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章节测试(全册10份打包).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章节测试.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巩固练习).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章节测试.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巩固练习).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与乡村 章节测试.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与乡村(巩固练习).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章节测试.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章节测试.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巩固练习).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章节测试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复杂的地形B湿热的气候C匮乏的资源D贫瘠的土壤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适宜的气候单一的文化平坦的地势丰富的水力资源ABCD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域辽阔,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关于图中斜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C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分界线D是我国人口的分界线4图中序号所在地区与下列民俗文化相关错误的是( )A地的传统民居是窑洞B地是朝鲜族的聚居区C地有傣族庆典泼水节D地喜欢吃麻辣的食物5我国高原中,地面起伏不大,除几条山脉外,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这个高原是(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较单一,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人口流失严重,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下图为东北地区某省级行政区域 20142019 年常住人口、流失人口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省级行政区域的流失人口( )A2014-2015 年降幅最大B2015-2017 年人数上升C2014-2019 年有升有降D2018-2019 年增量最大7人口流失可能导致当地( )少年儿童就学压力增大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人才劳动力短缺ABCD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BCD9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的有( )ABCD10一列从苏州开往武汉的火车上,四位旅客进行如下的谈话,其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甲说:“我此次是去武汉出差”B乙说:“我被武汉大学录取,正要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武汉是去探亲访友。 ”D丁说:“我去武汉是去旅游的。 ”11我国“五一”黄金周,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10023000229长江中上游地区8860022000395青藏地区100001000412表中信息反映了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13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地区相比,东北地区( )A地处内陆,气候冷湿,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B地域广大,资源丰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最高C土地潜力大,科技水平高,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最高D年生物量最丰富,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最多 下表示意 2010 年和 2019 年我国部分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份人口总数(亿人)城市人口数量(亿人)自然增长率()65 岁以上人口比重()2010 年13.76.664.798.872019 年14.08.483.3412.614据表可知,我国城市( )A环境质量改善B人口比重提高 C交通拥堵缓解D老年人口减少15导致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B政策C交通D家庭16与 2010 年相比,2019 年我国人口容量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A资源总量增加B消费水平提高C科技水平进步D经济增速放缓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电影红海行动成为 2018 狗年新春贺岁档的大赢家,是以 2015 年“也门撤侨”事件为创作背景,中国海军临时暂停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转赴也门,用 10 天时间撤离中国公民 600 多人。下图为也门及其周边区域图。材料二 迪拜人口结构是约 17%的人口为阿联酋公民,约 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约占 40%,巴基斯坦人约占 15%,孟加拉人约占 10%,其他约占 18%。(1)红海处于板块的 边界,面积还在扩大,通过 运河与地中海相连。(2)比较 A、B 两地降水情况,A 地降水量 (大于或小于)B 地,主要原因是 。(3)也门将首都确定在 A 地,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4)分析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18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1)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状况,川东地区人口_(稀疏或稠密),且主要分布在_(地形区):川西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_(地形区)。(2) “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3)四川省农民工外出,主要的流入地是_流入地吸引四川省农民工的主要原因是_.(4)人口流动对流出地产生的影响有_、_、_.(5)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当地为吸纳这部分劳动力应采取的措施有_、_.19读材料,回答问题。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 2010 年、2020 年和 2030 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 2 301.91 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2010 年2020 年2030 年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 535.951 705.681 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 460.991 543.031 596.84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 788.51 8701 841.51 9351 894.52 000(1)读图甲,估算 2010 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2)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 1990 年至 2008 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3)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B2D解析 1亚马孙河流域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不适合人类的居住,所以是世界上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B 正确;亚马孙河流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并不复杂,A 错;亚马孙河流域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C 错;亚马孙河流域土壤贫瘠,但这不是导致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影响因素,D 错,故选 B。2巴西高原东部地区气候适宜,东南沿海地区地势相对平坦,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分布相对密集,正确;巴西高原东部移民较多,文化多元,错;地势相对平坦,水力资源并不丰富,错。故选 D。解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地形:平原和低山丘陵区,人口较密集,而高山与高原人口较稀疏。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分布较多区,大多气候适宜。河流:人口最早大多聚集在河流附近(水路交通便利;用水方便;河流附近土壤有可能肥沃) 。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丰富地可以解决生产与生活用水。所以干旱区的人口分布大多依水源呈点、线、片状分布。土壤:土壤肥沃,便于从事农业活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工业活动,会吸引人口集聚,同时资源的开采,也易形成矿业城市。