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话题“留一道缝隙”文题文题有一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这位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
2、拟。4不少于 800 字。构思导引“留一道缝隙”是一个带有一定哲理意味且具有丰富内涵的话题,文章的构思可扣住“留一道缝隙”展开。从“留一道缝隙”的物质层面看,可理解为对有形的物体要留有缝隙,从意识层面看,可理解为敞开胸怀,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我们留一个吻合的人际空间。“留一道缝隙”是一种大智慧,需要豁达的心胸、坦诚的态度,还需要智慧和策略。做人和处世,如果事事工于算计,利益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美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发生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的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在具体构思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考虑:一、就其本身进行探讨,如“留一道缝隙”
3、的确令人遗憾,但它的积极意义更不能忽视。正是因为存在着“一道缝隙”,这个社会才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完善。二、展开相关联想。由“留一道缝隙”我们很容易能够想到给自己留一点缝隙,给爱留一点缝隙,给阳光留一点缝隙,给心灵留一点缝隙等等,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某一点,落脚到某人某事上,完成一篇记叙文。范文展示范文展示给心灵留一点距离蔡飞跃孩提时,我对孤独有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慢慢地我懂了,疗治这种心理疾病的妙方是往人多的地方挤。10 岁那年的春天,大人们上山去植树,我学着叔伯婶母的样子挖坑穴,栽树苗。看到树苗的间距有四五米,心里不愿意了,着急地问伯父:“留这么大的间隙山会绿吗?”
4、问这话时我的心里如山谷一样虚空,且有种焦虑涌起。我知道,我的焦虑源自我对大山的热爱。伯父笑了笑说:“树不能栽太密,太密了阳光照不透叶子,树冠展不开,枝骨就瘦细。”我不信。伯父拗不过我,只好栽下一株距只有一米的凤凰树。这片十米见方的“试验林”栽在坡地,烙进我的脑海,有事没事我会去喂它们涧水。一年过去了,小树换了生命的枝叶,两年过去了,小树长高了14 岁那年开春,我离开山村进城求学,特意去向“试验林”告别。别处的凤凰花妖娆争春,花色或粉红,或大红,两三朵一枝,七八朵一簇,在风中轻轻摇动,像长袖善舞的林中仙女。再瞧我的“试验林”,由于过于密集,枝叶照不到阳光,浇不到雨露,一株株叶细花萎,瘦骨嶙峋,其
5、状惨不忍睹。狠狠心,挥斧砍去十分之七八。若干年后,存留的病树沐日饮露,终于长成邻树的粗硕样。每次回家走入那片树林总有莫名的感动,看到野草枝枝含露,姿色柔媚;看到枝粗叶茂的树群,相隔数步而生,各有各的空间,互不压制对方的生长。植物的规矩和方圆,让我体味起闽南的一句老话:“一株草,一点露;一个人,一片天。”孤木挡不住风雨,人单办不成大事。生活在色彩缤纷的尘世,人人都渴望广交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可是,有时交往过于频繁反而于事无补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间各自是独立的,应把差异视为一种互补。帮你是人情,不帮你是道理,没有理由强迫谁与你同舟共济。相处太近,言多必失;只言片语,至于反目。没有距离,树就不能
6、开枝散叶;没有距离,风筝就飘不起来;没有距离,产生不出新鲜感和美妙感东方的千手观音和西方的断臂维纳斯,是世界上的极端艺术化表现,代表着东西方的两种艺术。西方艺术家面对千手观音顶礼膜拜,东方艺术家却对维纳斯意乱神迷中国当今的年轻人喜欢吃西餐麦当劳,外国人喜欢吃中餐这世间,距离效应无所不在。人应该多学树的活法,允许同类拥有自己生活的空间。人应该给心灵留一点距离,让友谊更好保鲜。如果有情,如果有爱,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会自觉为对方分忧。古人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愿为树而有天,更愿人人头顶上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点评本文的成功之处就在作者把文章主旨和浓厚的感情寓于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描写叙述之中,而不是明显地、生硬地直接说出。作者明明要说的是给心灵留一点距离,却用一半的篇幅去写树的活法,目的是要找寻出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接近处。作者叙写自己栽的树由于叙述过于密集,一株株叶细花萎、瘦骨嶙峋。而狠狠心挥斧砍去十分之七八后,终于长成邻树的粗硕样。作者由此展开议论,指出树的活法与人一样,都要允许同类拥有自己生活的空间。我们交友应有差异视为一种互补。人应该给心灵留点距离,让友谊更好保鲜。这样夹叙夹议地写来,主旨深远,寄意深刻,能给人以启迪、以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