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804e3).doc

上传人(卖家):老黑 文档编号:1856634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804e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804e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804e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804e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804e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部编版人教部编版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第 22 课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课。课 程内容具有着对整个单元的回顾和总结的特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体现了 长达十四年之久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全民性和伟大性。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 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 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因此,本课内容无论是在本单元还是在中国近代史中均具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主要包括四个小节内容: 全民族坚持抗战

2、; 中共七大的召开; 战略反攻,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每一小节,环环相扣,层层 递进,最后升华主题。 二、设计理念 主要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合适视频、展示相关图片和历史文字 资料,再现历史画面及场景,增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直观、感性认识;同时有利 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 一方面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另一方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主体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 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

3、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 争胜利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材,联系已学知识思考、讨论,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 养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 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四、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自我意识均有迅速的发展,探究学习的欲望强烈,有很强表现欲。关于本课的内 容,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利于对本课知识 的进一步理解。 五、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中共“七大”

4、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原因。 关键:利用多媒体课件、剪辑的视频资源等,通过阅读资料、讨论等方法指 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适时地对知识进行引导讲解,对学法给予指导。 六、教学课时 共 1 课时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查找相关的图片、合适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对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有具体的了解。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阅兵式 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体会阅兵式的气势以及带给人的震撼。 【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快速引入到本课内容的学习。】

5、教师:苦难来自战争,而伟大则源于精神,面对强敌,我们绝不屈服,苦战 14 年终于迎来了胜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 22 课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温那 段激动人心的时刻。 新课讲授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教师活动:过渡 为了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完整的认识,我们大家先在回 顾之前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梳理一下 20 世纪 30、40 年代日本侵华史实。 出示时间轴:20 世纪 30、40 年代日本侵华史实。 学生活动:回顾已有知识,梳理 20 世纪 30、40 年代日本侵华时间轴。 【梳理出以时间为纲的日本侵华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 教师:合作探究面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中国各阶层分别做出了

6、怎样的 选择呢?将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国民党、共产党、社会各阶层。 中间穿插讲解皖南事变与赤石暴动的相关内容。 思考 各小组所代表的派别在抗日战争期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强调: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抗日民族统一。 学生活动:阅读分析教材教材史实,探究完成任务:用史实说明本小组代表 的派别或者阶层在抗战中的表现。 【梳理检查合作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主阅读、 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学习使用 历史语言表达史实。引入家乡地方史,认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图片资料,了解和感受社会各阶层在民族危亡关头慷慨赴国难的气节。 得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抗战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

7、能力,体会抗日战争的全民性。】 过渡:正是这种全民族的抗战,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也就在抗战胜 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二)中共七大的召开 教师活动:补充论联合政府的两则材料。教师问题引导。 问题 1:这支军队是谁领导的? 问题 2: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问题 3:那么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 问题 4:那么胜利后,我们的方向是什么? 问题 5:那我们依靠什么来指引我们取得最终胜利? 教师: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作为一切工作 的指南。这对统一全党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深远的 意义。 而中

8、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人民指明了战后的方向。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说明中共七大召开的意义。 【在史料解读中串联历史知识,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过渡:中共七大的召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最终迎来的抗日战争的 伟大胜利。 (三)战略反攻,日本投降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 教师活动:展示四幅图片。 结合图片材料请说说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有哪些? 1945 年 8 月 6 日和 9 日,美国先后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8 月 8 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 8 月 9 日,毛泽东发表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声明,举行全国规模的

9、反攻。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并结合课文内容,自主梳理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从材料和教材中提取历史信息。】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教师活动:思考是什么原因,使这场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提示:可以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去思考 思考这场战争的胜利有着怎样的伟大意义呢? 提示:可以从国内和国际的角度去思考。 国内:从抗日战争的时间考虑,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历史。 从长期时间考虑: 国际: 美英苏三巨头的评价及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 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从历史当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当抗日战争的时间轴和 中国人民抗战表格再次呈现出来,你有哪些启示? 学生活动:读材料,由史实得出结论

10、,理解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以及中国 为抗战胜利做出的牺牲和贡献。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学生分析、回答)交流对于本节课学习的感想及联系自身的做法。 【根据史实,学生学会多角度的分析问题,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学生自主 地认识到要牢记历史、缅怀革命英烈,并形成国际视野下的家国情怀。】 小结:理顺相关知识点。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 日根据地军民的局部反攻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中共七大的召开为夺取抗战的胜 利和实现战后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尤其 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下,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性 胜利。这次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课堂练习、中考再现。 作业布置 九、板书设计 第 22 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二、中共七大的召开 三、战略反攻,日本投降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804e3).doc)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