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9 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第二二单元综合检测单元综合检测试卷试卷 (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从根本上说,现实主义的本质与文艺创作的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将创作的对象和接受的对象 指向“人”。但这里的“人”绝非抽象之人,而是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人”。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任务,就在于 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呈现能够“直抵人心”的、 具有鲜明现实或历史时代印 记的生活。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
2、克、狄更斯、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老舍、曹禺的作品以及中国 当代的白鹿原 平凡的世界 尘埃落定等作品都是如此。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其至高境界是创造史诗般的作品。 古今中外彪炳千秋的现实主义文艺 经典大多具有史诗气质。 从广义上说,史诗就是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 黑格尔说过,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 这样绝对原始的书,来表现全民族的原始精神。这就表明,史诗的含义与宏大历史叙事、民族叙事或国家叙 事紧密相连。史诗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文学风格和文学精神。 如果从现实来讲,处于伟大复兴征程之中的当下中国色彩斑斓、精彩纷呈,具有“史诗”气象的现实,有着 文艺工作者“取
3、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从书写的对象到书写的情境与基础,中国文艺已经具备了“新 史诗”创作的基本条件,书写“新史诗”的雄心和责任也正在传递给每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 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新史诗”创作的基本内核,即尽可能地去还原历史原态和价值,去 呈现将要变成历史的现实。在当下,以“不矫饰、不虚美、不隐恶”的现实主义精神观照描绘现实与历史,显得 十分重要而紧迫,它直接关系到“史诗般”的现实能否得到准确的书写,“新史诗”能否真正经受时间的检验。 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当代中国文艺的“新史诗”,重点关注的自然是具有当 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中
4、国现实,但也需要关注全球人类一般形态的现实生活,并给予其体验、审视和反 思。这样,或许就会使这种书写既具有中国视野与中国情感的专注性,又具有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性 和广泛性,在最大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宣示中国文艺“新史诗”的民族风格和世界意义。 (摘编自王晖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中国新史诗) 材料二新时代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新史诗”,要融汇时代性与历史性。 这要求新时代文艺创作在 以下方面努力实现创新发展:第一,立足时代、扎根现实,展现中国故事的时代特征。新时代文艺应立于时代 潮头,把握时代脉搏并倾听时代呼声,表现鲜活的时代精神,从而使中国故事打上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成为 时代发展的号角。
5、第二,洞悉历史、扎根传统,强化中国故事的历史底蕴。如果缺乏丰厚的历史积淀,文艺工 作者就难以创作出杰出的作品。所以,新时代文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从而使中国故事 第 2 页 共 19 页 既具有时代的鲜活底蕴,又承续传统的文化血脉。第三,展望未来、放飞理想,彰显中国故事的前瞻性与理想 性。对时代现实的审视、对历史传统的回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未来的理想发展。因而,杰出的文艺作品总 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包含对未来愿景和理想前瞻的深沉思考。 新时代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新史诗”,也应拓展中国故事的空间范围,兼顾本土性与世界性。新时 代文艺创作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立足本
6、土,强化中国故事的地域特色。中国故事是在中国特定地理环 境及地域空间发生的,反映的是中国特定地域的人事物象与社会生活,所以,新时代文艺要自觉强化其地域特 色。第二,放眼全国,表达中国经验。新时代文艺应自觉为中华民族代言、为全国人民代言,自觉关注复杂多 样的中国现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第三,胸怀全球,彰显中国故事的人类情怀。这要求新时代文艺 向全世界、全人类开放,自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自觉表现当今世界共通的人性人情、共同的发展困 境与未来命运,促进世界人民的彼此理解与沟通。 (摘编自朱斌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文艺的重要使命) 材料三一部文艺作品,倘若能够同时符合思想标准(倾向性、真实
7、性、情感性)、审美标准(形象塑造评 价)、质量标准(符合规格、受众需求),达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就必定是一部优秀的文 艺作品。 但通常思想、 艺术、 制作这三者在一部作品中的体现是不平衡的,或者作品的思想性很强而艺术性、 制作上偏薄弱一些,或者艺术性较高、制作质量较好但思想性稍显不足。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等, 对同一部文艺作品的评判往往会存在差异,因此,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三者之间的偏向也会不同。 但总体而言,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 可以从理论上指出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的具体内涵和细化原
8、则,但“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 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在具体衡量文艺作品高下优劣的过程中,不能死板教条地照搬和硬套。 (摘编自李昕揆优秀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今中外的现实主义文艺经典一定能和宏大历史叙事、 民族叙事或国家叙事等紧密相连,具有民族史诗气 质。 B.以现实主义精神描绘现实与历史,有助于我们准确书写“史诗般”的现实,能使现实与历史经受时间的检验。 C.材料二第二段中提出的三点要求,可以为材料一中的“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提供具体的方向和策 略。 D.材料三认为优秀的作品必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三者相
9、统一,平凡的世界就体现了这种统 一。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实主义将创作的对象和接受的对象指向“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文艺也必须关注与时代发展紧密 相连的“人”。 第 3 页 共 19 页 B.每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中国当代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在自己的文艺创作中融汇时代性与历史性,兼顾本 土性与世界性。 C.写好“中国故事”必须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一基本条件,尽可能还原历史原态和价值,呈现 将要变成历史的现实。 D.以现实主义精神来记录处于伟大复兴征程之中的中华民族的传奇故事,并创造中国“新史诗”,是新时代文 艺创作的重要内容。 3.
