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一章第一章人人口口 第一节第一节人口分布人口分布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1)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 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2)从全球来看,近 90%的人口居住在_北_半球,尤其在_北纬 1050地带最为集中。 (3)从海拔来看,近 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 米以下的低平 地区。 (4)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 沿海 地区。 分布区原因 地 带 性 纬度分布 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集 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 纬度沿海平原地带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 海陆分布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2、,自然条件优越 垂直分布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 2.世界人口分布差异 (1)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 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分布区原因 区 域 性 人口密 集区 亚洲东部与南部世界古老文明中心, 人类聚居历史悠久; 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人口稀 疏区 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刚果河流 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大陆区; (2)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
3、世界总人口的 85%。 (3)国家之间的人口分布也不平衡 ,目前世界上已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 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13 个国家的人口超过 1 亿。 3.我国人口分布 “黑河腾冲”一线,也叫“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界线,该线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 少的特征,而且相差悬殊。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 (一)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候、地形、水资源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尤为重要。 1.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
4、是通过 气温和 降水 来体现的。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 中、 低 纬度地区。 2.人口分布多趋向于低平 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案例 地 形 平原和低地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 第三级阶梯上。 高山和高原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 气 候 气温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 地带。 热带干
5、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 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 高原、山地地区。 降水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 同。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水资源 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 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 和片状分布。 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 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的 分布不同。 我国东北肥沃黑土分布地区, 人口密度也高。 矿产资源 产业革命时期, 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 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 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 花、克拉玛依
6、、鹤岗等。 (二)人文因素 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口分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受社会经济条件 、开发历史等人文因素的制约。 1.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 (1)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聚集在农业发达地区。 (2)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 城镇 聚集。 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 2.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分布的状况。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4.另外,政治、文化、军事
7、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把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数量变化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 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 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4.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1)必须改变居住地; (2)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一般一年以上); (3)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5.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
8、因素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 (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 (吸引力)共同构成。 1.自然因素 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1)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如: 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举例 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37N 以南)迁移 土壤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淡水其分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早期的逐水草而居 矿产资源随其早期开发利用而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伯明翰、大庆、攀
9、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2)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 (1)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 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2)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如: 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举例 经济发展 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 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 大量人口迁移 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 迁移 从乡镇到城市求学 婚姻家庭
10、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 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因婚姻原因迁移至其他地区 政策政策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尤其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20 世 纪 80 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 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一战”“二战”、当代局部 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19 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 、大规模 的移民为主。 19 世纪到 20 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
11、人口继续迁移至美洲和大洋洲 等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国际人口迁移呈现新的变化: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 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近年来由于战乱等原因,西亚、北非的大量难民迁往欧洲。 2.国内人口迁移 (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2)工业化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特点原因 改革开放以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内陆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三节第三节人口容量人口
12、容量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 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1)自然资源状况 一般来说,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 “短板”所决定的。 人口越多,对资源的需求量越大;而每个区域的资源量都是有限的,只能满足一定数量的人口需求。资源丰富 的区域能承载较多的人口。 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不断提高资
13、源利用的效率, 还可能发现 新的资源 , 从而 扩大 资源环境承载力。 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贸易,获 取其他地方的资源,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 (3)人均消费水平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 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 相对于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量, 显然是不同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提示】【提示】 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也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的大小。因此,资源虽然匮乏,但在科技发展水平高、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的情况下,
14、环境人口容量仍可能较大,如日 本。 3.各因素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因素相关性影响 资源正相关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资源越贫乏,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经济越发达,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4.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供养最大人口数量) 3 二、人口合理容量二、人口合理容量
15、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 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其值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2.要有人口合理容量的意识 现代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由此引发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1)人口数量越多,对于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量就越多。由于资源储量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无法承受过量的人 口消费,所以会对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资源短缺问题。 (2)人口数量的增加还会造成区域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从而导致环境问题。 (3)同时,过多的人口还会带来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
16、措施 区域具体措施 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各地区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提高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实施计划生育不动摇; 大力发展经济; 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 提倡适度消费; 5.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由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 (1)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允
17、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 的最大人口数量、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数量(最佳人口),即最适合养活多少人。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环境 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 (2) 人口合理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 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 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谋求人口的合理容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章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18、。 2.农业用地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3.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简单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 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特点:出现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3.常见功能区 分布特征 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4.城市功能区的具体特征 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形态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集聚成片占
