了内心深处的彷徨和苦痛,最终豁然开朗,走出情绪低谷, 拨云见日。该词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意境深刻、画面感强,运用想 象和联想的手法为我们诉尽离人的心声。虽然内容较为简单,但是要 透过文本全面而准确的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 对一个九年级学生来说, 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九年级上学期,学生的青春期特征表现还较为明显。有强烈的 求知欲和好奇心。随着成人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他们有了对社会生活 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有了强烈的表达愿望。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已 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能积极的参与课堂。但是他们的阅读诗词 的水平还停留在

3、整体感知和浅显体悟上对生动传神的语言品味不够, 对语言背后传递的情感把握不准。 所以本课的重点就在于引导学生赏 析语言,品味情感,在此基础上升华拓展。 四、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与苏轼相关的重点文学常识。 2.背会全词。 技能目标:技能目标: 1.品味该词语言,借助于人、景、事等信息把握作者传递出来的 情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该词为例,学会鉴赏诗词的一些方法,形成 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理解诗人借咏月表达人生感悟的方式,学习诗人乐观 豁达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

4、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通过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理解词人表达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人生感悟的方式,把握作者 情感的变化。 2.理解咏月是古人亘古不变的一种情怀。 六、教学方法六、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 3.品评鉴赏 七、课时安排: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授课时间:八、授课时间: 九、教学流程:九、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王国维的 对文学界旷世不 遇的奇才的论述 导入。 “天才者,或数 十年一出,或数 百年一出,而又 须济以之学问, 师之以德性,使

5、能产生真正之文 学。其屈子、渊 明、子美、子瞻 等所以旷世而不 一遇也。 ” 聆听教师,从心 理上做好上课的 准备。 1. 引 出 作 者 苏 轼,为作者介绍 做准备 2.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趣 3.告 知 学 生 苏 轼 在文学史上的重 要地位,引起学 生的重视。 二、二、 作者作者 简介简介 一 位 旷一 位 旷 世 不 遇世 不 遇 的奇才的奇才 1.教 师 由 导 入 语 引出苏轼。 2. 展 示 PPT , 引 导学生填空,复 习巩固苏轼的常 识。 3.如 学 生 有 不 会 的或遗忘的,教 师及时讲解。 4.引 导 学 生 快 速 记忆, 通过提问, 检查掌握情况 1.课

6、堂 发 言 , 通 过回答老师的问 题,复习苏轼相 关的文学常识 2.速 背 PPT 上 展 示的与苏轼相关 的重要常识。 3.回 答 老 师 的 问 题,巩固所背。 1.重 要 的 文 学 常 识要引导学生复 习巩固。 2.每 节 课 抓 住 机 会让学生练习速 背的方法,久而 久之有助于记忆 力的提高。 一 篇 余一 篇 余 词 尽 废词 尽 废 的奇作的奇作 1.由 作 者 引 入 到 作品,点出改词 文学史上的重要 地位。 2.引 导 学 生 , 四 读诗歌 听读:要求学 生 划 出 朗 读 节 奏,给不会读或 读 不 准 的 字 注 音。 要求学生自由 读,读对节奏, 读准字音。 1

7、.聆 听 教 师 对 这 部作品重要地位 的讲述。 2.听 朗 读 , 划 出 朗读节奏,给不 会的字注音。 3.放 出 声 音 , 自 由练读。熟悉文 本的同时检查自 己是否能达到读 对读准的要求。 4.准 备 好 展 示 朗 读,如无机会, 认 真 听 他 人 朗 1.通 过 教 师 的 介 绍传递给学生这 部 作 品 的 重 要 性,让学生心中 产生困惑,进而 更进一步激发出 学生探究的兴趣 和热情。 2.通 过 四 次 各 种 形式的朗读熟悉 文本,点评他人 朗读的活动,形 成对文本内容的 初步认知。 三三、 诗歌诗歌 品读品读 课堂上要求个 别学生展示读, 教师引导学生点 评。 师生

8、齐读、感 悟 3.布 置 任 务 : 要 求学生结合注释 和工具书,理解 词的意思 如有不会的可小 组讨论或者是询 问老师 4.教师巡视指导 5.提 问 , 检 查 学 生的理解情况 读,联系自己朗 读体验点评。 5.师生齐读 6.利 用 工 具 书 , 结合注释理解诗 歌内容,不会的 问老师或者和临 近同学讨论 7.回 答 老 师 的 问 题,自查理解情 况 3.反 复 的 朗 读 和 点评,形成良好 的朗读习惯。 4.养 成 利 用 手 边 资料自主学习的 习惯。 5.通 过 教 师 提 问 确保学生学习的 效果和理解的准 确性。 一 场 看一 场 看 似 寻 常似 寻 常 的月景的月景