10、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电影红海行动讲述中国海军突击队营救中国侨民的故事。 B.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C.新时代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自觉拓展深度和广度。 D.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明确追求的文艺新浪潮正蓬勃兴起,涌现出一批颇有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5.讲好当代中国故事的“新史诗”应该具有哪些具体的思想标准和审美标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11、 走进塔里木 贾平凹 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知道了塔克拉玛干 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大。 那日的太阳极好,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 我 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觉得发紧。 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人 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天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 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船。司机说,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 机就有十多台没踪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
12、,风沙大得车门推 不开,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我们走进了大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 海市蜃楼。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为恶劣,地下地质结构又最为 复杂。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移,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在此所系。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 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 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像看,有空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下水办 起了绿色试验园,绿草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明亮。艰苦奋斗永远是
13、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但石油人并 不是只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还是运输,生产体制已经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一流, 第 4 页 共 19 页 效益当然也是高效益。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漠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签字。我写惯了那些唐诗宋词,工人们却自己 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这里的工人将这些语言渗进自己的生活,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 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于是,我遵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命在大 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里真是一块有别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涌动
14、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 是支持一个民族站立的浩然之气啊! 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写作的技巧,只是讲几 天来我们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 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 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 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己的英雄角色。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 气便驰骋纵横! 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
15、里木河,河道的旧址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胡杨林。这些 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死亡之海的依据。这些枯死的胡杨粗大无比,枝条 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 的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呐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说,但心里又都明白。塔里木油 田没有雕塑馆,但有这个胡杨林,这些树就是石油人的形象,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们狂热 地在那里奔跑呐喊之后,就全跪倒在沙梁上,捧着沙子装进矿泉水瓶子带走。这些沙子现在存放在我们各自 的书房里,那个八月长留在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要
16、永嚼的一份干粮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题目体现行文思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写路途的艰险,写油田的壮美,赞石油工人的质朴,写返程时所 见胡杨的不朽,赞美了石油工人的质朴和伟大。 B.文章描写进入塔里木时沿途所见,表现了塔里木风的狂暴、沙的肆虐、尘的弥漫,表达石油大会战时的艰 辛,也间接表达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 C.文章写塔里木油田承系着祖国石油的命运,石油工人在为国奉献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提高,这 在赞颂石油工人的文章里独树一帜,真实又丰满。 D.第段重点写到了胡杨林,意在突出胡杨林是石油工人形象的象征。 作者借胡杨林表
