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最新名校高三模考作文题目解析及例文汇编.doc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847723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最新名校高三模考作文题目解析及例文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最新名校高三模考作文题目解析及例文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最新名校高三模考作文题目解析及例文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最新名校高三模考作文题目解析及例文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最新名校高三模考作文题目解析及例文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22 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最新名校高三模考作文题目解析及 例文汇编 一、 (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 2021-2022 学年高三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发挥以美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 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展现向真、向善、向美的校园文化,复兴中学将举办第 27 届艺 术节。活动内容包括诗文朗诵,美术展,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节是学校的传统 活动, 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直以来备受同学们的欢迎。 不过也有同学认为 “人 无德不立,学无分不行,只要品德好、成绩好,未来就会很美好,风花雪月又不当饭 吃” ;还有些同学

2、认为艺术修养要看考级成绩,拿到证书才有用,其他都是浪费功夫。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在艺术节开幕式上的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 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提倡美育,让世界充满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提倡美育,让世界充满美” 。 现如今,关于是否进行美育引发了不同人的争论,不少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美育并 不重要, “人无德不立,学无分不行,只要品德好、成绩好,未来就会很美好,风花雪 月又不当饭吃” ,对此,我的观念是要

3、提倡美育,让世界充满美。 首先,我们所说的美育是指对审美能力的一种培育,它不仅仅局限于教我们如何欣赏 艺术,欣赏美的作品,更多的还在于对现实生活中美的发现,以及对美的道德方面的发现 和认识。而我之所以说我们需要美育,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教育,是因为美育能 直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对美的事物与美好品德进行一个更上一层的鉴定和选择,它会教我 们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它能够对个人素质的提升以及人格的塑造产生很大 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美育让自己在面对艺术、面对社会、面对人生时有一个判断标准,而 这个标准能够树立其个人的发展方向,促使我们全面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分专注于智育培养,

4、有时往往会忽视甚至轻视对美育的 培养。的确,在这个教育体系所置的环境下,智力开发很重要,也很有必要,可是审美能 力的有无并非是无关紧要的事,美育能够帮助你在智力培育的同时,树立更好的判断标准, 建立全面的人生观,让你能更好地去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而这些能力又能够促使你 进步,在面对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教你判断好坏,判断是否道德,而这些是智育中无法获 得的东西。 而又有人疑问在学业为重的环境下哪有时间去欣赏美。其实美育不只要欣赏美,更重 要的在于辨别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之所以认为没有时间进行美育,是因为没有一双发现 美的眼睛,不能在纷繁的社会中抓住那些温馨、美好的美的瞬间,并且加以放大,传递给

5、 更多人去感受美好,这也是美育能够带给我们的东西,当你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中,美会 带给我们更大的冲击,洗净我们心灵中的创伤,推动我们进步,抚慰我们向前。 在这个过分注重智育的社会,我们应该重视美育的培养,让美育填充我们心灵中对美 好的向往,让社会充满美,发散美,构建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 谢谢大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由一段材料和写作任务要求组成。 所给材料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复兴中学将举办第 27 届艺术节,并指出了活动 的目的是“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发挥以美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健康 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展现向真、向

6、善、向美的校园文化” ;第二部分是学生对于 艺术节的不同反应,简单说是有人赞同,有人否定。 否定的声音有两种,一种是认为“只要品德好、成绩好,未来就会很美好,风花雪月 又不当饭吃” ,另一种是认为“认为艺术修养要看考级成绩,拿到证书才有用,其他都是浪 费功夫” 。 显然作文的观点必须是肯定“美育”的重要性。考生可从美育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 美育,如何正确实施美育,如何平衡美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忽视美育的危害以及出现 否定声音的原因等角度进行阐述,要观点明确,语言得体,并要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最后,考生要注意演讲稿的正确格式。 【立意】 1.美育是一种刚需; 2.美育,社会之正道; 3.以

7、美育人,向美而行。 二、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 2021-2022 学年高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 ”在开山岛, “80 后” “90 后”接过守岛接力 棒,用青春奋斗续写爱国奉献的崭新篇章;在贵州平塘,年轻的“天眼”守护者探索星辰 宇宙、建设国之重器,在群山深处追逐科技强国的梦想;在东京奥运会,年仅 14 岁的全红 婵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水花消失术” ,以三跳满分的优异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在担当中历 练,在尽责中成长,一朵朵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尽情绽放,为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增添着 亮丽的青春色彩。 请联系实际,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

