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2011课标版_二年级上册_小学数学_五 2~5的乘法口诀_需要几个轮子_ppt课件_(含教案+视频+素材)_市级优课_(编号:5007c)
- 教案5007c.docx--点击预览
- 需要几个轮子.docx--点击预览
- 需要几个轮子.mp4
- 需要几个轮子.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P16P17教学目标: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 3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怎样记住 3 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教学重点:编制 3 的乘法口诀,掌握 3 的乘法口诀会用 3 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分析:“需要几个轮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1617 页的内容。教材创设“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情境,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它们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填表表示探索的结果;再根据表中的数量关系,列乘法算式,编出 3 的乘法口诀,这个过程是要学生经历的。学生已有学习 5 和 2 的乘法口诀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够增强他们学习 3 的乘法口诀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日常生活中的数数,5 个 5 个地数或2 个 2 个地数是常见的,3 个 3 个地数比较少,所以学生对 3 的乘法口诀比较陌生,因此教材特别强调了“怎样记住 3 的乘法口诀”。此外,还要注意到练习的安排,不仅要包括新学内容,还要包括前面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的巩固和应用。学生在探索车辆与车轮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时难以直观操作,所以笔者把教材中“试一试”的第一题“摆一摆、说一说”调整到填表之前,并改成“画一画、说一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 的乘法口诀”好吗?(板书:3 的乘法口诀)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师:1 辆三轮车有 3 个轮子,2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 辆呢?9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评析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问,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欲望。)1画一画、说一说。师:你们能在这张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用小圆圈表示三轮车的轮子,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师: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 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 辆车呢?9 辆车呢?”(评析通过“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的图形表象,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三轮车有几辆”与“轮子有几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2填一填,议一议。师:“填一填”,将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师:“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师: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全班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点: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 1 辆三轮车就要增加 3 个轮子。)(评析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具有直观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对应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培养数感。)3、利用表格,编制口诀师:利用“表格”,独立完成“试一试”的第 2 题。(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然后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师: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 3 的乘法口诀记牢。请想想,你怎样记住 3 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在全班介绍交流时,特别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记得牢,它加个 3 是“三六十八”,减个 3 是“三四十二”;十个三是三十,减个 3 就是“三九二十七”等。)(评析强调利用知识内在联系加强记忆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三、巩固应用。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7 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 1 题和第 2 题。师:现在用“练一练”的第 3 题,(五)回归生活,解决问题。师:请大家都来欣赏第 17 页的“数学故事”,谁看懂了这个故事,并愿意说给大家听?(这个故事的教育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中所包含的现实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淘气诚实、不贪小便宜的好品质,更值得大家学习。故事最重要的情节是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帮助学生理解了故事的情节及意义后,再让小组合作解决淘气买书时遇到的数学问题:淘气买书应付多少钱?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总结: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重在激励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回家后,要做两件事:把 3 的乘法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把今天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考考他们知道不知道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评析低年级不布置笔头练习作业,但要把课堂学习自然地延伸到课后,教师可以恰当地布置一些家庭学习任务,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与互动,让家长了解、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并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或反馈给老师。)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1332363393412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3515361837213824三五一五 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3927三九二十七教学反思:在全班同学交流“怎样记住 3 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能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如,“三五十五”记得牢,它加个 3 是“三六十八”,减个 3 是“三四十二”;十个三是三十,减个 3 就是“三九二十七”等。可是班上的中等生陈佳锋同学却持反对意见:“老师,不要这么麻烦,把它背下来就可以了。乘法口诀太简单了,暑假的时候我就会背了。”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背了起来。同学们像着了迷似地静静地听着,还不知不觉地鼓起掌来。而我却在思考:他能背得这么熟、记得这么牢,但会用吗?于是我接着说:“佳锋,你能背得这么熟,老师为你高兴!老师想与你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比如我说三七,你能很快地说出二十一吗?”我说“三六”,他想了一会儿才说“十八”;我说“三九”,他又想了一会儿才说“二十七”看着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插嘴了:“老师,他背得熟,但回答太慢了。”“为什么回答太慢呢?什么原因?”这个问题不仅引起学生的思索,也引起我的思考。后来佳锋同学自己说出了答案,他每次都是从“一三得三”开始背的。这难道不就是“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吗?为什么学生会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呢?课后,我与佳锋同学又进行了一次交流,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知识本身的原因。由于乘法口诀朗朗上口,便于孩子们朗读,因此,很容易造成孩子们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二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考试成绩较差,就片面地增加课外练习,如让孩子抄加法表、减法表、乘法口诀表等等。三是教师教学的原因。有的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受考试指挥棒的制约,为了让学生记熟记牢,对孩子的指导有重视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的倾向。四是评价导向的原因。当学生记得牢、背得熟的时候,有的老师经常提倡孩子们给予表扬。这样的评价虽然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树立学习信心,但也无意识地强化了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面对学生的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其次,应该让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防止简单、机械、单纯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发展与创新。最后,在评价中应该倡导与鼓励学生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记忆,让学生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P16P17教学目标: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 3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怎样记住 3 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教学重点:编制 3 的乘法口诀,掌握 3 的乘法口诀会用 3 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分析:“需要几个轮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1617 页的内容。