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或图片画面,能识别和判断拍摄的地点与照片或图片的位置关系。2、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的活动,发展空间观念。3、加深学科间的联系,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难点:透过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探究、班内交流分享【课前准备】课件、学具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课文画杨桃 ,谈感受。师: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与语文也密不可分, 请欣赏美文 画杨桃 ,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两个学生朗读)
2、(1)学生说一说“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形状?“我”这样做说明了什么?(2)引导学生明确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一样的。2、引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去年国庆节,刘老师到天安门广场去参观,拍了一些照片,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照片再参观一次吧。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 36 页的大图。 (学生介绍天安门广场)提问:这幅图上有哪些建筑物?刘老师是从哪些位置拍摄的?(让学生通过说一说,增进对天安门广场的了解,同时明确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2、出示从正面和右面拍摄的两张照片。提问: 这两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你是怎么区分的?与同伴说一说后交流。(学生只要抓
3、住照片中主要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就能判断照片的拍摄位置)3、出示同侧拍摄的两张照片,提问:哪张照片是在位置拍摄的?学生先用学具代替图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来摆一摆、看一看,再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汇报。(学生只要抓住不同的位置观察的范围大小不同或图中主要景物与拍摄者的距离的远近,就可以确定拍摄位置。 )4、想一想,从位置拍摄,可以拍到什么?拍不到什么?学生用学具替代图中景物, 进行模拟拍照。 让学生体会观察位置不同,观察的范围也会发生变化。5、按照位置的顺序把四张照片连起来看一看,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对图中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变化的连续想象, 仿佛在看录像或者置身三维空间中,教师给学
4、生介绍最初动画片的形成,拓展知识视野。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升。出示本班教室的平面俯视图和从 5 个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让学生判断各张照片的拍摄位置。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和讨论,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身边的事物,说一说,你所看到的画面是怎样的?有什么新发现?六、板书设计主要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景物与观察者的位置关系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画面也不同。七、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必要基础, 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往往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不重视,认为它“不像数学” 、可教可不教,实际上
5、它的学习有助于 “空间观念” 的形成和 “空间推理” 、 “空间想象力”的发展,是一个人能否有“数学后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想象等活动,判断观察的位置,引导学生先想象,再判断, 接下来摆一摆, 再决断, 借助不同形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以下两点: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让学生先欣赏语文课文画杨桃 ,同时思考问题:“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样?“我”这样做说明了什么?加深学科间的联系,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2、精心安排教学环节,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不同的大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 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观察照片
6、或画面中的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之间的对应位置,通过想象或合情推理,来判断这些照片、画面的拍摄位置或观察位置。 照片或画面是用二维图形来反映现实的三维世界。观察照片或画面是对现实空间的直接观察,它与直接观察现实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获得的是直接的空间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前者不仅必须以生活经验为认知基础,还必须依靠空间想象、合情推理等思维,透过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先观察后想象、在摆一摆、进而推理、判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注重体现数学的现实价值作用。练习设置的是本班教室的平面图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 不仅亲切感强,而且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现场拍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空间观念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不足之处: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到要判断照片的拍摄位置可以抓住图中主要景物与观察者的距离来确定,但是在练习中,判断教室各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时,处理的太仓促,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的说,在说中体会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