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圆的面积练习教学设计圆的面积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练习。 【教学目标】 1.梳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计算公式,沟通三种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知道这三个面积公式都是由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的。 并能够合理的运用公式解 决实际问题。 2.借助电子书包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掌控,及时反馈。 3.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总结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 抽象和概括能力,渗透变中有不变、转化、推理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 养,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在经历圆面积的练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广泛应用,感受 到运用知识
2、灵活简便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运用圆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电子书包、多媒体课件、圆及长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1.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圆的面积练习。老师给大家带 来了一些圆形的图片, 请看,漂亮吗: 看,园林工人要建设这样的一个圆形花坛,需要占地多少平方米呢? 追问:同学们想一想,要求这个圆形花坛占地多少平方米,也就是求什么? 预设:圆的面积 2.回顾梳理 (1)梳理公式 2 谈话:要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预设 1:半径 教师出示数据,
3、学生口答。教师引领学生梳理,并板书公式S=r 预设 2:直径 师追问:怎么求面积?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S=(d2) 预设 3:周长 教师板书S=(c2) (2)沟通联系 谈话:同学们,观察后两个圆的面积公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先求出半径,再用r乘 教师小结,都是先求出半径,实际上它们都运用了 S=r这个公式 (3)推导过程 谈话: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的?你能借助学 具给大家讲一讲吗? 学生借助学具讲解推导过程。教师借助学生的回答适时抽象并板书推导流 程:转化图形、寻找关系、推导公式,并将学具粘贴在黑板上。 追问:那同学们,我们把圆切拼成了长方形
4、,运用了怎样的数学思想呢? 预设: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师板书:转化 谈话:我们是根据谁的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预设: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设计意图】以精美的圆形图片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 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活学生 已有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回顾梳理基 本的面积公式,沟通公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求圆的面积都是用S=r 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3 (1)小明把一个圆形纸片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 方形的宽是 3 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
5、米? 教师用电子书包推送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将答案写在平板上,并将解题过程通过平板拍照上传。 教师巡视指导,通过电子书包的进度条,表扬完成快的学生,提醒做的慢的 学生 组织交流。教师先监控准确率,再让学生利用电子书包交流答案。 追问: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了哪个公式? 预设:S=r 追问: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半径啊 预设: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所以直接用 S=r(指着这个 公式)求出圆的面积。 (2)小明把一个圆形纸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 形的长是 12.56 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用电子书包发布题目给学生。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
6、生将答案写在平板上,将解题过程通过平 板拍照上传。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和提醒,并要求做完的同学查看其它上传同学的作 业。 组织交流。教师先监控准确率,做完的同学可以查看其它同学上传的作业。 可以做挑战自我题目,也可以帮助小组内其他同学。 追问:能给大家分析你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我用 12.563.14 先求出圆的半径,然后根据 S=r求出它的面积。 追问:12.563.14 就能求出圆的半径吗?你能指着学具给大家讲讲吗? 预设: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也就是r,我用 12.56 3.14 先求出圆的半径,然后根据 S=r求出它的面积。 追问: 再看这位同学的, 他也求出了 5
7、0.24cm, 能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吗? 预设: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也就是r, (学生指着说) 我用 12.563.14 先求出圆的半径也就是长方形的宽,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 4 宽,所以用 12.564(指着这个公式)求出它的面积。 追问:明明要求圆的面积,而他求的却是长方形的面积,合理吗? 预设: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 总结:根据公式可以求圆的面积,根据转化后长方形与圆之间的关系也可以 求出圆的面积。 (3)小明把一个圆形纸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 形的周长比原来增加了 10 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完成后,教师借助电子书包进行交流
8、。 提前标记一个对的,一个错的。 出示错的,你有什么想说的 看对的同学?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预设:102 就求出了圆的半径 5cm,根据 S=r求出圆的面积 追问:102 就能求出圆的半径吗?你能指着学具给大家讲讲吗 预设:用学具,将圆转化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所以两个 长就是圆周长,所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半径的长度,用 102 就求 出了圆的半径 5cm,根据 S=r求出圆的面积, 2 变式练习: (1).将一个圆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圆的面积 是 28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标记一个对的,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圆 面积的四分之一,
9、所以用 28-284 1 追问:长方形的面积没告诉我们是 28 呀。 预设:将一个圆剪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是相等的 这是你的想法,还有不同的吗? 预设:284 3 =15 追问:求长方形里面的阴影面积,为什么要求圆面积的4 3 呢? 5 预设: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的面积-圆面积的四分之一,长方形和圆的面 积相等,所以阴影部分面积就是圆面积的4 3 总结:根据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找到解决问 题的办法。 3.拓展练习: 一张正方形的面积是 20 平方厘米,在这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 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会做吗?哎,遇到困难了,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
10、的面积和 正方形的面积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借助一些题目研究研究吧。 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 厘米,在这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圆的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6 厘米,在这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圆的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8 厘米,在这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圆的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10 厘米,在这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 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交流结果:1 排200 157 ,2 排。 。 追问:这 4 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交流一下。 。 预设: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
11、比都是200 157 ,都是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 的圆。 追问:那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圆和正方形的面积比是多少呢?(出示图) 生 预设:是200 157 , 6 是这样吗,我们再借助画图来研究研究。 用 r 表示半径,圆的面积怎么表示? 预设:r 演示把大正方形割开,分成 4 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r,面积就是 r,大正方形的面积就是 4r 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比就是r比 4r化简就是比 4,化简之后是也 就是200 157 ,现在你知道圆和正方形的面积比是多少了吗? 回到开始哪道题会做了吗 预设:20043.14 回到图上,2004 就是这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这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就 是
12、 r,也就是告诉我们 r运用公式 S=r解决问题,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半径求 圆的面积,还可以知道半径的平方求圆的面积。 既然正方形内最大的圆和正方形面积存在这样的关系, 那会不会有新的问题 呢?那圆内最大的正方形与圆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挑战自我: 1.用一张长方形铁皮切割出一个最大的圆。 (1)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如图,圆的周长是 16.4 厘米,圆的面积与长方 形的面积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的比是 () : () 圆的周长的与阴影的周长比() : () 7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还做了二道挑战自我的题目,和我们平时一样,课
13、后去 研究他的答案是什么,把研究的结果汇报给老师。 【设计意图】 练习的设计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既有变式练习, 又有拓展练习, 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了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 价值,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灵活的选择公式解决问题。 学生的练习环节中,应用“电子书包”的课堂同步教学功能,即时捕捉学生学习 动向, 及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进行实时测评与追踪,从而有针对性的(针对学慢生、针对错误多的题目)进行 归纳讲解,调整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的速度。再利用“电子书包”实施分层作业, 孩子们的练习量增大了,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孩子们的学 习能力。 三、回顾反思,总结提升三、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出示课件,引领学生回顾整理。 (从知识、方法、感受) 预设: 1.巩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知道了求圆面积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3.我会灵活的选择公式解决问题。 4,我感觉用电子书包上课很快乐,可以看到全班同学的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 理、概括知识的能力。加深对所学内容本质的理解和深层次的思考,养成全面回 顾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