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草原草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写 8 个生字, 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 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 子。背诵课文第 1 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 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学习作者抒发 情感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想象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 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难点: 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2.通过学习此文,激发学生认
2、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准备有关草原的歌曲天堂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 2.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 原的? 2.没有去过草原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一些资 料,说说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说,教师及时评 价。 ) 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 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
3、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4.播放歌曲天堂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 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检查预习,指导书写。三、检查预习,指导书写。 1.认读新字、生词:绿毯、渲染、勾勒、回味、洒脱、迂回、疾 驰、羞涩、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如: “蒙古”的“蒙”读 mng; “裳”读 shang。 3 “毯”的最后一笔为点; “涩”不要少写一点。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路。四
4、、默读课文,理清文路。 1.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 这篇访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这篇访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 (板书)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通过课文的描述,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板书) 风光美 草原美 人情美 五、朗读品析,领略草原风光美。五、朗读品析,领略草原风光美。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 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为什么抓住 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 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这些景物又是从天空到地 面,按从上到下的顺
5、序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2.老师有感情地范读。 3.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 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说说“一碧千里”的意思。 4 “碧”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一”是 “全”和“都”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的、望不到边 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 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 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出示草原风光的图片,让学生看看并感受一碧千里的草原。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 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6、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的艺术手法。 出示图片,理解“翠色欲流” 。 “翠色欲流” 是指青草鲜嫩, 颜色青翠, 似在流动, 富有生机。 这句话展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 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 作者自然会惊叹, 并产生舒服之感, 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 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是指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 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
7、味什么呢? 5 A.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无忧无虑。 B.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鲜的空气, 没有一点污染,真令我们 心向往之。 C.回味着眼前的美景: 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 白色的大花,真美啊,而我们就生活在这幅画中。 4.指导学生背诵第 1 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 边读边想象, 把这段课文熟 读成诵。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 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 继续我 们的草原之旅。 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
8、朗读理解,感悟草原人情美。二、朗读理解,感悟草原人情美。 1.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 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族风情。 课文向我们详细地描述了蒙古族的民族特色。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6 4.课文 5 个自然段就讲了五部分内容, 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 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 5.组内交流。 6.全班交流。 (1)第 2 自然段迎客 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 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A.
9、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 B.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 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 接客人,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深情厚谊,以及草 原上的热闹场面。 C.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这热闹的场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静。 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2)第 3 自然段相见。 有感情地朗读第 3 自然段。 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 重点体会句子: 7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 从
10、“总是”中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 或者齐读。 (3)第 4 自然段款待 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 如: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 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 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 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 谊。 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4)第 5 自然段联欢 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 碧草话斜阳。
11、蒙古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 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即使夕 阳已经西落了,大家仍然相谈甚欢。 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说什么?试着 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 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通过 有感情地朗读推荐给大家。 8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 了草原, 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 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贯穿全文的是作者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赞美与留恋之情。 作者是 将这种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在一起来具体展现的。
12、 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 感受着蒙汉人 民的亲密无间, 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 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情景交融是本文最主要的特点,作家在描写草原风光时, 处处流 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直抒胸臆,如,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 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这 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 首奇丽的小诗。 ”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第一次见到 草原的惊喜、赞叹和离开时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流于笔端,将独 特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
13、是精笔细描,如,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羊群走在哪 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像一条 彩虹这些描写细致入微,形神兼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 的喜悦与赞叹。 三是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如, “干部向我们敬酒, 9 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 这种纪实的描写, 更能表达出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 互助。 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课文小结】【课文小结】 草原 这篇课文通过描绘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 迎汉族兄弟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蒙汉人民团结友爱的深情厚谊, 抒发 了作者对民族大团结
14、的无限珍惜之情。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风光美 热情好客 激情相见 草原 人情美 盛情款待 蒙汉情深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富有特色 的语言, 向人们生动展示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和内蒙古人民 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场面描写富 有激情、细腻传神,并且将民族真情融入其中,让人身临其境,回味 无穷。 成功之处: 10 一、借助媒体,进入美的意境。 由于大多数学生没见过草原,因此教学时,我采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用多媒体播放草原风景图,再配上一首乐曲美丽的草原我 的家 ,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学生很快陶醉在大 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启发想象,感受美的画面。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积累语言文字想象画 面,唤起学生的直观表象,教学“小丘” “一碧千里”是一个从语言 到表象的体验过程,因为美的本身是悟。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把语言 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 存在的不足: 对课文中词语的理解过细,以致教学中时间比较仓促,最后有些 “草草收兵”的感觉。比如对重点语句中“渲染”和“勾勒” 的理解, 时间用得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