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 版本部编 八年级上册课时1 课时 教师工作单位 一、一、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1.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2.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级为寻找救亡图存之路,曾进行了各种探索,但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到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再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最后都归于失败。在此背景下,本 课通过“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两个子目,讲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 产阶级革命党人,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义无反顾地举起革命的旗帜,组建革命团体,传播革命思
2、想,不断发起武装起义的内容。 因此本课不仅承接了第一二单元的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时代背景下归纳、理解孙中山的 早期革命活动,同时为后面学生学习“辛亥革命的兴起”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等内容做铺垫,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 1.1.学生的基本特征:学生的基本特征: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充满兴趣,思维活跃,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通过七年级 一年的学习,逐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但是他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仍有所欠缺,在 认识、分析、评价三民主义等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2.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通过影视作品、书籍和各类型的纪念活动,对孙中山的
3、生平比较了 解,但对于同盟会以及三民主义的了解并不深入。 三、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在时代背景下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感受孙中山身上的精神 难点:难点:三民主义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与能力归纳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提高学生利用图表归纳 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 过程与方法1.通过时间轴梳理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背景,树立学生考察历史人物要遵循时代 性原则的历史观,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通过观看视频与史料研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分析三民主义 的利弊,提高学生分析历
4、史问题、形成历史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史料 实证的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价 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炼孙中山的精神和品质,感受他百折不挠追寻救国之路的探索 精神,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培养学生对民族、国家、共 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五、教学框架与结构五、教学框架与结构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 批改导学案,了解学生的情 况。 学 生 完 成 导 学 案,自主预习本 课内容。 秉持先学后教的理念,学生 通过导学案进行预习,初步 感知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 导入新课导入新
5、课 (1 1 分)分) 教师活动: 1. PPT 展示一组图片 2.提问: (1)观察上图,我国历届领导人出席重要的会议, 着装有什么特点? (2)中山装是哪位伟人设计的? (3)毛泽东穿的中山装,袖口上的三颗纽扣有什么 含义?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回答 通过图片展示历届领导人穿 着中山装出席重要会议,以 “中山装”来引出孙中山这 一历史人物,切入到本课的 学习。 过渡过渡 1010 秒秒 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他设计的衣服上有 三颗纽扣?要解开这个谜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新的一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以贴近学生的方式导入本 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篇章一篇章一弃医从政弃医从政 我的中国我
6、的中国心心 (10 分钟)【先生平生】【早期活动】【先生平生】【早期活动】 教师活动: 1.通过三维技术展示孙中山故居(数字化博物馆)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展示 合作主题:归纳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3.提问:为什么孙中山从医人走向医国?为何有如 此转变? 学生活动: 1.学生通过三维技术,在网页中浏览孙中山故居 (数字化博物馆) 2.进行小组合作,用时间轴、表格、树状图、思维 导图等方式在白板上归纳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并 拍照上传 3.上台展示小组成果 1.数字化博物馆的使用,足 不出户就能浏览孙中山故 居,拓展学生学习历史的途 径。 2.以时间轴、表格、树状 图、思维导图等方式整理归
7、纳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知道孙中山是革命的先行 者,提高学生利用图表归纳 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发散 性思维。 3.小组上台展示,提高学生 历史表达的能力。 过渡过渡 20 秒 教师展示孙中山原话“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在 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孙中山觉得医国比医人更重 要,因此他走上了救国的道路。我们在看待和评价 历史人物时,要将其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 代。因此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时间轴回到孙中山 生活的时代吧! 从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过渡 到时代背景的学习。 (5 分钟)【时代背景】【时代背景】 教师通过半演讲的方式梳理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 识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时代背景。ppt 展示时代背景
