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q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q 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q 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q 10.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q 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居住小区是指含有教育、医疗、文体、经济、商业服务 及其他公共建筑的城镇居民住宅建筑区。成熟的居住小区具 有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给水排水系统。 我国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按照人 口数将城市居住区划
2、分为三类: 人口10003000人的称为居住组团; 人口700015000人的称为居住小区; 人口达到3000050000人的称为城市居住区。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将15000人以 下的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统称为居住小区。本章所指的“居 住小区”概念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居住小区” 定义相同,即居住人口在15000人以下的居民住宅建筑区。 居住小区的给水排水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给水排水工程设 计,既不同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也有别于室外城市给水排 水工程设计。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管道,是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和市政给水 排水
3、管道的过渡管段,其水量、水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与其服务 范围、地域特征有关。小区给水、排水设计流量与建筑内部和室 外城市给水、排水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均不相同。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本章重点介绍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及其设计与计算、排水系统 及其设计与计算、雨水利用,污水处理和中水工程详见有关章节。 居住小区的给水排水工程包括居住小区给水工程(含给水水 源、给水净化、给水管网、小区消防给水、其它公共给水),排 水工程(含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小区污水处理),以及小 区中水工程。特定情况下,还包括小区热水供应系统、小区直饮 水供应系统、小区环保工程供水系统(小区废气、固废
4、治理工程 用水)的内容。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第10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10.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1 10.1.1 居住小区给水水源居住小区给水水源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既可以直接利用现有供水管网作为给水水源, 也可以适当利用自备水源。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主要由水源、管道系统、二次加压泵房和贮水 池等组成。 10.1.1 居住小区给水水源居住小区给水水源 位于市区或厂矿区供水范围内的居住小区,应采用市政或厂矿给 水管网作为给水水源,以减少工程投资,利于城市集中管理。 远离市区或厂矿区的居住小区,若难以铺设供水管线
5、,在技术经 济合理的前提下,可采用自备水源。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1 10.1.1 居住小区给水水源居住小区给水水源 自备水源的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严禁与城市给水管道直接连接。 当需要将城市给水作为自备水源的备用水或补充水时,只能将城 市给水管道的水放入自备水源的贮水(或调节)池,经自备系统 加压后使用。 在严重缺水地区,应考虑建设居住小区中水工程,用中水来 冲洗厕所、浇洒绿地和道路。 对于远离市区或厂矿区,但可以铺设专门的输水管线供水的居 住小区,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是否自备水源。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2 居住小区
6、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 居住小区供水既可以是生活和消防合用一个给水系统,也可 以是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各自独立。 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 若居住小区中的建筑物不需要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火灾 扑救仅靠室外消火栓或消防车时,宜采用生活和消防共用的给水 系统。 若居住小区中的建筑物需要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如高层 建筑,宜将生活和消防给水系统各自独立设置。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 居住小区供水方式应根据小区内建筑物的类型、建筑高度、 市政给水管网的资用水头和水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来确定。
7、选择供水方式时首先应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同时要做到技术 先进合理,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 居住小区供水方式可分为:居住小区供水方式可分为: 直接供水方式、直接供水方式、 调蓄增压供水方式、调蓄增压供水方式、 分压供水方式。分压供水方式。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 直接供水方式就是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向用户供水。 当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和水量能满足居住小区的供水要求时,应 尽量采用这种供水方式。 1. 直接供水方式直接供水方式 当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和水量不足,不能满足居住小区内 大多数建筑的供水要求时,应集中
8、设置贮水调节设施和加压装置, 采用调蓄增压供水方式向用户供水。 调蓄增压供水方式调蓄增压供水方式 2.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 当居住小区内既有高层建筑,又有多层建筑,建筑物高度相差 较大时应采用分压供水方式供水。这样既可以节省动力消耗,又可 以避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的压力过高。 分压供水方式分压供水方式 3. 居住小区的加压给水系统,应根据小区的规模、建筑高 度和建筑物的分布等因素确定加压站的数量、规模、水压以 及水压分区。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 当居住小区
9、内所有建筑的高度和所需水压都相近时,整个小区 可集中设置共用一套加压给水系统。 当居住小区内只有一幢高层建筑或幢数不多且各幢所需压力相 差很大时,每1幢建筑物宜单独设调蓄增压设施。 当居住小区内若干幢建筑的高度和所需水压相近,且布置集中 时,调蓄增压设施可以分片集中设置,条件相近几幢建筑物共用一 套调蓄增压设施。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和敷设 在布置小区管道时,应按干管、支管、接户管的顺序进行。 为了保证小区供水可靠性,小区给水干管应布置成环状或与 城市管网连成环状,与城市管网的连接管不少于2根,且当其中一 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连接管应
10、通过不小于70%的流量。 小区给水干管宜沿用水量大的地段布置,以最短的距离向大 户供水。小区给水支管和接户管一般为枝状。 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和敷设居住小区管道布置和敷设 居住小区给水管道可以分为小区给水干管、小区给水支管和 接户管三类,有时将小区给水干管和小区给水支管统称为居住小 区室外给水管道。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和敷设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应沿区内道路平行于建筑物敷设,宜 敷设在人行道、慢车道或草地下;管道外壁距建筑物外墙的净距不 宜小于1.0m,且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基础。给水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 水平净距与管径有关,
11、管径为100150mm时,不宜小于1.5m;管径 为5075mm时, 不宜小于1.0m。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尽量减少与其它管线的交叉,不可避免 时,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面,给水管与其它地下管线及乔木之间的 最小水平、垂直净距见表10-1。 给水管道的埋深应根据土壤的冰冻深度、外部荷载、管道强度以 及与其它管线交叉等因素来确定。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和敷设 居住小区地下管线(构筑物) 间的最小净距 表10-1 注:1.净距指管外壁距离,管道交叉设套管时指套管外壁距离,直埋式热力管指保温管壳外壁距离。 2.电力电缆在道路的东侧(南北方向的
12、路)或南侧(东西方向的路);通信电缆在道路的西侧 或北侧。一般均在人行道下。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和敷设 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 m,行车道下 的管线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0.7 m。 为了便于小区管网的调节和检修,应在与城市管网连接处的小 区干管上,与小区给水干管连接处的小区给水支管上,与小区给 水支管连接处的接户管上及环状管网需调节和检修处设置阀门。 阀门应设在阀门井或阀门套筒内。 居住小区内城市消火栓保护不到的区域应设室外消火栓,设置 数量和间距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执行。当居住小区绿地和道路需洒水时,可设洒水栓, 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0.2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