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教材免疫调节细节变化01.B 细胞本身也可以把抗原呈递给 T 细胞,同时又需要 T 细胞的刺激才可分化。其实机体消灭病原体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互配合甚至于难解难分。 高中生物教材为了降低难度高中生物教材为了降低难度, 依旧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行分依旧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行分别描述并进行了简化处理别描述并进行了简化处理, 如: 在病原体的识别中用了“身份标签”并没有用专门的术语 MHC。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是一组编码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的统称。MHC 可以分为经典 MHC 与非经典 MHC 两类,经典 MHC 包括 MHC I、MHC II、MH
2、C III 基因,分别编码 MHC I 分子、MHC II 分子、MHCIII 分子。人类的人类的 MHC 被称为被称为 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即人白细胞抗原;小鼠 MHC 则被称为 H-2。HLA 位于人的位于人的 6 号染色体短臂上号染色体短臂上,H-2 位于小鼠的 17 号染色体上。还有当病原体被消灭之后,免疫功能再次回归正常的机制也非常的复杂,如如果考虑之后的相应抑制的话果考虑之后的相应抑制的话,T T 细胞将不止会被分为两类细胞将不止会被分为两类(辅助型和细胞毒性辅助型和细胞毒性),还会有抑制性还会有抑制性 T T 细胞、迟发性超敏细胞、
3、迟发性超敏 T T 细胞、反抑制性细胞、反抑制性 T T 细胞和诱导性细胞和诱导性 T T 细胞细胞 6 6类类, 将比现在的新教材还要复杂将比现在的新教材还要复杂! 而新教材相对于老教材也只是简单的加了一句只是简单的加了一句话话“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如今大家应该都知道新教材明确指出 B 细胞的活化既需要抗原的刺激, 又需要活化后的辅助性 T 细胞的结合,两者结合之后,辅助性 T 细胞又分泌细胞因子促进了 B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而辅助性 T 细胞的活化又需要抗原呈递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而
4、 B 细胞本身可以识别抗原并进行呈递作用,也就是 B 细胞也可以作为呈递细胞对原始的辅助性 T 细胞起作用如此复杂又紧密的相互联系, 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更加的难舍难分:谁都离不开谁。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细胞需要靶细胞的刺激分化,然后再作用于靶细胞细胞毒性细胞需要靶细胞的刺激分化,然后再作用于靶细胞。总之对于原本科学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高中阶段, 我们只需要将一些基本的原理教给学生, 让他们理解体液免疫就是分泌抗体的那一类特异性免疫基本就够了,但是老教材和新教材对于抗体的图画都是呈现 Y 形,但是它又叫免疫球蛋白,这是为什么呢?可能会让学生们有些疑惑:抗体的化学本质叫做免疫球蛋白抗体的化学本
5、质叫做免疫球蛋白,抗体是一种高分子球状血液蛋白质,重量约为 150kDa。由于在部分氨基酸残基中含有糖链,抗体也是一种糖蛋白。能发挥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免疫球蛋白单体。但是我们做题的时候经常看到的是形, 和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大家可以看一下抗体的具大家可以看一下抗体的具体的形态结构:体的形态结构:还是和球比较像的。02.过敏反应比之前的更加复杂明确。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 可将 I 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1 1、致敏阶段:、致敏阶段: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过敏原特异性 B 细胞产生抗体应答。此类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即课本上所说的皮肤、呼吸道或此类
6、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即课本上所说的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的某些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的结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的某些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和黏膜下层,而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的表面相结合缔组织中和黏膜下层,而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的表面相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过敏原的致敏状态。通常这种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或更长,如果长期不接触该过敏原,致敏状态可自行逐渐消失。2、激发阶段激发阶段:指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与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使这种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7、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除了组织胺以外,还可以是在这个阶段中,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除了组织胺以外,还可以是前列腺素前列腺素 D、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但它们的作用都相似,都可引、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但它们的作用都相似,都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大和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物增多。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大和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物增多。3、效应阶段效应阶段: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根据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早期相反应主要由组织胺引起,通常在接早期相反应主要由组织胺引起,通常在接触过敏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
8、数小时,晚期相反应由白三烯、血小板活触过敏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晚期相反应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在过敏原刺激后化因子等引起,在过敏原刺激后 612 h 发生反应,可持续数天。发生反应,可持续数天。通过对过敏反应的具体化,也可以使学生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目前治疗过敏药物的作用原理如:通过抑制组胺的分泌、稳定肥大细胞等。03.艾滋病患者不能注射卡介苗除卡介苗除卡介苗 (除除 HIV 专科医生推荐外专科医生推荐外)还有口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等都还有口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等都不建议为艾滋病患者接种。不建议为艾滋病患者接种。因为这些疫苗都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经过人工减毒都是将病原
9、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经过人工减毒方法制成的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依然是存在着微量病毒毒性的,由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力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因此不建议接种有毒性的疫苗。可以用于可以用于 HIV 感染者的疫苗则有:感染者的疫苗则有:白喉疫苗百日咳菌混合制剂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疫流感嗜血杆菌 b 型结合物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肝疫苗04.新增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实例糖皮质激素在旧教材中只是简单的提到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维持稳态,并没有指出具体的实例,而新教材中指出相互之间的一些实例:我们知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分别是通过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
10、, 都是与受体的直接结合来起作用。而几乎所有的免疫细胞都存在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如:儿茶酚胺受体(有没有一点熟悉尤其是有小孩的)、乙酰胆碱受体等;同时神经细胞也存在相应的细胞因子受体,如 IL-1 受体等。这些受体的存在保证了可以接受相应信号分子的刺激, 也形成了一个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另外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另外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 临床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泼尼松、甲泼尼松、倍他米松、丙酸倍氯米松、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等多种作用,可以防止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对任何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几乎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