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多种多样的区域一、不同类型的区域1区域的含义: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3)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3区域的类型(1)按地理特征划分标准举例自然特征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人文特征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中国主体功能区(2)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划定区域目的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口支援地
2、区、国家扶贫地区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3)客观存在的区域举例意义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为水稻育种专家寻找杂交育种的野生稻提供了帮助4正确理解区域的含义与特征区域是人们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地理空间单元,具有以下特征:特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界线是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内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差异明显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是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依据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正确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影响的依据5准确把握不同类型
3、的区域及特点区域类型典例特点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定的区域按自然特征划分黄土高原区、中国东部季风区体现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按人文特征划分汉语北方方言区、住宅区体现显著的人类活动及现象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中国主体功能区既反映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又充分反映人文活动特点为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行政区、自然保护区主要体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客观存在、经人类长期实践认知的区域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为人类研究、认知、开发自然提供依据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1)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2)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2不
4、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3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补充知识1区域地理位置特征位置内容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海陆位置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相对位置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政治地理位置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2区域主要自然要素特
5、征自然要素内容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3区域主要人文要素特征人文要素内容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等方面分析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环境主要从环
6、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等方面分析第二节第二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一、区域整体性1区域要素(1)分类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2)表现:可以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2区域整体性表现(1)区域要素相互影响影响表现举例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捕鱼、采矿、风能发电间接影响区域的文化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2)区域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
7、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2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3区域关联的影响4理解区域的特征5理清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整体上把握,其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1区域的发展要求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区域差异和区域关联性(1)自然要素差异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北纬 3033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 44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东面有山脉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耕地条件水稻土,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
8、平均水平黑土,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贫乏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2)人文要素差异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水田耕作业,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业较为发达旱地耕作业,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一年一熟;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工业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 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邻近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3)发展变化项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原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气候变暖表现耕
9、地面积大幅减少,由全国的粮食净输出区变为粮食净输入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区域差异性分析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出发,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主要成因(2)地形差异的主要成因(3)水文差异的主要成因(4)土壤差异的主要成因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5)植被差异的主要成因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项目具体表现差异成因农业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的差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机械化水平、单位面积产量、商品率等的差异土地等自然条件及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工业工业类型、规模等的差异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的差异人口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的差异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的差异城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的差异交通交通方式、通达度等的差异地形、河流、经济、科技、人口等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