8、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例文: 做“有样”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 “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 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的青春回忆。 ”作为年轻人队伍 中的一员,在一生中只有一次的青春时光里,更应加倍珍惜、好好把握,不忘来时路、永 追心中梦、常担大使命,努力做一个“有样”青年。 做有“奋斗样”青年,树牢理想信仰坚。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 。曾经有这样

9、一个故事, 一个探险队穿越沙漠,在极度缺水的境遇下,队长腰间那个“穿越沙漠才能喝”的水壶, 成为支撑着大家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最后水壶里流淌出的虽是沙子,却足以证明只要信 念坚定,干枯的沙子有时也能变成“清冽的泉水” 。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都在告诉我们坚 定理想信念的重大意义,都在指引我们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 。无数优秀前辈们年轻时走 过的路,那一个个信念、信仰、信心坚定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必须听党话,跟党走,自 觉将个人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报效祖国、建设家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 求,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崭新 业绩。 做有“拼搏样

10、”青年,矢志奋斗勇向前。时代呼唤担当,拼搏成就未来。在波澜壮阔 的时代画卷中,唯有奋斗才能留下深深的印记,唯有奋斗者才能永葆青春的朝气。少年时 的毛泽东勤奋苦读, 被同学送外号 “省先生” , 自己提前把很多书都学会了, 省得先生 “点” 。 周恩来年少时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并身体力行之,得到“有志者,当 效周生”的高度评价。他们用自己走过的“路” ,诠释着拼搏的真正内涵。 “拼搏样”不能 只挂在嘴边,更应落于行动之中,体现在每一次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中,体现在主 动投身到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以青春之姿展现新作为,离不开勇挑重担,勇斗风险,勇 克难关,离不开到时代前沿见风雨

11、,到创业高峰见彩虹。 做有“奉献样”青年,勤学笃行重实践。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全社会最积极、 最有生气的力量。在各条战线中,都有青年们奉献的样子,努力的背影。在脱贫攻坚战中, 有黄文秀、张小娟,一个个深深刻进老乡心里的名字,用生命践行奉献与担当。在疫情防 控阻击战中,无数个 90 后、00 后“最美逆行” ,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成为抗疫一线的主 力军,展现新形象。正处于学习黄金期的青年人,要珍惜时光、把握机会,把学习当做一 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进而形成良好习惯,真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夯实理论 基本功,切实提升专业素养,为学以致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注重实践锻炼,永葆为民 初

12、心,常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苦干实干,坚毅笃行。 壮丽的事业召唤青春力量,伟大的时代成就青春梦想。如今,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 任,唯有努力做“有样”青年,才能在树牢理想中激情奋斗,在矢志奋斗中顽强拼搏,在 勤学笃行中敬业奉献,让整个青春充实,温暖,持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为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用名言用比喻的手法指出青 春的朝气;第二部分列举三类青年的例子,关键词句是“用青春奋斗续写爱国奉献的崭新 篇章” “追逐科技强国的梦想” “打破世界纪录” ,这些青年分别从国防、科技和国家荣誉的 角度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第三部分是对前两部分内容的概括升华

13、,关键词是“担当” “尽 责” “历练” “成长” “时代” “青春” 。不难发现,材料中“青春”多次出现,为核心关键词。 写作时,一定要抓住核心关键词“青春” ,从“怎么样”的角度构思,即青春应是怎样 的?然后在文中融入“担当” “尽责” “时代” “爱国”等内容。根据“联系实际”的要求, 联系个人实际或时代特点展开论述。 【立意】 1.青春,就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2.青春,要怀爱国梦想,不负时代。 3.用青春奋斗续写爱国奉献的崭新篇章。 三、 (河北省武强中学 2021-2022 学年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讲述敦煌研究者与莫高窟故事的七集系列视频一事一生,一

