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1928460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22 页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一、核心知识归纳第一章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我国的疆域我国的疆域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辽阔的疆域领土四端最北: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最东: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面积陆地总面积约 960 万千米2,居世界第 3 位四大临海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岛屿面积在 500m2以上的岛屿 650

2、0 多个,面积较大的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领海中国领海宽度为 12 海里(1 海里=1.852 千米)众多的邻国陆上疆界与邻国陆地国界线漫长:达 2.2 万多千米陆上邻国 14 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大陆海岸线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大陆海岸线:达 1.8 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 6 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2.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划第 2 页 共 22 页三级行政区划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大致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其

3、辖区也分为区、县。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特别行政区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3 个省名称、简称、位置、行政中心、轮廓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北京首都台湾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西藏、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自治区3.我国的人口我国的人口人口数量14.43497378 亿人(2021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包括港、澳、台人口数,其中大陆人口 14.1178 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广东省,山东省居第二位,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增

4、长速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加上人口基数大,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分布人口界线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线人口界线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第 3 页 共 22 页人口政策计划生育目的: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4.我国的

5、民族我国的民族民族组成及政策民族组成中国有 56 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 8.5%,统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民族分布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民族风情少数民族和乐器长鼓朝鲜族,双面鼓傣族,马头琴蒙古族,合欢箫壮族,冬不拉哈萨克族,芦笙苗族、侗族等民族与文艺、

6、体育活动维吾尔族手鼓舞,傣族孔雀舞,朝鲜族跳板、长鼓舞,蒙古族摔跤、赛马、射箭,藏族锅庄舞,汉族赛龙舟民族与建筑傣族竹楼,壮族干栏式木楼,藏族平顶碉楼,蒙古族蒙古包,侗族风雨桥第二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5.我国的主要山脉我国的主要山脉项目山脉名称东西走向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间:昆仑山脉秦岭;南列: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中的一些山脉东北西南走向西侧: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间: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侧:台湾山脉第 4 页 共 22 页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 8848.86 米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7、项目西侧地形区东侧地形区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雪峰山云贵高原东南丘陵项目北侧地形区南侧地形区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秦岭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祁连山脉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6.我国的主要地形区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四川高原名称平均海拔地势阶梯主要特点青藏高原 4000米以上 第一级阶梯 冰川、雪山广布,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内蒙古高原1000米左右 第二级阶梯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我国第二大高原黄土高原多为10001500米第二级阶梯黄土深厚,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多为10002000米

8、第二级阶梯峰岭众多,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四大盆地名称位置地势阶梯主要特点塔里木盆地新疆南部第二级阶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第 5 页 共 22 页干沙漠,沙漠周围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内油气丰富准噶尔盆地新疆北部第二级阶梯西北部因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畜牧业发达,绿洲和垦区农业具有相当规模柴达木盆地青海省西北部第一级阶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内陆盆地,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四川省的东部第二级阶梯土壤肥沃,有“紫色盆地”或“红色盆地”之称。西部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 物产丰富, 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三大平原名称范围组成主

9、要特点东北平原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与长白山脉之间,跨黑、吉、辽和内蒙古一部分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黑土广布,多沼泽华北平原燕山以南, 大别山以北, 太行山脉以东,东临渤海、黄海我国第二大平原;海拔多在 50米以下,地势平坦,平原完整,一望无际,又称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 东抵海滨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东西狭长,沿长江中下游呈带状分布;地势低平,河湖密布,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最大)7.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广大山地与山区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13,山区(山地

10、、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第 6 页 共 22 页的高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利发展多种农业经营,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好,部分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弊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多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8.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影响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影响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项目海拔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 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0002000 米,局部地区低于 500 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

11、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多在 500 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特点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9.我国的气温及温度带我国的气温及温度带冬季气温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气温南北气温都较高(青藏高原除外)温度带根据活动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10.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地区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配夏秋多

12、、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第 7 页 共 22 页规律干湿地区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可以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11.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影响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影响主要气候类型东部地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高山高原气候影响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发展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我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有利于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景观12.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雨夏季风名称冬季风夏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和蒙古太平

13、洋、印度洋风向偏北风偏南风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影响地区我国广大地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海南岛、台湾岛等除外)东南季风: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我国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概念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或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划分界限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气候特征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较干旱危害夏季风势力强弱及进退的快慢易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易带来寒潮、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第 8 页 共 22 页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影响原因我国

