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0047d).doc

上传人(卖家):老黑 文档编号:1856567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0047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0047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0047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0047d).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0047d).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 1212 课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第第 1212 课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 其作品。学会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 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作品, 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领悟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 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

2、精神,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 感,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与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师生互相问候。 提问:这种互相问候体现了什么?(平等,彼此的尊重) 新文化运动前,北京大学的课堂里,师生问候官气十足的情形。师生模拟: 老师:老爷们请期起立!老爷们好! 众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升官发财! 北大的这种风气随着一场运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这场运动就是我 们今天讲的新文化运动 。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教师讲述

3、: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但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性质依旧没有改变。政治及思想界更是出现沉闷、彷徨。 PPT 展示材料: 材料:图片“袁世凯祭天祭孔” “袁世凯复辟称帝”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了抵制和对抗民主共和的理念,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功。 1913 年后,袁世凯接连发布尊孔令 、 祭孔令 ,并组织了“中华民国” 首次官祭孔子活动。 教师讲述: (结合上述材料)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又陷入了混乱的局面之中。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 得百姓生活民不聊生, 而一些杂志更是大力宣传封建思想。

4、这样的封建思想、 封建礼教成为了套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那么,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中 国富强的前途何在?这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改造旧中国又开始了艰难的探 索。 PPT 展示材料: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 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 不可。 ” 陈独秀 “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陈独秀 图片材料: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的照片 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西方自由、 平等、 博爱等思想观念,已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

5、 特别是青年学生。 教师讲述: (师生共同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 回想中国的历史, 中国自被西方列强打开大门后, 就被动地经历撞击带 来的剧痛。中国人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近代化探索。先学人家的技术,结果 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是打不 过日本。于是开始学制度。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一拿到中国就变 样了。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新的国 家需要新的国民,新的国民需要新的思想。 于是他们掀起了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接下来, 就让我 们一起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兴起 讲述新文化概念: “新文化”的含义:资产阶级文化(

6、民主、科学、平等、 自由、共和、宪政、人权等理念。 ) 设问:阅读教材,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找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代 表人物、阵地等基本要素? 答: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 1915 年;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 设问:哪件事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生: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 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设问: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什么? 生: 新青年 、北京大学 设问:北大是很多人梦想的学府,它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谁起了

7、重要作用? 生:蔡元培 (阅读教材 P57“人物扫描” ,了解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 教师讲述: 1989 年(戊戌变法)创办京师大学堂。1912 年民国建立后,京师大学 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老师都是前清的举人、进士或翰林,学生读书的目 的是将来出来做官。那时候的北京大学和衙门差不多,充满了官场风气。后 来学贯中西的蔡元培先生来到北大任校长。 设问:他到了北大担任校长,要改造北大。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 方针? 生: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设问: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生: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 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

8、的阵地。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阵地的原因: 蔡元培先生的主要思想: “思想自由” :实质是让新思想能在北大得以传 播; “兼容并包” :鼓励新思想的倡导者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正是由于蔡元 培先生的这种进步的思想, 使北大汇聚了很多精英人才, 成为中国思想活跃、 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北大讲台上有西装革履的进步人士,也有身穿马褂的封建遗老。 过渡:可以说,当只是一个充满了冲突的时代。那么,就是在这样充满冲突 的时代,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课件展示祥林嫂的故事)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一)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P

9、PT 展示: 丽春之日, 丈夫夭折. 祥林嫂在生命和 “名誉” 之间, 它依然选择了 “名 誉” ,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 。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 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 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 不嫁二男” ,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 说她“不干不净” 。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 死去了 设问:祥林嫂是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虚构的人物。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 女的典型。祥林嫂是谁害死的,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生:吃人的封建礼教

10、设问:封建礼教就像一张网一样套在人们的身上,既限制了人们的发展,也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那么,针对这一现象,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什么内容? 生: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新道德 设问: 什么是旧道德?这套道德规范对民众生活和国家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 生:儒家的“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 ) ,忠孝节义学说。 教师讲述: 新文化运动抨击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提出了“打倒 孔家店”的口号。提倡新道德,提倡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 其中,以鲁迅为代表,他使用白话文的文学形式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 人本质,号召人们推翻这“吃人”的社会。他在狂人日记

11、中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狂人日记 过渡: 新文化运动除了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以外, 还向我们介绍了两位先生。 2、提倡民主与科学 PPT 展示材料: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 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 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设问: 上述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什么内容?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 什么? 生: (1)提倡民主、科学,

12、反对专制、愚昧。 (2)指民主与科学。 (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述这两个词语) (阅读 P57 书下 注释) 教师总结: 由陈独秀首先提出的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 两大 旗帜,被称为“德先生” “赛先生” 。 “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 民主精神。 “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新文化运 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设问: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已经由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层面深入到思想文明层面,由表及里,由浅 入深,层层递进。新文化运动是从思想文化层面要实现一个民主科学梦。 (目的:结合之前的知识,综合认识近代以来的探索)

13、 3、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 设问:阅读这两首诗,看看它们在文体和语言风格上有何特点? 永遇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教我如何不想她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啊! 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

14、何不想她? 生:第一首诗为古代文言文;语言雕琢、艰涩、枯燥。第二首诗是白话文; 语言通俗易懂、平易、新鲜活泼 设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生: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 合作探究: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新思想、新文化? 生:白话文 教师总结: 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 而文言 文比较难懂。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更是一场文学革命。 设问:提倡使用白话文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生: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强调写文章“需 言之有物” ,不能无病呻吟。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到旧文学, 建设新文学。 教师讲述: 下面,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走进那场新

15、文学和旧文学之争。 观看视频 建 党伟业片段。 (目的:寓教于乐,直观感受) 以表格形式总结新文化运动内容: (同时找几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内容诠释 设问:这场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生:自由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新”在四个方面: 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二)意义 设问: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生:自由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 地位,是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 了人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为随后爆发的五

16、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 的作用。 局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存在对中 西方文化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设问: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教师总结: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要辩证地看问题。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只有民主科学才能救 中国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提倡白话文,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 反映了资 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 续

17、。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 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 用。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1、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 “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 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这份出版物应该是(B) A.时务报B.新青年 C.民报D.申报 2、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做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树叶, 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 萌发,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B )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3、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

18、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 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 “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 。陈独秀 为了“战胜恶社会” ,希望青年们高举的大旗是(C) A.自强求富 B.爱国救亡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 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材料 2“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 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 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 陈独秀 请回答: (1)请你判断陈独秀发表此(材料 1)观点时的社会背景。 答: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正在推行“尊孔复古”, 为实现独裁专制做准备。 (2)材料 2 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谁?“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阵地 是什么? 答:科学、民主 新青年 、北京大学 (3)材料 2 反映出陈独秀的什么精神?和他并肩战斗的主要战友还有谁? 答:追求科学和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精神。 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标志: 新青年的创办 兴起代表人物:陈独秀等 主要阵地: 新青年 、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影响: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0047d).doc)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