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学校设计者 学科(版本)人教版章节第三单元 学时1 学时年级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建立 1角的表象。 2.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而与角的两 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3.经历、体验认识和使用量角器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到人类的聪明才智,体会数学在实 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会量角的方法,分清内外圈正确读出角
2、的度数。 措施措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挖掘教材蕴涵,有效应用电子白板的交互 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变静态为动态, 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在动态中建构,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发展思维。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辨认直角、 锐角和钝角, 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并且有很多学生知道量角要用 量角器, 但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用尝试过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不清楚量角 器的结构;没有形成具体角的大小概念。角的度量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一方 面学生看不到量角器上的“角” ,即使看到了量角器上的“
3、角” ,也不会摆量角器, 很难做到顶点和中心、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同时达到重合;另一方面,摆好了量 角器也不会读刻度。 因为量角器中有两圈数字,且顺序相反,学生往往分不清该读哪 圈,往哪边数。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说有一定的发展, 但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 所 以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充分挖掘教材蕴涵, 有效应用电子白板的 交互功能,加强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这些活动中认识量角器和角 的计量单位,形成量角的技能,并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动态中建 构,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发展思维。 2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一) 情境引入情境
4、引入 引发思考引发思考 1.创设情 境,引出 角 2.复习角 的意义及 角的组成 3.揭示课 题 小明去爬山,有两条路,选择哪一条? 说说选择的理由。 师在黑板上画角, 复习角的意义及各部分 的名称。 从情境图中抽象出角, 并目测直观比较 它们的大小。 重叠法比较两个角度接近的角。 揭示课题: 一般情况下, 我们能通过目测、 用重叠等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但要想准确 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和它们的差, 就需要有 专门的度量工具和计量单位。 这节课我们 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 1.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到路面与 水平面角度的大小不同。 2.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为后面学 习做好铺垫。 3.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实
5、际上是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雏形,以 此激活学生思考,为后面用量角 器量角做好铺垫。 4.用以前的方法只能直观比较角 的大小,但不能准确知道角的实 际大小,顺其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二)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建构知识建构知识 1.认识角 的单位 认识 1的角。 课件演示把半圆分成 180 等份, 指出每 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 1 度。 书空 1。 质疑:学生阅读 P40 中间一段话。 感受 1角的大小。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1的角,闭 眼感受 1角的大小,用手比划比划它的 大小。 在 180 等分半圆上从不同角度点击出 现多个 1角,指出它们的顶点是相同 的。 1.量角器上 1的角学生
6、不容易 看清楚,而从 180 等分的半圆中 很直观感知它的大小。 2.直观感受半圆上180个1角的 顶点重合于一点,帮助学生排除 先前学习量长度时形成的“一端 对齐、从头量起”的思维定势。 3.通过语言描述、闭眼感受、用 手比划等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建 立 1角的表象。 2.认识量 角器 简化半圆上 180 等分线。 认识内圈刻度。 依次出示开口朝右的几个角( 10、 35、110) ,让学生判断是多少度,说 说是从哪数起的,用手比划一下数的方 向。从读数不便引出内圈刻度。 认识外圈刻度。 出示开口朝左的 40角,引起不同意见: 是 40还是 140?请学生说想法。 引出 外圈刻度。 1.动态演
7、示量角器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量角器是 180 个 1小角的集合。师生协作,共 同参与,动脑、动手又动口,经 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对量 角器的本质有了清楚的认识。 2.借助肢体语言直观比划数的方 向,初步感知读角方法 。 3.由读角困难引出两圈刻度,让 学生感知两圈刻度的作用和由 来。 3 量角器各部分名称 介绍量角器各部分名称。 互相指认量角器各部分名称。 展示量角器教具,让学生指一指、 说一 说。 4.通过指认活动,让学生熟悉量 角器各部分名称。 3.认读角 的度数 分别认读开口朝右的 30角和开口朝 左 150的角,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读的, 并用手势比划。 对比这两个角。 学生
8、对比思考读内外圈 刻度的方法。 出示不能直接读角的图, 引发学生思考 量角器如何摆放。 1.对比开口方向不同的角,让学 生学会读角,解决了分清内圈刻 度和外圈刻度这一难点。 2.从不能直接读角,引发学生思 考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 4.学习量 角 学生独立尝试量两个角, 小组内交流用 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对于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直观操 作,得出量角的方法;对于2,指导学 生用两种方法测量。 1.学生独立尝试量角,量好后再 交流、讨论、汇报,在活动中掌 握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 动手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动态呈现学生的每个活动细 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理念。 5.探究角 的大小
9、决 定因素 出示 P41“做一做”第 2 题的两个角, 让学生先估再量。 学生量后汇报, 再思考有什么发现, 得出 结论: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 有关系。 应用: 当遇到角的边很短, 量角不方便 时, 可以把边延长后再量。 老师用的量角 器不透明, 量角时常常不方便, 就可以先 把角的边延长一些再量。 课件出示量角器和一个角,调整角的 边,把角变大、变小。从量角器上读数的 变化直观感知到: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 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让学生先估再量,然后思考有什 么发现,培养了学生估计和动手 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让学 生获得成功体验,培养自主学习 的能力。 4 (三)(
10、三) 整合应用整合应用 发展思维发展思维 练习巩固 1.辨一辨。 根据使用量角器时易出现的典型错误, 出 示量角图片, 让学生判断对错。 强调点重 合、 边重合、 读刻度时不仅要分清内外圈, 还要看清数字。 第二幅图学生判断对错后再问这个角比 140度大还是小? 第三幅图,学生判断后点击淡出量角器, 问: 如果没有量角器的帮助, 你能判断这 个角量的对不对吗? 第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刻度读法有何错误。 2.量一量。 先说明三角尺上直角的度数, 再让学生 先估后量其余的四个角。 通过比较教师与学生手中三角尺上对 应角,让学生感知三角尺虽然大小不同, 但对应角的度数相同。 指导学生发现每块三角尺上三个
11、角度 数的和是 180 度。 3.画一个角,再量一量。 我准备画一个()度的角; 画出这个角; 量一量这个角的度数是()度; 和我原来想画的角相差()度。 学生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1.通过判断改正错误的量角方 法,巩固量角的方法的同时,引 发学生思考。 2.通过估角、量角,让学生了解 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加深对 角的大小的感知,让学生对三角 尺上特殊度数的角有了初步的感 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估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初步渗 透三角尺上对应角相等以及三个 角度数的和是 180。 3.画角这一活动,不仅能培养学 生估计的意识和能力,还能发散 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练
12、习少而精,达到一题多用的 功效。 (四)(四) 归纳整理归纳整理 总结回顾总结回顾 归纳总结 结合板书, 引导学生梳理回顾本节课学习 的内容。 梳理知识点,培养学生总结、概 括的能力。 (五)(五) 课外延伸课外延伸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1.介绍生 活中关于 角度的知 识。 2.展示多 样的量角 工具 3.作 业 1.视频展示角度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2.展示 360量角器、可调式量角器、万 能角度尺、数显万能角度尺、经纬仪。 3.作业:P44 练习七第 3、4 题 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的聪明才智, 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激起学生 的创新欲望,让他们感受到数学 知识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