14、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 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上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夏季风与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 10%降水的年

15、际变化大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带的推移正常4、 5 月南部沿海地区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6 月江淮地区7、8 月华北地区、东北地区9 月南部沿海地区10 月退出我国大陆失常夏季风势力弱,雨带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导致“南涝北旱”夏季风势力强,雨带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易出现“北涝南旱”大陆性特征强原因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表现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13.我国的特殊天气我国的特殊天气项目形成原因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带来的后果第 9 页 共 22 页寒潮大范围强冷空气入侵冬半年除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海南岛、台湾岛外的

16、我国大部分地区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梅雨夏季风北进速度较慢, 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过长夏初江淮地区梅雨来得过早,雨期过长,雨量过大,易出现洪涝和低温灾害;梅雨来得晚或者雨期过短,易出现干旱,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的生长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气旋 (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次数最多)常发生在510月( 78 月 最多)集中在海南、广东、 广西、 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由狂风和特大暴雨带来的灾害(弊);可缓解旱情(利)沙尘暴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 使空气变得混浊, 水平能见距离降低到 1 千米以下的现象春季北方地区、西北地区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14.我国的旱涝灾害我国

17、的旱涝灾害项目影响时间发生地区洪涝频繁发生、损失严重夏、秋季东部平原地区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一 年 四 季 都可出现春旱出现在北方广大地区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以华北地区尤为严重;初夏干旱出现在北第 10 页 共 22 页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方;伏旱出现在秦岭淮河线以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秋旱主要出现在湘、鄂、赣、皖等地区;冬旱主要出现在华南地区15.内流河与外流河内流河与外流河内流河与外流河名称内流河外流河概念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典型代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长江是我国最大的外流河特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源不丰富以降水补给为主,水量丰沛多为季节性河流,流程短

18、河流多而长汛期在夏季夏汛冬枯,秦岭淮河线以北河流有结冰期我国的主要河流注入太平洋珠江、长江、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等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不注入海洋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等(中途消失或断流)16.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夏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水量水位结冰期水量大水位上涨,形成汛期无结冰期成因降水量大气温高冬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水量水位结冰期水量小水位下降,形成枯水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的河流有结冰期第 11 页 共 22 页期成因降水量小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外 流 河水 文 特征 的 差异地区河

19、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东北黑龙江 、 松花江水量丰富 (主要流经湿润及半湿润区)汛 期 较 长(有春汛、夏汛)小(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主要位于中温带、寒温带)秦岭淮河线以北海 河 、黄河水量较小 (主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区)汛期短(雨季短)大 (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 (主要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线以南长 江 、珠江水量丰富 (降水量大, 主要流经湿润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 被 覆 盖好)无 (主要流经亚热带、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上)17.长江与黄河的对比长江与黄河的对比项目长江黄河源头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沱沱河)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卡日曲)注入海洋东海渤

20、海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共 11 个)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共 9 个)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地位中国第一大河中国第二长河主要支流雅砻江、 岷江、嘉陵江、 乌江、 湘江、汉江、赣江湟水、洮河、汾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点宜昌(湖北)、湖口(江西)河口(内蒙古)、桃花峪(河南)上、中、上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多峡谷,水流急,水能丰富第 12 页 共 22 页下游水文特征游中游河道弯曲,多支流,多湖泊多泥沙下游江阔水深“地上河”开发水利在干支流已建和

21、正在修建多座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如:葛洲坝、三峡等水利工程;大规模开发长江航线,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危害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危害较大, 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凌汛治理措施加固江防大堤; 兴修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上游加强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 控制水土流失, 减少泥沙下泄;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第三章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18.自然资源概况自然资源概况概念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

22、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种类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概念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举例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利用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非可再生资源概念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第 13 页 共 22 页举例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利用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19.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与构成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与构成人多地少我国陆地面积约 960

23、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 3 位,由于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 1/3,“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类型构成耕地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林地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20.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项目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主要地形区耕地 季风区湿 润 及 半湿润区平原、盆地、低缓的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林地 季风区湿 润 及 半湿润区山地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林区(横断山区)、东南林区(东南丘陵)草地 非季风区半 干 旱 及干旱区高原、山地内蒙

