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下3册60篇情境默写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1869563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0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下3册60篇情境默写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下3册60篇情境默写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下3册60篇情境默写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下3册60篇情境默写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下3册60篇情境默写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48 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0 篇情境默写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 26.论语(十二章)(选择性必修) 1.在 十二章 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 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 2.在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 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在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在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 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在十二章中,

2、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文质彬 彬,然后君子。 6.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 因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 己任”和“死而后已”。 8.在 十二章 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 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吾往也”。 9.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知者不 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 要希望

3、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在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 提高观察力,还“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2.在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迩 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3.在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 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4.在 十二章 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 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5.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

4、后,还要求君子“就有道而正焉,”,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第 2 页 共 48 页 16.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克己复 礼为仁”。 17.在 十二章 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 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8.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 27.大学(节选) 1.在礼记大学中,阐述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应该修身养性的句子是“自天子以 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2.要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太平,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而整治好家庭的前提是提

5、高 自身修养, 礼记大学中,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 治而后天下平” 。 3.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来自学礼记大学 ,该文通过“物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三句,揭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获取知识,才 能意念真诚,才能心思端正。而这些是修养品德的前提。 4.大学之道中,用“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 家治理上轨道的重要性。 5.礼记中大学之道一篇中用三句话概括了大学的道理:“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6.大学之道中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两句,强调上自天子, 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

6、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28.无衣 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修我甲兵,与子偕 行。 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的句子是: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4.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个行动的句子是: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5.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6.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王于兴师,修我 戈矛。 7.有人说无衣这首诗的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主要表现在“与子同仇,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三句上,这使人想象到战士

7、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第 3 页 共 48 页 29.春江花月夜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 相似。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 空中的句子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4.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 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江畔何人初

8、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 你的句子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6.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 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7.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 相思明月楼? 8.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 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 送流水。 9.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

9、月光照射着开遍鲜 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10.春江花月夜中“白云” “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 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1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 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2.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此时没有用的句子是: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30.将进酒 第 4 页 共 48 页 1.在将进酒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两句成

10、功地塑造了一个自 信、豪迈、洒脱的诗人形象,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 2.在将进酒中, 诗人举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表达了和曹植一 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3.在将进酒中, “酒”是全诗的核心话题,也是诗人的感情寄托,其中从“会须一 饮三百杯”这一句可以看出诗人酒量之大,酒气之豪, “将进酒,杯莫停”两句则可以看出 诗人劝酒时的直率与豪爽。 4.在将进酒中,诗人以黄河之水开篇,气势磅礴,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君 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在将进酒中,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的句子

11、是: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 格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将进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慨 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8.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9.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 后的真言;是诗的豪放,更是诗人的愤激。 10.将进酒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1.将进酒气势惊

12、人,以时间空间范畴夸张,以比喻来表现人生易逝,将黄河的永 恒伟大反衬生命短暂渺小脆弱的诗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2.将进酒举古人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陈王 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3.将进酒中由悲而乐,表面上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 的诗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4.将进酒一诗中,情致渐致狂放,与开篇的悲相关合,万古愁的含义更显深沉, 表现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一句是: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31.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苏轼江城子开头三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

13、量,自难忘。排空而下,真情直语, 感人至深。 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 “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3.“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他设想死者 第 5 页 共 48 页 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 无绝期” 。 4.王弗逝世后这十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到密州后,又 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已极。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这时他才四十岁不到, 却已经“尘满面,鬓如霜” 。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

14、要“纵使相逢应不识” ,这是一种 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0 篇情境默写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 教师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26.论语(十二章)(选择性必修) 1.在 十二章 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 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 2.在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 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 6 页 共 48 页 3.在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在十二章中,

15、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 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在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文质彬 彬,然后君子。 6.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 因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 己任”和“死而后已”。 8.在 十二章 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 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吾往也”。 9.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知者不 惑,仁者

16、不忧,勇者不惧。 10.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 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在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 提高观察力,还“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2.在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迩 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3.在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 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4.在 十二章 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 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

17、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5.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 后,还要求君子“就有道而正焉,”,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6.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克己复 礼为仁”。 17.在 十二章 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 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8.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 28.大学(节选) 1.在礼记大学中,阐述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应该修身养性的句子是“自天子以 第 7 页 共 48 页 至于庶人,壹

18、是皆以修身为本。 ” 2.要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太平,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而整治好家庭的前提是提高 自身修养, 礼记大学中,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 治而后天下平” 。 3.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来自学礼记大学 ,该文通过“物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三句,揭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获取知识,才 能意念真诚,才能心思端正。而这些是修养品德的前提。 4.大学之道中,用“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 家治理上轨道的重要性。 5.礼记中大学之道一篇中用三句话概括了大学的道理:“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6

19、.大学之道中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两句,强调上自天子, 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29.无衣 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修我甲兵,与子偕 行。 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的句子是: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4.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个行动的句子是: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5.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6.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王于兴师,修我 戈矛。 7.有人说无