14、人一窟于近期播出。 一人一窟,每个研究者都有最钟情的一个洞窟,也是人生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一事一生, 研究者选择热爱的敦煌研究为事业,终其一生,而这也是敦煌研究院的传统。一代代敦煌 人择一事、终一生,将一生的热情投射在洞窟之中。63 岁的阿木爷爷从 13 岁起学习木匠 手艺,凭一双巧手把寻常木头打造成各种精巧工艺品;故宫的文物修复师耗时几年甚至几 十年临摹一幅画,把碎成 100 多片的青铜器拼接完整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赞成“择一事,终一生”的 人生选择吗?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15、800 字。 【答案】 【范文】 择一事 忠一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择一事,忠一生 。 你可知道流水,它一旦选择方向,便只顾迎难而进,无悔改之意;你可知道跑道上的 运动员,选定的赛道,只顾奋力前进,决不停下。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要走的大路,那你一 生可做的事情,便成了千千万万条小径、分支路。而你可以走的,达到你目的地的,仅是 一条:择一事,忠一生。 走好一条路不容易,正如做好一件事。可有人却会说:“一件事情做一生,再喜爱也会 厌倦。 ”可是,对历史中的司马迁来说,他定是不支持这种说法的。专注于记载历史之事, 身心俱疲,历经无数形与神上的煎熬,成就了一部伟大的巨著

16、史记 。如此坚毅,怎会是 与“喜爱”还是“厌恶”相提并论?他钻出了一条人生路,实现了人生的厚度。 择一事,终其一生。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不怕吃苦、肯钻研的精神。 “洗尽浮华独匠 心” ,工匠精神正是对中国人静心、耐心、专心的一种诠释。选择了工匠,便要怀着负责任 的心怀去研究它。不仅如此,郎平和她的女排团队对女排精神的延续,不仅让人看到了团 结精神,更让人们发现了她们身上弥足可贵的精神:专一与坚持,这也是她们在排球运动 比赛中连连夺冠的核心精神。 若没有这些人对他们所处领域的潜心挖掘,没有抱着对他们所处领域的创根问底,没 有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 如何终其一生? 择一事,忠其一生。变的是时代,不

17、变的是忠心。忠心是一种长久、坚持的信念与热 爱。近日,央视推荐的一名自媒体人,让人明白了,何为忠心,何为热爱。李子柒通过记 录下自己在家乡与奶奶生活的场景,为人们拍摄了农家人春种秋收,柴米油盐的朴素生活。 古代农家妇女的穿着,一碗、一菜,一食,把人们带回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 李子柒的每一个视频,都要通过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来选取题材。一做,就是几年, 甚至十年。她认为这便是她的热爱人生的方式。忠于此,便终于此。传统文化在她的传播 下,开始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甚至产生国际影响力。 有句话说: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无论是谁,无论在哪个领域,他们 追求的远方,何尝不是做好那么一

18、件事呢? 择其一事,忠其一生,终于一生,属于自己的成就,也必将到来。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能力。 【审题】 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内容,第二部分是任务内容。第一部分列举了三个 事例,第一个事例讲述敦煌研究者与莫高窟故事的七集系列视频一事一生,一人一窟 , 每人选择自己最钟情的洞窟进行研究,说明干事业需要与兴趣相结合,这一洞窟,是研究 的成果,也是人生坚持、热爱、忠诚于事业的结果; “这也是敦煌研究院的传统”说明敦煌 研究取得成果与其传统密切相关,引导考生思考成功与兴趣、热情的关系。第二个事例是 阿木爷爷从 13 岁起学习木匠手艺,一生钻研

19、,一生研究,最终凭一双巧手把寻常木头打造 成各种精巧工艺品,获得了自己的成功;第三个事例是故宫的文物修复师耗时几年甚至几 十年临摹一幅画,把碎成 100 多片的青铜器拼接完整,与前两个事例的共通之处就是坚持、 热爱,一辈子做一件事,靠着兴趣,靠着热爱之心,靠着坚持的毅力,最终获得成功。因 此,材料的核心极为明显,倡导人们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长期坚持下去。 赞成“择一事,终一生”的做法,新时代的青年也应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当今社会 分工越来越细,要做到“术业有专攻” ,持续的学习、实践和积累是关键。时代进步发展, 技术更迭迅速,每个人都应该在选定的道路上不断“充电” ,持续释放能量,为社会创造价