8、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提问: 1.1840 年以来,有哪几场侵略战争? 2.侵略战争后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吗? 3.各阶层掀起了哪些救亡图存的运动? 4.面对农民阶级、洋务派以及维新派救亡运动的失 败,孙中山选择的救国方式是什么? 1. 通过时间轴梳理孙中山早 期革命活动的背景,树立学 生考察历史人物要遵循时代 性原则的历史观,培养学生 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 阅读史料,提高阅读与分 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史料实 证的核心素养。 3. 分析广州起义与惠州起义 5.阅读材料,分析广州起义后国人对待革命的态度 是什么? 6.阅读材料,分析惠州起义后国人对待革命的态度 是什么? 7.由此可见,当时国内
9、的革命情绪有怎样的转变? 学生活动: 1. 回顾第一二单元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2. 阅读材料,分析广州起义与惠州起义后,国人对 待革命的态度。 3. 分析惠州起义后,国内革命情绪的变化。 失败后国人对待革命的态 度,突出革命的艰难与不 易,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追 寻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大 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 共和的坚定立场。 篇章二篇章二 同盟革命同盟革命 我的中国我的中国行行 (3 分钟)【宣传革命【宣传革命】 教师活动: 材料展示: 1. 革命勇士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的照片与著作片段。 2.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片段材料。 3. 各地的革命团体的涌现。(图文) 提问:1.他们的著
10、作宣传什么思想? 2.他们的宣传有何意义? 学生活动: 1. 朗读革命军片段 通过朗读革命军的 片 段 , 以 及 史 料 的 研 读,引导学生了解到这 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的迅速传播,革命正在 日渐兴起。 2.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并回答 过渡过渡 (10 秒) 材料展示 今日无数的外族,都要灭我们这一族,我们四万万人就合 做一个,尚恐怕敌不住他,怎么一起是一起的,全不相关? 等到各起都灭完了,难道你这一起保得住吗?依了鄙人的愚 见,不如大家合做一个党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集 中革命力量,革命党人 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过渡到同盟会的学习中 (15 分钟)【建同盟会建同盟会
11、】 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引导学生观看视频, 并结合书本内容,完成导学案的表格,归纳同盟会建立 的概括。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和阅读课本,完成表格。 【三民主义】 1. 教师展示近代史的任务(反侵略求独立、反封建求民 主、国家富强) 2. 展示三民主义的内容(课本材料) 3. 引导学生区别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讲 1.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 课本的内容,了解同盟 会建立的概况,并用表 格进行归纳,提高学生 捕捉、整理与归纳历史 信息的能力。 2. 三民主义的理解是本三民主义的理解是本 课的重难点,课的重难点,教师通过 史料研读的方式,引导 解) 提问: 1. 孙中山的治
12、国药方是什么? 2. 你觉得孙大夫给出的救国解药可行吗?(可行的、不 足的)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课本材料,结合视频内容,了解三民主义的含 义。根据中国近代的任务,分析三民主义的利弊。 学生了解三民主义的内 容,分析三民主义的利 弊,提高学生分析历史 问题、形成历史观点的 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 释的核心素养。 小结小结 (1 分钟) 小结篇章一、二的内容,完成部分板书通过板书梳理篇章一二的内 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孙中山 先生不仅有一颗爱国之心, 还将爱国之情付诸于实践, 他创立了同盟会,提出了三 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过渡过渡 (20 秒) 展示材料: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 年大会
13、上的讲话“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 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 提问:孙先生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继承?接 下来我们通过阅读孙中山的故事,深入了解孙中 山。 引用习近平主席纪念孙先生 的讲话,过渡到“篇章三 我 的中国魂”的学习中来。 篇章三篇章三砥砺奋进,我的中国魂砥砺奋进,我的中国魂 (6 分钟)【精神长存精神长存】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导学案中的孙中山的故事(摘 选自听书神器喜马拉雅中孙中山的小故 事专辑,此专辑是由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 馆 10 位学生讲解员讲述),思考以下问 题,并通过 Umu 进行作答。 问题: 1.你觉得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孙中山有什么精神值得我
14、们学习?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导学案中孙中山的故事,通过 Umu 作答,各抒己见。 学生描述心中的孙中山,讲述从孙中山身上 学到的精神和品质,并如何落实到实践中。 1.通过阅读导学案中孙中山故事,引 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孙中山 为人,借助 Umu 软件辅助教学,在 屏幕中用词云的方式呈现学生对孙中 山的评价,构建一个立体、多面、丰 满的孙中山的形象。 2.感受孙中山的精神是本课的重点内感受孙中山的精神是本课的重点内 容。容。通过故事,学生能够感受到孙先 生的弃医从政,将个人志愿与国家命 运紧密相连,胸怀天下的爱国的精 神;学习孙先生嗜书如命、学而求 问、巧学英语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 坚持
15、不懈、永不气馁的优秀品质;认 识到孙先生幽默风趣、简朴廉洁的为 人作风。孙中山身上的精神和品质, 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国魂。本环节的设 置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孙中山 这一伟大的历史人物,以其为榜样。 篇章四篇章四民族复兴,我的中国梦民族复兴,我的中国梦 结语结语 (2 分钟) 【共筑梦想共筑梦想】 1. 展示孙中山建国方略,了解孙中山的中国 梦,即中国成为世界富强、安乐的国家、中国人民 是世界上顶享幸福的人民。可惜的是百年前的中国 无法实现孙中山的遗愿。 2.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 承者。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 独立与人民解放,提出“国家富强 、 民族振