20、衣这首诗的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主要表现在“与子同仇,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三句上,这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30.春江花月夜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 第 8 页 共 48 页 相似。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 空中的句子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4.春江花月夜中,清明

21、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 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 你的句子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6.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 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7.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 相思明月楼? 8.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 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

22、是: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 送流水。 9.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 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10.春江花月夜中“白云” “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 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1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 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2.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此时没有用的句子是: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23、31.将进酒 1.在将进酒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两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 信、豪迈、洒脱的诗人形象,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 2.在将进酒中, 诗人举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表达了和曹植一 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3.在将进酒中, “酒”是全诗的核心话题,也是诗人的感情寄托,其中从“会须一 饮三百杯”这一句可以看出诗人酒量之大,酒气之豪, “将进酒,杯莫停”两句则可以看出 诗人劝酒时的直率与豪爽。 4.在将进酒中,诗人以黄河之水开篇,气势磅礴,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君 第 9 页 共 48 页 不见,黄河之

24、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在将进酒中,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的句子是: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 格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将进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慨 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8.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9.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 后的真言;是诗的豪放,更是诗人的愤激。 10.将进酒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

25、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1.将进酒气势惊人,以时间空间范畴夸张,以比喻来表现人生易逝,将黄河的永 恒伟大反衬生命短暂渺小脆弱的诗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2.将进酒举古人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陈王 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3.将进酒中由悲而乐,表面上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 的诗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4.将进酒一诗中,情致渐致狂放,与开篇的悲相关合,万古愁的含义更显深沉, 表现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一句是: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

26、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3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苏轼江城子开头三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排空而下,真情直语, 感人至深。 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 “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3.“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他设想死者 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 无绝期” 。 4.王弗逝世后这十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到密州后,又 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已极。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这时

27、他才四十岁不到, 却已经“尘满面,鬓如霜” 。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应不识” ,这是一种 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 第 10 页 共 48 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60 篇情境默写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 32.屈原列传(节选)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 “离 骚”者,犹离忧也。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 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 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

28、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 , 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第 11 页 共 48 页 4.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 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 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 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 离骚 作铺垫。 5.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 “天啊!” ,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 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疾 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

29、,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 子是: 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8.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 括“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这三方面。 9.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 用辞精到的两句是:其文约,其辞微。 10.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 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 远。 11.我们读屈原的离骚 ,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 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其志洁

30、,故其称物芳。 1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 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 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 见。 14.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15.说屈原出淤泥而不染“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 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 16.屈原“怨”的原由是: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17.离骚的文风特点是:

31、“其文约,其辞微。 ” 33.过秦论 1.贾谊在过秦论中论述秦国毫不费力取得了西河之地,得益于“内立法度,务耕 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为以后秦王扫 六合、吞八荒奠定了基础。 2.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固守边境, 把匈奴赶退七百余里, 使得匈奴 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贾谊过秦论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第 12 页 共 48 页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贾谊在 过秦论 中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4.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四个句子就

32、写出了 陈涉高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5.陈涉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并不是因为陈涉地位超然。对于陈涉的身份,贾谊在过 秦论一文中交代的很清楚: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出身贫寒 和地位低贱,却能天下响应,只因为天下苦秦久矣。 6.过秦论一文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象地描写了秦 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7.过秦论中秦始皇北却匈奴,焚书愚弄百姓,收缴天下的兵器,又派遣精兵强将把 守要害,自认为江山永固的句子是: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8.为了削弱天下的百姓的武力,秦始皇“收

33、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 十二。 ”自以为江山永固,可万世为王。可贾谊却认为制止暴乱的最好办法不应该这样,而 是施以仁义。 9.过秦论中最直接反应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 笞天下。 ” 10.过秦论中,贾谊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两句总结了秦王朝的愚民 政策。 11.贾谊文采斐然,在过秦论中便用一组排比,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形象概括了秦始皇仰仗武力征服天下诸侯,登上皇帝 宝座,奴役天下百姓。 34.五代史伶官传序 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满招损,谦得益” ( 尚书 )作为论据,再结合庄宗的实

34、例,欧阳修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一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与孟子的名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提出了此文的中 心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令人鲜明,催人谨醒。 4.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中, 欧阳修描绘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 欲抑先扬, 一盛“方 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一衰“一夫夜呼,乱者 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对比,一褒一贬的抒情, 力透纸背,给人以强烈的碰撞感、落差感

35、,引起读者心灵的震颤。 5.庄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骄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废朝政,最后众叛亲离、士卒离散, 仅有的些许忠臣还被庄宗逼着以发代首, 发誓效忠。 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文, 用“至 第 13 页 共 48 页 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一句再现了当时君臣相泣的情景,何其衰败啊。 6.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连用两个反问句“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 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否定了天下的得失是因为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而是都由人事决 定。 7.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 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35.燕