24、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21.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质量差异地区土地资源质量差异东 部 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 92%的耕地和林地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气温偏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西 北 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青 藏 高光照充足,但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较低第 14 页 共 22 页原区2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项目存在问题解决措施耕地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城镇的发展

25、占用,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 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 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高产、稳产;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林地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需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 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 严禁滥伐森林草地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管理不善,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地沙化在牧区要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或划区轮牧,设法保持草地的生产力,建设人工草场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2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解决措施

26、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解决措施项目分布特点解决措施缓解缺水的有效途径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南多北少空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兴建水库冬春少年际变化大24.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南水”长江流域富余的水“北调”调长江水到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调水路线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市的江都取水,沿京杭运河北上到达天津中线从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直达京津地区第 15 页 共 22 页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25.我国的海洋资源我国的海洋资源多样的生物资源优 越 的海洋我国

27、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又称墨鱼)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海 水 养殖品种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丰 富的 矿产 资源中国近海蕴藏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巨 量的 化学 资源目前,我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方式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长芦盐场、淮北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为我国四大盐场26.海洋资源的保护海洋资源的保护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

28、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海洋污染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 80%来自陆地,包括污水排放、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近年来,海洋事故频发、石油污染日益严重,频频出现的赤潮也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保护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海洋资源第四章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中国的主要产业27.我国的农业我国的农业第 16 页 共 22 页农业概况概念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主要产业部门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等影响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光照等)、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农业发展农业

29、生产发展较快,很多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地区分布趋于合理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主 要 农作 物 分布粮食作物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油料作物油菜: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花生:山东、河南两省相对集中大豆:东北平原糖料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广东、云南亦生产较多甜菜: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饮料作物茶;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丘陵、山地,主要产茶省有福建、云南、浙江、四川、湖北等纤维作物棉花: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新疆,新疆是我国主要的长绒棉产区热带作物天然橡胶、咖啡、可可、椰子等,华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畜 牧 业分布牧区畜牧业内

30、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伊犁马)、西藏牧区(西藏牦牛、藏南绵羊)、青海牧区(青海牦牛以畜禽饲养为主农耕区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28.我国的工业我国的工业工业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 业工业产品产量提高,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第 17 页 共 22 页的 发展工业体系门类齐全,工业布局趋于合理时间布局特点过去沿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改造沿海工业区,兴建中西部工业区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工 业的 分布煤炭工业煤炭是中国第一大能源,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主要产煤区石油工业石油是中国第二大能源,大庆油田是目前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钢铁工业东部地区的鞍山

31、、唐山、邯郸、济南、张家港和上海等中部地区的太原、武汉、湘潭、新余、马鞍山等西部地区的包头、攀枝花等机械工业已形成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重庆等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纺织工业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地是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高 新技 术产业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四大密集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

32、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29.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铁路干线起讫点连接的主要铁路线南北干线京沪线北京上海陇海线、沪昆线京九线北京香港九龙陇海线、沪昆线京 哈 一 京广线哈尔滨北京广州陇海线、沪昆线太 焦 焦 太原焦作柳州陇海线、沪昆线第 18 页 共 22 页柳线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滨绥线宝 成 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陇海线、成渝线、沪昆线东西干线滨 洲 滨绥线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京哈线、哈大线京 包 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 京沪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大秦线陇 海 兰新线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线、包兰线等沪昆线上海昆明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

33、线、川黔线、成昆线等30.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枢纽名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在此相交的主要铁路干线北京北京市京沪线、京九线、京哈线、京广线、京包线、京秦线、京通线郑州河南省京广线、陇海线徐州江苏省京沪线、陇海线株洲湖南省京广线、沪昆线兰州甘肃省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成都四川省宝成线、成昆线31.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水路运输:运载量大、运价低、速度慢航空运输:速度快、运量小、运价高管道运输:适合运输液体和气体,运量大、运价低选择最佳运输方式根据各种

34、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路途的远近和具体的要求第 19 页 共 22 页二、答题方法总结一、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答题方法一、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答题方法1.明确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明确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等。(2)社会因素主要有交通、经济等。2.具体描述方法具体描述方法(1)某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水源丰富。社会原因:交通便利,经济发达。(2)某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地形崎岖,气候干旱,水源缺乏(或过于湿热或气候寒冷)。社会原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二、河