9、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小组 学习) 1.这 首 词 是 写 景 的佳作,他写了 哪些景?这些景 有怎样的特点? 2.这 些 景 物 都 是 客观存在的吗? 这使用了什么手 法? 3.讲 授 虚 实 结 合 的手法。 4.这 些 景 与 月 有 什么关系?手法 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老 师的问题。师生 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交 流,回答问题。 预设答案: 景:月、酒、青 天、风、琼楼玉 宇、朱阁、绮户 特点: 月光皎洁、 清风徐来、屋宇 明艳 虚实结合 其 他 景 都 是 写 月。 侧面烘托。 1.为 体 会 作 者 复 杂的情感做好铺 垫。理解乐景哀 情的文学手法做 好准备。 2.掌

10、握 写 景 当 中 虚实结合、侧面 烘托的手法。 一 些 不一 些 不 可 思 议可 思 议 的怪事的怪事 教师提问,引导 学生思考:(自主 学习) 1.在 这 样 一 个 月 光皎洁的美丽夜 晚,诗人有怎样 的行为?你如何 看待这些行为? 学生思考回答老 师的问题。师生 合作探究。 思考回答老师的 问题。 预设答案: 行为: 把酒问青天 让学生充分体会 并理解文学作品 当中抒发的情感 都是通过人物的 言行举止表现出 来的。通过此环 节的学习掌握一 三、三、 诗歌诗歌 品读品读 2.由 作 者 荒 诞 不 合常理的行为引 出作者深埋心中 的情感。 我 欲 乘 风 归 去,又恐琼楼玉 宇 起舞弄

11、清影 无眠 些文学作品赏读 的小技巧。 一 腔 难一 腔 难 以 捉 摸以 捉 摸 的深情的深情 教师提问,引导 学生思考: (师生 合作) 1. 在 这 首 词 当 中,哪几句话抒 发 了 作 者 的 情 感?抒发了怎样 的情感?这种情 感始终保持一致 吗? 2. 总 结 归 纳 之 后,师生有感情 的齐读 师生合作学习。 1.学 生 结 合 词 前 小序和之前两个 学习活动探究作 者情感的变化。 2.课 堂 展 示 , 和 老师交流沟通。 3.在 老 师 的 引 导 下,总结归纳作 者情感的变化。 1.师 生 合 作 学 习 的方式,最大程 度的激发学生学 习的热情。 2.探 究 归 纳

12、出 作 者情感的复杂变 化,加深对诗歌 内容的理解。 3.进 一 步 形 成 良 好朗读习惯 四、四、 课堂课堂 拓展拓展 一 种 亘一 种 亘 古 不 变古 不 变 的情怀的情怀 1.教 师 小 结 : 苏 轼水调歌头 借写月景来抒发 内心的情感,这 种借月抒怀的做 法是古代文人的 不变情怀。 2. 展 示 PPT 。 上 面展示咏月抒怀 的五个古诗词例 句。 3.引 导 学 生 结 合 给出例句,分析 借 月 可 抒 的 情 怀。 1. 聆 听 教 师 小 结。 2.朗 读 PPT 上 展 示的例句。 3.思 考 讨 论 古 人 借 月 可 抒 的 情 怀。 4.课堂展示交流 5.总结归纳

13、。 让 学 生 立 足 文 本,在学习的过 程中做到高于文 本, 能触类旁通, 丰富知识、开拓 视野。 一 首 心一 首 心 底 深 处底 深 处 的歌曲的歌曲 1.播 放 王 菲 的 歌 曲 但愿人长久 2.和 学 生 一 起 演 唱 3.总 结 , 结 束 本 课学习 起立和老师一起 演唱。 1.理 解 词 是 可 以 配乐演唱的艺术 形式。 2.通 过 演 唱 更 深 入的理解苏轼及 其作品水调歌 头 。 十、作业布置十、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词。 2.像先辈学习,写一段话,借月来抒发你的心情。 十一、板书设计十一、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借 月 抒 怀月光皎洁 压抑苦闷-认

14、清接受-豁达坦然 十二、十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是历史上咏月的佳 篇。这首词语言浅显易懂,但是内涵意蕴极为丰富。设计这堂课时, 我有意打破传统,力求创新。设计了“一位旷世不遇的奇才” “一篇 余词尽废的奇作” “一场看似寻常的月景” “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 “一 腔难以捉摸的深情” “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怀” “一首心底深处的歌曲” 等几个环节。从不同的侧面深入文本,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读出深度, 读出特色。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在 诵读中感悟、体会。对于作者的常识,因为是学生熟知的,简单带 过。课堂重点在于充分理解苏轼的行为以及流露出的情感,充分的鉴 赏描绘出的月景以及使用的手法。纵观整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充分 完成,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较好,课堂生成较多,课堂上文学味较为浓 厚,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也较浓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 方。个别学生参与度不是很高,诗歌的诵读还是相对偏少,教师的范 读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 的教学中,继续不断探索,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温度、有深度、有高 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美的享受,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享受语 文。 悲欢 离合 花好月圆无悲欢 亲友常在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九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三单元-阅读-13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编号:40496).docx)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