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发地,人口数量少。(2)社会经济因素:水陆交通:交通便利处有利于人口集聚,人口较多。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早,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多。工农业基础:工农业发展水平好,则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高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政治因素、宗教、习俗、政策等:同种信仰、习俗相同、政治信仰相同的人易于聚集在某一区域。3D4B5D解析 3图中斜线为黑河-腾冲的连线,为我国人口分布密度差异的分界线,斜线东南地区人口密度大,斜线西北地区人口密度较小,D 正确。故选 D。4地为黄土高原地区,当地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A 错误。 地为内蒙古高原地区,是蒙古族的聚居区,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 正确。地为云南,有傣族庆典泼水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 错误。地四川盆地居民喜欢吃麻辣的食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 错误。故选 B。5根据我国四大高原的地形特征,地面起伏不大,除几条山脉外,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这个高原是内蒙古高原,D 正确。黄土高原为千沟万壑,A 错误。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 错误。 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C 错误。故选 D。 解析中国地图中区域位置和区域名称、区域特征的准确识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6C7B解析 6根据图示流失人口的变化可知,流失人口增幅最大的是 2014-2015 年,故 A、D 错误。2015-2017 年,流失人口数一直在下降,故 B 错误;2014-2019 年流失人口有升有降,故 C 正确。7当地流失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会导致当地人口老龄化加剧,人才、劳动力短缺,故正确;人口流失加剧,少年儿童就学压力减小,错;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流失加剧,其粮食商品率可能上升,错。故 B 正确。A、C、D 错误。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图表信息,提取有用地理信息解答问题,调用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迁出地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8C9A10B11D解析 8国际人口迁移需要越过国界线,人口迁移跨越国界线,属于国际人口迁移,C 正确;和未跨越国界线,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故选 C。9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时期和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人口迁移,结合图示图例信息可知,正确;表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国际人口迁移,表示人口由城市向乡村迁移,BCD 错。故选 A。10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性变更的人口移动形式。选项中甲、丙、丁分别去武汉出差、探亲访友、旅游,都是短时间活动,居住地并没有长期或永久变更,不属于人口迁移,排除 ACD;而乙是去武汉读大学,居住地发生了变更,且时间较长,应属于人口迁移,B 正确,故选 B。11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的目的是旅游,属于短时间的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D 正确,ACD 错。故选 D。解析注意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性变更的人口移动形式,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同时,需要加强对图例信息的获取,如国界线、城市、乡村等信息,调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判断即可。12A13D解析本题以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为背景材料,涉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知识,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12读表可知,三个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不同,导致年生物量不同,承载人口数量不同,反映了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A 正确;科技水平、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均不是主导因素,也不是表格所反映的内容。故选 A 项。13根据所学可知,与青海、西藏相比,东北地区并没有地处内陆,A 错;读表可知,东北地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无长江中下游地区高,BC 错;东北地区年生物量最丰富,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最多,D 正确,故选 D。解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总结如下图,读图可知,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地区开放程度等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而生活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14B15A16C解析 14据表可知,我国 2019 较 2010 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总人口增加,可算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65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可算出老年人口总数在增加;表格数据看不出环境质量和交通状况。选 B 正确。15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城市发展快,经济规模大,对人口的吸引力大,是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政策、交通、家庭对城市总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影响相对较小。选 A 正确。16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与 2010 年相比,2019 年我国人口容量上升主要是科技水平进步,促进了资源的开发、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消费水平的提高只会降低人口容量;我国的资源总量并没有增加;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是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增速放缓不是主要影响因素。选 C 正确。解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农业生产、战争、政治制度、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等。文化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17 (1)生长 苏伊士(2)大于 A 地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B 地位于内陆,水汽不足。(3)海拔高,气候凉爽 降水多(4)石油资源丰富;经济收入高;缺乏大量年轻的劳动力;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了邻国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国际劳工远远超过了本国人口的总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西亚自然地理特征、降水差异及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人口构成的影响。解析(1)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处,是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向两侧运动,红海面积还在扩大,通过北部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2)A 地降水量大于 B 地,据图中等高线分析,夏季 A 地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季风从海面带来水汽形成地形雨,降水量大;B 地位于深居内陆,沙漠广布,气温高,水汽不足。(3)也门地处热带地区,气温高,不适合人类居住,A 地海拔高,气温低;周围沙漠广布,水资源缺乏,西南风可以带来降水。因此首都确定在 A 地。(4)迪拜人口结构是约 17%的人口为阿联酋公民,约 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约占 40%,巴基斯坦人约占 15%,孟加拉人约占 10%,其他人约占 18%,人口组成中国外移民数量大,多半来自周边国家;迪拜人口结构特点与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迪拜所在国阿联酋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快,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而本国人口较少,缺乏劳动力,因此吸引了附近邻国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从而导致外国移民远远超过了本国人口的总量。