35、流水能是否丰富的答题方法二、河流水能是否丰富的答题方法1.明确影响河流水能大小的主要因素明确影响河流水能大小的主要因素影响河流水能大小的主要因素有落差大小和水量的大小。2.具体描述方法具体描述方法(1)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缓;降水稀少,水量小,则水能不丰富。(2)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崎岖(或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降水丰富,水量大,则水能丰富。三、长江综合治理措施的答题方法三、长江综合治理措施的答题方法1.明确长江上、中、下游问题的产生原因明确长江上、中、下游问题的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雨季各支流同时涨水;中游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支流多,流域面积广、降水丰富、汛期长、

36、水量大;下游地势低平。(2)人为原因上、中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下游河道淤塞,河床抬高,泄洪不畅。2.具体描述方法具体描述方法长江的综合治理措施。(1)上游:建造防护林,筑坝拦水;第 20 页 共 22 页(2)中游:裁弯取直,退田还湖,加固大堤;(3)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大堤。四、黄河综合治理措施的答题方法四、黄河综合治理措施的答题方法1.明确黄河上、中、下游问题的产生原因明确黄河上、中、下游问题的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上、中游植被稀疏,中游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增;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经常决口泛滥;下

37、游凌汛,经常决口泛滥。(2)人为原因上、中游人们过度放牧,滥垦耕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增;下游不断加高河堤,约束河水,形成“地上河”,经常决口泛滥。2.具体描述方法具体描述方法黄河的综合治理措施(1)上、中游: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2)下游:修堤筑坝,加固大堤;(3)修建水利工程。五、我国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的答题方法五、我国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的答题方法1.明确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明确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原因对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河流原因对于地表水源的影响。(2)人为原因从人口的密度大小和经济的发达程度及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和破坏等

38、方面分析原因。2.具体描述方法具体描述方法我国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偏大;河流流量不大,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六、最佳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答题方法六、最佳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答题方法一般来说,我们要选择最佳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线路,可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考虑运距运距近公路运输;运距远铁路、水路、航空运输。第一:考虑运距运距近公路运输;运距远铁路、水路、航空运输。第 21 页 共 22 页第二:考虑运量运量大铁路、水路运输;运量小航空运输。第二:考虑运量运量大铁路、水路运

39、输;运量小航空运输。第三:考虑运价运价高铁路运输;运价低水路运输。第三:考虑运价运价高铁路运输;运价低水路运输。此外,有时还应考虑时间要求。货物的性质及当地交通状况等因素。三、易错字集录帕(怕 X)米尔高原吐(土 X)鲁番(翻 X)盆地渤(激 X)海福建省简称:闽(闵 X)琼州(洲 X)海峡鄱(潘 X)(播 X)阳湖河北省简称:冀(翼 X)高山冰雪融(溶 X)(熔 X)水河南省简称:豫(豫X)怒(努 X)江广东省简称:粤(奥 X)径(泾 X)流安徽省简称:(晥 X)汛(讯 X)(迅 X)期呼和(合 X)浩特渭(谓 X)河汾(芬 X)河沱(陀 X)沱河湖北省简称:鄂(愕 X)凌(陵 X)汛(讯

40、X)贵州省简称:黔(黔X)巴颜喀(客 X)拉山脉甘肃省简称:陇(咙 X)葛洲(州 X)坝腾(滕 X)冲喀(客 X)(卡 X)斯特地貌那 (纳 X) 达慕 (暮 X)大会克 (客 X)拉玛 (马 X) 依(衣X)油田祁(祈 X)(祁 X)连山脉冲积(击 X)平原喜马(玛 X)拉雅山脉珠穆(穆 X)(X)朗(郎 X)玛(马 X)峰武夷(夷 X)山脉准噶(葛 X)尔(耳 X)盆地渔(鱼 X)场长芦(筲 X)盐场(厂X)新型(形 X)农业甘(廿 X)蔗(庶 X)三河(和 X)牛牦(毛 X)(耗 X)牛伊犁(梨 X)马畜(蓄 X)牧业过度(渡 X)放牧煤炭(碳 X)工业京津唐(塘 X)工业基地第 22 页 共 22 页陇(龙 X)海线滨洲(州 X)线滨绥(妥 X)线株洲(州 X)雅砻(龙 X)江岷(泯 X)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地理 > 湘教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