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会写“断”“楚”“至”“孤”四个字。2. 有感情的诵读、吟诵望天门山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在吟诵过程中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的雄奇秀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在吟诵过程中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的雄奇秀丽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1. 单元导读单元导读(1)出示单元导读图片同学们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通过单元导读能了解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 那同学们现在来看一下这幅图片,你们知道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要学习的什么吗?(2)通过这段话我们大概能猜想
2、到在这一单元要写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3)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山有奇山,水有秀水,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雕琢构成了一幅风景旖旎绚丽多彩的画卷, 每每看到这样的景色怎能不让我们心中油然而生浓浓的热爱之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幅画卷。2. 游戏激趣导入游戏激趣导入(1)开始上课之前我想和同学们做一个你们喜欢的游戏 “飞花令” , 老师以 “山”为主题(板书:山)(板书:山)你们知道哪些有关于“山”的诗句呢?(2)从同学们山字的飞花令当中,感受到了我们中国山山水水在诗人的笔下或高耸,或绵延,或伟岸如丈夫,或娇柔若少女,山在曹操的笔下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在王维的诗中是“空山新雨后
3、, 天气晚来秋”; 在杜甫的句中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在李白眼中的天门山又是怎样的呢?(板书:天门(板书:天门)今天就随着李白的步伐去看一看天门山,李白看的方式有些不同,因为他是在“望”天门山(板书板书:望望)“望”是这首诗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全诗可以围绕着“望”字来进行开展。李白到底在天门山望到了什么?那么往下进行。二:初读诗文,区分平仄二:初读诗文,区分平仄1. 请同学们初读诗文,用铅笔标上平仄(注意碧、出、一、日为入声字)2.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3. 回忆吟诵的基本规则(入短韵长,平高仄低,平长仄短)4. 下面老师播放吟诵音频 大家对照赏析听一听是否符合吟诵规则5. 强调“回”音三
4、:逐句理解,疏通大意三:逐句理解,疏通大意过渡:接下来我们逐句赏析1. 出示第一句(1)请一位同学诵读提问:通过“门”“江”二字能感觉到什么?天门的“门”楚江的“江”,在诵读的时候,要注意他的手势,“门”字伸展之后很大,“江”字伸展之后感觉很长,再加上“开”字这个韵有一种开朗、开阔之感。(2)“断”字,“断”字过去是表示用刀或斧子砍断丝线,今天演化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字,所以就有砍的意思,有截的意思。学生用手去比划一下什么叫断,所以“天门”两个字打开之后,因为都是平声字,然后突然中断,“断”字让人感觉到像是一下子截断了一样,“楚江开”,两手从中间往外推开,好像一股水就从这天门山之间奔流而去。(3)
5、请一位学生吟诵(天门山雄伟壮观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把它切断开来试着想象画面边把它吟诵出来)2. 出示第二句(1)请一位同学诵读碧水的“碧”是入声字,“东流”二字的这个“流”字是要拖长一点的,因为长江浩浩荡荡的从青海一路向东奔流而来,但是到了芜湖,突然有一个转弯,由西向东转为由南向北,所以“至此”有一个转折,两个仄声读得要快,以表现这种坚决,有一种急转弯的感觉(2)出示示意图,理解什么叫“至此回”。碧绿的江水从东流到这里回旋澎湃(3)请学生吟诵(一个回字把江水翻滚回旋变换无穷的状态全表现出来也衬托出凶险,试着边想象这幅画面边把它吟诵出来)(4)说说第一句诗句的意思3. 出示第三句(1)请一位学生诵读
6、通过注释了解“青山”指的是西梁山和东梁山,结合上一句看示意图,领会什么叫“相对出”。“两岸”是短,“青山”是舒展、展开,“出”字是入声字,所以读得极短,有一种顿挫感。“相对出”,“出”字一下,手势就自然而然地往上,提问: 你能感受到怎样的画面啊?仿佛可以看到李白乘舟一路向天门山驶去,两边的青山突然映入眼帘的那种感觉(2)“出”字中你能发现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骑车)原本是静止的,突然“相对出”山好像活了一样,一个出字,使山有了动态美。诗人的心情也是豁然开朗(3)请学生吟诵(这句诗逼真的表现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边想象画面试着吟诵一下)4. 出示第四句(1)请一位学生诵读
7、孤帆的“帆”字拖长,“一片”读短,表示非常渺小,“日边”就表示当时的天空是怎样的一种景象,“来”字也是拖长。(2)强调“来”给画面增加了动感,蕴含了诗人的喜悦(3)请学生吟诵(在浩渺茫茫的长江之上,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向天门山驶来)(4)请学生说这句诗的诗意四:背景介绍四:背景介绍过渡:整首诗通过“平长仄短”的梳理,给我们眼前展现出了灵动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平仄原来与理解古诗是如此得相关。那么,接下来就是让我们一起再来吟诵。(1)播放吟诵学生跟吟。(2)介绍这首诗大致的背景,二十四岁的李白离开家乡,从四川绵阳青莲乡一路南下,沿着长江出三峡啊准备再往金陵方向去,路过天门山的时候,眼前映入了这样的
8、景象。试着把自己当做李白来感受一下当时的李白会有哪些情感(作者要如滔滔江水般一往无前成就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3)面对如此的雄奇景观,如果你是李白,你想说点什么?来写一写吧。(4)学生练习分享五:总结诗歌主旨五:总结诗歌主旨望天门山这首诗通过描写天门山夹江相对而立, 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诗豪迈奔放,就如作者的雄心壮志一般。李白此去金陵,确实也做了很多事情,作了很多的文章诗句,但是他最后有没有完成自己的梦想呢?六:拓展延伸六:拓展延伸1. 出示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也正好是第六单元的“日积月累”当中的诗,学生诵读,对早发白帝城的平仄进行稍微的点拨,比如“白帝”很高,“一日”很快,“万重山”有一种一重又一重,但是心情却是无比的舒畅,2. 这三十年当中李白遭遇了安史之乱,遭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个挫折,被抓起来要流放夜郎,幸好中途皇帝大赦天下,他才有幸还家。望天门山是青年时的李白,早发白帝城是晚年的李白,虽然相隔近三十年,但是两段时间之间,李白的志向、梦想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依然是要做一番事业。3. 李白在这三十年间佳作无数,如果同学们对李白感兴趣,可以读一读给孩子的唐诗课七:板书七: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