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与升格示例.doc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973275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与升格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与升格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与升格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与升格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与升格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与升格示例叙事类材料作文的材料有新闻事件、寓言、故事等。无论何种形式,材料主要指向的是“叙事”。因此,对于此类材料作文,概括清楚材料所叙事件极其重要。分清事件中的人、事是关键,材料作文都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而角度的选择即材料所叙事件的人物,包括人物的对话和人物的举动、 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等。 要透过所叙事件的“现象”推敲和探究事件的本质。题型示例题型示例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两个旅人在路上,其中一个发现一把斧头,他就说:“我捡到一把斧头。”另一个人不大满意,纠正道:“我的朋友,不是我,而应该是我们捡到一把斧头。

2、”没走多远,斧头的主人追了上来,离他们越来越近。捡斧头的人很不安地说:“这下我们可糟了。”另一个又向他纠正:“还是改回以前的称谓吧,就像刚才那样,你应该说:我糟了!”审题栺导审题栺导这是一则叙事型材料作文。材料主体“旅人”在旅途中捡到一把“斧头”,“斧头”是一个暗喻,喻指人生旅途中现成的成果、成就、成功等利益性的符号。旅人的对话是材料的核心,它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我”被纠正成“我们”,这是注重共享的表现,第二部分“我们”被纠正成“我”,这是推卸责任的表现。材料其实就是“我”“我们”面对利与害时的态度: 有利可图时是“我们”, 有害逼近时是“我”,这是一种人性的自私,是典型的趋利避害。材料从

3、反面呈现,在价值引导上,要求同学们对“我”“我们”这样一些人,给予否定和批判,然后有所树立。“我”强调个体价值和独立,“我们”强调群体价值和协作面对利益,“我”“我们”应追求团队精神,同甘苦,共进退,有担当。同时还应关注到材料中旅人对话的一些次要信息一-称谓,除“我们”“我”之外,还有“我的朋友”,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应与怎样的朋友同行。因此,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围绕以下关键词行文:人性的自私,共享与推卸,趋利避害,同甘共苦、同进同退(同富贵共患难),在人生旅途中对朋友及友情的认识等。佳作展示两个“月”才谓之“朋”朱庆嵘何为“朋”?两“月”并肩即为“朋”。(文章由拆字法来起笔,别具新意。)由此可见,

4、“朋友”乃是两人并肩同行的,若是走了一个,虽也成字,却是“孤身”一个人。(暗扣材料,阐述自己对“朋友”的定义。)中国古代便有了“望月”的习惯,不单单是在中秋,“望月”常常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愁苦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追溯文化的起源,文思厚重。)“今年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昂首望月,思念无限,实则却是“两月”相望。一月望一月,月便成了知己,于是“两个月”便成了“朋”字。由此可见,“朋友”中不仅是结伴的同道中人,更是两个可以在心中住着对方的人。(在前面对“朋友”进行定义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新的意思,层次清晰。)两位旅人虽是结伴而行的“同道”人,却计较些微不足道的得失,还可以称之为“朋”吗?(

5、衔接自然巧妙,精炼点出材料的核心意义。)“朋友”一词,自古便有着为天下人所知的俗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无论是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好汉还是当下的平民百姓,这一句当是所有人心中的守则。 (“心中的守则”一语道出了朋友的真谛。)巴特尔曾说道:“太阳的伟大在于它将光辉与月亮分享,月亮的美丽在于它将光亮与星星共享。”“月”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懂得与星星共享光明,一轮独月高挂空中的确美丽,可与“星罗棋布”相比,谁更美丽自是不言而喻的。(以“月”为核心的素材串接,与前文一脉相承,正面论证充分。)面对利益,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把斧头也去计较得失,而面对困境、苦难却全身而退,不懂得共享,他不是完整的“月”,而残缺

6、了一角的“月”还可称为“月”?既然不能,那自然也无法组成“朋”字。(与前一段形成鲜明对比,反面分析论证,使观点更加鲜明。)正如安妮宝贝在清醒纪中写道:“人生没有那么多公平可言,你也无法得到两全之计,都是有得必有失。”事实也的确如此,若要得到斧头必有被主人讨问的安全,若要放弃朋友,那便失去了友谊。得失并重,而孰重孰轻,全在自己衡量。得与失的衡量往往也是衡量一个人,衡量他的品行道德,衡量他是否适合与自己结为“朋”的方法。 (安妮之语本与论证毫无关联,但作者的思辨性体现于此,从中开掘出新意:得失是衡量为朋之法。)两个“月”才可谓之“朋”,一个人独行怎能体会?(设问结尾,态度鲜明。)【点评】这篇文章是

7、基于材料的全面理解而写就:从材料中人物称谓由开始时“我的朋友”到后面没有称谓的变化,解读出自己对“朋友”的理解:要共享利益,不推卸责任。行文中作者更是巧妙地把“月”“朋”二字解读得独具新意,观点不断深化,给人启发。升格前升格前风雨同舟中国有句古话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可以反映出人与人联系之间最牢固,缔结最深的纽带。(这是一个病句,“简简单单”反映出“纽带”不搭配)要想维持好这样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来得很突兀)就必须要有这种“风雨同舟”的精神。像“患难与共”“同舟共济”这类成语,在浩如烟海的成语词汇中而频频出现,这也从侧面(“也从侧面”中“从侧面”前面并无“正面”说明)