20、值。可以举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不赞成“择一事,终一生”的做法,新时代的青年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不现实。当今 社会飞速发展,不断有新的职业应运而生,也有旧的职业消失。当代青年要做的是广泛涉 猎来应对迅速发展的社会和不断出现的新兴职业。可以举“斜杠青年”和一些老字号开发 “跨界”产品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辩证的观点。新时代的青年应有“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但也要能顺应时代变 化,调整职业发展方向;新时代的青年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步伐,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但 也要苦练本领,有核心竞争力才能立足于世。 【任务】 1.背景任务: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在飞速发展的

21、时代,要不要放慢自己的 脚步,择一事,终一生。 2.身份定位:新时代的青年。 3.具体写作任务:你赞成“择一事,终一生”的人生选择吗?要求考生必须表明立场, 说出赞成或者反对的理由。 4.格式任务:发言稿,考生需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并有代入感。 【立意】 1.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2.忠诚于自己热爱的事业; 3.一生只做一件事,坚持下去,获得成功; 4.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5.执着追求,成就大事; 6.认清自我,奋力前行。 【素材】 1.1936 年出生的王宁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她从说文解字中发掘出“小篆 构形系统” ,创建了“汉字构形学”与“书写汉字学” ;在汉字标

22、准化、规范化方面贡献突 出,领衔研制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年过八十,她依然奋斗在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教 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 对汉字的热爱与敬畏,是王宁教授毕生的追求。自从大学就读中文系,与汉字研究结 缘,在六十载岁月里,她与汉语言文字学始终没有分开。教学生、做研究、搞普及、参与 农村扫盲与汉字教学研究普及有关的工作中,总能看到王宁的身影。正是因为热爱, 每当有人提及对汉字的疑惑时,她解疑释惑就如同“沉浸在激情当中” ;也是因为敬畏,她 从当年识字班的老人们等待邮递员送人民日报来的场景中,看到了人们对文字的渴望。 2.“追赶时间”的叶连平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的叶连平,是名年过九旬的退休教师

23、,仍活跃在 教学一线。62 岁,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因为难舍热爱的工作,他动情地哭了。退休后, 只要有代课机会,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教室。72 岁,他在家里义务办学,免费为乡村儿 童开设英语课堂。从事教育工作 40 年,退休后义务补课的他,牵头创办了“留守未成年人 之家” ,已培养了 1000 余名学生,用数十年坚守诠释着“行为世范”的内涵。 四、 (湖北省仙桃中学 2021-2022 学年高三质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愿意在西餐厅红酒牛排配蜡烛,而我只喜欢在路边吃一碗油波面。 ”西安 80 后 张文经常与同事就生活是否需要仪式感”而发生“口舌之争” 。 90 后李翔宇为了给

24、枯燥的跑步注入一些仪式感,报名参加了一场线上迷你马拉松挑 战赛,他说: “只要完赛就能获得一枚实体奖牌,虽然奖牌是自费下单购买,不过由此获得 的成就感让我觉得物超所值。 ” 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李印表示, “仪式感经济”当一分为二地理性看待,一方面其所 带来的消费对经济发展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尽管对于精致生活的追求无可厚非,但应 当量入而出。 你对“生活是否需要仪式感”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生活点滴, “仪”味相随 90 后李翔宇用报名参加线上迷你马

25、拉松挑战赛的方式给枯燥的跑步注入仪式感,因为 外在的形式承载内心的重量,有仪式感,生活才过得美好而精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 凉风冬有雪,每一个形于外的细节都绽放着内在的馥郁。祭拜祖先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 式,就连买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一种仪式。享受生活, “仪式” 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调味剂。 体验仪式,感受生活。 张爱玲曾说: “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也让我们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 的生命的每一天。 ”古有“沐浴焚香,抚琴赏菊” ,今有作家严歌苓居家打扮梳妆,为平淡 如水的生活加点蜜糖。那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却每周都要认真举行升旗仪式的学校都深谙仪 式感对生活的重要

