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1 页部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期末综合复习综合复习检测试卷检测试卷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分占 5 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3 分)1默写。(10 分)(1)莫听穿林打叶声,_。(苏轼定风波)(2)为篱下黄花开遍,_。(秋瑾满江红)(3)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_,不知饴阿谁。(十五从军征)(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_,_。”(6)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中 表 达 诗 人 送 别 友 人 时 依 依 不 舍 的 心 情 的 诗 句
2、是 :“_,_。”(7)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担当重任的句子是:“_,_。”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0 分)“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罗切斯特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真的, 我得走! ”我有点恼火
3、了, 反驳说,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 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1)选段出自_ ,作者是英国作家_。(2 分)(2)“无足轻重”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2 分)(3)请把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3 分)第 2 页 共 11 页(4)联
4、系整部作品,说说“我”的性格特点。(3 分)3某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3 分)(1)请你给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20 字以内,3 分)(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4 分)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请指出下列地支所代表的生肖。(2 分)寅:_申:_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请指出下面地名的含义。(2 分)汉阴:_衡阳:_(3)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学习感悟,请根据提示进行修改。(6 分)中医药课程让我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我们通过去基地参观,亲手种植,观察并记录药用植物生长过程,设计植物名片二维码, 【甲】制作中药标本,
5、书签、山楂丸、香包等,学习简单的安摩技艺等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了探究意识、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让中医药文化走进课堂、走进我们的生活, 【乙】不仅能促进青少年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能普及中医药知识。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写法是“_”。(2 分)【甲】处画线句中有一个标点运用不当,应将“_”改为“_”。(2 分)【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2 分)二、阅读(57 分)一(23 分)田埂似脊,父爱如山徐立新在我位于南方山区的老家,田埂随处可见:它们横亘在高高低低的梯田边,像一脉脉田脊,蓄水护田,界分田块。父亲的一生,便与这田埂密不可分。他从家走向田埂,从一条田埂走向
6、另一条田埂。山区种田,最大的难题是水源不足,而田里是否有足够的水,决定了收成的好坏。田埂,便是用来蓄水的。 开春插秧之前, 父亲就会给田埂“镶埂”: 铲去贴挨着水的“旧边”, 再用半干半湿的软泥镶起“新第 3 页 共 11 页边”,再赤着脚,一脚一脚地踩实,不留一丁点的漏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田埂绝不渗漏水。春寒料峭,在连绵的春雨中,父亲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地给一条条田埂“镶埂”,常忘记回来吃饭。我奉母亲之命,前来唤他回家。父亲答应后,从田埂上()地走下来,雨水顺着他的笠檐、蓑衣往下流,一股股地打在田埂上,顺流到水田里,荡开一层层涟漪。眼前的父亲()地扛着铁锹,像是一位将军,身后是一片泥泞
7、的战场。镶好田埂后,就要蓄水插秧了。插秧需弯腰弓背地在水田里进行,一趟趟来来往往,劳累是不用说的。见我站在田里,面露苦色,父亲便说:“去田埂上歇歇吧,你把书念对,把笔杆子握好就行了。”他总要插完一趟秧,才肯在田埂上休息一会儿。届时,父亲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洗净手,坐到田埂上,掏出一支烟来,点上后,一边吸,一边满足地看着田中随风摇曳的秧苗。待烟抽完,又继续下田干活,绝不久歇,插秧时如此,割稻时也同样如此。田埂就像是父亲在水田里征战一生的休息室,但他只会小憩,绝不会久留,田埂上只有勤劳的父亲。插完秧后,为防漏水,每天清晨父亲都会去田埂巡水。沿途小径蜿蜒,草丛间晨露微凉,父亲的裤卷、鞋子不经意间便被打
8、湿了,可他毫无察觉。他一心想着快去田埂看看,是否夜里有黄鳝或蛇在田埂打洞,让田里的水外漏。傍晚时分,还要再巡一次,直至稻子成熟。可仅巡水还是不够的,山区种田,水利条件差,每年夏天都会有旱情发生。老天不下一滴雨,田里缺水严重,父亲要整日整夜守在田埂旁,用水车从山塘里一趟趟地翻水,浇灌旱田。翻累了,田埂便是他的床,星空就是他的被,躺一会儿,缓一缓,起来再翻。辛苦终有回报,有了水的再次滋润,再加上之后姗姗来迟的几场夏末之雨,稻田开始泛金。此时,踱在田埂之上的父亲,君临天下般看着即将丰收的稻田,天地寂籁,只有阵阵稻浪。终于到了秋收,稻子收上来了,田埂蓄水的任务完成了。父亲又会拿起镰刀给它修面,砍去田埂