19、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的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特征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 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 显的分区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 动,并趋向于沿主 要交通干线分布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居住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 低级居住区背向发展 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市区外缘、交通干 线两侧 中高级居住区低级居住区 城市外缘,环境优美,与 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内城、工业区附近,环境相 对较差,与低地、工业区相 联系 5.三大功能区的判定方法 (1)面积法:面积最大者是居住区,最小者是商业区。 (2)位置法:位于市中心的一般是商业区;位于城市边缘或城市河流下游、盛行风下风向的是
20、工业区;位于工 业区和商业区之间或城市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的是居住区。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 (1) 经济 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地租水平: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A.距市中心远近 地租水平线 付租能力 功能区 区位选择原因 字母名称字母名称 a商业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大,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 A 商业区 (地租最高) 靠近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可以接近 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高 b居住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较小, 距离市中心的
21、远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B 居住区 (地租中等) 靠近市中心,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 便购物 c工业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小,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区的影响最小; C 工业区 (地租最低) 工业生产占地面积较大,地租成本比较 高,远离市中心可降低成本 交通便捷程度 4 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距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城市内部 地租分布如图所示。 市中心处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向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会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中心,随后向外又继续 下降。 (2)其他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 2.发展变化 (1)城镇发展初期:地域范围狭
22、小,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2)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城镇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成 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措施意义 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 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 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 或村落等 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 得以永续
23、相传 第二节第二节城镇化城镇化 一、城镇化的意义一、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标志 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 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3城镇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反映社会的进步。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 体现其工 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社会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主要表现在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见下表。 产业影响 第一产业随着农业生
24、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 第二产业 工业是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从事加工制造、建筑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 会,农民工已成为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产业 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劳 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工业化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工矿业城市; 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人口增加; 工业化促进了城镇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 工业化是近代城市迅猛发
25、展的根本动力,城镇化通常指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城镇化。 4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 增长;(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 项目意义 促进人口转化城镇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 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推动工业发展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推进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 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改变文化、思 想、观念 城镇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26、, 有利于城镇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较 晚 ,城镇化水平较 低 。但二战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 超过 了发达国家。 阶段图示水平高低 城镇化特点 发展特点分布国家 初期阶段A较低发展 缓慢 发展中 国家 中期阶段B较高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很多城市化问题 后期阶段C高城镇人口比重 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发达 国 家 2.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5 (2)空间差异 表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早晚 原因工业化早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度 快慢慢快 原因城镇化已发展到成熟
27、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 城镇化水平 高低高低且发展不平衡 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 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亚非国家城镇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南美洲国家城镇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 存在问题 问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交通条件改 善,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表 现 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 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 区及
28、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 非农业人口, 市中心衰落, 城市总人口增加 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 及中小城镇和乡村,大 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 人口迁回市区 成 因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 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 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 渐扩大 市区人口激增, 地价上涨, 交通拥挤 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 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 和乡村基础设施逐步 完善,环境优美 开发市中心衰落区,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 第三产业 图 解 联 系 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 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9、又出现再城市化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 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1城镇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当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 城镇环境质量就会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2在有些城市,尤其是人口超过百万,甚至千万的大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 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
30、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 (2)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 城市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 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
31、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 建设卫星城 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 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 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5.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城市规划管理、公共服务等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在城市日常生活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进行储存、分析和处理,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 导航功能,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地
32、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 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和主要功能 6 应用领域主要功能 信息管理与服务对电信、电力、交通道路、自来水及排污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实行有效管理 交通道路管理把有关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信息显示出来,提供空间信息查询、路面质量查询等服务 环境管理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与管理 城市规划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与规划 防灾减灾地下管线爆裂及火灾等事故应急处理 治安管理实时监控治安环境 医疗救护 查看患者具体位置,搜索最近急救车辆,指导医生实施紧急救治,启动最佳路径功能,给救护 车指引道路 第三节第三节地域文化与
33、城乡景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一、地域文化一、地域文化 1文化具有地域性。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 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2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分。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观,较 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人文景观也称 文化 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 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 3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城市和乡村各具特色的景观