8、 说明了中国人对于这种精神 (“这种精神”应具体点出)的重视。从“刘关张桃源三结义”到“梁山好汉汇聚一堂”,(“梁山好汉汇聚一堂”与前面“刘关张桃源三结义”不对应,也非名著中的情节表述,应为作者自己组织。)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前面两个例子就是古典文学例子),也可以随处发现这种滴血為盟、结拜兄弟的行为。像这样的歃血结拜行为可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其中便包含了丰富的意韵,也意味着他们要风雨同舟(“他们要风雨同舟”表述很别扭。)。endprint“风雨同舟”精神在历史发展中往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像水浒传里,宋江之所以能将水泊梁山发展(“发展”一不妥,可删去)推向巅峰就是因为他们拥有“风雨同舟”的精神;在

9、艰难的时候,大家一起想办法去克服,没有人选择退缩,因此可以更快解决问题。在胜利时也没人去想着独占其成果,因此这个共同体可以存在得更加旺盛和长久。可最终,梁山水泊还是覆灭了,原因也很简单,被加官晋爵(“被加官晋爵”不通顺)就会有了私心,有了私心这种“风雨同舟“精神自然也就破灭(“破灭”一词不妥,可改为“消失”)了,没有了维系众人的纽带,怎么让共同体继续发展?由是而观之,“风雨同舟”的精神对于一个社会的稳步发展还是很重要的。有人说“风雨同舟”精神很抽象并且似乎离我们很远,该如何发展(“发展”一词重复,用在此处也不妥,“精神”应是“发扬”)?其实不然,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与这种精神挂钓(“挂钩”用词

10、不当,可改为“息息相关”)。像近年来较为火热的“中国梦”“中国心”“民族魂”都绳系(“绳系”造出的新词,应修改)着“风雨同舟”的精神,这自然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乐于奉献”、互相帮助,(两个词语离题较远)这是优秀的中国民族传统,我们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多为别人着想,不能当面对困难时就一味退缩,在分享成果时就争权夺利。像刘邦这样,封帝称王之后就忘记了以前大臣伟大功绩的人,自然会被人厌恶,而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的行为却可以被人称赞。(刘邦、项羽的素材论证得不够充分,未扣住材料的核心)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伟大民族,就应该长久地保持着这样无论如何也要风雨同舟的精神,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

11、能更加和谐,我们才能携手共筑美好明天。(结尾显得套路化而空洞)点评这篇文章切合材料,“风雨同舟”真是由材料中两人的对话提炼出。只是在考场这个具体写作情境中,行文中语言问题突出:用词不准确,语句不通顺。这样就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升格后风雨同舟中国有句古话叫“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反映出人与人关系的复杂,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要想维持好这样的人际关系,就必须要有这种“风雨同舟”的精神。像“患难与共”“同舟共济”这些成语,在浩如烟海的成语词汇中而频频出现,这也说明了中国人对于“风雨同舟”精神的推崇。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也可以随处发现这种滴血为盟、结拜兄弟的行为

12、。从“刘关张桃源三结义”到“梁山好汉聚义水泊”,像这样的歃血结拜行为可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其中便包含了丰富的意韵,也意味着他們“风雨同舟”。“风雨同舟”精神在历史发展中往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像水浒传里,宋江之所以能将水泊梁山推向巅峰就是因为他们坚持“风雨同舟”的精神; 在艰难之时,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克服,没有人选择退缩,因此可以更高效解决问题。在胜利时也没人去想着独占成果,因此“梁山”这个共同体才可以存在得更加旺盛和长久。可最终,梁山水泊还是覆灭了。原因也很简单,被朝廷招安后,面对利益就会有了私心,有了私心这种“风雨同舟“精神自然也就消失了,没有了维系众人的精神支柱,怎么让共同体继续发展?由是

13、而观之,“风雨同舟”的精神对于一个社会的稳步发展是很重要的。有人说“风雨同舟”精神很抽象且似乎离我们很远,该如何发扬?其实不然,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与这种精神息息相关。 像近年来较为火热的“中国梦”“中国心”“民族魂”都诠释着“风雨同舟”的精神,这自然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分享”“共同担当”,这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多为别人着想,不能当困难来临时选择退缩,在分享成果时争权夺利。像刘邦封帝之后就忘记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长久地被人厌恶;而项羽,兵败江滨,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己承担兵败之责,乌江自剑,其行为却被人称赞。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伟大民族,就应该长久地保持这种风雨同舟的精神,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坚固,民族的历史才能更加辉煌。点评升格修改后的文章,读来较为顺畅。文章一脉相承,围绕着“风雨同舟”这一精神立论、阐释、开掘。行文思路上,小到个人,大到共同体、社会乃至民族,文章逐层递进,不断升华,给人明朗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作文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与升格示例.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