9、上的杂草,把它梳理得干干净净。他说:“田埂不荒,来年稻田便不荒!”又说:“歇田,不歇埂。”之后,他会在田埂边种上萝卜、青菜等农作物,依然日日在田埂上忙碌,将田埂打造成生机盎然的“冬季菜园”,使腊月餐桌上的食材更加丰富。一年四季,父亲的双脚都离不开田埂,田埂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体内的一道脊。田埂也知回报,它默默地帮父亲蓄水护田,帮着他耕耘春夏,收获秋冬,让父亲收获了一担担的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留足口粮后,剩下的卖掉供我们读书上学。田埂让父亲昂首挺胸,让我们得以走向远方!稻子丰收时,人们都会夸赞田地的肥沃、出货,却极少提及蓄水有功的田埂。田埂待水田,犹如父亲待我,父爱如田埂,它是把我推向广阔天地的
10、脊梁和“幕后英雄”。乡下有无数个如父亲般的父亲,他们在田埂上奔忙一生,用自己的辛劳养育出一个个孩子,并竭力将他们送出山,遇上更好的未来。莫忘田埂,莫忘父亲的一生,因为田埂可亲,父亲可敬,田埂似脊,父爱如山!(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有删改)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第 4 页 共 11 页A仔仔细细不紧不慢从从容容B仔仔细细从从容容不紧不慢C从从容容仔仔细细不紧不慢D不紧不慢仔仔细细从从容容5文章第段写道:“父亲的一生,便与这田埂密不可分。”请仔细阅读文章,简要概括父亲与田埂有关的几件事。(5 分)6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田里缺水严重,父亲要整日
11、整夜守在田埂旁,用水车从山塘里一趟趟地翻水,浇灌早田。(从词语运用的角度)7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5 分)8作者写田埂也是在写父亲,请说说“田埂”在文中的丰富内涵。(6 分)二(18 分)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盛玉雷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热起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出了不少人对诗和远方的憧憬; 体内爆发的“洪荒之力”, 点燃了不少人挑战自我的“小宇宙”; 而“新四大发明”, 更是带火了“秒杀”“刷脸”“抢红包”“高铁游”等一批热词这些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也折射出人们的精神气质。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心理学
12、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名专业摄影师为同一个人拍摄肖像,拿到的却是不同的身份资料,为了“准确传达”这样的信息,六张肖像照最终迥然不同。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先入为主,进而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语汇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只是热衷于简单粗暴地“贴标签”,传递极端的情绪、使用夸张的表达,渲染或消极,或焦虑的心态。这样的语汇若被滥用,难免给社会心态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有人用“杠精”来形容动辄抬杠的情形,可如果只是生活上有不同看法、工作中提出改进意见就被如此称呼,岂不冤枉?又比如,有人用“积极废人”来称那些爱给自己定目标但永远
13、做不到的人,如果仅停留在揶揄或自嘲层面,奋斗的意义又该如何安放?实际上,不论是“隐形贫困人口”还是“逃避性沮丧”或是“口第 5 页 共 11 页头学渣”,这些网络热词看似调侃,实际上是用贴负面标签的方式传递着焦虑,不经意间放大了一部分并没有那么大的负面情绪。传播学里有个概念叫“沉默的螺旋”,是说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少数或者容易被批驳时,会选择沉默来防止被孤立。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媒体的影响增大,有学者提出“反沉默螺旋”现象:曾经的“一己之见”“片面认识”,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一些网络流行语,正是因为抓住了人们对困难际遇、负面情绪的代入感而走红一时。我
14、们需要认识到,被情绪裹挟的判断不会令人信服,被标签标注的生活无法让人热爱。更何况,正如短暂的阴雨不能反映整年气候,一两个情绪化的热词,也不足以勾画我们生活与工作的全貌,更无法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精神动力。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会不会吸引眼球,是不是引人发笑,而在于有没有创造出社会价值、能不能经历时间的沉淀。从“任性”一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剑指权力使用乱象;到“APEC 蓝”来之不易,成为环保重要目标;再到“工匠精神”热度不减,一系列利好举措出台这些经久不衰的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是因为兼具了有效、有用、有趣的属性,既反映时代又推动时代的改变。而那些价值导向负面的流行语,终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
15、,在大浪淘沙之后被人遗忘。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个体户”,到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下海”,再到 21 世纪之后网络技术带来的新词大爆发,再热极一时的流行语,也都要经历从广泛流传、不断打磨到沉淀结晶的过程,最终成为时代的一种书写。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从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才能让这座语言的花园更美丽、这个语言的城市更繁荣。(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9根据文章内容,用“/”将全文划分成三个部分。(2 分)10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 分)11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12第段主要运用