17、达了对石油工人由衷 的敬意和赞美。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段文字中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塔克拉玛干沙漠风特别大的特点,突出当地环境的恶劣,衬托 第 5 页 共 19 页 出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B.第段把“有些人”的表现和石油工人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了石油工人的英雄本色,表达了作者对“有些人” 的不满,对石油工人的赞美。 C.本文描写塔里木石油人战天斗地采石油,突出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既 用含蓄的比喻、反衬,又有多处直抒胸臆。 D.文章末尾写到“全跪倒在沙梁上”,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一行人在奔跑呐喊之后
18、的筋疲力尽,“永嚼的一份 干粮”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表现内心的震撼。 8.作者说,走进塔里木,“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那么,作者在塔里木收获到了什么?请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 分) 9.文章第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顾大章,字伯钦,常熟人。 大章举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授泉州推官,乞改常州教授。 父丧除,值朝中朋党角立, 正士日摧。大章慨然曰:“昔贾彪不入顾厨之目,卒西行以解其难。余向与东林 疏,可以彪自况也。”乃入都, 补国子博士。尚书王纪
19、令署山东司事。司辖辇毂,最难任。自辽阳失,五城及京营巡捕日以逻奸细为事。稍 有踪迹,率论死。绝无左验者二百余人,所司莫敢谳,多徙官去,囚未死者仅四之一。大章言于纪曰:“以一身易 五十人命且甘之,矧一官乎!”即日会谳,系三人,余悉移大理释放。纪大嗟服。佟卜年之狱,纪用大章言拟流卜 年,未上而纪斥。侍郎杨东明署事欲置之大辟大章力争卒拟流忤旨诘责竟论卜年辟瘐死狱中。 魏忠贤欲借刘一巘株累刘一燝,大章力辨其非,忠贤大恨。熊廷弼、王化贞之下吏也,法司诸属二十八人 共谳,多有议宽廷弼者。大章因援“议能”“议劳”例,言化贞宜诛,廷弼宜论戍。然二人卒坐死。会王纪劾罢徐 大化,又疏刺客氏,其党疑纪疏出大章手,恨
20、之。大化令所亲御史杨维垣讦大章妄倡“八议”,鬻大狱,大章疏辨。 维垣四疏力攻,言纳廷弼贿四万,且列其鬻狱数事,反覆诋讦不休。 大章危甚,赖座主叶向高保持之,下所司验问, 都御史孙玮等白其诬。帝以大章渎辨,稍夺其俸,大章遂引归。 五年起官 。历礼部郎中、陕西副使。大化已起大理丞,与维垣为忠贤鹰犬,因假汪文言狱连及大章,逮下 镇抚拷掠,坐赃四万。乃移大章刑部狱,由是涟等惨死状外人始闻。仍移大章镇抚。大章慨然曰:“吾安可再入 此狱!”呼酒与大韶诀,趣和药饮之,不死,投缳而卒。崇祯初,赠太仆卿,官其一子。福王时,追谥 裕愍。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1、(3 分) A.侍郎杨东明/署事欲置之大辟/大章力争/卒拟流/忤旨/诘责/竟论卜年辟/瘐死狱中 B.侍郎杨东明署事/欲置之大辟/大章力争/卒拟流忤旨/诘责/竟论卜年辟/瘐死狱中 第 6 页 共 19 页 C.侍郎杨东明署事/欲置之大辟/大章力争/卒拟流/忤旨/诘责/竟论卜年辟瘐/死狱中 D.侍郎杨东明署事/欲置之大辟/大章力争/卒拟流/忤旨/诘责/竟论卜年辟/瘐死狱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中试者被称为进士。 B.东林,即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 C.起官,指被罢免、
22、退职回家居住的官吏或丁忧回籍的官吏被朝廷重新起用。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顾大章坚持信念,正直无畏。顾大章立志向贾彪学习,坚持不参与党争;勇于担任山东司事一职,管理最难治 理的京城。 B.顾大章不畏困难,秉公论事。顾大章不怕丢官,秉公处理没有证据而被抓的人,最终只囚禁了三人,其余都由 大理寺释放。 C.顾大章不畏强权,力抗阉党。顾大章因极力指摘魏忠贤的错误遭到怨恨,所以被杨维垣上疏攻击,顾大章上 疏进行辩解。 D.顾大章义不受辱,舍生取义。当顾大章受诬再次被移交镇抚司大
23、狱时,宁死亦不受辱,先是喝药酒未死,后自 缢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佟卜年之狱,纪用大章言拟流卜年,未上而纪斥。 (2)大章危甚,赖座主叶向高保持之,下所司验问,都御史孙玮等白其诬。 14.由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当时政治的黑暗?请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乐府古题要解:“
24、关山月,伤离别也。”白登:山名,在今山西 第 7 页 共 19 页 大同县东,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将只有在大海上才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尤其是“明月出天山”从诗 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 B.“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 故土,横渡玉门关而来。 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 境界雄浑,令人读后眼前一亮。 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
25、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 及其为冲突付出的代价。 16.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离骚(节选)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 多艰”。 (2)蜀道难一诗中写蜀道蜿蜒曲折的特点的诗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3)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点明祠堂所在地的诗句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 外柏森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26、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一个午后,我去阳台晒衣服,无意间低头,发现一摞花盆的最上一盆,有银线似的东西在闪光。 我凑近一看, 原来是一棵细若游丝的草,从干硬的土里飞出来了!它看上去病恹恹的,单细不说,草色也极为黯淡。那期间我 忙于装修新居,忙于外出开会,哪会顾及一棵草的命运呢?它就在无人的角落中,挣扎着活。 直到七月下旬我参 加香港书展归来,打扫阳台时,才发现它已成了气候。盆中的野草不是一棵,而是七八棵了,它们相互搀扶着, 努力向上,疏朗有致,绿意荡漾。 这盆不屈不挠地成长的野草,终于打动了我,我把它搬到卧室的南窗前,当花儿 养起来。 有了阳光的照拂,有了水的滋养
27、,野草出落得比春花还要漂亮。它们像一把插在笔筒的鹅毛笔,期待我书 写着什么。有时我会朝它吹上一口气,看野草风情万种地起舞,将穿窗而入的阳光,也搅得乱了阵脚,窗前光影 缭乱。还有时我会含上一口清水,“噗”的一声,将清水喷射到野草上,看它仿佛沐浴着朝露的模样。我就 这样与野草共呼吸,直到哈尔滨的菊花,在浓霜中耷拉下脑袋,所有户外的花儿,在冷风中折翼,我居室的野草, 第 8 页 共 19 页 依然自由舒展着婀娜的腰肢。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这时,我忽然记起那本杂志上的访问记,“哦!您,您就是” B.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
