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节人竹节人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第第 2 2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继续根据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继续根据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继续根据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课程导入、课程导入导入:上节课,我们围绕第一个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阅读了竹节人 。这节课,我们继续围绕剩下的两个任务来读这篇文章。引导:完成剩下的两个阅读任务,要分别关注哪些内容呢?预设:第二个阅读任务,要关注“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第三个阅读任务,要关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带着两个阅读任
2、务浏览课文,找到相应内容,作好记号。预设:投入地做玩具:第 3-4 自然段;投入地玩玩具:第 11-13、15、17-21 自然段;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第 20-29 自然段。 (板书:第 3-21 自然段 第 20-29 自然段)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明确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二、问题探究问题探究过渡:我们带着剩下的两个阅读任务,继续有目的地阅读吧!(一)(一)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 1. .探究任务探究任务细读课文内容,完成阅读任务。2 2. .探究方法探究方法(1)自由读第 3-4 自然段,思考做竹节人带给“我们”的乐趣。(2) 默读第 11-21 自然段, 小组内分享自己找
3、到的玩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乐趣的地方,组内交流。(3)默读课文第 20-29 自然段,梳理有关老师的故事,小组内讲一讲。(4)小组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3.3.探究活动探究活动聚焦侧面描写,感受乐趣。引导:自由读第 4 自然段,思考:“我”的毛笔真的总是弄丢了吗?为什么卖毛笔的老头生意特别好?这说明了什么?预设:毛笔是用竹子做的,竹子正好是做竹节人的材料,“我”的毛笔不是弄丢了,而是拿去做竹节人了。 老头生意好的原因是大家都去买毛笔做竹节人了。 说明竹节人对“我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充满乐趣。点拨:想象孩子们每天买毛笔、做竹节人的画面。小结: 虽然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孩子们做竹节人的快乐,
4、但是我们却在妈妈的责怪和老头生意特别好的侧面描写中体会到了竹节人带给人们的乐趣。聚焦细节描写,体会乐趣。引导:默读第 11-21 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玩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预设:第 11、12、13、15 自然段:取名号、大呼胜利;第 17-21 自然段:喊“口诀”、念“伴奏”、攒着观战、跺脚拍手、手痒痒、把课本当屏风、搏将起来、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点拨:想象课间上演的竹节人“搏斗”场面,并用一个词形容当时孩子们的心情。预设:开心、快乐、喜悦小结: 作者描写了孩子们给竹节人取名号、 课间斗竹节人的热闹场面以及上课偷玩竹节人的情景,那名号、那声音、那架势、那场面,处处充满乐趣。默
5、读课文,梳理内容。引导:默读课文第 20-29 自然段,圈画出关键词,填写表格。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起因经过结果预设: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起因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经过老师没收了我们的玩具,却被我们看到他在办公桌上痴迷地玩起来。结果我和同桌相视一笑。过渡:讲故事如果只是把表格中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讲肯定不行,我们还要细读每个部分,抓住每个部分的关键信息,才能把故事讲好。引导:再次默读第 20-29 自然段,画出描写“我们”和老师神情的词语。预设:我们:老师:我们:入了迷、眼巴巴、沮丧、悻悻然、心满意足。老师:虎视眈眈、怒气冲冲、全神贯注、忘乎所以。根据“虎视眈眈、怒气冲冲”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做表情
6、,想象老师没收玩具的情景。根据“念念有词、忘乎所以”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做表情,想象老师玩玩具的画面。借助表格、关键词讲一讲有关老师的故事。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结合课文理解,学习阅读方法。(二)(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 1. .探究任务探究任务对比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总结阅读策略。2 2. .探究方法探究方法(1)回顾根据三个不同的任务阅读文章的过程。(2)结合课后三个提示在小组里交流阅读策略。(3)小组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3.3.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引导:我们是怎样根据三个不同的任务来阅读这篇文章的?预设 1:围绕第一个任务,通过浏览找到相关内容,并根据任务要求,仔细阅读圈画了制作竹节人的材
7、料、工具、具体步骤和竹节人的具体玩法等相关内容。预设 2:围绕第二个任务,特别关注了“我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精读品味关键语句和描写,体会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 (板书:精读品味 乐趣)预设 3:围绕第三个任务,精读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关注了老师没收玩具的动作、玩玩具的神情描写。 (板书:精读梳理 故事)预设 4:都是先浏览课文,接着找到相应的内容,再仔细阅读相关内容。但是阅读内容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的使用又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是围绕阅读的任务而定的。教师小结: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结合课后提示交流阅读过程,巩
8、固阅读策略。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小结: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以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阅读策略,帮助大家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四、拓展延伸四、拓展延伸过渡:范锡林笔下的竹节人是战场上的壮士,现在我们来看另一位作家笔下的竹节人,她童年时的竹节人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大家读一读、想一想,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交流。竹节人(节选)王勇英玩竹节人的多是男孩子,女孩子通常只是当观众。我不想当观众,要用竹节人来唱戏。大哥和二哥都有好手艺,能雕出男面相和女面相。我最骄傲的事,就是我的两个哥哥给我做了二十多个竹节人,有些竹节人的手上还安有竹片削的小斧子、小宝剑,甚至
9、小锄头、小剪刀、小竹笛、小碗等。我把这些竹节人装在一个小竹箱里,那是我最迷恋的玩具。木鬼戏听多了,我能记熟情节和戏词。我常用这一班子竹节人立在一张长椅子上唱戏,全心投入进去,完全在戏中。后来,我大胆地更改一些戏的情节。再后来,我又试着把电影里看过的故事用竹节人演一演。又再后来,我把生活中好玩的事演进去,每个竹节人扮演身边的人。最初,只有我的小狗是忠诚观众。任何时候,我在用竹节人演戏,它都伏在椅子前,和我面对面,目不转睛地看得入神,一副百分百铁杆戏迷的样子。后来,多来了三条狗当观众。再后来,就有了人当观众,多的时候能达二十多个。有些人被我用竹节人演进去,他们也觉得骄傲。没有被我演进去的人来找我,
10、希望也能被我用竹节人演一下。有人喜欢看,我就有了编戏、表演的激情和动力。引导:说说作家王勇英笔下的竹节人与课文中的竹节人有什么不同?预设:课文中的竹节人是打斗用的,而这里的竹节人是“戏班里的演员”,而且形象更丰富些。引导:作家王勇英从玩竹节人中收获了什么呢?预设:作家王勇英收获了编戏、表演的激情和动力。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课下从网上搜一搜,看一看,传统玩具还有哪些?其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把它介绍给大家。【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竹节人阅读目的(制作指南 玩法 乐趣 故事)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关注内容(浏览圈画 精读品味 精读梳理) (第 3-15 自然段第 3-21 自然段 第 20-29 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