26、性。人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仪式,诞生礼、成人礼,男子成 年要行冠礼,女子成年要行笄礼。可见,仪式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了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生活平淡,可以用仪式感点缀;生活忙碌,可以用仪式感润滑。 心行兼容,诗意生活。 仪式感是琐碎平庸的日子里的心灵慰藉。它不适合公之于众,那可能会扭曲初心,但 会悄悄现身在品茗,在午后等等悠闲时光中,给有心人以惊喜。这种愉悦感,同时也伴随 着庄重严肃之举,仪式感深沉,而流露于行,成为庄严肃穆的仪式,又通过仪式加深记忆 和仪式感。如果没有仪式举行,即使我们心怀仪式感也难有深刻印象。所以,仪式不仅仅 是化于内心的信义,更是外表于行的举止。 “草在结它

27、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诗意生 活需从心出发,心怀仪式感,才能开出一路繁花,以增添乐趣,以温柔岁月。 继往开来,焕新生活。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典, 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阅兵式的 “仪式感” , 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以此形式展现泱泱中华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人们强烈的共鸣之 感,为爱国之心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突出其在“形式”背后的内容。内容好比是藏在信 筏里的繁花,如果信筏泛黄陈旧,又有何人愿意去拆封呢?唯有借以“形式”的装饰,使 其焕然一新,才可绽放内容本身的光辉。 仪式仿若一道璀璨星光,照亮黑夜里麻木的心,优雅点缀诗意生活,拨云见日,迎接 阳光。 “仪”味相随,最为诗意

28、。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1.审材料。 题目由三则材料构成,材料是 80 后的张文对同事追求生活中的仪式感的否定,相比 于“红酒牛排配蜡烛” ,他更喜欢“蹲在路边吃一碗油泼面” 。而材料展示了对仪式感的 另一种态度一一为了给枯燥的跑步注入一些仪式感,90 后李期宇“自费下单购买马拉松奖 牌,这是对仪式感的肯定。材料则从“仪式感经济”的角度,对生活中是否需要仪式感 进行了辩证回答,即可以追求仪式感,但要量入而出。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生活是否 需要仪式感”进行了回答,考生写作时需辩证分析、深入思考。 立意行文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确定明确的观

29、点,对于生活中的仪式感,既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还可以辩证分 析,言之成理即可; 确定好自己掌握的素材的多寡和典型性如何,对掌握的素材进行适当的归纳梳理, 明确哪些素材可以用作正面论据,哪些素材可以用作批驳的靶子,同时注意多角度用材, 不要都用单一层面的材料; 在行文中最好能够体现思辨性,尽可能地显示出辩证思维的过程。 2.审任务。 你对“生活是否需要仪式感”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考生要针对“生活是否需要仪式感”来谈自己的思考。 【立意】 1.给仪式一点空间; 2.行于仪式,热于生活; 3.生活纷扰喧嚣,仪式不可缺少 4.追求仪式感要量入而出。 【素材】 1. 仪式是一

30、种公开的宣告,它让我们在公众的视野中明确责任更加恭谨。就职官员进 行宪法宣誓,意味着要践行宪法赋予的权力,要认真履职尽责,对人民负责,也要接受人 民的监督。仪式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在纷繁尘世认清自我提升精气。近些年,许 多学校在高三年级举行成人仪式,让进入十八岁行列的学生宣告自己的成长,以此激励学 子奋勇拼搏,为高考而战。 2. 衣食无忧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仪式感,在枯鱼涸辙的环境下更需要保留仪式感。逆溯 民国岁月,我们看到北大、清华及南开三所学校坚持在炮火烽烟中保留学校的形式,时至 今日,长沙及昆明依然流传着西南联大的传奇。八年的坚守,西南联大为国家保存了重要 的科研力量,也培养了一大批出

31、类拔萃的卓越人才。困厄之中,仪式感不仅仅是一种外在 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璀璨于茫茫夜空的希望之星辉。 3. 许多人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麻木的神经深陷物质世界的尘埃,而仪式感却是 那尘埃中开出的花,以淡雅的芬芳呼唤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有人 预言电子书会取代纸质书,网店会取代实体店,甚至虚拟课堂会取代校园。我不相信会有 这样的一天,因为仪式感不是柏拉图的精神乐园,它需要现实的阳光雨露去滋养,生活有 了仪式感,我们会更加热爱生活。 五、 (湖南省师大附中 2021-2022 学年高三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笃行中学新入职的教师名单曝光,引发网友热议。该中

