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理数说课稿初稿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了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思想目标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教学设计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重点正、负数的意义,难点负数的意义及 0 的内涵。教学方法: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并利用计算机和投影胶片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为四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入负数;二、联系对比,突出重点;三、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四、总结提高,渗透德育。在引入部分,我通过介绍数的产生与发展,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原始社会,从打猎记数开始,首先出现自然数,经过漫长岁月,人们用数0表示没有,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丈量土地进行分配时,又用小数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使同学们感到,数的第一次
3、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随之提问:同学们小学都学过哪些数?为了给下节课讲述有理数概念及分类作好铺垫,我把学生们答出的数归类为整数和分数。那么小学学过的这些数能否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及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呢?为了体现负数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我选择了三个学生较熟悉的例子,用计算机显示动画效果,采取形象化教学。(计算机)比如零上 5C,它比 0C 高 5C,可记作 5C,而零下 5C 比0C 低 5C,怎么表示呢?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 8848 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 155 米,怎样表示二者的海拔高度?又如向东走 3 米与向西走 3 米、收入 50 元与支出 50 元等等。还可以联系抗洪实
4、际,让学生思考怎样用数学来区分高区警戒水位 1 米与低于警戒水位 1 米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兴致勃勃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进入角色。以上实例说明,小学学过的那些数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且数的局限也阻碍了数学自身向前发展。如小学遇到 0-2、3-5 这类题我们束手无策。以上种种矛盾及不便我们如何解决呢?使学生感到数的扩充势在必行,扩充的根源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及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既然小学学过的数不能满足需要,我们需要引出新的数。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零下 5C,比 0C 低
5、5C,那么有没有比 0 还上的数呢?此时,负数已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学生顺利地接受了这一事实,负数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接下来讲解正、负数的定义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采取联系对比的方法,始终不脱离小学所学知识。在给出正、负数的定义时,我采取比较轻松的态度,尽量避免使概念复杂化:小学学过的大于零的数就是正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号。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难学。在讲述正、负数的表示法、读法后,强调这里的+-是性质符号,虽然与表示运算符号的加号、减号涵义不同,但又能完全统一,因此形式上是一样的。在学运算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从温度计上观察 0C 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C 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表示,说
6、明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0 是正数与负数的界限。因此,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 是非正非负的中性数。对于 0 的认识,我们小学知道,0 表示没有,又知道 0 的一些性质:0 不能作除数、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 等。其实,0 不仅仅表示没有:比如:0C 并不是没有温度,水位线定为 0 米并不是没有高度。在实际意义中,0 是用来表示基准的数,比如海平面、警戒水位等。因此,0 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它比所有正数都小,又比所有负数都大。当然,0 的内涵还很丰富,我们将在以后陆续学到。以上对数 0 表示量的意义的分析,实际上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和理解。正数、0、负数的大上关系在学生
7、的头脑中初步形成,也为下一节课讲述有理数分类打下基础。在此选取课本练习 1 让学生口答,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并把课本例 1 作为练习给出。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正、负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为了突出正、负数的意义这一重点,就要突出它的实践性。那么,与引入部分呼应,有了负数以后,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零上 5C 可记作 5C或+5C,零下 5C 可记作-5C;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 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收入 50 元记作+50 元,支出 50 元记作-50 元等等。同学们观察、正、负数所表示的两个意义正好相反的量,叫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趣的是,在千世界中,有上就
8、有下,有升就有降,有收入就有支出,有赢就有亏损。因此,上仍相反意义的量是普遍存在的。正、负数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能表示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了加深学生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请学生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总结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意义相反(2)同一种量并解释相反与相异的区别。比如向东走 3 米向北走 3 米就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通过以下练习加以巩固。由于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很不习惯,是理解上的难点,如何讲解难点呢?在此要向学生渗透相反意义所隐含的辩证关系。+-作为性质符号有着更深层的涵义:+表示与问题中给出意义的相同意义,-表示与问题中给出意义的相反意义,如:前进+5
9、 米,表示真正前进 5 米,前进-5 米,表示后退 5 米,那么,后退-5 米就表示前进 5 米。并通过课本例 2 加以巩固。为了加深对正、负数的意义及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图中所示是一个零件的剖面图。用300.07 表示轴直径的误差范围,说明0.07 的意义。因为学生第一次见到这种标注误差的方法,很难回答。我采取铺垫式启发,先讲解;这是一个直径为 30mm 的轴,在制作过程中允许产生尺寸上的误差,既可以大些也可以小些,但不许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此标准谁能说出它的意义?这时,学生就会根据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特点回答出+0.07 表示比30mm 大 0.0
10、7mm,-0.07 表示比 30mm 小 0.07mm。这样使学生把正、负数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加深了对正、负数意义内涵的理解。接下来是课堂练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发现不足,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检查教学效果,采取相应措施。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学生的练习分出了梯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各组练习在进行中,进行后,都要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举手,加以统计,及时纠错及再讲解,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调整练习题目的多少与难易。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告诉,发挥评价的增益
11、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语气、神态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通过有形的精神状态如眼神等所表现出来的无形思维状态加以感知,随时捕捉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讲课进程作出相应的调整,快、慢、停、转应用自如。在本节课的小结部分,首先小结本课重点与难点,然后向学生提问:你知道是哪个国家最早使用负数吗?负数最早记载于中国的九章算术中,比国外早一千多年。借此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并布置思考题及作业,目的是把正、负数与第一章所学代数式联系起来,加深对正、负数的意义的理解。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我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学习习惯,更要重视教学生做人,才能真正讲出一堂好课,真正成为一名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