18稠密 盆地 海拔较低的谷地 农民工外出务工和经商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 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 促进了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和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但也因此造成人才外流和当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给出优惠政策,让回乡民工自主创业 发展当地经济,吸纳回乡民工参加工作;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农民工。 解析(1)结合四川的地形、气候可知,平武至盐源一线以东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而该线以西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制约,人口稀少。川东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川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2)四川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 。(3)造成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因此成为人口的主要迁入区。(4)人口流动对流出地产生的影响有: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5)当地为吸纳返乡农民工可采取的措施有:可通过政策优势,吸引返乡的农民工在家乡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回乡民工参加工作;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农民工等。19(1)014 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 8%(7.6%9.6%均可)、1564 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 82%(79.8%82.8%均可)、65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 10%(9.6%10.6%均可)。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2)1990 年至 2005 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 年至 2008 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3)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结构特征和人口问题,同时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学生要学会读图。解析(1)根据图中的各年龄组的数据可以计算出 014 岁人口所占比重、1564 岁人口所占比重、65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从数据看 65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比较大,说明人口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2)直接读图可知 1990 年至 2005 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 年至 2008 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3)要审清题意,从水资源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水资源主要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解析人口问题是人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统称。泛指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包括人口自身的发展以及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存、发展问题。人口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两者的相互适应问题。人口问题,按其性质可分为人口社会问题、人口经济问题、人口生物问题和人口生态问题。第一章第一章 巩固提升巩固提升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壮族、傣族、蒙古族、回族主要聚居的省区依次为( )ABCD2以上四省区中,平均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BCD3以上四省区中,黄河流经的是( )ABCD 读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 )A北部沿海地区B中部内陆地区C西部高原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5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河流交通气候地形开发历史长ABCD 2020 年 11 月 1 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式开启,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仍然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 。人口普查时发现,目前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更为严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经济的快速发展 旧城的危房改造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 严格的户籍管理ABCD7 “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 ” ,下列地区中, “有户(籍)无人”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广东省B四川省C上海市D江苏省8缓解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有效措施是( )A大量接纳城市移民B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C控制人口出生率D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 20 世纪 90 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四省区中,人口负担最轻的是( )A广西B江西C云南D广东10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气候条件的差异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城市高技术人才短缺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ABCD11当前我国民工潮带来的影响有( )制约城市经济发展 农村出现农田抛荒出现“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缓解城市劳动力不足ABCD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里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如图为 19872015 年“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13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B降低人口合理容量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 ,完成下面小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长江中下游8860022000395青海、西藏100001000414青海、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丰富土地生产潜力小ABCD15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消费水平迅速上升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自然灾害的增多ABCD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境内湖泊众多,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森林覆盖率达 80%,林业发达,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全国可划分为耕作区、森林区和驯鹿区三大区域,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南部。下图为芬兰位置与轮廓示意图。(1)简述芬兰气温的空间变化特征及成因。(2)判断森林区为图中 A、B、C 三个区域中的哪个,并说明判断依据。(3)说明芬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南部的自然原因。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四川攀枝花市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近年来攀枝花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市具有四季不分明,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小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近年来,攀枝花大力发展交通,开发旅游景点,构建特色文化,积极进行产业转型,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变。