28、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 C.但接着敲门声,却没有照例的嘹亮而拉长的一声:“信” D.我偷偷睁眼看了看女医生,见她皱着眉头,紧张地说:“现在还不能判断,叫她冷静一会儿再说。大家都去学 习去提壶开水来。”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所运用的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 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原来是一棵小草长出来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 达效果更好?(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进
29、入新发展阶段 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今后 5 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要实现宏伟蓝图,归根到底要靠劳动创造。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才能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汇聚强大正能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确保如期打赢 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光荣的劳动史。,我们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要贯彻尊重劳 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全社会热爱劳动、 投身劳动、爱岗敬业,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
30、然成风,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 的奋斗者,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21.在上面文段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字。 (4 分) 22.请分条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并使之形成一组整句。每句不超过 14 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 火种时,一位古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古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 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
31、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第 9 页 共 19 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第二二单元综合检测单元综合检测试卷试卷 解解 析版析版 (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从根本上说,现实主义的本质与文艺创作的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将创作的对象 和接受的对象指向“人”。但这里的“人”绝非抽象之人,而是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人”。现实 主义
32、文艺创作的任务,就在于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呈现能够 “直抵人心”的、 具有鲜明现实或历史时代印记的生活。 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 狄更斯、 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老舍、曹禺的作品以及中国当代的白鹿原 平凡的世界 尘 埃落定等作品都是如此。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其至高境界是创造史诗般的作品。古今中外彪炳千秋 的现实主义文艺经典大多具有史诗气质。从广义上说,史诗就是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黑 格尔说过,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这样绝对原始的书,来表现全民族的原始精神。这就表明, 史诗的含义与宏大历史叙事、 民族叙事或国家叙事紧密相连。 史诗也可以被视为一种
33、严格遵 循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文学风格和文学精神。 如果从现实来讲,处于伟大复兴征程之中的当下中国色彩斑斓、精彩纷呈,具有“史诗”气 象的现实,有着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从书写的对象到书写的情境 与基础,中国文艺已经具备了“新史诗”创作的基本条件,书写“新史诗”的雄心和责任也正在传 递给每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 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新史诗”创作的基本内核,即尽可能地去还原历史 原态和价值,去呈现将要变成历史的现实。在当下,以“不矫饰、不虚美、不隐恶”的现实主义 精神观照描绘现实与历史,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它直接关系到“史诗般”的现实能否得到准确 的
34、书写,“新史诗”能否真正经受时间的检验。 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当代中国文艺的“新史诗”,重点关注的 自然是具有当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中国现实,但也需要关注全球人类一般形态的现实生 活,并给予其体验、审视和反思。这样,或许就会使这种书写既具有中国视野与中国情感的专 注性,又具有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性和广泛性,在最大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宣示中国文 艺“新史诗”的民族风格和世界意义。 (摘编自王晖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中国新史诗) 材料二新时代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新史诗”,要融汇时代性与历史性。这要求新 时代文艺创作在以下方面努力实现创新发展:第一,立足时代、 扎根现实
35、,展现中国故事的时代 特征。新时代文艺应立于时代潮头,把握时代脉搏并倾听时代呼声,表现鲜活的时代精神,从而 第 10 页 共 19 页 使中国故事打上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成为时代发展的号角。第二,洞悉历史、扎根传统,强化 中国故事的历史底蕴。如果缺乏丰厚的历史积淀,文艺工作者就难以创作出杰出的作品。所 以,新时代文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从而使中国故事既具有时代的鲜活 底蕴,又承续传统的文化血脉。第三,展望未来、放飞理想,彰显中国故事的前瞻性与理想性。 对时代现实的审视、对历史传统的回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未来的理想发展。因而,杰出的文 艺作品总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包含对未来
