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车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上下车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 三、教具学具: 课件,各种图形。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 今天我收到一个邀请函, 邀请我们去参加大合唱比赛, 你们想去吗?想, 我也想去,我们一起乘公交车去好吗?好,说到公交车需要注意什么? 我们坐公交车的时
2、候一定要注意先下后上,讲文 明懂礼貌,注意安全。 是的,今天我们一边乘车一边来探讨一些乘车时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带着学生读两遍。 (二)探究新知: 1、连加。 师: (课件出示:教材第 45 页第一幅图)公共汽车来到三里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 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车上原来有 2 人,前门上车 3 人,后门上车 2 人。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看!老师把你们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用图形在黑板上表示出 来。你们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那? 生: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呢? 师:很好,那你们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出来呢? 生:2+3+2=7指名试读算式,再指导读。 师:2,3,2,7
3、各表示什么意思?生回答。并追问,你们是怎么得出 7 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师: 哦, 老师明白了, 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 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 对吗? 师边讲边板书。 师: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生回答。 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 。 (板书:连加) 2.连减。 师:同学们,做好了,我们的公共汽车继续向前开了,看看到了哪里?(七里庄)你 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 45 页第二幅图) 生 1:这辆汽车上有 8 人。 生 2:到站后从前门下来 1 人,从后门下来 4 人。 师: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谁能提个问题呢? 生:车上还剩多少人?
4、 师:问得很好“车上还剩多少人?”现在老师在用手中的图形摆一摆图中的数学信息, 让学生列式。 生:814=3 师:8,1,4,3 各表示什么意思?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师:这个减法算式和以前的减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生回答。 师:是的,像这样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算前面的减法,让第 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然后从得数里减去第三个数得到最后的结果。 师边讲边板书。 3.加减混合运算。 师:同学们,我们的车又继续向前开了,看我们到了那个站台了, (九棵树站)你从 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车上有 9 人。 到站后从前门上去 1 人,从后门下来 5
5、人。 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多,车上的人比原来少了。 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还有人想到了“上车的人 少,下车的人多,车上的人比 原来少了”,到底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呢?是比原来少了吗?我们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当时的场 景。 组织学生表演,再现当时的情境。其余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你看懂了吗?该怎么列式呢?怎么计算呢? 生 1:9+15=5,因为车上有 9 人再上 1 人就要加 1,所以先算加法 9+1=10;又下去 5 人,就要减 5,那么 10 一 5=5,所以车上还剩 5 人。 生 2:也可以是 95+1=5,因为下去 5 人,就是 95=4,又上来 1
6、人就是 4+1=5,结 果也是车上还剩 5 人。 师:同学们还发现了不同的算法,真棒!但是,你们仔细看看,其实这两种方法是一 样的,都是从 9 里面减 5,加 1,只不过顺序不同罢了。 师: 像这样既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计算我们叫它加减混合运算, 计算的时候先算前面的 再算后面的,按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计算。 同学们,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轮到我们大合唱 了,准备好了没有,我们就唱一遍上学歌吧,开始。 今天同学们不仅唱了歌,还学到了很多关于乘车的知识,开心不开心?(开心)接下 来,老师要考考你们哦?你们敢挑战吗?(敢) 出示练习。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
7、天你们学习了什么那? 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数的运算,不管是连加、 连减,还是加减混合运算,计算 的时候一般都是按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计算。你学会了吗?课下要多练习哟! 板书设计: 乘车 连加:2+3+2=72+2+3=7 连减:8-1-4=38-4-1=3 加减混合运算: 9+1-5=59-5+1=5 五、课后反思: 1.注重情境设计。乘车是乘客上下车的情境,正好贴切 地演示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道理,帮助学生理解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使他们知道这些算式的 来龙去脉,也为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在学生看懂图意叙述故事 之后,鼓励学生把故事的情境用摆学具的方式反映出来,使每 一个学生头脑中都有一张“乘车”的图像,深入理解了三个数 之间的运算关系,最后列式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