教材创设“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情境,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它们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填表表示探索的结果;再根据表中的数量关系,列乘法算式,编出 3 的乘法口诀,这个过程是要学生经历的。学生已有学习 5 和 2 的乘法口诀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够增强他们学习 3 的乘法口诀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日常生活中的数数,5 个 5 个地数或2 个 2 个地数是常见的,3 个 3 个地数比较少,所以学生对 3 的乘法口诀比较陌生,因此教材特别强调了“怎样记住 3 的乘法口诀”。此外,还要注意到练习的安排,不仅要包括新学内容,还要包括前面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的巩固和应用。学生在探索车辆与车轮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时难以直观操作,所以笔者把教材中“试一试”的第一题“摆一摆、说一说”调整到填表之前,并改成“画一画、说一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 的乘法口诀”好吗?(板书:3 的乘法口诀)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师:1 辆三轮车有 3 个轮子,2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 辆呢?9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评析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问,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欲望。)1画一画、说一说。师:你们能在这张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用小圆圈表示三轮车的轮子,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师: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 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 辆车呢?9 辆车呢?”(评析通过“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的图形表象,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三轮车有几辆”与“轮子有几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2填一填,议一议。师:“填一填”,将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师:“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师: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全班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点: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 1 辆三轮车就要增加 3 个轮子。)(评析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具有直观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对应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培养数感。)3、利用表格,编制口诀师:利用“表格”,独立完成“试一试”的第 2 题。(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然后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师: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 3 的乘法口诀记牢。请想想,你怎样记住 3 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在全班介绍交流时,特别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记得牢,它加个 3 是“三六十八”,减个 3 是“三四十二”;十个三是三十,减个 3 就是“三九二十七”等。)(评析强调利用知识内在联系加强记忆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三、巩固应用。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7 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 1 题和第 2 题。师:现在用“练一练”的第 3 题,(五)回归生活,解决问题。师:请大家都来欣赏第 17 页的“数学故事”,谁看懂了这个故事,并愿意说给大家听?(这个故事的教育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中所包含的现实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淘气诚实、不贪小便宜的好品质,更值得大家学习。故事最重要的情节是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帮助学生理解了故事的情节及意义后,再让小组合作解决淘气买书时遇到的数学问题:淘气买书应付多少钱?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总结: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重在激励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回家后,要做两件事:把 3 的乘法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把今天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考考他们知道不知道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评析低年级不布置笔头练习作业,但要把课堂学习自然地延伸到课后,教师可以恰当地布置一些家庭学习任务,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与互动,让家长了解、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并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或反馈给老师。)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1332363393412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3515361837213824三五一五 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3927三九二十七教学反思:在全班同学交流“怎样记住 3 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能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如,“三五十五”记得牢,它加个 3 是“三六十八”,减个 3 是“三四十二”;十个三是三十,减个 3 就是“三九二十七”等。可是班上的中等生陈佳锋同学却持反对意见:“老师,不要这么麻烦,把它背下来就可以了。乘法口诀太简单了,暑假的时候我就会背了。”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背了起来。同学们像着了迷似地静静地听着,还不知不觉地鼓起掌来。而我却在思考:他能背得这么熟、记得这么牢,但会用吗?于是我接着说:“佳锋,你能背得这么熟,老师为你高兴!老师想与你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比如我说三七,你能很快地说出二十一吗?”我说“三六”,他想了一会儿才说“十八”;我说“三九”,他又想了一会儿才说“二十七”看着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插嘴了:“老师,他背得熟,但回答太慢了。”“为什么回答太慢呢?什么原因?”这个问题不仅引起学生的思索,也引起我的思考。后来佳锋同学自己说出了答案,他每次都是从“一三得三”开始背的。这难道不就是“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吗?为什么学生会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呢?课后,我与佳锋同学又进行了一次交流,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知识本身的原因。由于乘法口诀朗朗上口,便于孩子们朗读,因此,很容易造成孩子们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二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考试成绩较差,就片面地增加课外练习,如让孩子抄加法表、减法表、乘法口诀表等等。三是教师教学的原因。有的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受考试指挥棒的制约,为了让学生记熟记牢,对孩子的指导有重视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的倾向。四是评价导向的原因。当学生记得牢、背得熟的时候,有的老师经常提倡孩子们给予表扬。这样的评价虽然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树立学习信心,但也无意识地强化了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面对学生的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其次,应该让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防止简单、机械、单纯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发展与创新。最后,在评价中应该倡导与鼓励学生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记忆,让学生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问题探究练习拓展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2 25 5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33 3 3 3 3 3 312 15182124 27133236339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3412三四十二3515三五十五3618三六十八3721三七二十一3824三八二十四3927三九二十七1.1.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2.2.找朋友。找朋友。3.3.找规律,填一填。找规律,填一填。4.4.过河。过河。5.5. 先在图上圈一圈,再数一数,说一说。先在图上圈一圈,再数一数,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