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67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和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一个数乘分数 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在操作、观察、归纳、反思等活动中,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演绎推理的意识,培养学生规划、反思意识。 3.经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积累研究 分数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条。 教
2、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出示课件情境图。(见图 1) 师:在学校举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中, 王芳同学获得了“编织能手”的称号,她每小时 能织1 5 米长的围巾。 师:从图中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1:王芳 2 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预设 2:王芳1 2 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预设 3:王芳2 3 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师:怎样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 图图 1 1 师:要求 2 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为什么用乘法呢? 预设:要求 2 小时围巾多少米,就是求 2 个1 5 米相加是多少,用1 5 2,结果得2 5 。 师
3、:观察后面两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预设:第一个算式是分数乘整数,后两个算式是分数乘分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个数乘分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抓住了学生 的认知起点,沟通新旧知识的关系,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 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做好铺垫。 二、理解意义,体会算法二、理解意义,体会算法 (一)用画图的方法研究1 5 1 2 1.规划研究方法 师:要求“1 2 小时能织多少米围巾?”为什么用乘法,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每小时织的米数时间=织的总米数。 师
4、:对于分数乘分数这个新问题,你想用什么方法开始我们的研究? 小结:我们就从画图开始今天的研究。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 1 米长的围巾,要画 图表示1 2 小时织多少米,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好之后小组合作在图中画出来。 2.小组合作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 师:怎样表示1 5 米? 预设:用长方形表示 1 米长的围巾,平均分成 5 份,把其中一份涂色就表示1 5 米。 师:那1 2 小时织多少米,应该怎样画?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1 2 小时表示 1 小时的1 2 ,每小时织1 5 米,那1 2 小时织的米数 就是再把涂色的1 5 米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求
5、1 5 米的1 2 是多少。 4.演示课件(图 2) 规范过程,明晰意义,初步感知算法,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理解1 5 1 2 表示求1 5 的1 2 是 多少,通过看图知道结果得 1 10 。 (二)用画图的方法研究1 5 2 3 师:你能画图表示1 5 2 3 这个算式吗? 学生画图,展示交流。 课件演示(见图 3)。 小结: 1 5 2 3 表示求1 5 的2 3 是多少, 通过看图知道 结果得 2 15 。 (三)拓展延伸 师:李丽是手工编织比赛的冠军,她每小时能织3 4 米,3 4 小时织多少米? 学生列式并画图理解意义和结果。 教师课件演示(见图 4) 。 小结:3 4 3 4 表示求
6、3 4 的3 4 是多少。 (四)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观察、 、 这几个算式的探究过程(见图 5),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一个数乘分数,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图图 3 3 图图 2 2 图图 4 4 图图 5 5 【设计意图】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一个难点,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通过两分两取的数形结合的画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也将分数乘法的 抽象算法形象化、具体化,为接下来的猜想算法,理解算理做好准备。 三、猜想算法,理解算理三、猜想算法,理解算理 1.猜想算法 师:
7、你能画图研究 7 125 3 8 的结果是多少吗? 预设:不好画,125 太大了。 师:其实我们的数学学习不能老是停留在画图上,还得要探索一种更有效、更通用 的方法,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学生猜测: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 师: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呢?还得需要验证。 2.验证算法 出示题目4 7 3 5 ,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画图过程(见图 6),验证算法。 3.明晰算理 师:回想我们的验证过程,想一想,分母相乘表示什么?分子相乘又表示什么呢? 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研究一下5 8 3 7 的结果是多少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教师课件演示过程(见图 7)。 图 5
8、 图图 6 6 图图 7 7 课件呈现刚才研究的两道算式(见图 8),引导学生归纳算法。 小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积 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解决教材中绿点的问题:王芳 8 15 小时能织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进行约分及约分的书写格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多个不同层次的论证,使分数乘分数 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明晰。猜想验证的过程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再次 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思想的优点,突出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这个过程加深 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四、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巩固练习,运
9、用新知 1.教材 P7 第 1 题 画一画、填一填。 2. 教材 P8 第 2 题 3. 教材 P8 第 5 题 图图 8 8 图 8 【设计意图】练习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由“扶”到“放”,满足不同学生发 展的需求。在练习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认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得以提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回顾,总结提升五、课堂回顾,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谈收获。 知识:一个数乘分数,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分数,其实 就是把两个因数分子相乘的积做积的分子,把两个因数分
10、母相乘的积做积的分母 方法:通过画图来探究新知识 情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总结提升: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方法理解了一个数乘分数 的意义,通过比较、分析、猜想并验证了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老师想告诉大家: 多观察,勤动手,学做有心人,你就会收获很多!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全面回顾 梳理,最后教师总结提升环节,是学生对“比较分析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 的提升,以此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 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