16、兴、人民幸福 ”的中国梦。 3. 老师的寄语(引用自孙先生): 1.简介孙中山呕心沥血写下 的建国方略,学生了解 百年前孙先生未完成的梦 想。以史为鉴,从回顾历史 到走向未来,从孙中山之梦 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2.寄语承载了教师对同学的 期盼,有利于树立学生对国 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 上。” 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而拼搏,希望每一个你,都 能像孙先生一样,成为不负自我、不负青春、不负 国家的中国青年! 感,并落实在行动中,培养 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1 分钟) 1.梳理本课的内容(回顾本课的四个篇章) 2.归纳学习历史的方法
17、(本课中使用到的) (1)图表归纳(归纳历史信息的方式和技巧) (2)史料研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电子博物馆(为历史插上信息科技化的翅膀,拓展学习历史的途径) (4)听书神器(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拓展学习历史的途径) 七、板书七、板书 八、教学评价八、教学评价 可取之处可取之处 (特色简述)(特色简述) 1.1.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历史课堂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历史课堂 为了更好的呈现本课,教师将教学内容整合为“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行、我 的中国魂、我的中国梦”四个篇章。篇章一我的中国心讲述了孙中山出生到流亡海 外的经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此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分 析、归纳
18、、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教师通过时间轴引导学生在时代背景下审视孙中 山实践背后的动因,即爱国之心,以此来树立学生考察历史人物要遵循时代性原则 的历史观,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篇章二我的中国行讲述了同盟会和三民主义,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孙中山不 仅有一颗爱国之心,还付诸于“行动”,不断推进革命形势的发展。通过史料研读 和视频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民主义的利弊,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形成 历史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篇章三我的中国魂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孙中山精神,这也是本课的重点。通过 阅读故事的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细节,在心中构建起一个丰满的孙中山形 象
19、。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孙中山这一伟大的历史人物,以其为榜样。 篇章四我的中国梦则是引导学生认识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与当代“中国梦” 的联系,寄语承载了教师对同学的期盼,希望树立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 并落实在行动中,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而拼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逐步完 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历史课程根本任务。 2.2.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融合,拓展学习历史的途径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融合,拓展学习历史的途径 本课引入了三维空间技术,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足不出户漫步于孙中山故居,在 历史课堂中展示了博物馆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本课的故事 选自听书神器“喜马拉雅”中孙中
20、山的小故事专辑,此专辑收纳了孙中山大元 帅府纪念馆 10 位学生讲解员的讲解稿,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科 技的发展拓展了我们历史的方式与途径。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 (有待深入思(有待深入思 考的问题)考的问题) 1.1.如何理解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系列活动之间的联系。如何理解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系列活动之间的联系。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讲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无疑是主角。如何引导学生在时代背景下审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树立学生 考察历史人物要遵循时代性原则的历史观,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思考的问题之 一。最终教师选择了半演讲和时间轴梳理的方式,尝试
21、引导学生认识此问题。虽然 课堂上学生的反映还不错,但教师思考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来呈现,例如通过史料 来展示历史长河的一角,或是情境创设等,这也是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思考 的问题。 2.2.如何更好的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三民主义的内容。如何更好的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早期革命活动的实践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后 提出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对于“三民主义”这一类专业名 词和思想理论类的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这也是本课的难点。如何突破 这个重难点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的问题之一。最终教师选择史料研读、 视频讲解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并结合中国 近代史的任务(反侵略求独立、反封建求民主、国家富强),评价三民主义(孙大 夫给出的救国解药可行吗?从可行的、不足的两方面思考),在时代背景中理解三 民主义的提出与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材料,对三民主义做 出评价,基本上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但仍有一小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没能非常透 彻的理解这个问题,因此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否有更好的教学策略来解决此类 问题是教师在日后要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