材料三如图为四川省攀枝花人口分布和迁入统计图,(1)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和迁入的特点。(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条件? (3)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数据截止 2019 年 12 月)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面积(平方千米)9025.4531017441.610541.421400人口(万人)229.3180.59117.46125.05142.25材料 2 “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城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 300mm,蒸发量却在 2000mm 以上。1972 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 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 年 11 月 16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 ,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2)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4)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B2A3C解析 1根据图中省区的轮廓可知,为内蒙古自治区,为云南省,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壮族、傣族、蒙古族、回族主要聚居的省区依次是广西、云南、内蒙古、宁夏,即是对应,故选 B。2内蒙古面积较大,地广人稀,平均人口密度最小,A 正确;云南和广西位于我国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东南侧,平均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宁夏为回族聚集区,且宁夏土地面积相对较小,平均人口密度应大于内蒙古。故选 A。3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黄河流经了内蒙古和宁夏,并未流经云南和广西,正确,错,故选C。解析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9 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4D5C解析 4由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分布十分稀疏,故选 D。5人口的分布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人口是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河流、气候和地形,在河流的中下游、气候适宜的温带地区和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稠密,正确;交通、开发历史不是自然因素;故选 C。解析本题以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6C7B8D解析 6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青壮年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引发人口流动,造成“人户分离”,正确;因为教育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不少人选择到外地求学,造成“人户分离”,但求学的大学生不属于广大务工人员,错误;旧城危房改造不会造成“人户分离”,错误;严格的户籍管理,使得务工人员难以在务工地入户籍,造成“人户分离”,正确。故选 C。7四川省人口数量大,经济较落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去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就业机会,造成“有户(籍)无人”,B 正确;广东、上海、江苏都是经济发达地区,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8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增加农民收入,利于农民就地就业,减少乡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从而缓解乡村人口老龄化的压力,D 正确;乡村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难以吸引城市移民,乡村生态环境较好,能吸引的也主要是城市中的退休老人等,A 错误;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会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农业收益,不利于留住青壮年劳动力,B 错误;控制人口出生率,会导致人口年龄结构中少年儿童占比降低,不利于缓解老龄化,C 错误。故选 D。解析“人户分离”反映了我国流动人口多,流动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9D10B11D解析 9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广东人口承载系数最小,即其实际人口密度远小于论人口承载密度,故人口负担最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10根据所学知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图示人口大规模从内地流向沿海,内地经济欠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故本题符合题意的为,正确答案为 B。11根据所学知识,农民工进城缓解了城市劳动力不足,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因此错,对。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会造成农村大量农田空置,出现农田抛荒的问题,同时,也会导致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故、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解析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的流动迁移行为的主导因素。人口流动的影响应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层面分利弊两个角度讨论。对于迁入地而言,人口流入能够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但同时易导致流入地市区环境质量下降,引发各类公共设施拥挤和治安管理等问题;对于迁出地而言,人口流出缓解当地人口压力和环境压力,但大量人口流出会加剧当地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带来空心化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12B13C解析本题以地球生态超载日为资料,涉及资源的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及综合分析的能力。12由图可知,从 1987 年到 2015 年, “地球生态超载日”逐渐提前。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则人类可用资源可能会增多, “地球生态超载日”应该推后,A 项错误。地球上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则使资源的使用量增多, “地球生态超载日”提前,B 项正确。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会使人类可用资源增多,则“地球生态超载日”应该推后,C 项错误。图示时间段全球经济整体呈上升趋势,D 项不符合实际。13本题问的是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推后可采取的措施。加大资源开采力度、增加地球资源产出,不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可取,A、D 项错误。人口合理容量是根据资源量等计算出的一个估算值,降低人口合理容量对“地球生态超载日”推后没有影响,B 项错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人类对资源的消耗速度,使“地球生态超载日”推后,C 项正确。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影响。,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14D15A解析 14青海、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这里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所以环境承载力小,故不符合题意。自然资源越丰富,环境承载力越大,所以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这一项,错误,故选 D。15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西藏的消费水平迅速上升,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所以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故正确。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减少当地的资源量,使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故正确。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提高了西藏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提高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故错误。生态环境破坏,诱发的自然灾害的增多,减少当地的资源总量,使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故正确。综上,正确的是,故选 A。