32、学本次新入职教师共计 56 名,其中绝大部分是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牛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高校的 硕士或博士。有网友质疑:顶尖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到中学教书,是不是大材小用呢? 假如你是笃行中学的学生,你将如何回应网友的质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 法。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 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大材小用,学术损失 毕业于知名大学的优秀学子,毕业后却做了中小学的教师,这一现象,让人们纷纷热 议,有人表示惊叹,还有的人表示可惜。而我认为:博士、硕士屈居中小学教育实在是大

33、 材小用! 高学历的人降低就业标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也许是真心喜欢做教师,衷心愿意为 中小学教育事业注入新力量,或许未来会创造教育的点点奇迹。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高学历任低职位,这不仅是大材小用,还是一种资源 的浪费,如果担任中小学教师仅是从个人角度考虑的话,这种选择未免有些“任性”和不 负责任,虽说个人在面临选择时有自由权利,但这样的职业选择,还是应基于理性,理智 思考自己的能力,定位好自己,既要让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也要让自己得到充分锻炼。 况且,现在高科技的创新与实践正是中国社会的发展主题,此时,社会的发展正需要一些 博士生、硕士生这样高学历的人才来助力,在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

34、入发掘、研究,进行学 术创造,以更好、更深入地造福社会。如果他们仅是因个人利益关系而弃社会利益于不顾, 那么这样的选择不仅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遗憾,这绝对不算是 人尽其才,只能是才不得用。 以上海交大工科博士身份毕业的李宏烨,就因为个人的爱好而“转行”做了一名相声 演员。职业与身份落差之大,让人难以接受。为了梦想,勇于从零开始的胸怀固然令人佩 服,但在此之余,我始终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理智的,过于感情用事,试问:人生有多少 从头开始的机会,又有多少可以浪费的既得资源?不能始终如一,坚守本心,是助力了社 会的发展,还是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呢?如果有人纷纷效仿,从长远来看,深造

35、多年之 后,不从事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到底是落后还是进步呢?相信大家有目共睹! 再看,大到国家或小到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博士生或硕士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 力,更何况那些出身于名牌大学的人,他们又被寄予多少希望,又有多少更加重要的领域 期待着他们的加入?更严重的是,从社会层面上看,高学历的人任低职,挤掉了本应在那 个职位上工作的人,而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却长期虚位以待,这是社会的悲哀,也必然造 成某种程度上的混乱。 林则徐曾说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或许可以告诫那些浪费优势 资源的高学历者担当精神,不可或缺! 所以,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学术研究,为社会做贡献,人尽其

36、用,才是最好的 选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所给材料为时评类新闻,是有关笃行中学新入职的教师名单,引发网友热议的话题。 简而言之就是对于名校毕业生入职中学的事情谈谈看法。设置的情境为“假如你是笃行中 学的学生,你将如何回应网友的质疑?”要求“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适合写 成议论文。观点不外乎三点: (1)肯定是大材小用; (2)否定不是大材小用; (3) 辩证分析,利弊兼具。 要点提示: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众所周知,那些顶着“顶尖 名校毕业生” “高质量人才”光环的天之骄子们曾经也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读书,正是有了 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他

37、们才能成为如今的“国之希望” ,那么,如今他们选择去中小学教 书,帮助下一批莘莘学子打牢基础,用自己的名校思想、名校行为去影响他们,帮助他们 走向更光明的未来,这又怎么能算是大材小用呢?任教于中小学就是大材小用的鄙视链心 理。近几年,网络上流行一条“大学老师鄙视高中老师,高中老师鄙视初中老师”的鄙视 链,鄙视任教于中小学校的行为,抬高任职于各大高校的做法,将职业分等级、论差距, 我方对此强烈反对。众所周知,所有的知识都是平等的,传授知识的人也并无身份等级之 别,无论是初中的简单运算,高中的复杂代数,还是大学的微积分,都是循序渐进的,没 有前面的基础,就没有后面的成功! 清华北大博士到中学教书,