16、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 分)13下面哪则材料可以用作第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6 分)【材料一】“佛系青年”其实是年轻人以“佛系”自嘲,体现的是一种求之不得干脆降低人生期待值的无奈,反映的是一种不可取的消极的生活态度。【材料二】“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代表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第 6 页 共 11 页三(16 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
17、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亮字孔明,琅玡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其年八月,亮疾
18、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选自三国志 ,有删改)14请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1)躬耕于南阳躬:_(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_(3)后值倾覆值:_(4)悉仰于官悉:_(5)外有赢财赢:_1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16 【甲】 【乙】两
19、文都提到了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事是_(用【甲】文原文回答),同时两文都体现了诸葛亮的可贵品质是_(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17读了【甲】 【乙】两文,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4 分)第 7 页 共 11 页三、写作(55 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特别”的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等。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请以特别的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 600 字;(5)文中
20、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8 页 共 11 页九下九下 期末检测卷期末检测卷一、 (33 分)1. (1)何妨吟啸且徐行(2)秋容如拭(3)马作的卢飞快(4)羹饭一时熟(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每空 1分,共 10 分)2. (1)简爱夏洛蒂勃朗特(2 分)(2)无关紧要(2 分)(3)我不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3 分)(4)自尊、自爱、自重;敢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和平等;富于激情,善于思考,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3 分)3. (1)示例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示例二:继承优良
21、传统,弘扬民族精神(3 分)(2)虎猴(2 分)汉水南岸衡山的南面(2 分)(3)安摩按摩(2 分) 逗号顿号(2 分)不仅能普及中医药知识,还能促进青少年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 分)二、(57 分)一(23 分)4.A(3 分)点拨:本题考查根据语境填写词语。所填写的词语要与上下文语境契合。根据下文“常忘记回来吃饭”说明父亲给田埂“镶埂”非常认真投入,以至达到忘记吃饭的境界,所以第一个括号内填“仔仔细细”合适,排除 CD 两项。“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根据“雨水顺着他的笠檐、蓑衣往下流,一股股地打在田埂上,顺流到水田里,荡开一层层涟漪”,面对春雨绵绵,“我”去喊父亲吃饭, 父亲
22、从田埂上走下来也没有慌张, 行动从容, 所以第二个括号内填“不紧不慢”符合语境。“从从容容”指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根据下文“像是一位将军,身后是一片泥泞的战场”,第三个括号内填“从从容容”更符合语境,故选 A。5. 春寒料峭时,父亲冒雨给田埂“镶埂”;父亲插秧劳累时,会到田埂上小憩;插完秧后,父亲每天都会去田埂巡水;夏天发生旱情,父亲守在田埂旁翻水;秋收后,父亲给田埂修面,并在田埂边种上萝卜、青菜等农作物。(5 分)点拨: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概括。阅读全文可知,文中写父亲与田埂有关的事件在第段。第段写春寒料峭时,父亲给田埂“镶埂”;第段写父亲插秧累了在田埂上小憩;第段写父亲去田埂巡水;
23、第段写父亲守在田埂旁翻水;第段写秋收后父亲在田埂边种上萝卜、青菜等农作物。据此概括回答即可。6. “整日整夜”突出时间之长,“一趟趟”突出次数之多,这两个词语写出了父亲翻水的辛劳,突出了父亲勤劳的品质。(意思对即可)(4 分)点拨:本题要求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解答此题时,要结合词语的本义、语境义和文章的主题、情感分析。“整日整夜”形容一整个白天和一整个夜晚都在做某一件事,突出父亲在田埂上劳作时间长;“一趟趟”说明父亲用水车从山塘里翻水次数多。这两个词语体现了父亲在田埂劳作的辛苦,表现了父亲勤劳能干的品质。7. 标题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凝练,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全文围绕父亲