36、愿景和理想前瞻的深沉思考。 新时代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新史诗”,也应拓展中国故事的空间范围,兼顾本土性 与世界性。新时代文艺创作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立足本土,强化中国故事的地域特色。 中国故事是在中国特定地理环境及地域空间发生的,反映的是中国特定地域的人事物象与社 会生活,所以,新时代文艺要自觉强化其地域特色。 第二,放眼全国,表达中国经验。 新时代文艺 应自觉为中华民族代言、为全国人民代言,自觉关注复杂多样的中国现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 文化使命。第三,胸怀全球,彰显中国故事的人类情怀。这要求新时代文艺向全世界、全人类 开放,自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自觉表现当今世界共通的人性人
37、情、共同的发展困境与 未来命运,促进世界人民的彼此理解与沟通。 (摘编自朱斌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文艺的重要使命) 材料三一部文艺作品,倘若能够同时符合思想标准(倾向性、真实性、情感性)、审美标 准(形象塑造评价)、质量标准(符合规格、受众需求),达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 统一”,就必定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但通常思想、艺术、制作这三者在一部作品中的体现 是不平衡的,或者作品的思想性很强而艺术性、制作上偏薄弱一些,或者艺术性较高、制作质 量较好但思想性稍显不足。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等,对同一部文艺作品的评判往往 会存在差异,因此,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三者之间的偏向也会
38、不同。但总体而言, 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 然可以从理论上指出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的具体内涵和细化原则,但“优秀作品并 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在具体衡量文艺作品高下优劣的过程中,不能死板教 条地照搬和硬套。 (摘编自李昕揆优秀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今中外的现实主义文艺经典一定能和宏大历史叙事、民族叙事或国家叙事等紧密相连, 具有民族史诗气质。 B.以现实主义精神描绘现实与历史,有助于我们准确书写“史诗般”的现实,能使现实与历史经 受时间的检验
39、。 C.材料二第二段中提出的三点要求,可以为材料一中的“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提供具 体的方向和策略。 D.材料三认为优秀的作品必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三者相统一,平凡的世界 第 11 页 共 19 页 就体现了这种统一。 答案:C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实主义将创作的对象和接受的对象指向“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文艺也必须关注与 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人”。 B.每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中国当代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在自己的文艺创作中融汇时代性与 历史性,兼顾本土性与世界性。 C.写好“中国故事”必须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一基本条
40、件,尽可能还原历史原 态和价值,呈现将要变成历史的现实。 D.以现实主义精神来记录处于伟大复兴征程之中的中华民族的传奇故事,并创造中国“新史 诗”,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重要内容。 答案:C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电影红海行动讲述中国海军突击队营救中国侨民的故事。 B.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 生命力。 C.新时代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自觉拓展深度和广度。 D.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明确追求的文艺新浪潮正蓬勃兴起,涌现出一批颇有影响力的优秀文艺 作品。 答案:A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
41、要说明。(4 分) 答案:以“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当代中国的新史诗”为论证前提,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进行 创作。 从“现实”和“更为远阔的境界”两个角度展开论证,条理清晰。 材料整体论证结构为 总分结构,前两段总体阐述,后面分别从“如果从现实来讲”和“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两 个方面展开论证。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如第一段结尾列举许多作品,第 二段中引用黑格尔的话等。 5.讲好当代中国故事的“新史诗”应该具有哪些具体的思想标准和审美标准?请结合材料谈谈 你的看法。(6 分) 答案:(1)思想标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倾向性。要真实记录当代中国发生的变 化和历史。要敢于为
42、民族和人民代言,表达对这个时代和人类命运的真情实感。(2)审美 标准:塑造出一系列反映这个时代的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典型人物。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走进塔里木 第 12 页 共 19 页 贾平凹 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知道 了塔克拉玛干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大。那日的太阳 极好,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我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觉得发紧。突然间起风了, 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 梁上。天
43、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 晃如船。司机说,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 没踪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风沙大得车门推 不开,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我们走进了大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 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 为恶劣,地下地质结构又最为复杂。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移,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在此 所系。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