38、无关“大材小用” ,也谈不上“浪费” ,他们仍然可以发挥 自己在科研领域的长处,做出不一般的成绩。知识性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生活 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科学教育也是高中教育的重要部分。中学不是只 培养“考试机器” ,而是要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有强烈求知欲、有思想、有灵魂、有 创造性和独立性的个体。他们在科学之路上慢慢求索;他们意志坚定、坚持不懈。这样的 年轻人才能承担民族复兴之大任。话说回来,并非所有的中学都能吸引名校研究生加盟。 清华北大博士、 硕士选择笃行中学, 更多的也是看重经济待遇和事业发展。 “世界一流中学” 当然要配一流大学高材生。 【立意】 1.顶尖人才

39、塑造优质教育; 2.大材小用吗?人尽其才! 3.不是 “人才浪费” ,而是基础教育发展之必需; 4.教育是头等大事, “大材”应该用在教育上; 5.百年之计,教育最重。 【素材】 1.也许有人会问, 如果高材生都去教书了, 那么还有人搞科研吗?国家要怎么发展呢? 甚至十几、二十几年后我们的国家是否会再次落后于世界各国呢?请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 下。首先,高材生不可能全去教书,每个人理想不同,社会责任也不同,所以仍会有热爱 科研的人去搞科研,喜欢管理的人做 CEO,国家也依旧会发展下去,至于若干年后,我们 则更不用担心,因为一个高材生会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一个甚至几个班的同学,造就更多 高材生,这其

40、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远程与发散投资,以一个人的力量培养出成百上千个可 造之才,又何谈是大材小用呢? 2.顶尖人才投身教育,承载三方厚望,古人云“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对于家长来说, 家长自然希望孩子能得到顶尖人才的培育与指导;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他们既然做出了 这样的选择,一定是经过仔细考量的,绝对不会是冲动的产物,他们也一定是寄厚望于为 祖国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对渴望知识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多么希望有一位学识渊博,智慧 聪敏的老师来教导自己,在幼小心灵里种下一颗能与老师成为校友的种子,这何其幸哉! 所以,承载三方厚望的高材生在中小学教书又怎么能是大材小用呢? 3. 如今,研究生到中学,尤其是到高

41、中教书已经比较普遍。去年年初发布的关于全 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就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 升至研究生” 。北大清华研究生能进入中学,没什么吃亏的。另外,硬件设施一流的笃行中 学,也能提供一些科研平台供这些名校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虽然中学开展科研的高度与 大学有些差距,但这些科研内容会更接地气。中学老师开展科研活动是学生科学教育和生 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挖掘具有研究潜能的高中生。名校研究生在中学教书,并进 行接地气的科研活动,将科研风尚带到中学,用科研精神感染高中生,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事情,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比那些只为了写论文而进行的大学科研要好很多。 六、

42、(湖南省永州一中 2021-2022 学年高三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 1 年内有效 减轻、3 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 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获知这一消息,不少网友给予热情点赞,认为“双减”让学生走出课堂,还以学生的 童年和少年,能化解社会上的教育焦虑。但也有家长表示担心,这样彻底放松下来的中小 学生,成绩下滑了怎么办?还有中学生提出:双减政策学生减负了,那么中考和高考的难 度

43、会降低吗?也有一线教师指出: “双减”是一道减法题,其实还是一道加法题。减轻义务 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指向的是回归教育本质,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无疑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 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很多人对于这次“双减”政策的实施报以不同的态度和 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谁动了教育的奶酪 浅析“双减”政策的路标意义 “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

44、力负担 1 年内有效 减轻、3 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2021 年 7 月 24 日, “双减”政策 落地,如一声惊雷裂空而来,震惊全国。 为何,教育领地的一声欸乃竟成为全国人民的惊蜇?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魏晋王谢风流,却是氏族繁荣背后的教育资源不平衡,终让王 谢成为史书绝响。而当今山区孩子凭实力考入清华大学的比例也仅为 3%。如此怎不令人生 忧生畏?礼记说: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唯有重视教育引擎,平衡掌舵,中国这艘 巨轮才能扬帆远航。唯有在山岚漫染中树立鲜明的旌旗鸾旆,中国教育的攀登者,才能不 忘初心,不失方向。 那么,举措严剧至此,到底是谁动了“教育”这块奶

