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6.水滴的旅行 【课标落实】【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 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 求
2、。 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 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水滴的旅行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 4 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第 4 课。本 课是在前三课认识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然界水的变化 循环的系统认知,是本单元的一个总结概括。 用“水滴的旅行”这个形象话题做标题, 紧紧围绕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这个核心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实景图片,通过交流“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 完”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水循环的概念。第二
3、个活动是根据示意图说说水在自然界 是如何循环的。这是在前面实物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概括,通过一些关键词汇和箭头帮 助学生建立水循环的概念。学生的分析、概括、推断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第三个活动是 拓展活动,通过制作水循环的模型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体现科学课程的实践性。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2 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这是学习水循环的基础。但学生的知 识相对零碎,缺少对水循环系统的认知。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 理、概括等方法的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并对科学探究过程记性反思,完善自己的探究报告, 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
4、并根据五年级的孩子的年龄与认知水平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科学探究: 1.能够根据示意图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 2.运用分析、归纳、概括,尝试用箭头和简单文字,建立建立水循环的模型。 科学态度: 1.能大胆质疑,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冷静分析原因,再次观察,以事 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2.能自我反思,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初步建立水循环的动态平衡意识,意识到地球上的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
5、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建立大自然中的水循环模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水循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水循环模型。 学生材料:营养土、蛭石、草种、水循环模型、冰块等。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探究意图 一、一、设置设置 情 境情 境 - - 水水 1.今天课堂上请来了一位 朋友,他叫做水滴,旅行达人, 1.学生听语音, 思考水滴 的旅行经历是如何发生的。 设计意图: 设 置情境: 水滴朋 3 滴朋友分滴朋友分 享旅行经享旅行经 历导入课历导入课 题题 他有
6、丰富的旅行经验,现在就让 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旅行经历 分享:我是一滴旅行的水,有时 候藏在云里,有时候飘在空中, 有时候又躲在土里,有时候在海 洋里畅游,我可以绕着整个地球 旅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问:同学们,听完这滴水的 旅行经历分享,有没有人知道这 滴水旅行中经历了哪些自然过 程呢?(如果没有学生回答出 来,教师给予提示:怎么从云里 到达海洋等?) 学生回答(蒸发、降雨、降 水、蒸腾等词汇) 。 2.揭示课题;想不想知道这 滴水是如何实现他的旅行的 呢?那么今天,我们就跟着这滴 水,尽情的来一场旅行,去探究 他的旅行过程。 友的旅行经历, 分析旅行过程, 联系回顾前面 所学内容, 运用
7、新知解决课堂 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以 及用科学语言 表达交流的能 力。 接着导出课 题:水滴的旅 行。 二、借助二、借助 图 片图 片 - - 研研 究分析水究分析水 滴的旅行滴的旅行 路线路线 1.谈话分析水滴路线 (1)分析图中具体景物, 寻找水的旅行目的地(哪些地方 有水的存在?) (2)水是怎么从天空中 (大气) 到地球表面 (陆地) 的? (降水) (3)地球上(陆地,海洋) 的水又是怎么到大气中的?(蒸 发、植物蒸腾) 1. 学生思考水滴的旅行 路线。 设计意图: 设 计意图: 让学生 根据自己的经 验先尝试画水 循环路线, 了解 学生前概念; 接 着视频学
8、习水 循环, 学生根据 视频的学习进 行修正, 再次板 4 (4)陆地上的水除了到大 气中,又是怎么到植物体内,江 河湖海的?(地表径流等) (注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 以上问题的思考,即水滴是怎么 从这里到哪里的,与学生一起分 析,分析过程中提到地理名词: 地下水、蒸发、降水等,规范学 生的表达。 ) 2.尝试用简单文字和箭头 的方式画出水滴的旅行路线(调 查学生前概念) 。 (1)学生活动,画水滴路 线图。 规范要求: 红色箭头表示向上的过 程,如蒸发。 蓝色箭头表示向下的过 程,如降水。 (2)学生汇报(板贴(没 文字) ,其他同学修正-3 人(不 同颜色板贴) 。 3.观看视频讲解,了解
9、自然 界的水循环(进一步认识水循 环) 。 (1)学生修正水循环路线 (根据视频内容,小组讨论 2 分 钟) 。 (2)展开汇报,板贴(没 文字)进行修正补充路线(小组 2. 学生尝试用简单文字 和箭头画出水滴的旅行路线。 3. 学生修正水滴的旅行 路线图。 贴, 最后师生总 结, 学生第三次 修正补充水循 环示意图。 实现 概念的自主学 习 5 汇报) 。 4.阅读学习资料卡,师生总 结巩固-自然界的水循环。 (1)学生阅读学习资料卡, 完成资料卡上的题目并进行回 答“为什么天空中降水总也降不 完” 。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地球 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 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 降
10、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上 的水也在不断的蒸发到空中,补 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 水。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 结,让学生根据理解完整说一说 水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循环的? (解释名词) 。边板贴(有文字) 小结:在太阳的辐射下,水 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 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 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 形成云(凝结成水滴或冰晶) , 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 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 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 海洋中,有的被植被吸收,完成 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 4.学生再次修正水滴的旅行 路线图。 6 保持不变。 总结水循
11、环概念: 自然界的水日夜不停、循环 往复地运动着,形态不断变化, 空间位置不断变化,总体保证了 大海晒不干,天上的水总也降不 完。这种现象地理科学家们将其 称为水循环。 三、设计三、设计 实 验 方实 验 方 案,模拟案,模拟 大自然中大自然中 的水循环的水循环 1. 亲身体验这滴水的旅行 -水循环。但没有办法把大自 然中的江河湖海等搬到教室,那 我们可以像之前的课程一样,做 一个模拟实验,就需要水循环模 型,让你设计,如何设计? (1) 需要的实验器材? (模 拟什么)小草、水池代表什么? (2)猜测模型会出现什么 现象?(记录单) 2.学生设计方案。 3.学生汇报分享,修正方 案。 学生思
12、考并以小组合作 方式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 让 学生根据已学 内容和已有的 认知进行实验 方案的设计, 让 孩子组内讨论, 设计并完善实 验方案, 培养学 生的实验设计 能力, 小组合作 交流的能力。 四、补充四、补充 拓展拓展 1.思考:水循环对于地球或 人类有什么意义? 2.以“水滴的“旅行” ” 为题创作水循环的小诗或童话, 在班级交流。 学生带着任务走出课堂。 设计意图: 布 置拓展任务, 一 是让学生明白 水循环的意义 对水循环概念 的认识延伸, 二 是巩固本节课 的学习内容。 7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6.水滴的“旅行” 水汽输送 天空 天空 陆地海洋 蒸发 凝结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