解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包括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以及消费水平,其中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其他因素与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关。16 (1)特征:气温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东西温差小) 。 成因: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2)B 依据:B 区域位于芬兰中部,地形以丘陵为主,年均温在 0上下,地形、气候适宜森林生长;B 区域面积最大,与芬兰森林覆盖率高吻合。或者答:A 区域位于沿海平原,面积较小,为耕作区;C 区域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条件不适宜森林生长,且面积较小,为驯鹿区。(3)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和(热量条件较好) ;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地形较平坦,适宜生产和生活。解析本题以芬兰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线类地理事物的描述,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以及影人口分布的因素,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区域认知能力。解析(1)考查学生对等温线空进分布的描述,据图芬兰等温线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且南北温差大,东西方向上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是由于太阳辐射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导致的。(2)考查区域差异分析,结合材料芬兰可划分为耕作区、森林区和驯鹿区三大区域,且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南部,南部 A 地区,地形以沿海平原为主,芬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应为耕作区;北部的 C 地区,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不利于植被的生长,植被稀少,应为驯鹿区;中部的 B 地区,气温在 0以上,地形以丘陵为主,加上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时,多锋面雨,极地东风将北冰洋水汽输入,降水量较大,适合森林的生长。根据芬兰森林覆盖率达 80%,进行判断,说明森林区是芬兰占地面积最大的区域,而 B 区域是三大区域中面积最大的地区,符合题意。(3)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分析,南部地区,地形以沿海平原为主,芬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从气候角度分析,南部沿海地区,度较低,气温较高,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量较大。从地形分析,主要为平原,地势平坦。从水资源角度分析,有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适宜农业发展,有利于人类的居住。17 (1)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 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2)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解析本题以养老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重点考查知识和迁移和图表信息的阅能力。解析(1)特点:由图可知,该地人口分布不均,地区人口密度差异大,东部和北部人口密度大;1965 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2)结合当地的纬度、光照、交通、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分析。攀枝花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多条铁路穿过,交通便利;当地环境保护较好,环境优美;当地的旅游资源丰富。(3)本题考查人口迁入对环境的影响。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可以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量人口的迁入,可以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当地人与外来人口之间的文化交流。解析18 (1)人口分布不均衡;南部人口相对稀疏,北部人口相对稠密。(2)资源环境承载力低。地形崎岖,耕地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3)水资源较丰富;土地资源较丰富;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风俗习惯相近。(4)使人口容量趋于合理,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生态系统得以修复。解析本题考察宁夏的区域特征,同时紧贴国家的脱贫政策实施。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和材料二的图片,可以看出人口和城市这个整体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2)根据材料二“1972 年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说明西海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低。 从材料“该区城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 300mm,蒸发量却在 2000mm 以上。 ”得,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是:山大沟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而且地形崎岖,耕地不足。(3)西海固的生态移民要规避迁出地“山大沟深、降水少”的地理环境,所以迁入地应该具备“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耕作业,人口密度小,就业机会多,风俗习惯接近” 。生态移民迁入地要自然和社会环境良好,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4)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数量减少后,人口容量恢复到合理水平,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西海固发展多种经营,有利于西海固地区脱贫致富。解析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 搬离原来的居住地, 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第三章第三章 章节测试章节测试 榨菜指数,指的是从榨菜的销量能反映一个地方人口流动的趋势。榨菜属于价廉易耗品,其销量的变化主要由流动人口造成。下表为重庆涪陵榨菜区域销售份额的变化情况。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009 年2010 年2011 年华南地区4758%3850%2999%华中地区260%680%1057%西北地区938%1056%1191%1表中“榨菜指数”反映人口流动的趋势及成因是( )东部地区的人口净流入在减少从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大城市吸引力下降,农民主要当地就业东部产业升级带来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ABCD2重庆涪陵榨菜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其优质产区主要分布长江沿岸河谷地区,该区最大优势为( )A灌溉水源充足且生长周期短B热量充足,榨菜品质高C交通便利,有利市场销售D局部小气候和特质的土壤条件 四川攀枝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海拔 1400m 左右的河谷坡地,成熟期一般在 911 月,是我国芒果成熟期最晚的地区,该地区的芒果口感好,含糖量高,品质佳。下图为攀枝花地理位置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导致攀枝花芒果晚熟的原因是( )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候干旱管理技术先进ABCD4攀枝花芒果品质佳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季节分配均匀B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C河谷干热,光热充足D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 “上农下渔”的台田模式是一种由台田、排水沟道与鱼塘等其他农业生长机制共同构成的农业种植模式。图甲是我国华北平原的台田种植模式图,图乙为图甲虚线部分的放大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该地台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棉花C春小麦D冬小麦6图中暗管塑膜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缓解水土流失B减轻土地盐碱化C减轻旱涝灾害D实施跨区域调水7 “上农下渔”的台田模式可以( )A增加植株种植密度B增加该区域水资源C有效改善生产环境D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防松动螺母是一种常见的紧固防松螺母,最适合应用在高速运动部件的紧固上,最早在美国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章节测试(全册10份打包).zip)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