45、酪?到底是什么让“教育”变了 质?资本!无限追逐资本的贪心! 为了资本,人眼一红心就黑了。部分教培机构严重违背教育初心,大搞融资,上市博 弈,在金钱中患得患失,又哪有心思真正搞教学?无辜民众吃着“教育中的人血馒头”而 不自知,深陷“内卷” “焦虑” 。利欲熏心,教育的奶酪又怎么保持新鲜如初? “双减”落地的一刻,必将成为中国教育的纪念日,提醒我们停下来,歇一歇,看一 看,想一想。 说文解字早已明确: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源头清明,路 标明确,我们怎么竟忘了看,迷了路呢? 唐宋治世时,国君重修身,才有国力强盛,才有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系,才有读书 人十年寒窗苦只为提剑斩楼

46、兰的抱负雄心。明清腐败时,民族落后,官僚骄奢淫逸之风盛 行,科举变成了“八股取试”的机器。选拔人才的摇篮成了取悦考官、牟得十万雪花银的 人才屠宰场。这是考试本身的原生罪,还是人们功利心作祟,耍小聪明的自欺自灭之祸? 今天,在“中国梦”复兴的大时代,岂容“扭曲资本”酣睡?唯有以镂金措彩的文笔, 书光风霁月之胸怀,以舍身报国的志向绘繁花似锦的时代,才是吾辈所需,家国所需。去 名利枷锁之羁缚,废蝇营狗苟之曲逐,考场上沐雨栉风的身影才能真正挺拔伟岸,成为国 家真正希求的“人才” 。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双减”路标的出现,旨在呼唤“教育良心”的回归,重视德 育,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7、” 。如此,我们才能在时光的单行道上不失道义, 不忘初心。为理所当为之事,为磐石不可夺其坚,为丹砂不可夺其赤。于沧海横流中,尽 显英雄本色,教育的奶酪历久弥鲜。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言:“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 乃在我们面前, 不在过去, 乃在将来。 ” “双减”惊雷裂江流,欸乃一声山水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材料有两段,第一段写“双减”政策的出台;第二段写这一消息引起的反响。 “认为双减让学生走出课堂,还以学生的童年和少年,能化解社会上的教育焦虑” 是从“化解社会上的教育焦虑”角度对“双减”予以了肯定。 “但也有家长表示担心,这样彻底放松下来的中小学生,成绩下滑了怎

48、么办?还有中 学生提出:双减政策学生减负了,那么中考和高考的难度会降低吗?”是人们对“双减” 政策实施后,学生成绩的担忧。从中我们可以感受的到,这部分人对“双减”的误解,其 实“双减”并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彻底放松” ,更不是让孩子“不努力” ,而是让学校教育 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本色,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时间,促进其全面发展。 “也有一线教师指出: “双减”是一道减法题,其实还是一道加法题。减轻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指向的是回归教育本质,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无疑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是在强调“双减”政策实施后, 学校教育应有的改变。 任务要求:

49、“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 法”一句,实际是给学生了自由的写作空间,考生可以就材料的提到的观点进行写作,也 可以围绕“政策”的利弊、 “双减”政策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双减”后如何拥抱素质教 育等发表自己的观点。 【立意】 1.“双减”利弊并存,取舍因人而异; 2.“双减”要多管齐下; 3.“双减”助力教育良好生态; 4.落实好“双减” ,民生才有福; 5.“双减”必须与“双增”对接。 【素材】 精彩段落: 1. 双减政策是限制了学科类教育机构和老师私下补课,让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时间,也 希望家长不要逼得这么紧,因为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才导致原

50、本还不错的学 习变得越来越差,加上被家长和老师谈话,更是雪上加霜,现在有了这个双减政策,这些 学生的自由有了一些保障。 2. 有些学生因为减负的保护伞,所以直接把学业放松了,本来还有上升空间学习,现 在却不再看重,错过了查漏补缺的机会,但这些学生放松的同时,另外的竞争对手却在不 停地学习,这样再以后的考试中,就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减负这件事,好像也在考验着学 生们的自觉性。 3. “双减”政策的出台,在校内可以让学生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并且逐步优化作业 布置和课后服务,使学生的学习“主战场”回归校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要 我学”逐步变成“我要学” 。取消培训班,可以减轻家长沉重的经济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热门考点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最新名校高三模考作文题目解析及例文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