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电子备课教学设计模板网络电子备课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课题1 亿有多大学科学科学 班级班级四(7)课时课时1设计设计者者 一、教材一、教材简简析析和学情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 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 1 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 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 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 感受 1 亿这个数有多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2、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感受 1 亿的大小、发展 数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过程中体会、领悟“由小数据推算出大数据”的研究方 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 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发展共同解 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难点:如何借助小数据推算大数据 四、教四、教法(理念)法(理念)设计设计 借助于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 1 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领悟“由小 数据推算出大数据”的研究方法。 五、教学资源准备五、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微课、纸、硬币、学习单。 学生:尺子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一、一、复习复习旧旧知,导入新课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大叔,包括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生活中有很多大 数,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信息,学生阅读。 你发现这些信息有什么共同点?(用“亿”作单位) 小结:看来“亿”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那 1 亿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 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实践实践探究探究 1 1、同学们,想象一下,我们身边的物品如果有 1 亿
4、个会有多高?多重?多长? 猜的对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办?(用实验证明) 2、首先从数的组成完成填空。 1 亿相当于( )个亿;( )个千万;( )个百万;( )个十万;( )个万;( )个 千;( )个百;( )个十;( )个一。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自己对数的认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想象 1 亿有多大,不 同的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猜想,从而使学生对“1 亿有多大”充满好奇心,产生去探索、 研究的兴趣。) 3、 我们选择探究1 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该怎么办?难道真要找1 亿张纸来量一 下? a测量 1 张纸的厚度,推算出 1 亿张纸的高度; b.测量 10 张纸的厚度,推算出 1 亿张纸的高度; c
5、.测量 100 张纸的厚度,推算出 1 亿张纸的高度。 你觉得选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为什么不量 128 张纸的厚度, 再推算 1 亿张纸, 或者量 105 张纸的厚度, 再推算? 观察一下这 3 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小数据推算出大数据)(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1 亿有多大”的活动,不仅要关注 1 亿有多大的结论的获得,还要 关注学生对相应的数学方法的体会、领悟。设计实验方案是动手实践的前提,让学生 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的研究过程,学会梳理思路,优化实验步骤,归 纳科学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研究经验,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保障。) 4、4 人一小组,先测量 100 张纸
6、的高度,再推算出 1 亿张纸的高度。 请学生阅读活动要求,再动手实践。 5、收集不同的方法,展示并请小组代表汇报是怎样推算的。 a.100 张 1 厘米, 1000 张 10 厘米, 10000 张 100 厘米1 亿张 1000000 厘米,就是 10000 米。 b.1 0000 0000100=100 0000100 00001 厘米=100 0000 厘米,就是 10000 米。 (学生可能还有别的方法,继续汇报展示。) 6、老师把同学们的方法做了个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学生观看微课。 (设计意图:教师用微课展示了学生的推算方法,起到了总结提升的作用,利用 动态课件的演示,激发了学生
7、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 7、实践探究 1 亿枚硬币叠起来的高度。 小组先测量 10 枚硬币的高度,再推算 1 亿枚硬币的高度。 教师收集不同方法展示,小组代表汇报怎样推算的。 实践探究出 1 亿枚硬币高 20 0000 米。 请学生估算一下 20 0000 米大约是多少个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怎样估算 的?(大约 20 个) 小结: 我们用小数据推算出大数据的方法, 探究出 1 亿张纸摞起来高约 10000 米, 1 亿枚硬币叠起来高约 200000 米。1 亿张纸、1 亿枚硬币可真高呀。比我们猜的数据可 要大很多很多。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亲历“测量数据-实验推算-获得
8、结论”的实验过 程,并在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汇报中学生会认真倾听、学会与人沟通、学会质疑思辨、 学会欣赏他人、学会取长补短短。在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探究的方法,还积累了丰富的 数学活动经验。) 三、巩固新知,巩固新知,渗透渗透德育德育 1、100 粒大米约 2 克重,100 千克大米约够 1 人吃 1 年。1 亿粒大米约重()克, 合()千克,够 1 人吃( )年。 学生算后回答:1 亿粒大米约重 2000 千克,够 1 人吃 20 年 你们今年几岁?吃完 1 亿粒大米大约几岁?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想想我国总人口约 14 亿,如果每人每天节约 1 粒米,那 14 人 1 天节约多少米? 这 14 亿
9、粒米可以用来干什么? 2、制造 2000 双一次性筷子要砍伐 1 棵树,制造 1 亿双一次性筷子要砍伐() 课树。 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3、10 步大约是 600 厘米,1 亿步有多长? 60000 千米到底有多长呢?想象一下。出示 60000 千米有多长的资料,学生阅读。 小结:我们没有想到这薄薄的纸、小小的硬币、小小的米粒,当它们积少成多, 达到 1 亿时,竟有如此之高、如此之多、之大。 四、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提升提升认识认识 1、生活中有许多关于 1 亿的信息,我们一起来看看。 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节约无小事,希望我们都能落实到自己行动中来。 2、认识微观世界里的“亿”。 1 滴血
10、里面约有 1.6 亿个红细胞。 人的大脑中有 120 亿个神经细胞。 (设计意图:阅读生活中 1 亿的数据信息,让学生在感受 1 亿的同时,在思想上受 到一次深刻的教育,体会节约、环保的重要微观世界中的 1 亿又让学生从另一个层面 了解有关亿的知识,渗透辩证思想,丰富学生对 1 亿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五、交流评价,全课总结、交流评价,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经历了动手实践,研究问题的过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 现问题,也可以用今天的方法先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再动手实践,解决问题。我们 还学习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用小数据推算出大数据。 (设计意图:帮助
11、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既有数学思想方法上的小结,又有 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还有情感上的分享与共鸣,使本节课的综合目标得以升华,帮助 学生对研究的方法进行梳理。) 板书板书设计:设计: 1 亿有多大 小数据推算大数据 (部分)(整体) 教学教学反思:反思: 本节课,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自主完成实 践活动,从而充分感知 1 亿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 创设足够的空间。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 1 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 都市凭感觉,甚至是随意的。虽然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扼制学生的想象,而是给 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二、 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 本节课主旨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1 亿有多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 受 1 亿有多大,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 成,切实给学生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 三、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更要注重让学生领悟思想方法的渗透,如 1 亿张纸的厚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以先 测量 100 张纸的厚度,再推算出 1 亿张纸的厚度。这样用小数据推算出大数据,把复 杂问题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