36、歌行 1.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 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 困作反衬。 2.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 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 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 为下文写 战败埋下了伏笔。 3.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死离别。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 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4.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两句一实一虚,既

37、写 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之情。 5.在初唐时期, 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 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 一种社会风气,高适的燕歌行中的“男儿本自重横行”这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 对于敢于为国效力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 “天子非常赐颜色” ,这就直接推动了 这种风气的形成。 6.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校尉羽书飞瀚海”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 进攻速度之快, “胡骑凭陵杂风雨”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7.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两句对边塞黄昏时风 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暗

38、示着战争的失败。 8.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凄凉与悲壮。 9.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 马度阴山”表达对其仰慕与赞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广,这两句是: “君不 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边疆打仗的将军的不满。 36.李凭箜篌引 第 14 页 共 48 页 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 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

39、丝动紫皇”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 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3.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正面写乐声,不仅可以 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4.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 “梦入神山 教神妪 ;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且干 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5.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女娲炼石补天 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6.李凭箜篌引中“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

40、兔”两句,写成天伐桂、劳累不 堪的吴刚,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的玉兔,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 印在读者心中。 37.锦瑟理解性默写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因其对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 思华年。 ” 2.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地无限怅惘的句子是: “此情可待成追 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3.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作者指出了美好事物不能 长在,寄寓了悲伤竭悼之情。 4.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典故写梦蝶和杜鹃,以此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悲戚与怨愤的诗 句是: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5.锦瑟一诗中, “此情可

41、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及的 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6.锦瑟中感叹“才华背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沧海 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7.锦瑟中诗人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庄 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8.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境、虚 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出来。 38.书愤 1.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 风大散关”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第 15 页 共 48 页 2.陆游在书

42、愤中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观场面的诗句是: “楼 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3.书愤中的“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作者感叹世事艰难,追述 了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4.书愤中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的诗句是: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 仲间! ” 第 16 页 共 48 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60 篇情境默写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 教师版 33.屈原列传(节选)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 “离 骚”者,犹离忧也。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 不能明

43、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 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 , 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4.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 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 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 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 离骚 作铺垫。 5.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 “天啊!” ,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 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6.在屈原列

44、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疾 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 子是: 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8.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 括“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这三方面。 9.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 用辞精到的两句是:其文约,其辞微。 10.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 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

45、见义 远。 11.我们读屈原的离骚 ,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 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1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 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 第 17 页 共 48 页 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 见。 14.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15.说屈原出淤泥而不染“自疏濯淖污泥

46、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 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 16.屈原“怨”的原由是: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17.离骚的文风特点是: “其文约,其辞微。 ” 34.过秦论 1.贾谊在过秦论中论述秦国毫不费力取得了西河之地,得益于“内立法度,务耕 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为以后秦王扫 六合、吞八荒奠定了基础。 2.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固守边境, 把匈奴赶退七百余里, 使得匈奴 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贾谊过秦论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贾谊在 过秦论 中指

47、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4.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四个句子就写出了 陈涉高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5.陈涉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并不是因为陈涉地位超然。对于陈涉的身份,贾谊在过 秦论一文中交代的很清楚: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出身贫寒 和地位低贱,却能天下响应,只因为天下苦秦久矣。 6.过秦论一文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象地描写了秦 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7.过秦论中秦始皇北却匈奴,焚书愚弄百姓,收缴天下的兵器,又派遣

48、精兵强将把 守要害,自认为江山永固的句子是: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8.为了削弱天下的百姓的武力,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 十二。 ”自以为江山永固,可万世为王。可贾谊却认为制止暴乱的最好办法不应该这样,而 是施以仁义。 9.过秦论中最直接反应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 笞天下。 ” 10.过秦论中,贾谊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两句总结了秦王朝的愚民 政策。 11.贾谊文采斐然,在过秦论中便用一组排比,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形象概括了秦始皇仰仗武力征服天下诸侯

49、,登上皇帝 宝座,奴役天下百姓。 第 18 页 共 48 页 35.五代史伶官传序 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满招损,谦得益” ( 尚书 )作为论据,再结合庄宗的实 例,欧阳修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一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与孟子的名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提出了此文的中 心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令人鲜明,催人谨醒。 4.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中, 欧阳修描绘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 欲抑先扬, 一盛“方 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

50、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一衰“一夫夜呼,乱者 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对比,一褒一贬的抒情, 力透纸背,给人以强烈的碰撞感、落差感,引起读者心灵的震颤。 5.庄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骄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废朝政,最后众叛亲离、士卒离散, 仅有的些许忠臣还被庄宗逼着以发代首, 发誓效忠。 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文, 用“至 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一句再现了当时君臣相泣的情景,何其衰败啊。 6.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连用两个反问句“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 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否定了天下的得失是因为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而是都由人事决 定。 7.五代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下3册60篇情境默写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