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乡村和城镇第一节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2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3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分布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2城镇功能分区(1)形成: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形成不同的功能区。(2)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功能区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3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2)案例4城镇主要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 呈点状或条状人员流动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2、,是城镇的核心区交通便利的城镇中心和街道两侧工业区集聚成片企业集聚可获得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城镇外围,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 是城镇最基本的功能区, 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城镇的外缘, 与文化区联系,地处高坡区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 与工业区联系, 地处低洼地“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2)看距城镇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城镇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
3、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6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外部形态聚落主要分为乡村和城镇,影响其分布及外部形态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和地形。其中水源主要为聚落供水和水运交通提供便利;地形为聚落的建设提供便利。二者共同影响了聚落的分布及外部形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地区聚落分布原因分析聚落形态高原地区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地势较
4、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呈狭长的条带状山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土壤,适宜农耕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密集区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更适宜聚落发展有的沿河发展, 形成沿河聚落带; 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聚落带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形成因素影响因素具体影响经济因素交通便捷程度影响地租的高低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社会因素政策、文化、环境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2经济因素对城镇功能区的影响(1)经济因素是
5、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镇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镇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居住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城镇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所示:(2)交通通达度对地租高低的影响城镇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3发展变化(1)初期: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2)后期: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规划途径目的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等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
6、提供便利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 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第二节第二节城镇化城镇化一、城镇化的意义1概念: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2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3最重要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4城镇化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城镇化和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镇化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可为城镇的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动力拉力和推力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镇的因素)人口由乡村流向
7、城镇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式之一。5意义意义表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拉动内需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镇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加强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城镇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设施完善;随着城镇化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二、世界城镇化进程1世界城镇化进程(1)18 世纪中叶之前: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2)18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初:世界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3)20
8、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镇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2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差异城镇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目前发展特点(速度)城镇化速度慢,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萎缩城镇化速度快3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分三个阶段4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阶段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时间19 世纪20 世纪上半叶20 世纪 50 年代70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80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镇,农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郊迁往农村和中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
9、镇的拉动和农村的推动市区人口激增, 地价上涨,交通拥堵农村和中小城镇环境优美;现代交通网络的建立等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城镇环境质量下降,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2社会问题: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3城镇化过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结果地形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局部地区的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水文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
10、的河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造最大的地方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 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
11、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2)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地域文化1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2地域文化(1)含义: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2)特点:
12、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3)感受途径从景观入手分类含义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影响的景观人文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也称文化景观(4)主要体现:城乡景观的差异。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乡村景观是集合聚落景观、经济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特色为一体的地域综合体,包含美丽的田园风景, 浓厚的地方生活气息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广阔的乡村空间孕育了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类型。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农业景观:如农田、牧场等。2.民居和建筑:如四合院、窑洞等。3.民族服饰:如各类少数民族的服饰。
13、4.节日与运动:如赛龙舟、泼水节等。5.宗教景观:如寺庙、祠堂等。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具体体现例证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城镇中的各种建筑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建筑遵循严格的礼制城镇的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 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城市建筑表现
14、原因建筑格局美国城市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城市发展历史短,经济发展快欧洲城市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 高大楼群聚集的情况更为少见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建筑风格杭州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 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市中轴线排列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华盛顿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建筑结构中国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西方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直率敞朗、和盘托出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