24、与田埂来写,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写一年四季父亲在田埂上忙碌的情景,表现了深沉的父爱,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题。(5 分)点拨: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的作用概括为:线索;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含蓄或形象地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概括文章内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运用修辞手法,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本文的标题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凝练,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全文后,发现文章是围绕父亲第 9 页 共 11 页在田埂上的劳作展开叙事。所以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父亲的一生与田埂密不可分,一年四季,他都在田埂上辛勤地劳作,田埂已经成为他生命里不可
25、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田埂又给予父亲丰厚的回报,让父亲得以撑起家庭,让孩子们可以读书走向远方,可以说田埂使父亲能够昂首挺胸,就像是父亲的脊梁融入血液。标题又与文章最后一段照应,“田埂似脊,父爱如山”写出了父亲的勤劳,体现了父爱的伟大,也有作者对这平凡而深沉的父爱的感激,点明了文章的主旨。8. 田埂蓄水护田,界分田块,是农人的生活依靠;田埂与父亲密不可分,是父亲辛苦劳作的真实写照;田埂象征着父亲勤劳能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形象,可亲可敬。(意思对即可)(6 分)点拨: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内涵。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词语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结合词语在文中所处的具体语境、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情感作答。第段
26、“它们横亘在高高低低的梯田边,像一脉脉田脊,蓄水护田,界分田块”描述田埂的作用,这是田埂的表面含义;它的深层含义是:第段“父亲的一生,便与这田埂密不可分”,父亲的一天和一生,从晨露微凉到暮色四合,从蓄水插秧到稻田泛金,父亲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田埂是父亲辛苦劳作的真实写照;第段“一年四季,父亲的双脚都离不开田埂,田埂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体内的一道脊”和第段“因为田埂可亲,父亲可敬,田埂似脊,父爱如山”写父亲一年四季都在田埂辛勤劳作,田埂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田埂又给予父亲丰厚的回报,让父亲得以撑起家庭,让孩子们可以读书走向远方,可以说田埂使父亲能够昂首挺胸,就像父亲的脊梁,所以田
27、埂象征着父亲勤劳能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形象,可亲可敬。二(18 分)9. /(2 分)点拨:本题考查梳理文章结构的能力。通读全文,要有逐段概括段意的意识、找关键句的意识、同类合并的意识。议论文一般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本文第段引出流行语这一论题,是引论,第段,展开论述,是本论,第段,得出结论,发出号召。10. 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3 分)点拨:本题考查把握文章论点的能力。把握文章的论点应注意题目、开头、结尾及中间重点段,更要注意理清文章的思路,从而判断论点或归纳论点。本文从流行语谈起,论述从热词中驱散负能量,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的意义,文章的题目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即本
28、文的中心论点。11. 从社会上流行语热的现象谈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论题“流行语”;揭示了流行语的特点,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3 分)点拨: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开头段的作用的能力。对于议论文, 文章的开头段要引出论点或论题, 充当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论证中心论点,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篇文章的开头段从社会上流行语热的现象谈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论题“流行语”,揭示其特点,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12.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作用:列举了“任性”“APEC 蓝”“工匠精神”这些流行语经久不衰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本段的分论点,使论证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4 分)点拨:本题考
29、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先判断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再分析其作用,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分析。第段列举了“任性”“APEC 蓝”“工匠精神”这些流行语经久不衰的事例,是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网络热词的生命力,在于能创造出社会价值、能经历时间的沉淀”的分论点,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13. 材料一。理由:第段的论点是:一些网络流行语用贴标签的方式传递着消极、焦虑等负面情绪。材料第 10 页 共 11 页一中的流行语“佛系青年”反映的是一种不可取的消极的生活态度,正好与第段的论点相吻合。而材料二中的流行语“斜杠青年”代表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第段的论点相反。(6 分)点拨:本题考查选用论据的能力
