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 19.七七事变与全民族的抗战 教材版本:人教 2011 课标版(部编) 年级:八年级上册 19.七七事变与全民族的抗战 一、课标要求一、课标要求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 义;了解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等罪行。 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于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日本全面侵华 战争的开始。共包括四个子目,主要讲述了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转变 为全民族抗战,此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再次合作, 共赴国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与日军第一次大规模交 锋,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
2、迷梦,但没能阻止日军南下的侵略的步伐,日 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世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 渗透的重要一课,在本册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有助于积极 参与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有一定 的了解,但只是掌握表象,教师要在现有基础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影视资料、图 片、史料等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的感知历史,从而达到情感升华。 四、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认识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简述中国守军英勇抗日的史实,认 识国共两党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
3、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 通过南京大屠 杀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和史实,掌握“论从 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提高解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日本政府歪曲历 史的言行,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优秀品质,学习中国军队为国家和民族 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的精神。 五、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南京大屠杀等史实 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六、教学过程六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卢沟桥及日本侵华老兵下跪谢罪的图片。 教师:这是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的卢沟桥,马可波罗盛赞它是“世界上独 一无二、最美的桥”,乾隆皇帝曾为它御笔题写了“卢沟晓月”四个字,就在这 座桥上,一位 91 岁的日本侵华老兵下跪谢罪,你知道日军曾在此桥犯下了怎样 的罪行吗?(七七事变)这次事变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烙印,所以它不 是一座普通的桥, 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过渡: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把侵略的魔
5、爪伸向了华北,中华民族再一次国 难当头,下面进入第一篇章的学习: 第一篇章第一篇章 国之难国之难七七事变七七事变 1. 播放影视资料卢沟桥事变 教师:日本政府称七七事变是因为当时日本在华利益受到了威胁而引发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结果又如何呢?我们来观看视频一探究竟。 学生:观看完视频后,完成表格中的自主学习任务,并以抢答的形式统一答 案。 时间地点借口中国守军结果影响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再现历史,并启发学生从中提取效信息,以抢答形 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 设置情境假设:“请你来当军事家” 教师:日本此次进攻的地点选在了卢沟桥,这座桥有什么重要性呢?下面就 请你来当军事家,结合北平外
6、围形势图,分析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学生:以军事家的角色分析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假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3.历史故事会:二十九军英勇抗日的故事 教师:面对日军的大肆侵略,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发出了这样的军令,哪位 同学能模拟总司令宣读一下(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 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二十九军用生命践行着这道军令,两位高级将领壮 烈殉国,成为我们的民族之魂,你知道他们的是谁吗?有着怎样的英雄事迹?给 我们留下了什么? 学生:模拟英雄宣读誓言,讲述他们的以死报国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宣读军令、誓言及讲故事,感
7、受二十九军“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精神,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的爱国热情,以加强对学生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4.合作探究:结合九一八事变,分析为什么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九一八事变后,只有中国共产党孤军抗日,而七七事变 后,国民党及全国各阶层、各政治派别的加入,使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感悟历史,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过渡:面对着中日矛盾上升为国家主要矛盾,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再次合 作,共赴国难,这是我们国之幸事。 第二篇章第二篇章 国之幸国之幸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 1.史料
8、研读:出示史料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庐山讲 话 材料一: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政运动及赤化运动。取消现在的苏维 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以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 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1937 年 7 月 15 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 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 年 7 月 17 日蒋介石发 表庐山讲话 教师:为了能够团结抗日,共产党在宣言中提出了三个取消,意味着三个巨 大的让步和牺牲, 从中你看到共产党员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
9、(以民族利益为重, 顾全大局、不计前嫌的博大胸襟!)在中国共产党诚恳的呼吁下,在全国民众的 压力下,蒋介石以表了庐山讲话,加快了合作的步伐。 学生:研读史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设计意图:认识国难当头之时,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以民族利益为重、 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2.合作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由初步到正式形成的? 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归纳总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形成过程,并认识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温故而知新,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提 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图说历史:出示七七事变后日本对
10、中国步步紧逼的侵略示意图。 教师: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南下,进攻上海,扬言要三个月灭亡中 国,中国守军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第一次规模空前的会战。 学生:观看地图,并结合教材简述淞沪会战。 (设计意图:加强历史与地理联系,增强时空概念。) 过渡: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但是上海失陷,日军继 续攻占了南京,在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第三篇章第三篇章 国之殇国之殇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1.播放影视资料南京大屠杀 教师: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例数日军所犯下的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残暴的日军将美丽的六朝古都变成了人间地狱, 面对日军灭绝人性的杀人方 式,面对骇人
11、听闻的残暴侵略,面对“30 万”这触目惊心的数字,你想说什么? 学生:结合教材和视频,各抒己见,谈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激发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感。) 2. 新闻直通车:播放2017 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教师:民族之殇,须以国之名祭奠,为牢记苦难民族的伤痛,为祭奠我 30 万同胞之亡灵, 国家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日。 这既是逝者的安慰,也是对生者的警醒。今天是 15 日,两天前的公祭日我们学 校以默哀的形式祭奠我 30 万无辜的生命, 再让我们看一看南京公祭仪式的现场。 3. 以史为鉴:出示日本政府
12、歪曲历史的相关图片。 教师:如今 80 年过去了,日本政府不但没有深刻的反省这段历史,反而一 再的制造事端伤害中国人民,面对这些倒行逆施,你想说什么?我们青少年应该 怎样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鉴历史,关注现实,正确认识今天的中日关系,并 认识牢记历史,不为复仇,只为复兴。) (三)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三)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出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建交 50 周年纪念大会的的讲话:“中国这头狮子 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教师: 让我们牢记国难和国殇, 发扬合作精神, 在国际上做一个和平、 合作、 负责任的大国; 学生齐读: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设计意图: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