34、是在各自的地域 文化孕育下形成的,所以我们能够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 4.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如下图所示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乡村景观除了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 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外, 还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 社会组织 形态、 精神追求等。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 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 玻璃之类的灰色调, 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会有自己的 色调、 色彩 。 2城镇中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还反映了某种文
35、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3一所民居有其文化意蕴,而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4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 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5.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景观与格局的影响 第三章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农业区位因素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生产活动: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农业生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3.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
36、选择的影响很大。例如,柑橘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国 南方地区,苹果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水源: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 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土壤: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2)人文因素 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例如,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 较多地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
37、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 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7 4.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 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作物的生长和繁育要求的 气候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 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 制度 地形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土层深厚, 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 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 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 宜
38、发展林 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 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在年降水量少于 250mm 的地区, 农业分布在河湖 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2)人文因素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 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生产 交通运输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快捷的地方 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
39、业生产 机械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要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 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 科技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 程,影响农业的发展 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利用农业科 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历史、文化、 政治 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结构的转变 5.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定 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具体到某特定区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为主导区位 因素。 判定角度典例分析主导因素 某区域存在的
40、相对于其 他区域来说具有明显优 越性的区位因素 西北地区虽整体干旱,但河西走廊有丰富的冰雪融水水源 海南省地处热带,可种植多季稻热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高,品质好气候 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大豆产量高、质量好土壤 某种农业类型或农业生 产方式的直接成因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改造后形成“基塘农业”地形 江南丘陵地区以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土壤 南稻北麦、南甘北甜的农业布局气候 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郊区以肉、蛋、奶生产为主市场 南方瓜果蔬菜可大量长途运往北方地区交通、冷藏、保鲜技术 6.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1)从宏观角度(自然因素)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
41、选择的判读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最后结合 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2)从微观角度(人文因素)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的判读 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逐渐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4.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发生变化: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
42、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经济发展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城镇化的推进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8 第二节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工业区位因素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活动:在工厂里,劳动力运用动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2.工业区位因素 (1)经济效益 运输成本 工业特点举例区位选择 原料容易腐烂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原料产地附近 产品容易变质或者产品运输成本较高肉类
43、加工业、啤酒制造业靠近 市场的地方 大量运进原料宝山钢铁厂交通便捷的地方 能源成本:消耗能源多的工业,多建在能源供应地附近。 劳动力成本 工业特点举例区位选择 耗用原材料少、 需要劳动力数量 多,但对技术要求不高 普通服装制造、制鞋、家用电器装配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机器人制造、生物制药、航空航天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2)环境因素 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多建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如饮用水厂应临近清洁水源地。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如造纸厂、皮革厂等水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应远离水源地及河 流上游。 (3)社会因素 区位因素举例 政策 20 世纪
44、 50 年代,由于 国防的需要,我国在内陆山区建立大型工业基地。 国家或地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布局 文化、个人偏好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回国、回乡投资建厂 (4)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 3.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主要影响 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靠近河湖分布 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 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接近能源供应地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主要影响 劳动力 工业生产需
45、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 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交通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 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 市场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集聚效应工业企业集聚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与协作 个人偏好个人的兴趣、爱好、乡土情感等影响工业区位 (3)环境因素 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区位选择要求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
46、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自来水厂、啤酒厂 考虑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 考虑污染类型 A.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a.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下图中甲处。 b.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 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
47、在甲处。 c.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可布局在图中甲、乙两处。 d.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如下图中的甲、乙两处。 B.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甲流向乙,自来水厂应布局在甲处,化工厂应布局在乙处。 9 C.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部门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 2.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影响日益增强。 3.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在经
48、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复杂产品 的各种组件可以在全球采购。因此,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其总部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 4.在发达的物流支撑下,区位选择更看重_信息的通达性。 5.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区位选择发生了很大变化。 6.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使得一些本需临近市场的工厂,转而临近优质原料地。 7.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原因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等。工业区位 因素的变化及其原因如下表所示: 区位因素区位变化变化的原因 原料对原料产地的依赖程度减弱 工业原料的来源范围扩大; 原料替代品增多; 交通 运输条件的改善 动力
49、对动力基地的依赖程度减弱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核电技术的发展 劳动力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降低, 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发展 交通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达性的影响增强 原料、产品的运入、运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产品 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提高 科学技术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 科技进步快,对生产效率、工艺、产品质量等都有 重要影响 环境环境标准成为重要区位因素人类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8.产业集聚及其意义 第三节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一、服务业区位因素服务业区位因素 1.商业性服务业 (1)举例: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
50、等,以营利为目的。 (2)区位因素 市场:在市场因素中,人口规模尤为重要。此外,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也需要考虑。 交通: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 劳动力: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 集聚:一方面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 提高经济效益。 2.非商业性服务业 (1)举例: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2)区位因素: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3.影响零售业的区位因素 (1)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