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一年级跷跷板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一年级跷跷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 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都玩过跷跷板),本课 创设了两只小动物坐跷跷板的情境, 比较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比较轻重的过程。 让学生用数学 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们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本节课所注重的不仅是比较的结果,更关注学生比较的过程,主要采取了合作 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去领悟比较的方法。课堂上设计了“说一说”“掂一掂”“称一 称”的步骤,安排了比较两包糖果轻重的环节,让学生感
2、到轻松、有趣,使他们很快地融入 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小朋友们一起掂、一起称,感受物体的轻和重,从而掌握比较的 方法,他们发现的有些方法还非常有创意。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2、能力目标: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 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小实验,感受重量 1、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有兴趣吗? 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
3、臂侧平举。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 2、提问: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3、提问 2:问做实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 4、引出“轻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轻重”的知识(板书课题:跷跷板) 二、互动探究 1.说一说:看图说一说谁轻谁重?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往下沉得说明比较重,往上翘的说明比较轻。 看第二图:这次小老虎又跟其它的小朋友玩了,这次谁重? 提问:根据这副图,你能用“谁比谁轻”或“谁比谁重”说一句话吗? 提问:你能说一说,在他们三个当中,谁最重,谁最轻?, 请一名同学到台上感受感受两个书包的轻重,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哪个轻、哪个重。 生:狮子比老虎重
4、 生:跷跷板重的一端会下降 生:老虎比豹子重,狮子比老虎重,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和修改 2.掂一掂、比一比 操作 1:把你的数学书拿到一只手上,练习本拿到另一只手上,两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 练习本和数学书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操作 2:再拿出铅笔盒和语文书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谁轻、谁重? 3.猜一猜、称一称 出示:大小差不多的梨和苹果各一个 提问: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究竟谁轻谁重?(出示天枰来称一称)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 23 页“练一练”1-4 题 四、小结:同学们,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跷跷板(比轻重) 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豹子重 老
5、虎比狮子轻豹子比老虎轻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观 察生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这一节课,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仅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四十分钟在不知 不觉中度过。教学相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情境。 2动 手操作,合作学习,体验轻重。 标准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 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3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数学。学生的数学学 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孩子们敢提问题、会提
6、 问题, 以自己独特的见解解决问题, 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学生为自己的创造而开心, 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同时,我也注意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表现,使他们获得一 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我的体会颇深。首先,学生的天真活泼和探索精神深深地感染 了我,也影响了我。师生互动,学生学得高兴,我教得也轻松愉快,上课过程中,我时常忍 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其次,也让我认识到学生知识面很宽,举出的生活实例很有创造性;语 言也很丰富,如一位学生竟然会用“平衡”一词,让我很是惊讶。最后,我也认识到自己有很 多不足之处,如有时没有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今后,我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进 步。 跷跷板教学设计跷跷板教学设计 丰田九年制学校丰田九年制学校 符玉秋符玉秋 20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