44、存和为着壮丽的 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 像看,有空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下水办起了绿色试验园,绿草 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明亮。艰苦奋斗永远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但石油人并不是只 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还是运输,生产体制已经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 界一流,效益当然也是高效益。 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漠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签字。我写惯了那些唐诗宋词, 工人们却自己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这里的工人将这些语言渗进
45、自己的生 活,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于是,我 遵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命在大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里真是一块有别 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涌动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是支持一个民族站立的浩然之气 啊! 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写作的 技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 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 一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
46、梦死的 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 自己的英雄角色。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气便驰骋纵横! 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里木河,河道的旧址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 胡杨林。这些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死亡之海的依据。这 些枯死的胡杨粗大无比,枝条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 倒,倒了千年不烂。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的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 第 13 页 共 19 页 呐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说,但心里又都明白。塔里木油田没有雕塑馆
47、,但有这个胡杨林,这 些树就是石油人的形象,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们狂热地在那里奔跑呐喊 之后,就全跪倒在沙梁上,捧着沙子装进矿泉水瓶子带走。这些沙子现在存放在我们各自的书 房里,那个八月长留在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要永嚼的一份干粮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题目体现行文思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写路途的艰险,写油田的壮美,赞石油工人的质 朴,写返程时所见胡杨的不朽,赞美了石油工人的质朴和伟大。 B.文章描写进入塔里木时沿途所见,表现了塔里木风的狂暴、沙的肆虐、尘的弥漫,表达石油 大会战时的艰辛,也间接表达了人类活
48、动对自然的破坏。 C.文章写塔里木油田承系着祖国石油的命运,石油工人在为国奉献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生活 品质的提高,这在赞颂石油工人的文章里独树一帜,真实又丰满。 D.第段重点写到了胡杨林,意在突出胡杨林是石油工人形象的象征。作者借胡杨林表达了 对石油工人由衷的敬意和赞美。 答案:B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段文字中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塔克拉玛干沙漠风特别大的特点,突出当地环 境的恶劣,衬托出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B.第段把“有些人”的表现和石油工人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了石油工人的英雄本色,表达了 作者对“有些人”的不满,对石油工人的
49、赞美。 C.本文描写塔里木石油人战天斗地采石油,突出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 烘托的手法,既用含蓄的比喻、反衬,又有多处直抒胸臆。 D.文章末尾写到“全跪倒在沙梁上”,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一行人在奔跑呐喊之后的筋疲力 尽,“永嚼的一份干粮”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表现内心的震撼。 答案:D 8.作者说,走进塔里木,“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那么,作者在塔里木收 获到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 分) 答案:油田大会战中,石油工人的艰辛及其创造的非凡成就;石油工人壮丽的事业理想、 艰 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充满清正之气和豪情壮志;走进塔里木后所见所闻对作者自我精神的
50、洗 礼和升华。 9.文章第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 答案:表现了石油工人的满腔豪情,他们将豪情渗入生活,化为信仰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对 石油工人的赞美和由衷的敬意;和下文当今社会“有些人”的形象构成对比,突出了石油工人 的英雄本色。 第 14 页 共 19 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顾大章,字伯钦,常熟人。大章举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授泉州推官,乞改常州教授。父丧除, 值朝中朋党角立,正士日摧。大章慨然曰:“昔贾彪不入顾厨之目,卒西行以解其难。余向与 东林 疏,可以彪自况也。”乃入都,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