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加与减(一)-乘车-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00008).doc

上传人(卖家):老黑 文档编号:1796881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 加与减(一)-乘车-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0000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 加与减(一)-乘车-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0000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 加与减(一)-乘车-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0000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 加与减(一)-乘车-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0000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 加与减(一)-乘车-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0000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 (教材第 45-47 页)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 10 以内的两步式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 10 以内加 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对本课掌握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后面进 一步学习 20 以内加减法,是数学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材设计了 乘车这一情境,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 并在具体的上下车情境中体悟到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学会解 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 10 以内加减法,在之前没有真正接触过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

2、运算符号的计算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和运算 顺序对于他们是较陌生的。 大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好,表现欲 极强。对于他们来说 10 以内的加减法并不困难,因此在本课教学中 重点及难点就是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 算 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 确 计 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通过观察上下车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 合的含义。 难点:难点: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边说、边算,获得两 步式题运算顺 序的感性体验。 教具

3、学具: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前几天我们已经对 10 以内加法、减法学习过了,学习的怎么 样呢?老师出一些练习检验一下大家,出示复习题课件: 5+2=10+0=7+2=5+4= 6-6=9-8=10-1=8-4= 分别找 8 个同学站起来口答,错的老师及时订正 2、我们刚才口答的这些算式都是两个数相加、相减,如果遇到 三个数相加、相减,怎么计算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下一课。 师板书 : 乘车 (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坐公交车吗?生:喜欢。我们坐公交车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先下后上,讲文 明懂礼貌,注意安全。今天是没有这个 机会了,好好表现老师一定能满

4、足同学们的愿望。下面老师带着同学 们看看别的地方小朋友是如何乘坐公交车的。 设计意图: 数学课也要注意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及 安全教育, 抓住本课教学内容隐含的素材教育学生文明乘车、 注意安全。 (三)探究新知: 1、出示公交车到三家店站课件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你发现什么信息呢?学生们都上车 后,车上现在有多少人?找两个学生回答,师加以补充。那么,又如 何列算式呢?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算式 2+3+2=, 同学们发现这个算式和我们刚才复习的算式一样吗?找学生 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师:总结。有两个加号,三个数相加。像这样, 带有两个加号,三个数连续相加连加,我们

5、叫连加。 (板书) 。那么如 何计算呢?从前往后依次相加。先算 2+3=5,再算 5+2=7.这一题还可 以如何列式呢?2+2+3=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果不能回答, 教师讲解: 车上原来有 2 人,后门上来 2 人, 这时有 4 人,前门上来 3 人,这 时有 7 人,车上现在就有 7 人。用 一个算式表示就是 2+2+37。(板 书讲解) 在计算的 时候,我们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用得数再跟第 三个数相加, 就能算出结果了。 2公交车继续前进很快到达七里庄站。师出示七里庄公交站课件 同学们又发现什么信息呢?找学生回答, 师加以补充, 如何列算式呢? 生说师写:8-1-4=,同学们比较一下和上面

6、算式一样吗?(不一样) 找学生说出不一样的地方。师加以补充。像这样,连续有两个减号连 续相减叫连减.(板书)师:同学们如何计算呢?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找学生说,师加以补充,计算的时候,我 们要先 算前面的减法,让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然后从得数里减 去 第三个数得到最后的结果。8-1=7,7-4=3,找学生说出另外一种算式 8-4-1=,大家齐算,并比较结果。 3公交车继续前进到达九槐树站,出示九槐树站课件 找学生说说发现什么信息?师:同学们看,这是“九棵树”站的一 辆汽车,你从图中看 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车 上有 9 人。到站后从前门上去 1 人,从后

7、门下来 5 人。上车的 人少,下车的人多,车上的人比原来少了。师:你看懂了吗?该怎么 列式呢?怎么计算呢? 生 1:9+15=5,因为车上有 9 人再上 1 人就 要加 1,所以先 算加法 9+1=10;又下去 5 人,就要减 5,那么 10 一 5=5,所以车上 还剩 5 人。 生 2:也可以是 95+1=5,因为下去 5 人,就是 95=4,又 上来 1 人就是 4+1=5,结果也是车上还剩 5 人。 师:同学们还发现了不同的算法,真棒!但是,你们仔细 看看,其实 这两种方法是一样的,都是从 9 里面减 5,加 1,只 不过顺序不同罢 了。 师:像这样既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计算我们叫它加减混合

8、运 算。 (板书) 计算的时候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按从左往右、 从前往 后 的顺序计算。让学生独立解答。 设计意图:上下车的场景都是为 了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加与加减混 合运算的含义,进而明确运 算的顺序,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数的运算, 不管是连加、 连减, 还是加减混合运算,计算的时候一般都是按 从前往后的顺序计算。 (五)巩固新知: 1、出示试一试课件,找学生说出图上的信息,有三排学生在唱 歌,第一排 2 人,第二排 3 人,第三排 4 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出算 式 2+3+4=9, 引导学生还可以怎样列式, 按男生、 女生一共多少人, 4

9、+5=9。 2、出示练一练第一题(1)课件 一共有多少丝瓜?找学生口头回答,师加以补充。 3、出示练一练第一题(2)课件 一共有多少人?找学生回答,师加以补充说明。 4、出示练一练第二题课件 让学生独立说出信息,并列出算式。 8-2-3=3 5、出示练一练第 5 题课件 4+1+5=7-2-3=8-6+4= 找学生说,老师写。错误地方,找其他同学订正。 6、出示练一练第 6 题课件 10-8+5=10-7-3=4+2+1= 2+7+1=6-3+7=3+5-6= 请 6 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自己本子上练习。 老师巡视,差不多都做完后在订正。 7、出示练一练中的说一说、填一填 2+2+2

10、+2+2=9-2-2-2-2= 分小组讨论,老师适当给以指导。 (六)小结本堂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内容呢?找一至两个同学回答,师补充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顺序:从前往后以此计算。 作业: 把书上的讲过课件练习题中方框填完整。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乘车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3+272+2+3=78-1-43 8-4-1=39+1-559-5+15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1.注重情境设计。乘车是乘客上下车的情境,正好贴切 地演示 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道理,帮助学生理解 连加、连减与 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使他们知道这些算式的 来龙去脉,也为今后 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在学生看懂图意叙述故事 之后, 鼓励学生把故事的情境观察仔细,使每 一个学生头脑中都有一张 “乘车”的图像,深入理解了三个数 之间的运算关系,最后列式解 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北师大版(2024) > 一年级上册(旧)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三 加与减(一)-乘车-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00008).doc)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