30、。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是为论点服务的。第段的论点是:一些网络流行语用贴标签的方式传递着消极、焦虑等负面情绪。材料一中的流行语“佛系青年”体现的是一种求之不得干脆降低人生期待值的无奈,反映的是一种不可取的消极的生活态度,正好与第段的论点相吻合。而材料二中的流行语“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 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代表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第段的论点相反,所以材料一可以用作第段的论据。三(16 分)14.(1)亲自。(2)社会地位低微。(3)遇到。(4)全部,都。(5)盈余,多余。(每小题 1 分,共 5 分)15. (1)只想在乱世中保全
31、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有名望。(2 分)(2)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里有多余的绢帛,在外有盈余的钱财,以免辜负了陛下。(2 分)16.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或: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忠心耿耿(每空 1.5 分,共 3 分)17. 示例:诸葛亮忠心耿耿辅佐后主。先主一去,后主登基,后主没有治国之能,整个蜀国的社稷都压在诸葛亮的身上,而他无怨无悔。为恢复中原,他两次上表后主,决心出师伐魏,其言可谓感人肺腑。(4分)【乙文参考译文】诸葛亮,字孔明,是琅玡阳都人,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将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超过曹
32、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成就大业。如果太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如果他不成才的话,您可以自己取而代之。 ”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一定会竭尽所有辅佐的力量,献上忠贞的节操,一直到死为止!”刘备又下诏告诫刘禅说:“你和丞相共掌国事,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他。”这年(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病重,死在军中,享年五十四岁。等到蜀军撤退以后,司马懿去巡察蜀军的营垒、住所时,说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先前,诸葛亮自己上表给后主说:“我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的穿衣吃饭,他们都会有盈余。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随身衣食全靠公家的俸禄,没有做其他的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我将
33、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里有多余的绢帛,在外有盈余的钱财,以免辜负了陛下。”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三、(55 分)18. 思路点拨:一、审题。导语作为作文文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有以下作用:暗示立意角度;开拓写作思路;创设特定的写作情景;提示选材范围;指点行文布局;暗示主题等。本次导语有两层意思:前一句对“特别”一词的解释暗示了立意的角度,后一句开拓写作思路。审题时要注意,前一句“特别的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等”提示了写作的落脚点和中心,后一句里的省略号表明写作时不必拘泥于罗列的内容。二、填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很容易,但补充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题目却很难。因为有导语,填题时可以跟着导
34、语的提示走,但最好有自己的个性,以防填题撞车。另外,填题后一定要仔细读一读,不要填出一个不通顺或者不符合生活和语言表达逻辑的题目。审题和写作的主要误区:一是对“特别”一词理解不到位,把印象深刻、难忘、美好、令人感动、给人教育等与“与众第 11 页 共 11 页不同,不普通”混淆,造成选材游离于主题,有套作的嫌疑。二是对“特别”的地方缺乏浓墨重彩的描写,只一笔带过,感觉生拉硬拽。例文:特别的味道袅袅炊烟似轻纱,在空中飘散开来,一丝一缕地融入我的视线。我沿着石路向前走去,轻轻推开那扇轻掩的木门,老屋里,依旧有我最为熟悉的身影。“小芝麻,黑芝麻,逗乐我家胖娃娃。”奶奶呢喃的话语一下一下地叩着我的心门
35、。奶奶最爱给我煮芝麻糊,她到集市上挑选了黑芝麻,便拿回家用石棒一圈一圈捣鼓着,我乐呵呵地站在她身旁,踮起脚尖看着成粒的芝麻变成粉末。待到熬煮时,那种醇厚又清爽的芝麻香便钻进了我的鼻子。于是乎,芝麻香成了童年最特别的味道。这些美好的回忆在心底浅浅地淌过,我的嘴角也不禁上扬。我望向此时此刻正在忙碌的奶奶,极为动容地说了声:“奶奶,我回来了。”只见她轻转过身,眼中的惊喜像要溢出来似的。“哎!宝儿啊,你可想死奶奶了。”我兴冲冲地向奶奶走去,如今个子也长高些,便搭住了奶奶的肩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放着的芝麻。“奶奶,你瞧瞧,我多会挑时间呀!一回来就有好吃的。”奶奶被我一脸的惊喜逗得咯咯直笑,她知道我最
36、馋她做的芝麻糊,于是便开始动手做了。奶奶仍是一圈一圈捣鼓着,平日里调皮的芝麻竟也服帖地顺着奶奶的石棒转圈。看着奶奶熟练的手法,我的心里萦绕着幸福。研磨好后,便放进锅里煮了。我闭上眼睛使劲地闻了闻,真香啊!还是那股我最怀念的味道。甘甜中带着一丝本土的气息,那种醇厚,只有品尝过才能体会到。看着我沾满芝麻糊的嘴角,奶奶抽出纸巾替我细细擦拭干净,我那满足的模样,让奶奶突然笑了。我咂巴着嘴,芝麻的香味停留在舌尖上,让人不自觉地慢慢品尝。幸福,一瞬间倾注在我和奶奶的笑容里。芝麻香,在我心中是奶奶的爱的象征。纵使时光飞逝,我也能铭记这特别的味道。老屋炊烟又起,屋内一股芝麻糊香诠释着最为朴实的幸福。总评: 特别的味道来自特别的情感, “芝麻糊”对“我”而言很特别, 因为有奶奶的爱融在里面, 是“爱心牌”芝麻糊。文章笔触细腻,善于细节描写,善于用文字营造如诗如梦的氛围,让读者也情不自禁地浸融在这爱的味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